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兴八十年》第八卷 武帝出征>第一章 汉武帝建元元年至建元二年 公元前140至139《汉兴八十年》第八卷 武帝出征>第一章 汉武帝建元元年至建元二年 公元前140至139

《汉兴八十年》第八卷 武帝出征>第一章 汉武帝建元元年至建元二年 公元前140至139


第一节 武帝的兄弟姐妹

刘邦之后,汉武帝除了是汉朝功业最盛的君王,开疆拓土最广的君王,在位时间最长的君王以外,也是兄弟最多的君王,当然这主要是因为汉景帝太能生了。

景帝一共有十四个儿子,这里简单介绍一下。

栗妃所生:废太子刘荣,河间献王刘德,临江哀王刘阏于。

程妃所生:鲁恭王刘余,江都易王刘非,胶西于王刘端。

唐妃所生:长沙定王刘发。

贾妃所生:赵王刘彭祖,中山靖王刘胜。

王皇后所生:汉武帝刘彻。

王儿姁所生:广川惠王刘越,胶东康王刘寄,清河哀王刘乘,常山宪王刘舜。

从这个汉景帝的十四个儿子分布表我们可以发现,每个妃子生儿子的时间都很集中,这很可能就是和她们各自受宠的时间有关。

这里面栗妃、程妃和贾妃都是汉景帝早期特别喜欢的妃子,而王皇后姐妹俩后来较为得宠。

先说栗妃的三个儿子,景帝的长子刘荣前面多次,由于是长子,他本来是太子,但是无奈,世事多变,景帝后来对他不满意,也对他的母亲不满意,最后又废了他。

既然曾经当过太子,那么刘荣就别想再做个普通的皇子了,注定有人永远会盯着他,果不其然景帝最终自己亲手把这个儿子给除了,让大酷吏“苍鹰”郅都把他逼到自杀。

栗妃的第二个儿子河间献王刘德很有才学,史书里面对他的评价是:“修学好古,实事求是。”修学好古就是说他喜欢学习,擅长古时候的经典,而实事求是和现在的意思一样。

这句话就是我们现在常用的成语实事求是“的来源,所以刘德算是这个世界上第一个被别人称为”实事求是的人。刘德很喜欢读书,如果从民间得到了好书,一定会拿黄金酬谢并且恳求献书的人留下为自己做事,所以当时很多有学问的人都喜欢去投奔刘德。

栗妃的第三个儿子临江哀王刘阏于早死,封王之后不久就死了,没什么好多说的。

再说程妃的三个儿子,鲁共王刘余本身没有什么好讲的,但是有一次他在扩建自己宅邸的时候不小心弄塌了春秋时期孔子旧居的墙壁,然后在墙壁中发现了古文小篆书写的《尚书》,后人称之为古文《尚书》,和伏生的今文《尚书》对应,也叫“孔壁中经”。当然我们现在能看到的古文《尚书》不是刘余发现的这个版本,而是这个版本遗失之后晋朝人自称发现的一个版本,普遍被为认为是伪书。

江都王刘非从小就很有勇气,七国之乱的时候他只有十五岁,但他主动要求去战场上杀敌,颇有北朝燕国慕容垂的风范,景帝也赐他将军印参加了平乱。

平乱之后景帝让刘非镇守原来吴王的地盘,为了奖励他的军功还专门赐给他天子大旗。后来汉武帝和匈奴开战,刘非又忍不住手痒主动请战去抗击匈奴,只可惜最终被自己的弟弟汉武帝给拒绝了。

刘非是个英雄,可江都国的国佐却不长久,因为刘非有个孽子刘建,这个刘建在做太子的时候就奸淫父亲的妃子,还和自己的妹妹搞乱伦,等他继承刘非成为江都王后倒行逆施,干下了不少伤天害理的事情,最后因为参与了武帝时期的淮南王作乱而被杀。

有时候一代人和一代人真不一样,刘非虽然是个混蛋,但他有个好女儿刘细君。细君公主是汉朝第一个出嫁外族的正牌宗室之女,汉武帝让她远嫁乌孙国也算是对她父亲造反的一个惩罚,但是细君公主实在是为汉朝在西域的格局,以及汉朝和乌孙国两国之间的关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后人铭记。

