《汉兴八十年》第六卷 文帝承前>第四章 汉文帝前六年至前八年 公元前174年172年
第五节 天才的悲剧
贾谊是汉朝第一个提出要削藩的人,主要是当时出现了淮南王叛乱的事情这个淮南王不是之前的英布,而是刘邦的小儿子刘长。
刘长的母亲本来是刘邦女婿张敖的妃子,刘邦有一次路过赵国看上了她,张敖就乖乖把她献给刘邦。刘邦不厚道到处留情,完了事也没有带她走,还是把她留在赵王身边。可是没想到,刘邦一走,张敖发现这个女人居然怀孕了,怀上了刘邦的骨肉,他不敢再把她放在自己的内宫,于是就又建了一个地方专门给她住,还安排人照顾。
后来贯高等刺杀刘邦未遂的事情暴露,刘邦大怒,严治赵国许多人,其中牵连到了这个女人,也被抓了起来。当时刘邦光想着如何整赵王,根本忘了这个女人的存在,更加不知道她还怀着自己的骨肉。
于是,这个女人的弟弟赵兼找到了吕后的男宠审食其,希望能够通过吕后提醒一下刘邦:赵国的这群囚徒里还有他的女人,而且这个女人怀了龙种。
吕后是个妒忌心极强的人,对刘邦的其他女人和子女恨之入骨,当然不肯对刘邦说这件事,而审食其一看吕后不愿意,就也没有再费劲恳求她,就此作罢,他知道吕后也不是听人劝的人。
这个女子性子也挺刚烈,见刘邦如此无情,在狱中生下刘长后就自杀了,等官吏们把刚出生的刘长献给刘邦的时候,刘邦非常后悔,就把这个女子葬到了她的老家真定,然后让吕后当刘长的母亲。
这个女子的自杀可以说是间接帮了刘长,吕后几乎杀光了刘邦子嗣的时候,刘长却因为是吕后抚养长大而逃过一劫。
英布叛乱被平息后,刘邦封刘长为淮南王。
长大以后的刘长飞扬跋扈,谁都不放在眼里。也难怪,他是吕后养大的人,从小有谁敢惹他,而且他又不像哥哥惠帝那样经历过多年漂泊,嚣张一些也是难免。刘长知道自己的身世后最恨审食其,因为他觉得如果审食其当时在吕后面前强争的话,自己的母亲就不会死在牢里。
等到文帝即位,刘长更加张狂,他是文帝唯一还活着的的兄弟,自以为最为亲贵,所以从来不把法度当回事,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甚至不叫文帝“陛下”而直接称呼“大兄”。文帝虽然觉得他这样做不妥,但出于仁慈心,就一忍再忍。毕竟自己的兄弟都快被吕后杀光了,能活一个下来不容易。
刘长武艺高强,和项王一样力能扛鼎,吕后时期审食其有吕后罩着,他不敢怎么样,到了现在刘长终于忍不住要去找审食其出气了。刘长找到审食其,直接从袖子里拿出藏好的铁锥,把审食其打倒,然后让手下割了审食其的脖子。
审食其虽然没了吕后这个靠山,可究竟是朝中诸侯,而且还曾经当过丞相,就这样被刘长当街杀死还是很大的事,刘长把自己上身脱光向文帝谢罪:“我的母亲不应死在当年赵国的事情上,审食其他没有为她力争,这是他的第一条罪;赵王如意母子无罪,吕后杀了他们,审食其也不去争取挽救,这是他第二条罪;诸吕威胁刘氏,审食其还是不力争,这是他第三条罪;我诛杀了这个天下的罪人,报了母亲的仇,特来请罪。”
审食其本来就是吕后的一个男宠,根本不可能影响吕后的判断,刘长的这三条罪名都有些牵强,他就是吃定了文帝不会处罚他。果然文帝崇尚孝顺,以他因为母亲的事才犯罪为理由赦免了刘长。
当时的汉朝,不但群臣连文帝的母亲薄太后和文帝的儿子太子刘启都很害怕刘长,因此刘长越来越无法无天,他回到淮南国之后居然开始自己制定法令,不管大汉的律法,还自称皇帝,几次上书给文帝的时候也出言不逊。
此时刚好城阳景王刘章的三弟济北王刘兴居造反被杀,文帝就让舅舅薄昭拿刘兴居的例子给刘长写一封信,希望他收敛一点儿,不要走刘兴居的老路。
没想到文帝的这一手起到了刚好相反的效果,刘长看了薄昭的书信之后很不高兴,干脆开始真的准备谋反。刘长派人联系了南边的闽越和北方的匈奴,却没有想到如此大的动作马上就败露,还没等他动手,就被抓到了长安。
长安的各大臣开始集体对淮南王的事情调查,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刘长应该被处死。虽然造反的证据确凿,可文帝还是不想杀自己唯一的弟弟,就说:赦免刘长的死罪,废掉他淮南王的称号,把他发配到蜀郡。
有人对文帝说:“皇上一直宠着淮南王,他性格也刚烈,用发配这种方式折磨他,他可能会身体受不了而死在路上,这样陛下就有了弑弟的恶名。”
