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杂谈朝代杂谈

朝代杂谈

朝代杂谈

为什么龙且的死让项羽第一次感到恐惧?

在我们的心中,项羽永远都是那个力拔山兮的西楚霸王,他不是人,是战神。不管是面对章邯时的破釜沉舟还是老窝彭城丢失,以三万硬刚刘邦五十万联军,甚至到了垓下四面楚歌穷途末路,项羽始终都不曾退缩。可一个男人的死却破天荒的让霸王感到恐惧—“项王恐”,一向主张武...

阅读(132)

朝代杂谈

秦始皇嬴政:千古一帝是怎样炼成的!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王朝的创立者秦始皇嬴政,西方人眼里的凯撒大帝、拿破仑,出生却是极苦,侥幸于13岁登上王位,20岁亲理朝政,开始轰轰烈烈的王者生涯,39岁即完成了统一华夏的大业。然而,太平日子没过多久,就挂了!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这位华夏首位皇帝,被子孙后代奉为“秦始皇”的大人物,按照司马光《资治通鉴》的说法,似乎并非秦王室骨血,能够坐到秦王位置上的几率,原本还不到万分之一。...

阅读(126)

朝代杂谈

虞姬到底是怎么死的?

虞姬,是西楚霸王项羽的美人,史书中对她的记载较少,真实姓名已不可查。《史记·项羽本纪》中“有美人名虞”一句记载,相传乌江边随着霸王项羽一同自刎,成为了名传千古的爱情故事。后人不断对这段故事加以润色和修饰,但项羽虞姬同生共死的事件在历史上的真相到底是怎...

阅读(110)

朝代杂谈

秦朝统一文字前后的文字究竟是什么样?

尽管汉字的起源是多源头的,但是到了商周时代,出现了以中原为核心的一统王朝,使得中国的文字基本上是比较统一的。从春秋到战国,长达500年左右的时间内,社会一直处于动荡纷争之中,这一方面形成了诸子百家争鸣的思想文化繁荣的局面,另一方面,也导致了各国“田畴异...

阅读(139)

朝代杂谈

嫪毐发动“蕲年宫之变”真的是为了杀嬴政篡权夺位吗?

结合整件事,秦始皇有没有可能事前知道嫪毐的行动,甚至有暗中支持的做法呢?这个没有证据不能瞎说,但从后来的举动来看,秦始皇赦免了赵姬和嫪毐的嫡系人马,说明嫪毐之乱这件事本身,秦始皇是没有那么多感情色彩的,他要的就是自己的权力而已。他不想让任何一方做大,...

阅读(121)

朝代杂谈

秦朝历代皇帝列表及简介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朝代,由战国时代后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统一大国,它结束了自春秋起五百年来分裂割据的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国家,自秦始皇至秦王子婴,共传三帝,享国仅15年,秦朝便走向灭亡,秦朝首创了皇帝制度、以...

阅读(200)

朝代杂谈

秦朝的疆域版图范围

秦兼并六国后的疆域到达长江流域以南的地带,秦朝初立便北击匈奴,派遣屠睢率领50万秦军到岭南平定百越族,疆域迅速扩展,达320万平方公里左右,秦朝的疆域大致为:东起辽东,西至甘肃、四川,北抵阴山,南达越南北部及中部一带,西南到云南、广西。此外,秦始皇还开了...

阅读(513)

朝代杂谈

秦朝三公九卿制的具体职责是什么?

秦王朝在确立皇帝尊号的同时,还总结了战国以来各国的官僚制度,建立起了一套适应封建统一国家需要的中央政府机构,这就是三公九卿制度。 三公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九卿即奉常、廷尉、治粟内史、典客、郎中令、少府、卫尉、太仆、宗正。秦朝时期,无论三公,还是九...

阅读(139)

朝代杂谈

秦朝创制了哪些制度?

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是战国后期发展起来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帝国,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朝代。从公元前230年到前221年,秦王嬴政先后灭掉关东六国,完成国家统一,后北击匈奴,南服百越,在政治、军事、经济、交通、文化及对外开拓诸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新的政策,大大加强了全国的一统,对后世亦产生颇大的影响。秦朝结束了自春秋起五百年来诸侯分裂割据的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华夏族为主体、多民族共融的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首创了皇帝制度、以三公九卿为代表的中央官制,以及郡县制,彻底打破自西周以来的世...

阅读(143)

朝代杂谈

先秦时期的人到底拿什么来写信?