程妃的第三个儿子是老八胶西于王刘端,这个人天生阳痿,一近女人就要病好几个月,所以后来变成了同性恋,喜欢上一个年轻的男子,并招这个男子做了郎官待在宫中。谁知这个男子对不起刘端,后来和刘端的宫女通奸了,刘端嫉妒心作祟,一怒之下杀光了这名男子全家。

从此之后,刘端开始恣意妄为最终把自己这个王爷的家底都挥霍一空,过不下去的刘端此时倒是潇洒了,把仆人都遣散,封闭宫门,一人开始流浪,做起了平民,之后汉朝的官员再也没有找到过他。

唐妃的儿子老六长沙定王刘发的出现绝对是个意外,因为在有他之前,他的母亲唐妃根本不是妃,只是程妃的一个侍女而已。

景帝有一回喝醉酒去找程妃,结果刚好赶上程妃来事,只能让自己的丫鬟去照顾景帝,景帝喝醉酒以后也认不清谁是谁,然后就糊里糊涂的宠幸了侍女。

出来混,都是要有些本事的,唐妃“一夜而有身”,怀上了景帝的儿子。

等到刘发出生,唐妃也算是诞下了龙种,就正式被封为妃子。

由于是酒后乱性所谓,景帝对唐妃根本没有丝毫的感情,对这个偶得的儿子也不是很喜欢,就按照惯例封了刘发为王,让他们母子俩早早的去了封地。

景帝把刘发母子封到长沙,在汉代长沙基本是最差的地方了,潮湿不易生活,经济发展又不好,还接近南粤,也不是那么的安全。

但历史是非常美妙的,人家说“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对于刘发来说却是“两百年河东,两百年河西”,这个地位低微因为一场错误而来到人世的刘发,却在一百五十年后成为了汉代皇室的正统,因为他有一个七世孙,名字叫刘秀,史称“汉光武帝”。

在一百多年后,王莽乱政,大汉国祚断绝,正是刘发的后人刘秀,一个当时已经沦落为农民的败落皇族,带领着“云台二十八将”,复兴大汉,建立了“东汉”。

在西汉两百年中地位低下的刘发家族,在东汉的两百年却成为了真正的皇族正统。

贾妃的两个儿子赵敬肃王刘彭祖和中山靖王刘胜都值得好好说说,我感觉这有可能是基因问题,程妃生的几个儿子都有各种各样奇怪的毛病,而贾妃生的两个儿子都比较有才能,算是景帝诸子中比较厉害的。

“七国之乱”后,汉朝的诸侯王势力都被削弱,国中大事基本上由中央派过来的国相打理,诸侯王难以参与到其中,如果诸侯王过于积极的参政就会受到皇帝的猜忌,所以很多诸侯王都只是整天吃喝玩乐,并不想干多少事情。

赵王刘彭祖是个异类,他从小师从法家,为人尖刻,是个奸巧之人。朝廷每次派二千石的国相来赵国赴任的时候,刘彭祖都先是装的非常老实,穿着很简陋的衣服去亲自到行舍迎接,显得非常客气,但是之后就会故意设下很多局,让国相产生怀疑。等到这些二千石的官员中了套,说错了话,刘彭祖就抓住不放,当作是这些官员的把柄,以后如果这些官员再想干预自己的行为,刘彭祖就拿这些把柄来威胁他们,让他们不敢上报。

刘彭祖当了六十多年的赵王,就靠着这套方法,朝廷派去的那些国相还有其他二千石的官员都没有待满两年的,全部因为犯罪被抓走,大的被处死,小的也会受刑。

这样,中央派去赵国的官员变成了傀儡,刘彭祖完全掌握了大权,他控制了赵国所有的商人,每年收到的钱比交给国家的还要多。

和亲生哥哥刚好相反,中山靖王刘胜又完全是另外一个样子。

刘胜本来挺有才的,还曾经代表诸侯王向武帝献诗,给诸侯王争取到了不小的利益,被人们称为“汉之英藩”。

可是刘胜却不愿意过多参政,反而乐酒好内,喜欢喝酒,喜欢女人,一共生了一百二十多个儿子,蔚为壮观。

刘胜就是《三国演义》里刘备经常挂在嘴边的祖先,刘备是刘胜的十世孙。

“我乃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宗室血统,汉皇之后”,小时候读到这段总觉得刘备很牛逼,毕竟是刘皇叔啊,但也有过奇怪,为什么一个皇室的后人沦落为织席贩履之徒呢,直到后来看了《汉书》里刘胜的传记之后才明白。

