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影响战国历史走向的人,除了诸侯、变法名臣、名将之外,大概还得算上周游列国游说的纵横家们吧,如果说纵横家中最出名的是张仪和苏秦,那么显得最神秘又最厉害的,当属张仪、苏秦二人的老师,鬼谷子。
说他神秘,是因为他的生平事迹不可考,但关于他的传说却多如牛毛,有人说他是神仙,和黄帝同时代,活了一千多岁,但这种说法大家听听就算了;也有人说他生于春秋战国之交,主要活动年代属战国时期,这倒是和史记中所说张仪苏秦[俱事鬼谷先生]相吻合。
关于鬼谷子的真实姓名,一直很难考证,就连这个人是否真实存在也是争议不断。
晋代以前的说法是,此人以隐居地的地名为号,所以被称作鬼谷子,从晋代一直到宋代,才慢慢出现了记载着鬼谷子姓名的文献,说鬼谷子姓王,名誗或训,又或者诩等等,不一而足,但这些记录鬼谷子姓名的古籍也多是《神仙传》、《太平广记》之类的志怪小说,不足为信。
鬼谷子的隐居地鬼谷居于何处,有很多种说法:一是阳城说,今属河南登封;第二种是关中说,关中说中又分泾阳县、三原县、眉县、石泉县和汉中等好几处地方;第三种是两湖说,分别为湖北宜昌和湖南醴陵;第四种是贵溪说,即今江西上饶,持两湖说或贵溪说的人也多认为鬼谷子来自楚国;第五种是淇县说,也属今河南省;另外还有浙江宁波说和山东淄川说。
这些说法大多来源于地方志或各类杂史文献,不排除受地方传说附会的影响,据信,阳城说是关于鬼谷子隐居地最早的、也是相对来说较为可信的一种说法。
鬼谷子师从何人也是众说纷纭,有人认为他曾师从老子,然而那样的话,他就不可能是张仪苏秦的老师了,因为生活年代相差得太远了,但若说他的学说部分源于老子的思想,倒也讲的通。
关于鬼谷子的弟子,世人最熟悉的莫过于庞涓、孙膑、张仪、苏秦这四个人,但只有张仪、苏秦二人,在史记中明文提及师从于鬼谷子,[东事师于齐,而习之于鬼谷先生](见苏秦列传)和[始尝与苏秦俱事鬼谷先生](见张仪列传),可是就史记中这两句话,史家的考证也常常是模棱两可的,盖因先秦古籍和《汉书.艺文志》中都缺乏关于鬼谷子其人其学的记载。不过作者认为,先秦古籍经历代天灾人祸遗失了很多,找不到足够的文献记录并不能说明史记中的记载就一定是错误的,毕竟司马迁那个年代距离先秦更近,可以借鉴的先秦古籍要比我们现代更翔实可靠。
看官们想啊,若是司马迁没有看到古籍中有关二人师从鬼谷子的记载,他会言之凿凿写下来,并且写在《张仪列传》和《苏秦列传》两处地方?
至于孙膑庞涓,史记中只说[孙膑尝与庞涓俱学兵法],并未提及老师是谁,而孙庞二人却被后世认定是鬼谷子弟子,其实是没有史料根据的,只不过因为《孙庞演义》和《东周列国志》这两部小说实在是太脍炙人口了,这其中快意恩仇的故事为群众所喜闻乐见,在传播过程中又添加了很多细节,以至于掩盖了原来的真相,这恰好又再次印证张仪苏秦为鬼谷弟子的真实性了,因为如果司马迁对张仪苏秦二人的师从渊源有疑问的话,大可以如孙膑庞涓一样,只写二人共同学习,不写谁是老师就可以了,怎么会把二人同师从鬼谷子这事接连写了两遍呢?