考古发现中,我国最早的两封私人信件是写在木牍上的,它们恰恰来自秦国。写信者是一对兄弟,哥哥叫“黑夫”,弟弟叫“惊”,是普通的秦军士卒。两封信写于公元前223年秦军灭楚的战场上,都是兄弟俩写给哥哥“衷”的,由于天气越来越热,他们却还没有单薄凉快的衣服,所以想请母亲在老家安陆看看有没有便宜的丝布,买些做襦裙送来;如果安陆的布太贵,只寄钱来也可以,他们可以自己找人去做。“惊”还在信中写到,自己欠了同袍“垣柏”好多钱,再不还,自己“即死矣”,还连写了“急急急”三个字。...

阅读(184)

朝代杂谈

诸子百家的学术派别简介

诸子百家是对春秋、战国、秦汉时期各种学术派别的总称,据《汉书·艺文志》的记载,数得上名字的一共有189家,4324篇著作。其后的《隋书·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等书则记载“诸子百家”实有上千家,但流传较广、影响较大、最为著名的不过几十家而已,归纳而言只有10...

阅读(166)

朝代杂谈

春秋五霸指的是谁?

从公元前770年到前476年,历史上称为春秋时期,从此以后,周天子失去了往日的权威,天子反而依附于强大的诸侯,一些强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夺霸权,互相征战,争做霸主,先后称霸的五个诸侯叫做“春秋五霸”。对于春秋五霸到底指的是谁?比较公认的一种说法是指齐桓公、晋文...

阅读(141)

朝代杂谈

春秋战国时期秦国和越国的“敢死队”

所谓“敢死队”是指由不惜命的军人组成的突击先锋队,至于词义出处,大抵可以追溯到《三国志》:“(董)袭与凌统俱为前部,各将敢死百人”,可遗憾的是,这支敢死精锐之队,早已湮没在吕布、关羽、马超等名将巨星光环下,连一向八卦的罗贯中,似乎也懒得多提。不过,古时敢死之师,绝非在三国才有,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其实就大有存在,譬如,曾震动天下的秦国麾下,就有一支。不过,历史上出名的“敢死队”,也绝非秦军专属,譬如,历史上相当牛气的大人物勾践,他麾下也有一支。...

阅读(146)

朝代杂谈

宣太后芈氏对秦国向北开疆的战略影响

义渠一支的首领(史书称为“义渠戎王”)对宣太后的姿色也有图谋,并且很快得手,宣太后壮年寡居,不耐寂寞,就热火朝天地和义渠戎王搞起婚外恋来,义渠戎王扔下国土与人民到秦国的甘泉宫来与宣太后欢乐,两人还生了两个孩子。但是,宣太后在性快乐之上还有国家战略考量,因此,在适当的时机谋杀了义渠戎王,随即发兵义渠境内,义渠人民得知首领死在秦国,一路向北逃奔,扔下的大片土地被秦国规划为陇西、北地、上郡三个郡,在扩大了的疆土的北部边境,秦国修筑了长城,是为后来统一后的整个长城之一部分。...

阅读(137)

朝代杂谈

古代第一美女西施的生死之谜

传说中的西施之美,难以用笔墨形容,据说她在溪边浣纱,连水里游着的鱼儿亦被她惊人的美貌所迷惑、所震惊,于是如遭电击般晕晕乎乎沉到水底,聪明美丽的西施,犹如划过夜空的一道流星,彻底地消失在历史深处,她的身上被笼罩着层层迷雾,亦真亦幻,勾人浮想联翩,她抑或真实地存在过,抑或只是后人的一种情感载体,即便她是真实地历史人物,她的最后结局究竟如何,灭吴后孰生孰死?似乎永远是无解的千古之谜,抑或是万古之谜了。...

阅读(157)

朝代杂谈

战国七雄的都城及国土分布

在战国时期的七个诸侯国之中,除了秦国在崤山以西之外,其余的六国均在其东边,因此,这六国又称“山东六国”。齐国的都城在临淄;楚国在建国初期是定都丹阳后迁都鄢郢;燕国的都城是蓟,后迁辽东;韩国的初期都城是阳翟,灭郑国后迁新郑;赵国的都城是邯郸;魏国的都城最初是安邑,后迁都大梁城;秦国的都城最初是栎阳,后迁都咸阳。...

阅读(298)

朝代杂谈

燕太子丹才是导致荆轲刺秦失败的重要人物

说起荆轲刺秦,大家都不陌生,大多数人认为荆轲是一位勇士,虽刺秦失败,但也凸显了不怕死的精神,但也有人认为荆轲刺秦的失败,加速了燕国的灭亡,是一个剑术不精的莽夫,那么,我们先不说荆轲这个人,荆轲刺秦王为什么会失败呢?原因在哪儿? 我认为荆轲刺秦的失败与...