刘胜的一百多个儿子传了三百多年,不知道已经有多少后人了,早就数也数不清,真假难辨,刘备就算是冒充的,也没有人查的出来。

刘备是冒充的刘皇叔吗?呵呵。

王皇后就只生了汉武帝一个儿子,而她的妹妹生了四个儿子,是景帝妃子中最多的,不过好像都没有什么特殊的记载,感觉也是很一般的四个诸侯王。

说完了汉武帝的兄弟,再来说说汉武帝的姐妹。

西汉皇帝的女儿是不会一一记录的,景帝确切有多少女儿我们不知道,历史上有记载的就是王皇后的三个女儿,都是汉武帝同父同母的姐姐。

这三个女儿分别是平阳公主,南宫公主和隆虑公主。

这其中平阳公主在后来的历史上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差不多等同于馆陶长公主在景帝朝发挥的作用,后面会提到。

第二节 失败的尝试

汉武帝注定了个大有为之主,虽然即位的时候只有十六岁,可已经迫不及待的要做出一系列旷古未有的改革了。让全天下人都看到了他的气魄和胸襟。

在位的第一年汉武帝就令大臣们举荐各地贤良方正、敢于直言劝谏之士,然后由他亲自出题,围绕古往今来治理天下的道进行考试。

汉朝之前的举荐贤良方正都是针对于朝廷现有官员的,而汉武帝这次放开了限制,将举荐的范围扩大到所有普通百姓身上。

这次贤良对策除了自身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以外,也确实给武帝选拔出了不少人才。

第一就要数董仲舒,那个大名鼎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董仲舒,他正是在这次对策中拔得头筹才引起汉武帝注意,只是这时候他还没有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口号,他如果这时候就提出这个的话,肯定没命。因为当时虽然汉武帝即位,但真正做主的还是已经成为太皇太后的窦太后,她是黄老道家学说的狂热分子。

不过虽然董仲舒没有提出那么极端的口号,他也是因为儒家积极的观点而受到汉武帝亲睐的。汉武帝的老师卫绾是个大儒,在卫绾的教育下,汉武帝基本也是个儒家思想者,对当时整个汉朝黄老无为治国的风气不是非常满意,他希望通过这次选拔,找出一帮可以帮他治理国家的儒生。

当时策问的形式皇帝提问,考生回答,汉武帝一连三次提问,而董仲舒也一连三次回答,所以最后董仲舒回答的文章被历史上称为《天人三策》。

《天人三策》的内容有很多,其中有一些代表性的思想,那就是改制、更化鼎新、大一统、兴太学、举贤良、尊儒等等,都是汉武帝喜欢的东西。

既然汉武帝的观点这么鲜明,此次对策中持有其他学派观点的自然都遭了秧,已经被提拔为丞相的卫绾就直接说:“这次选举来的贤良,有研究申不害、韩非子、苏秦、张仪学说的,是扰乱国家政治,全遣返了吧。”

汉代名义上是反法家的,所以申韩之学向来不受讨好;现在是平安时代没有那么多诸侯纷争,苏秦张仪纵横学说自然也没什么用,所以被遣返也是正常。

那些黄老学说的人,虽然没有被汉武帝直接遣返,但也都不得重用,被晾在一边。

汉武帝和卫绾做的这么明显当然逃不过太皇太后的眼睛,这个老太太虽然双目失明,但心里和明镜一样,什么事情都瞒不过她。她绝对不允许儒家分子在朝中如此嚣张,马上就逼汉武帝免去卫绾丞相的职位,不再让这个武帝的老师肆无忌惮的打压黄老学说。