文帝说:“我的本意就是要让刘长受点儿苦,以后不要那么张狂,不是真的要发配他去蜀郡,我现在就把他召回来。”
结果,刘长果然在路上受不了屈辱,绝食而亡。刘长的死讯传到长安,文帝后悔万分,马上厚葬刘长,又把原来淮南王的地盘重新封给他的几个儿子。
贾谊上书要削藩,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提出的,当时他的最大目的就是要阻止文帝把淮南国的地盘重新封给刘长的儿子,因为他觉得刘长的儿子肯定会认为自己的父亲是被逼死的,长大之后定会报仇,把他们封在淮南,只会再带来一场混乱。
贾谊在上书中详细分析当时汉朝的形势,他认为相当于是一个人躺在了柴火之上,虽然看起来还很安稳,但是其实危机一触即发。
诸侯国过于强大迟早有一天会和中央形成对抗,当时还没出现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主要诸侯王此时年龄还比较小,国中的大权还在中央派去的国相手中,再过几年,等这些诸侯王慢慢都长大了,刚好现在这些掌权的国相也都该告老赐任,这个时候诸侯王们在关键的位置安排上自己的人,那威胁就大了。
贾谊说,高皇帝时期的异姓诸侯王,大致的规律就是最强大的最先造反,最弱小的比如长沙王吴芮就能一直安分到现在。造反不造反其实和他们个人的品性没有什么直接关系,都是客观形势使然,当他们有一定实力了,自然想法就多了。
贾谊甚至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设,如果当时刘邦把韩信彭越这些异姓王和朝中那些功臣周勃樊哙等人调个位置,结局还是一样的。即使忠心如周勃和樊哙,如果外任为诸侯王也会有造反的心;而即使不安分如韩信黥布如果只是朝中没有兵权也不会有太多的想法。
按照这样一个逻辑,同姓诸侯王自然也是不可以信任的,只要强大就一定会造反,造成骨肉相残的悲剧。贾谊建议把那些大的诸侯国都划分成小国家,增多诸侯国的数量而削弱他们的势力,尤其是几个大国齐国、楚国和吴国一定要尽快的处理。
贾谊还说,诸侯国的问题越拖就越严重,因为现在诸侯王们和文帝的亲属关系还比较近,但如果再传几代,那必然会造成诸侯王和中央皇帝的亲属关系越来越远,最后就没有什么血缘亲情可以讲了。
贾谊的这些建议其实就是后来武帝时期主父偃“推恩令”的前身思想,“众建诸侯而少其力”,把诸侯国一步一步的分割成极小的团体,让他们力量不足以对抗朝廷。
只可惜文帝当时没能够立刻接受贾谊的建议,毕竟这种对亲人下手的事情不是那么好下决心的,这也是他一直不敢用贾谊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然,贾谊的话不是没有对文帝造成触动,对诸侯国的威胁他还是进行了一些防备,虽然没有采纳贾谊的长期治本的方法,但还是听取了一些近期治标的策略,其中最重要的两条对后来景帝时期“七国之乱”的战局有很大的影响,如果没有文帝的这些准备,景帝只怕没那么容易平定七国。
第一条是分掉当时最大的诸侯国齐国。
齐国有七十多座城,势力强大,而且齐王兄弟都各个英豪,老大刘襄、老二刘章、老三刘兴居各个都是能折腾的主。虽然此时刘襄刘章刘兴居三兄弟都已经先后故去,但尚有他们的四个弟弟辅佐刘襄的儿子,还是不能够小觑。
文帝把齐国七十几座城分成了五块,然后拿出了四块分别也分刘襄这四个弟弟为王,名义上是对齐国的兄弟好,人人分王,但实际上却是削弱了他们总体的势力。后来“七国之乱”的时候这五个国家果然意见不一,发生了冲突,被栾布一一击破。
贾谊防备诸侯国措施的第二条就更加重要了,是影响了“七国之乱”时的主要战场局面的。文帝的一共有四个儿子,两个早死,真正可以依靠的就只有窦皇后生下的两兄弟刘启和刘武。刘启是后来的景帝,当时作为太子的他只能留在长安,这样刘武就是文帝唯一可以信任外放的诸侯王了。
贾谊认为,如果诸侯国们集体造反,光靠中央的力量难以解决,必须要有大的诸侯国的支持,而那些高帝时期封下的诸侯国和中央的亲属关系已经越来越远,不能够信任,文帝只能培养自己的儿子来作为京师的屏障。
在贾谊的建议之下,文帝把本来是淮阳王的刘武迁为了梁王,然后土地进行了大范围的扩张,最后形成了一个北到泰山西到高阳的、拥有四十多做城的大国。这样一来,无论是北方的赵国,还是东方的齐地诸国,还有南边的吴楚,都处在了梁国的震慑之下,任何国家想要从函谷关打进长安,都得先过了梁国这关。