阅读(128)

朝代杂谈

战国七雄指的是哪七个国家?

战国七雄是中国古代战国时期(公元前475--22l年)七个较强的诸侯国的统称,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无数次战争使诸侯国的数量大大减少,到战国后期,仅剩下七个实力较强的诸侯国,分别为齐国、楚国、燕国、韩国、赵国、魏国、秦国,合称为“战国七雄”。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

阅读(147)

朝代杂谈

武安君李牧的生平事迹简介

李牧(?-前229年),嬴姓,李氏,名牧,柏仁人(今邢台隆尧),战国时期的赵国军事家,与白起、王翦、廉颇并称“战国四大名将”,李牧生平事迹大致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先是在赵国北部边境,抗击匈奴;后以抵御秦国为主,因在宜安之战重创秦军,得到武安君的封号,公元前229年,赵王迁中了秦国的离间计,听信谗言夺取了李牧的兵权,不久后将李牧杀害。纵观武安君李牧的一生,可以说是战国末年东方六国最杰出的将领之一,深得士兵和人民的爱戴,有着崇高的威望,在一系列的作战中,他屡次重创敌军而未尝败,显示了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尤其...

阅读(124)

朝代杂谈

战国时期最有名的四位变法名人

战国时期风起云涌、百家争鸣,出了不少大开大阖的历史人物,即便不能都称之为英雄,可也算得上是名留青史的豪杰,今天为列位看官讲的是战国时期的四位变法名人。说起战国时期的变法,大家第一反应就是秦国的商鞅变法,但商鞅并不是战国中最早推行变法的政治人物,在他之前,李悝在魏国进行的变法和吴起在楚国进行的变法就已经获得了显著的成效;和商鞅同时期的申不害也在韩国为相进行变法,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此外,赵武灵王施行的胡服骑射以及讽齐王纳谏的邹忌所进行的政治革新也为赵、齐两国屹立于七雄之中奠定了基础,但从改革范围、执...

阅读(171)

朝代杂谈

战国时期《田律》:中国历史上有记录的第一部环境保护法

《田律》中,除了前代规定的春季不准乱砍乱伐外,还有多条环保规定,其中有两条很新鲜,一是,规定不得堵塞河道,即所谓“雍堤水”;二是,不是夏季不准焚烧草木灰当肥料,即所谓“不夏月,毋敢夜草为灰”,特别是“毋敢夜草为灰”这一条,对保护大气很有作用,可以避免大气污染,减少雾霾天气。在古代,如果有不环保的行为或违反环保法的,都要受到处罚,西周时期周文王的“伐崇令”规定“有不如令者,死无赦”,意思是,如果有人敢不遵从禁令,一律处死,且不得说情赦免。齐国的惩治条款比“伐崇令”更为严厉,《管子·地数》中说:“有...

阅读(151)

朝代杂谈

孔子的一生事迹简介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祖籍宋国夏邑(今河南商丘夏邑),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政治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

阅读(150)

朝代杂谈

战国名将吴起的悲剧人生

吴起是一名文武全才的将领,军事上他拥有卓越统帅能力、先进军事思想,他料敌合变、爱兵如子,吴起在军事方面的成就在历朝历代都享有极高的赞誉,此外,吴起作为一名政治家、改革家,通过改革使魏、楚两国富国强兵,他在政治上的贡献也得到广泛赞誉,但是吴起贪恋功名,为取得成功不择手段,他杀妻求将、为子不孝和好色的人格缺陷为这位文武全才的将领增加了人生污点,也成为文人墨客诟病的对象:此外,对于吴起执法严格、不近人情,用兵杀伐无度,造成横尸遍野、生灵涂炭的行为也多有非议。...

阅读(124)

朝代杂谈

李牧是如何抗击匈奴的?

李牧是赵国大将,起先一直驻守代地和雁门,防备匈奴并护卫赵国北部边境,他在驻地权力很大,可以任免官吏,收取税赋充作军费,“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为士卒费”,虽说他善待兵士,部队勤于操练骑射,时时留意烽火台的动向,派出很多侦察兵刺探匈奴敌情,但他对...

阅读(132)

朝代杂谈

揭秘“赵氏孤儿”的历史真相

随着前几年同名电影《赵氏孤儿》的热播,“赵氏孤儿”的故事,已经让许多人津津乐道、耳熟能详了,而京剧、河北梆子、豫剧、越剧等剧种更是在舞台上一直在上演这个悲壮动人、久演不衰的故事,但是谁人能知,这个出自史记的故事竟然会是司马迁虚构的。那么,“赵氏孤儿”的历史真相是怎样的呢?这要从赵氏家族的先祖造父说起。造父是深受周穆王宠幸的车夫,就好比现在会讨领导欢心的专车司机,周穆王太喜欢造父了,就把他封于赵城,这就是赢姓中赵氏家族的起源,造父的侄孙赵非子因功封于犬丘,他的后人建立了秦国,造父的裔孙赵叔带入晋为...