卫绾从此退到幕后,窦婴接替丞相,而汉武帝的舅舅武安侯田蚡任太尉。其实窦婴和田蚡虽然什么都学,也是偏儒家的人士,可他们不敢像卫绾做的那么明显,稳住太皇太后才是最主要的事情。

卫绾免职后,年轻的汉武帝好像还没有意识到自己奶奶的厉害,非要强行去推行儒家的学说,他在窦婴和田蚡的默许之下又找来了别的帮手,先后让自己信任的两个儒家弟子赵绾和王臧担任御史大夫和郎中令的重要职务。

赵绾和王臧也是书呆子,完全忽略太皇太后大模大样的搞儒家治理,还请来自己的老师、当时儒家的泰斗申公。

汉武帝派出使者拿着礼聘的帛和玉璧,驾着高规格的马车去接申公入朝。

申公已经八十多岁了,到长安以后,汉武帝亲自去见他,和他讨论儒家关于治理天下的事,结果申公却冷冰冰的回答:“治理天下的人,不以说得多为善,只看实际努力干的结果怎样。”

武帝是出了名的喜欢看华丽的文辞修饰,司马相如枚乘这帮舞文弄墨之士正是在武帝朝才得到重用,可申公居然这样说,武帝有些不高兴,沉默了好久。虽然不喜欢申公的对答,但既然已经把他招来了,武帝还是任命申公为太中大夫,让他参与讨论建名堂和换历法等事情。

说到换历法,顺便讲一下,汉初一直用的是秦朝的zhuān顼历,就是每年都从十月开始算,到了汉武帝时期才换成了由落下闳和邓平制订的太初历,每年从正月开始算,不过那是汉武帝后期的事情,现在用的还是zhuān顼历。

其实申公说的很对,做事情关键是要有实际的效果,光说用处不大,清华的校训“行胜于言”嘛,此时的汉武帝还没有做出什么事情来就大张旗鼓的搞的尽人皆知,其实一点儿好处也没有。太皇太后一直在暗中冷冷的看着他,只要武帝做出一点儿她接受不了的出格的事情,她就随时可能出手粉碎武帝的全部努力。

从武帝这次贤良方正举荐中脱颖而出的不只有董仲舒一人,再提两个:严助和东方朔。

武帝后来备有一批智囊团,都是才智高深之士,专门负责给他出谋划策,而严助正是这帮人里头最耀眼的一个。严助非常聪明,一生的功绩也不小,就是年轻的时候成功的太快了,没有管住自己,所以陨落的也很快,是个悲剧,后面我们会提到。

东方朔的名气挺大,小时候在读鲁迅先生的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时候就知道汉武帝时期有这么一个奇人。确实他很奇,奇的从头到尾都很搞笑,在这次贤良方正的举荐中,别人都专门写国家的治理之道,他却一个劲儿的夸自己:“我十三岁开始读书,三年的时间觉得文史方面的知识就够用了;十五岁开始学击剑,十六岁读《诗经》、《尚书》,读了二十二万字;十九岁学习孙子和吴子的兵法,也读了二十二字,现在我已经读了四十四万字的书了。我今年二十二岁,身长有九尺二寸,目若悬珠,齿若编贝,勇若孟贲,捷若庆忌,廉若鲍叔,信若尾生。所以,我可以做天子的大臣!”

现在读四十四万字的书不算什么,可在汉初尚未发明造纸术的情况下,文字都是拿竹简记载的,读书是一件很麻烦而且昂贵的事情,一般人家根本读不起,从这点看,东方朔从小家境至少还不错。

当然,虽然读四十四万字书算是很多了,可敢在皇帝亲自主持的对策上这么胡来,东方朔的胆子也是不小,要是一般的君王搞不好真的要处置他一个大不敬,可汉武帝就是一个不拘一格的人,他虽然也不会被东方朔的这些话忽悠,但也佩服他的胆识,就随便给了他个小官。

有关东方朔后来的有趣的小故事很多,这里先不说了。

说回汉武帝的儒家之路,他在赵绾王臧的帮助下越做越过,终于引起了窦太后的不满。

导火索是赵绾这个傻子居然心急到想一步到位,直接上奏希望以后的政事可以皇上自行处理,不要再通过东宫。景帝驾崩前,觉得汉武帝的年龄太小了,不太放心,所以要求所有政务的大事做决定之前要先报到东宫给太皇太后太后过目,太皇太后同意之后才可以实行。