梁国这关绝不是那么好过的,都城睢阳是出了名坚城,另外又靠有中原最大的粮仓敖仓,可谓是城坚粮足,适合坚守,当年刘邦和项王在这里相持了那么久不是没有原因的。
事实上后来“七国之乱”的进程也完全符合了贾谊的设想,梁王刘武不负众望拖住了吴楚主力。
只可惜后来所有被贾谊预测到的东西,他都没有福气亲眼看到,因为体弱多病的贾谊此时已经没有多少时日可以活了。
后来没过多久贾谊被调到梁国去做太傅,梁国是中原重镇,可不料这里竟最终成为了贾谊的丧命之所。
梁王刘揖的落马失足而死是贾谊死的最后导火索,虽然这种意外落马确实不是贾谊所能料到的,但刘揖毕竟是自己教导的学生,汉廷的诸侯王,文帝最疼爱的小儿子。
对于这样一个事故,贾谊不能原谅自己。很快他一病不起,终至于死,结束了他短暂的一生,享年三十一岁。
贾谊的悲剧到底是如何造成呢?他的壮志未酬比起一般人显得更加令人惋惜,历来英雄志士功业未竟遗憾而死的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像诸葛亮那样为大势所败,纵然是天纵英才为了一个不可能实现的目标呕心沥血也只是徒劳;二是像岳飞一样没有名主可以信任自己,让自己去发挥才能。
而贾谊不在上述二者之中。
首先,后来的事实真明当时贾谊的见解和看法全是正确的,而且极具前瞻性,是符合大势的。在所有人都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时候,年轻的贾谊就已经看透了来龙去脉,甚至是已经想好了解决的办法。贾谊屈死数十年后,景帝和武帝时代所采取的解决办法也都是建立在贾谊当初的建议之上。
其次,贾谊也不是没有遇到明主,文帝也算是历史上有名的有为之主了,而且也对贾谊的看法相当赞同,初唐时期的另一位天才王勃在着名的《滕王阁序》里写道:“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是啊,让贾谊在长沙浪费才能的时候,天下不是没有圣主啊。
符合大势,又遇明主,一代天才贾谊还是最终功业未竟,这也许就是命吧。
另外还有一首很有名的诗,也是讲贾谊的悲剧人生,那就是李商隐的七绝《贾生》。这首诗里其实也有一定的对于诗人自己命运的感慨,被意外卷入“牛李党争”的李商隐整个政治生涯一直都不被重用,他咏贾生和当年贾谊咏屈原一样,都是在借古人来感慨自己。
李商隐的这首诗非常形象的表现出了当时虽然文帝很认可贾谊的才能,但就是不能重用他的这么一个令人感叹的情况: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五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文帝津津有味的听贾谊讲的,居然不是天下大事而是鬼神灵异,何其悲哀。
与本文相关的文章
阅读 (193)
1 《汉兴八十年》第七卷 景帝启后>第三章 汉景帝前四年至前五年 公元前153至152年阅读 (180)
2 《汉兴八十年》第七卷 景帝启后>第八章 汉景帝后二年至后三年 公元前142至141年阅读 (173)
3 《汉兴八十年》第七卷 景帝启后>第五章 汉景帝中元年至中二年 公元前149至148年阅读 (131)
4 《汉兴八十年》第八卷 武帝出征>第一章 汉武帝建元元年至建元二年 公元前140至139阅读 (159)
5 《汉兴八十年》第七卷 景帝启后>第二章 汉景帝前三年 公元前154年阅读 (146)
6 《汉兴八十年》第七卷 景帝启后>第七章 汉景帝后元年 公元前143年阅读 (182)
7 《汉兴八十年》第七卷 景帝启后>第一章 汉景帝前元年至前二年 公元前156至155年阅读 (131)
8 《汉兴八十年》第六卷 文帝承前>第七章 汉文帝后三年至后七年 公元前161年至157年阅读 (184)
9 《汉兴八十年》第六卷 文帝承前>第五章 汉文帝前九年至前十二年 公元前171至168年阅读 (154)
10 《汉兴八十年》第六卷 文帝承前>第四章 汉文帝前六年至前八年 公元前174年17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