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兴八十年》第八卷 武帝出征>第二章 汉武帝建元三年至建元六年 公元前138至135
第三节 初生牛犊不怕虎
被太皇太后教训了一顿的汉武帝从此以后老实了很多,再也没有那么上蹿下跳的折腾。他知道,太皇太后一天不去世,他就一天不能真正的掌握朝政大权,所以这几年他干脆玩起来了,带着卫青这帮人天天到处跑,又是游历又是打猎的,倒也很逍遥,把朝廷中的烦心事全都甩给了太皇太后。
汉武帝打猎也能打出花样,一开始他还微服冒充平阳侯在野外打猎,向北到池阳县,向西到黄山宫,向南到长扬宫,向东到宜春宫,经常是夜里出行,白天回到终南山射杀野鹿野猪狐狸什么的,还策马践踏农庄,引起百姓的不满。好几回附近县上的人都要抓汉武帝,他不得已拿出了天子专用物证才得以脱身,甚至有一回汉武帝夜里投宿人家还遇上了黑店,差点儿让人谋害。
后来,汉武帝觉得这样出去打猎路途太远太累,而且给百姓带来祸患,就让吾丘寿王把阿城以南以东,宜春以西这一片地都给买了下来,然后修成上林苑,直接连到终南山。
上林苑修好之后,汉武帝打猎就比原来方便的多了,上林苑里多的是各种野兽,汉武帝几乎天天去搏斗,而且还专门喜欢挑战厉害的野猪和熊罴,传说中他曾经一个人杀了一头熊,勇猛异常。
除了打猎以外,武帝也喜好文辞,尤其是那些能够写出漂亮文章和想出精彩点子的人,继严助和东方朔之后,他又陆续招了朱买臣,吾丘寿王,司马相如,东方朔,枚皋,终军等人,组成了自己的智囊团,专门给他出谋划策,为以后亲政做人才储备。
当然,这段时间汉武帝也并不是什么事情都不管,朝中的琐碎杂务还有那些什么儒道之争他虽然不搅和了,可关系到国家外交的大事,他还是会适时的发表自己的意见。
汉武帝的性格刚烈,尤其爱面子,他可以忍受自己受奶奶欺负,但绝对不能忍受自己的国家受外人欺负,对匈奴现在汉朝的腰还硬不起来,但对南面的三个小国家他却一定要表现出大国的威严。
七国之乱失败后,吴王刘濞跑到了东瓯国,而他的儿子刘驹逃到了闽越国。周亚夫重金买刘濞的人头,东瓯国的人就把刘濞给杀了,因此刘驹对东瓯国恨之入骨,常常丛恿闽越王出兵攻打东瓯。
后来闽越王真的出兵,东瓯的人打不过,就向汉朝求援。
武帝征求大臣的意见,他舅舅田蚡说:“越人互相攻击,本来就是常有的事情;况且他们多次反叛,从秦朝时就被中原放弃了,不属于中国,不值得我们去救援。”可是严助却说:“秦朝最后连咸阳城都放弃了,何止是放弃了越人!现在东瓯这样的小国因为走投无路向朝廷告急,如果陛下不去救援,他们还能够去找谁呢?这点事都做不到,陛下又怎样做一个天下万国都臣服的君王呢?”
严助的话句句针对汉武帝,他知道汉武帝最要面子,要做第一流的君王,代价的问题不是关键。
果然汉武帝决定出兵,但汉朝的规定是,正规军队动兵五十人以上就要出示皇上的虎符,可现在虎符还掌握在太皇太后手上。汉武帝怕太皇太后会阻止他出兵,就没有请示,直接让严助拿着他的皇帝的符节征发会稽郡的郡兵平乱。
严助拿着符节到了会稽郡,会稽郡的太守是个死脑筋,没见到虎符死都不肯出兵,于是严助怒了,直接杀了一个军中的司马示威,并告诉太守武帝是不想惊动太皇太后,所以才只让他带符节来。太守被严助给吓住了,发兵渡海去援救东瓯,结果闽越一听大汉出兵,知道自己不是对手,也主动撤兵。
之后,东瓯人觉得自己在这里太危险,就向汉廷请求全国人一起迁到中原,武帝就把他们安排在了长江和淮河之间。
这场仗虽然没打起来,但也算是汉武帝第一次出兵了,结果也可以算胜利,至少是扬了一回国威,而严助也靠着这次任务火了,一下成为朝中炙手可热的人物。
火了之后的严助开始被各种势力看上,定为拉拢目标。
淮南王刘安是那个作乱的文帝兄弟淮南王刘长的儿子,文帝让他继承当淮南王,他也果如贾谊所料一直怀恨在心,想谋反来报父仇。
刘安虽然是刘长的儿子,但性格却和刘长截然相反,刘长是个跋扈的武夫,而刘安却是文人,养了很多文学之士研究各种理论,着名的杂家着作《淮南子》就是他牵头编zuǎn的。
刘安为谋反谋划了一辈子,此时他派自己的女儿潜入长安做间谍,结交和贿赂朝中大臣,为他的谋反做准备。刘安的女儿叫刘陵,传说中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记载的女间谍,靠金钱和美色诱惑了汉廷一帮大臣。这些人上至武帝的舅舅田蚡,下至后来卫青手下的一个小将军张次公,无不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而严助,也是刘陵的入幕之宾,所以后来在淮南王谋反事发倒台之后,他也受了牵连一起被处死。
其实武帝非常喜欢严助,严助是他最早提拔的人才,人也聪明能干,多次出色的完成任务,可他偏偏这么不知道洁身自好,最终搞的自己身败名裂。
严助真的可惜了,真应了他的名字,他不缺聪明,但需要“从严助之”,从严从严,说着容易,可当在人生顶峰春风得意的时候,又哪能那么容易做到?我们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了,能在春风得意的时候还不放松警惕严格,坚持要求自己,古往今来,又有几人能做到?