太皇太后辅佐汉朝三代,经验丰富,老成持重,有她替汉武帝把把关也挺好的,毕竟她的心还是向着刘家的天下。

可年轻的汉武帝不太理解景帝和太皇太后的苦心,太皇太后也难以接受汉武帝如此激进的改革,所以东宫奏事的程序就成了汉廷话语权争夺的焦点。

汉武帝如果想摆脱太皇太后的控制而自己主政,就必须废除这个程序,而太皇太后如果想继续控制汉武帝,就必须保住这个程序。

话语权的争夺本来应该是个长期博弈的过程,可赵绾居然这么早就把它提到台面上来,太皇太后彻底发怒了,这是对她的公然挑衅。

其实汉武帝和赵绾王臧如果能够多等一阵,等太皇太后身体更差些,等他们的改革有些效果让太皇太后看看改变些心意,再来做这件事会好的多。“欲速则不达”,他们的心急反而坏了事。

太皇太后观望了这么久才采取行动,一出手就是雷霆万钧,带来了一场朝野巨变,不但直接杀了赵绾王臧,还废除了这一年来汉武帝所有的儒家化改革。她甚至迁怒于默许这一切发生的丞相窦婴和太尉田蚡,连自己的侄子也不放过,都免去职务。

汉武帝专门请来的专家申公一看这情况马上以养病为借口,辞官回家。整个大汉朝瞬间被打回原型,汉武帝的各种改革变成了笑话。

赶走了汉武帝的儒家派后,太皇太后推上了一群黄老学说的支持者上位,许青,庄青翟,石庆等很多没什么开拓的才能,但绝对小心谨慎的保守派掌握了大权。

不得不说太皇太后虽然控制住了朝局,但也造成了弊端,本来一片欣欣向荣的局面又变的死气沉沉,虽然不会有什么大错,但也绝对不会有什么作为。

太皇太后的强势让汉武帝很难受,不但朝中的大事被奶奶左右,回到家中还要受奶奶的气。

汉武帝的皇后是陈阿娇,就是太皇太后的孙女,应该算是他的堂妹。当初汉武帝能够当的上太子,很大程度上是靠了他和陈阿娇的联姻。汉武帝的姑姑兼岳母馆陶长公主在扶持汉武帝这件事上出了不少力,所以她的女儿皇后陈阿娇绝对不是一般的皇后,到底是站在母亲和奶奶的窦家一边还是站在丈夫一边不好说。

陈阿娇也是笨,如今太皇太后这么强势,如果她能够利用自己特殊身份的优势帮汉武帝说说话,汉武帝肯定会十分感激她,和她的感情也会好起来,雪中送炭永远会让人铭记。可偏偏陈阿娇在这儿当口耍起脾气,处处仗自己母亲和奶奶的势欺负汉武帝,搞的两人夫妻感情非常不好。

汉武帝是什么人,怎么可能一直忍受老婆的欺负,心里怨恨自然是少不了,小时候夸下的海口“金屋藏娇”什么的估计早就抛到脑后了,现在他和陈阿娇之间几乎只有敌视。

陈阿娇就没有想到,太皇太后迟早有去世的一天,窦家迟早有失势的一天,她永远的靠山不应该是母亲和奶奶,而应该是丈夫。她应该和丈夫是一家人,而不是和母亲与奶奶!

所以说陈阿娇以后的苦日子,什么打入冷宫,什么《长门赋》寂寞,什么巫蛊,什么酷吏张汤整治她,都是自己找来的,活该。

也就是在这一年,汉武帝从平阳公主家把歌女卫子夫接进宫。卫子夫就是完全不同的一个女人,地位低微的她从来没有过多的想法,安分守己,默默的支持汉武帝,这样的女人才能得到汉武帝的宠爱,连续生下三个女儿一个儿子,同时还间接带起了整个卫家的兴盛。

而陈阿娇,当了那么多年皇后,却最终一个子女都没有,真是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