汉代以后的历史典籍,对于鬼谷子的记载,基本源于史记,综上所述,虽然对鬼谷子其人是否真实存在有着巨大争议,但作者个人还是倾向于[确有其人,只不过史料不全所以生平不详,而张仪苏秦确为鬼谷子弟子]这种说法。
作者扒过鬼谷子迷之人生之后,要来说一说鬼谷子厉害的地方了,且不说他的两大弟子,周游列国,身居相位,连横合纵,在诸侯国间游刃有余;作为这两位名留青史的纵横家的老师,鬼谷子的学说就广度和深度而言,自然是更具神通了。
这就不得不先说到《鬼谷子》一书的真伪问题,因为鬼谷子其人的生平很难考证,且《鬼谷子》这部书在唐代之前,没有收录在任何已知的先秦古籍以及《史记》、《汉书.艺文志》等文献中,所以很多人质疑《鬼谷子》是后人托做的伪书。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西汉刘向虽未收录其书,却引用了《鬼谷子》中的部分内容,可见两汉时期,这部书应该还是留存于世的,最早录有《鬼谷子》的《隋书.经籍志》是唐代魏征、长孙无忌等编撰的官修史志目录,所录的《鬼谷子》系西晋皇甫谧注的版本,那么可以这么认为,《鬼谷子》确有其书,是唐代官方认可的先秦典籍,皇甫谧的作用只是给这部书做注而已。
从五代到明朝,又出现了另外一些推测,有说《鬼谷子》是苏秦欲神秘其道,故假名鬼谷所作的;也有说是东汉人把张仪苏秦的学说捏在一起伪造的,但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看官们是更相信这些五代以来的零星推测呢,还是更信《隋书.经籍志》这部唐代官修目录呢?答案不言而喻。
《鬼谷子》的谋略哲学涵盖心理学、口才、决策、预测等多方面的内容,它主张用纵横捭阖的外交手段,来解决国与国之间各种矛盾与冲突,连横合纵的过程,是动态而非静态的,在这个过程中,各诸侯国都会根据自身情况不断进行战略调整,如此一来,要在错综复杂的战国局势中做到游刃有余,就有如下三个方面的要求:
第一,要分析所有相关国家的客观形势,做到知己知彼。[古之善用天下者,必量天下之权,而揣诸侯之情。量权不审,不知强弱轻重之称;揣情不审,不知隐匿变化之动静。]——《鬼谷子.揣篇》
第二,在第一条的基础上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不同的对象区别对待。[夫仁人轻货,不可诱以利,可使出费;勇士轻难,不可惧以患,可使据危;智者达于数,明于理,不可欺以不诚,可示以道理,可使立功;是三才也。故愚者易蔽也,不肖者易惧也,贪者易诱也,是因事而裁之。]——《鬼谷子.谋篇》
第三,任何情况都应视为动态的发展,应对之策必须是灵活性和原则性的统一,即圆与方的统一。[其与人也微,其见情也疾;如阴与阳,如圆与方。未见形,圆以道之;既见形,方以事之。进退左右,以是司之。]——《鬼谷子. 反应》
除了谋略哲学之外,鬼谷子的学说其实还博采众家之长,对儒家、道家、法家和兵家的思想兼收并蓄。
首先,他和儒家一样,提出圣人形象作为修养最高境界的代表。[粤若稽古,圣人之在天地间也,为众生之先。观阴阳之开阖以名命物,知存亡之门户,筹策万类之终始,达人心之理,见变化之朕焉,而守司其门户。故圣人之在天下也,自古及今,其道一也。]——《鬼谷子. 捭阖》
鬼谷子提出的圣人观,兼具儒家[内圣外王]的特色,内部的重点在于修养安身,外部的重点在于安天下。二者圣人论不同之处在于,儒家的圣人重点在于德,常常是命定的;鬼谷所说的圣人更多的是靠后天的学习实践,通过谋略来实现。
汉代独尊儒术以后,纵横家这类看重谋略的学说被视为末流,一直被所谓正统观念轻视和批驳,以致几近失传。但其实儒家和纵横家的理念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是紧密结合的,民初史学家章太炎先生就在《诸子学略论》中指出:[儒家不兼纵横,则不能取富贵。纵横之术,不用于国家,则用于私人,而持书求荐在又其末流。韩愈以儒家得名,亦数数腾言当道,求为援乎,乃知儒与纵横相为表里,犹乎足之相支,毛革之相附也。宋儒稍能自重。降及晚明,何心隐辈又以相术自豪。及满洲而称理学者,无不习捭阖,知避就矣。孔子言达者察言观色,虑以下人;闻者与纵横稍远,而达者与纵横最正。]