今天无意看到一则新闻:某80后清华大学研究生工作后表现优异,两年内提拔为副局长,贪污1600万被判无期徒刑。哎,这位师兄不就是活脱脱的现代版严助吗?
正在武帝的外交事业风生水起的时候,太皇太后终于走了,替武帝管了六年天下的她终于是要撒手了。
太皇太后虽然对武帝的很多做法不满,但经过几年的观察她也发现了武帝的能力,知道刘家的天下交给他之后没有问题。
太皇太后窦氏当年意外的嫁给文帝,后来连续机缘巧合成了皇后,她当皇后、太后和太皇太后大概一共有五十年的时间,先后辅佐了三任汉朝皇帝,在汉初的女人中影响力甚至大过吕后。
太皇太后虽然也一力偏袒自己窦家的人,但和吕后不同,她在国事和家事发生冲突的时候,还是一力以天下为重,成为保住汉朝天下的中流砥柱。
虽然太皇太后一直希望梁王可以接替景帝的天下成为皇帝,但当大势所趋的时候,她还是忍痛割爱,以大局为重,对汉朝的贡献不可估量。
说起太皇太后对汉武帝的限制,我一直觉得其实对汉武帝的成长来说非常好。汉武帝是一个心比天高的人,景帝驾崩后天下间除了太皇太后只怕也没有谁能够限制的了他,能够有这么一个挫折来磨练他的品性,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同样是才能无双而且心比天高的君王,商纣王和隋炀帝杨广都因为没有人能够限制的了他们而最终败亡了天下。
汉武帝刚刚即位的时候太急着想马上做出一些事情了,这样很可能会让他犯下不可挽回的错误。
就拿和匈奴开战这件事来说吧,汉朝的国力经过吕后文帝景帝三朝的恢复,已经比较强盛了,但恐怕和匈奴开战时机还没有完全到来。
战争这种事情往往都是不可逆的,过了几年可以打过,但如果现在输了几场,就可能几年以后还是打不过了,战争能够造成的伤害实在是太大了。
经过太皇太后的压制,汉武帝默默的锻炼了自己,养成了能屈能伸的心智,所以亲政之后也没有马上对匈奴用兵,也是又过了六年才正式发动出塞的龙城之战。
与本文相关的文章
阅读 (193)
1 《汉兴八十年》第七卷 景帝启后>第三章 汉景帝前四年至前五年 公元前153至152年阅读 (180)
2 《汉兴八十年》第七卷 景帝启后>第八章 汉景帝后二年至后三年 公元前142至141年阅读 (173)
3 《汉兴八十年》第七卷 景帝启后>第五章 汉景帝中元年至中二年 公元前149至148年阅读 (131)
4 《汉兴八十年》第八卷 武帝出征>第一章 汉武帝建元元年至建元二年 公元前140至139阅读 (159)
5 《汉兴八十年》第七卷 景帝启后>第二章 汉景帝前三年 公元前154年阅读 (147)
6 《汉兴八十年》第七卷 景帝启后>第七章 汉景帝后元年 公元前143年阅读 (183)
7 《汉兴八十年》第七卷 景帝启后>第一章 汉景帝前元年至前二年 公元前156至155年阅读 (132)
8 《汉兴八十年》第六卷 文帝承前>第七章 汉文帝后三年至后七年 公元前161年至157年阅读 (184)
9 《汉兴八十年》第六卷 文帝承前>第五章 汉文帝前九年至前十二年 公元前171至168年阅读 (154)
10 《汉兴八十年》第六卷 文帝承前>第四章 汉文帝前六年至前八年 公元前174年17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