阅读(135)

朝代杂谈

子产不毁乡校:春秋时代的“人道新政”

子产以法治行仁政,要被人议论,尤其在学校,那本就是个议政的地方,学生议政,最符合“人是政治动物”的定义,通过议政而非“讲政治”,学生养成国家观念,成长为国民。可有人竟然要“毁乡校”,从根本上取缔学生议政,历史上,几乎没有人对此深究,而是反过来赞美子产,这就好比救灾,不去深入了解灾情,就赶忙颂扬救灾之人,让一片颂扬之声掩盖了灾情,救灾之人固然值得颂扬,但了解灾情是不是更加要紧?同样,子产的雅量——我们姑且称之为“民主作风”固然令人钦佩,但为什么有人竟敢提出“毁乡校”而无人去问究竟是谁赋予了他那么大...

阅读(133)

朝代杂谈

鬼谷子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

要说影响战国历史走向的人,除了诸侯、变法名臣、名将之外,大概还得算上周游列国游说的纵横家们吧,如果说纵横家中最出名的是张仪和苏秦,那么显得最神秘又最厉害的,当属张仪、苏秦二人的老师,鬼谷子。说他神秘,是因为他的生平事迹不可考,但关于他的传说却多如牛毛,有人说他是神仙,和黄帝同时代,活了一千多岁,但这种说法大家听听就算了;也有人说他生于春秋战国之交,主要活动年代属战国时期,这倒是和史记中所说张仪苏秦“俱事鬼谷先生”相吻合。关于鬼谷子的真实姓名,一直很难考证,就连这个人是否真实存在也是争议不断。...

阅读(116)

朝代杂谈

孔子择婿的标准是怎样的?

现在来说一说孔子的择婿标准,孔门有那么多优秀的弟子,公冶长显然不在其列。按照一般人的逻辑,选择女婿,总要选个好一点儿的,最好是能传承衣钵之人。孔子选公冶长为婿,应该不是因为公冶长通鸟语,会口技。这种歪门邪道的本领,入不了孔子的法眼。孔子既然认为公冶长“可妻”,自然有他的道理。换言之,公冶长自有他的优点。既然才学、德行都未见有过人之处,那么,年龄、相貌、家境、性格、人品之类,大约都是孔子考量的因素。皇侃引范宁说,孔子之所以选中公冶长作为自己的女婿,是为了彰显乱世滥用刑罚,冤枉无辜,勉励人们正身守法...

阅读(121)

朝代杂谈

秦宣太后芈月到底葬在什么地方?

随着电视剧《芈月传》的热播,现在留在人们心目中的最大悬念就是:芈月去世之后,她到底被秦昭王葬在什么地方了?如果芈月真的被葬在骊山北麓、葬在骊戎(即西戎王)城附近的话,因为骊戎城就在西杨村附近,那么芈月和兵马俑坑之间的关系,也就板上钉钉,她是俑坑主人的说法,也就不应该有所怀疑了。这也就证明了电视剧中“芈月葬骊山北麓,是兵马俑主人”的说法,是完全可信的、可靠的,是符合历史事实的,是经得起客观实际检验的。由此可见,秦宣太后陵的位置到底在哪里,决不是一个小事情、不是一个无足轻重的、鸡毛蒜皮的问题,而是一...

阅读(159)

朝代杂谈

为什么说真实历史中的芈月有点心狠手辣?

芈月的儿子秦昭王登基,是秦国历史上兄弟争位最惨烈的一次,《秦本纪》载“庶长壮与大臣、诸侯、公子为逆,皆诛,及惠文后皆不得良死。悼武王后出归魏。”芈月不仅把参与争位的大臣和秦昭王的公叔、兄弟都杀了,还杀了楚公主秦惠王的王后,也就是秦昭王的母后,丝毫不念王族同姓,楚乡故人。就连秦武王的王后,也就是秦昭王的嫂子也不放过,赶出咸阳赶回老家,鸠占鹊巢,干净彻底。芈月与前义渠王私通,生了两个儿子,可是她就能一朝恩断义绝,杀前义渠王于甘泉宫,对比之下,秦始皇母对嫪毐就有情有义,干不出这等喜新厌旧杀人灭口的狠事...

阅读(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