其次,鬼谷子的学说深受老子道家思想的影响,比如很多内容反映出 [道法自然]、[无为与不争]的观念,并且体现了道家辩证法的特色。当然《鬼谷子》上卷还是侧重于权谋策略,其中反应道家思想的内容远不及《鬼谷子》下卷的《本经阴符七术》多。
反应[道法自然]的例证:[道者,天地之始,一其纪也。] ——《本经阴符七术. 盛神法五龙》
反应[无为]的例证:[故圣人以无为待有德,言察辞合于事。]——《本经阴符七术.损悦法灵蓍》
反应[不争]的例证:[主兵日胜者,常战于不争不费,而民不知所以服,不知所以畏,而天下比之神明。] ——《鬼谷子. 摩篇》
反应道家辩证法的例证:[变化无穷,各有所归,或阴或阳,或柔或刚,或开或闭,或驰或张。][阳动而行,阴止而藏;阳动而出,阴隐而入;阳远终阴,阴极反阳。]——《鬼谷子.捭阖》
不过鬼谷子的学说,比道家更有入世功利的一面,即便是无为和不争,也更侧重于因势利导和顺势而为。
第三,鬼谷子学说中的权谋与法家[法、势、术]中的[术]有着相似之处,所不同的是,法家的[术]是君主驾驭臣子之术,反应的是国家的对内职能;而鬼谷子的谋略侧重于国家的对外职能。
[君臣上下之事,有远而亲,近而疏;就之不用,去之反求;日进前而不御,遥闻声而相思。]——《鬼谷子. 内揵》
[其术也,用之于天下,必量天下而与之;用之于国,必量国而与之;用之于家,必量家而与之;用之于身,必量身材气势而与之;大小进退,其用一也。]——《鬼谷子. 忤合》
第四,鬼谷子的谋略哲学除了适用于外交方面,也完全适用于军事,这正和兵家思想不谋而合。后人在解读中也常常将《鬼谷子》以及《本经阴符七术》代入到军事理论以及具体阵法的研讨中去,也就是将前者的谋略与根据后者[盛神法五龙]、[养志法灵龟]、[实意法螣蛇]、[分威法伏熊]、[散势法鸷鸟]、[转圆法猛兽]、[损兑法灵耆]篇幅演化出来的阵法相结合。
《孙子兵法》中[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次攻城]这句话是对谋略和外交在军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最好的诠释。
看官们要问,鬼谷子的学说这么厉害,他的两个徒弟在诸侯国中掀起了不小的动静,那为什么鬼谷子本人没有被任何诸侯延揽启用的记录?怎么说呢,他受道家的影响,当然有可能超然物外,而且看官们想想,武侠小说中横扫江湖的高手只能算二等,比如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而一等一的人物,象著有《九阴真经》的黄裳、华山派剑宗绝顶高手风清扬、天下无敌的独孤求败这些人,从不露面便可在无形中左右江湖。
与本文相关的文章
阅读 (57)
1 历史上年纪最小的皇帝和女帝,即位时一个刚满百天,另一个仅满月阅读 (116)
2 北齐初代皇帝高洋阅读 (131)
3 世人皆知杨广亡隋 却不知杨广孙子死前说了1句话 成为千古名言阅读 (172)
4 隋朝末代皇帝皇泰主杨侗阅读 (214)
5 一文带您了解古今印度历史阅读 (343)
6 二战后期日本的玉碎计划(日本的一亿玉碎计划是什么)阅读 (332)
7 二战日本无条件投降的真实目的是什么意思(是什么原因让日本无条件投降的)阅读 (390)
8 二战德国为什么不打日本(二战德国能打败日本吗)阅读 (343)
9 日本战败天皇为什么没惩罚(二战日本天皇为什么不受惩罚)阅读 (367)
10 甲午海战北洋舰队参战军舰(甲午中日海战日本舰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