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发现中,我国最早的两封私人信件是写在木牍上的,它们恰恰来自秦国。写信者是一对兄弟,哥哥叫[黑夫],弟弟叫[惊],是普通的秦军士卒。
两封信写于公元前223年秦军灭楚的战场上,都是兄弟俩写给哥哥[衷]的,由于天气越来越热,他们却还没有单薄凉快的衣服,所以想请母亲在老家安陆看看有没有便宜的丝布,买些做襦裙送来;如果安陆的布太贵,只寄钱来也可以,他们可以自己找人去做。[惊]还在信中写到,自己欠了同袍[垣柏]好多钱,再不还,自己[即死矣],还连写了[急急急]三个字。
里耶出土的另一封私人信件,则是这样的:
写信者叫[欣],是一封回信,他称那位[吕柏][幸赐]给自己一[牍],他[避席再拜],也就是离席起身行礼,这是一种客气的说法;后面还称,自己应[柏]的要求,送了对方笔墨和药材,最后以[敢谒之]这一敬语作为结尾。
从这几封信来看,当时的私人书信是在信的开头就写明时间,黑夫兄弟的第一封信上来就是:[二月辛巳];问候语也是放在前面,因为日期后面就是:[黑夫、惊敢再拜问衷:母毋恙也?][欣]的这封信也是:[欣敢多问吕柏得毋病?]
不同之外也有相同之处,这几封信里的不少敬语,如[毋恙也]、[敢拜问]、[敢问]等,有的人们至今还在使用。
1、信件是木片,信封是另一枚木片
写好信后就要把装信封了,当时的信封叫[检],其实只是另一枚空白简牍,我们会在上面写好收信地址,比如里耶秦简中有一枚著名的[检],是这样的:
这上面的[迁陵]就是寄信地址,也就是如今的里耶;[洞庭郡]是收信地址。
如果信比较长,以至于简牍正反面都写满字,那就需要在背面再盖上一枚空白简牍,再把三块木片像夹三明治一样夹在一起,用绳子系好。
秦朝法律甚至对绳子的材质都有规定,《司空律》要求:如果当地盛产菅草,就用菅草制成的绳子来系文书;没有的,才用蒲草、兰草或麻的替代品来制绳子。
为了防止有人悄悄解开绳子偷窥信件,我们还会在打绳结的地方糊上封泥,再在泥面盖上印章,这一程序叫[封缄],等送到收信人手中,对方再用小刀把封泥撬开,解下绳子打开信件。
△里耶出土的封泥[酉阳丞印]
△封信的程序
不过假如印章在手,你就可以随便私拆信件了,反正看完信后还可以重新[封缄],秦始皇在沙丘宫病故后,赵高等人曾[阴谋破去始皇所封书赐公子扶苏者],由于赵高当时掌管皇帝的符玺,因此有条件干这种偷天换日的事。
2、邮递员每天都要记自己走过的路
书信装进信封后,接下来就要把它交给[邮人]了,他们当时不负责寄私人信件,只管邮寄政府公文。
他们送信基本靠走,这就叫[以邮行],前面那枚[迁陵以邮行洞庭]检,正是指邮人从迁陵县步行前往洞庭郡;高级点才用马车、骑马传送,分别叫[传]、[驿];此外南方河流纵横,因此当地经常有船运,这反倒是最省事的方式。
△里耶秦简博物馆中,邮人送信的模拟场景
为了防止偷懒,缺乏现代化手段的秦朝官府绞尽脑汁,想出了各种办法对邮人们进行监督,比如要求他们上路之后,每天都要记录自己当天走的里程、途经城邑间的距离,有一枚秦简就记录了邮人每天途经的地点:他从四月[己巳]日出发,[庚午]日到了[望夷乡],[壬申]日到达[临沅],在这里逗留了[癸酉]、[甲戌]、[乙亥]三天,然后五月[丙子]日重新上路……。
另一枚简记录了邮人从南郡的鄢城到迁陵每一段旅途的距离,他先后经过了[销]、[江陵]、[孱陵]、[索]、[临沅]这几座城,总里程长达1440里。
等邮人到了目的地,交上这两份表,上级根据这些记录和以往邮人的平均速度,很容易推断出他们途中是否有逗留。
此外,各地官府接收信件时,也必须记下收信的具体时间,内容详细到连几点几分接收都有记录,当时是根据水滴的速度来计时的,因此好几枚简中都能读到[水下八刻]、[水下五刻]、[水十一刻]、[旦食时]等记载,这些都是那时对时间的表述。
与本文相关的文章
阅读 (57)
1 历史上年纪最小的皇帝和女帝,即位时一个刚满百天,另一个仅满月阅读 (116)
2 北齐初代皇帝高洋阅读 (131)
3 世人皆知杨广亡隋 却不知杨广孙子死前说了1句话 成为千古名言阅读 (172)
4 隋朝末代皇帝皇泰主杨侗阅读 (214)
5 一文带您了解古今印度历史阅读 (343)
6 二战后期日本的玉碎计划(日本的一亿玉碎计划是什么)阅读 (332)
7 二战日本无条件投降的真实目的是什么意思(是什么原因让日本无条件投降的)阅读 (390)
8 二战德国为什么不打日本(二战德国能打败日本吗)阅读 (343)
9 日本战败天皇为什么没惩罚(二战日本天皇为什么不受惩罚)阅读 (367)
10 甲午海战北洋舰队参战军舰(甲午中日海战日本舰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