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医药文化 羌族医药学有着怎样的历史羌族医药文化 羌族医药学有着怎样的历史

羌族医药文化 羌族医药学有着怎样的历史

羌族医药始于古代。传说“神农氏尝百味,尝水泉之甘苦,使人知所忌,百味必遇七十毒”(《淮南子·修武训·尝水草》),这说明进入中原地区的羌、蒋兴、颜地、神农氏等,早已知道一些药用植物,并以其治病。秦汉时期,生活在岷江上游的冉、项两个羌民族积累了丰富的药理知识。《后汉书·新安彝传》:“有灵羊能治毒。还有吃药的鹿和有胎儿的鹿麂。它们肠道中的粪便也能治疗有毒疾病。”也有人说这是一种“特殊的多药”。事实上,四川、甘肃、青海等羌族聚居的地方,自古以来就有丰富的药材资源。除了他们自己使用,他们也出口到中国和朝贡法院。唐朝中期,他们赠送麝香、羚羊角、大黄、当归等珍贵药材。

西夏建国后,羌族医药有了很大发展。西夏人注重吸收宋金医学知识,发展自己的医学。国家机构设立了“医务人员医院”。从12世纪中叶的西夏字典《文海》等文献中的相关资料来看,西夏羌人在医学理论、病理学、药理学、常见病和治疗方法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体系和知识。西夏医学已经相当具体了。

例如,西夏医学认为人是由土、水、火和风组成的。如果缺乏这四个主要的和谐,所谓的“四个主要的不和谐”将导致疾病。对病理学的理解侧重于血管,认为健康和疾病都是由血管顺畅流动引起的。它的处方也很有特色。例如,《文海杂雷》解释“疮痂药”:“松、柏、草、粪、粪的膏是,疮痂药也是”。使用粪便作为药物最初是阿强医学的传统,上面已经提到过。由此可以推断,西夏医学应该在羌族传统医学的基础上发展。此外,西夏医学也知道一些关于传染病的知识,《西夏编年史》中说:“闪病”是指人们搬到别的房间,意思是隔离治疗传染病。

这种传统疗法在羌族地区一直延续到近代。新中国成立前,羌族对“麻疯病”等传染病的治疗是:首先,将他们转移到村外难以到达的地方,隔离治疗。如果他们死了,他们将被火化以消除他们的病毒感染源。这是非常合理和科学的。

随着西夏医学的发展,药材的收集、生产和交流日益活跃。麝香、羚羊角、柴胡、肉苁蓉、红花、大黄、枸杞等药材都是夏宋之际的大宗商品(松石,第186卷,《食货志》)。特别是,大黄和枸杞长期享有良好的声誉,仍然是著名的地方产品。

近代以来,羌族地区一直存在着羌医、中医和西医并存的现象。羌族医生在农村和山村最为活跃。根据相关调查资料,羌族医生与中医关系密切,有很多共同之处。然而,羌族医生在采集、加工方法和用药习惯上各有特色。羌族医生非常重视药物收获的季节性。如果长夏挖冬虫夏草,相信冬虫夏草的初级疗效最好。端午节要挖贝母,立秋要挖羌活、大黄、狡活、黄芪、秦艽等。在药物方面,可以外用、内服、水煎或酒泡。单一药物使用更频繁。100多种药物被频繁使用。现附上羌族医学专家陈宝生所编的羌族医案和药方,以供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