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三名臣韩琦、富弼和文彦博——社稷之臣,威重八方北宋三名臣韩琦、富弼和文彦博——社稷之臣,威重八方

北宋三名臣韩琦、富弼和文彦博——社稷之臣,威重八方

北宋著名学者邵伯温曾经盛赞仁宗朝盛治局面,他说: 盖帝知为治之要,任宰辅,用台谏。畏天爱民,守祖宗法度。时宰辅曰富弼、韩琦和文彦博,台谏曰唐介、包拯、司马光、范镇、吕诲云。呜呼,视周之成、康,汉之文、景,无所不及,有过之者,此所以为有宋之盛欤?
宰辅身系天下之治乱,韩琦、富弼和文彦博这3人均是北宋中期著名宰相。3人并举,皆名重一时。功垂万世,堪称社稷之臣。这3人的年龄差不多,富弼生于1004年,文彦博生于1006年,文彦博生于1008年。从年龄上差不多是3兄弟的样子。韩琦是河南安阳人,富弼是河南洛阳人,文彦博是山西人。
韩琦和文彦博均于天圣5年(1027年)中进士,富弼天圣8年(1030)中进士。韩琦去世最早,68岁去世;富弼活到了80岁;而文彦博最是一个老寿星,一直活到90多岁。
这3人中韩琦最有胆识,富弼最有气节,文彦博最有威望。
韩琦成名最早,在与范仲淹一起负责对西夏用兵的时候,他就获得了与范仲淹齐名的声望。当时的人就以 韩范 并称,而范仲淹比他大10多岁,不过他最大的声望是处理皇位继承问题上表现出来的果断与坚强。
在家庭生活上,仁宗皇帝是很不幸的。他的3个亲生儿子连着夭折了,不得已只得把侄子赵宗实养在宫中,但是又寄希望于自己能再生个儿子。53岁的时候,仁宗突然发病驾崩。而半年之前赵宗实已经被立为皇子,改名叫 赵曙 ,仁宗的曹皇后急忙召韩琦入宫。
韩琦一到宫中,就请曹皇后宣赵曙即位。赵曙到了宫中竟然吓得转身就跑,口中直喊 我不敢做,我不敢做 。韩琦等人把他抱住,把黄袍给他穿上,然后叫来翰林学士王珪写遗诏。王珪惊恐万分,不知如何下笔。韩琦说我说你写,于是才将遗诏写好。第2天早朝,韩琦宣布遗诏。新皇登基,就是宋英宗。
英宗登基后,曹皇后成了曹太后,由她来垂帘听政。但是英宗有病,帝后关系很紧张,韩琦从中调解,使得帝后关系得以缓和,朝政得以安宁。
太后听政一年有余,没有还政的意思。这种情况比较危险,因为处理不好就是女主干政,这在儒家士大夫看来是绝对要不得的。韩琦于是请太后归政,当时他连连追问: 台谏大臣请太后撤帘,不知道定在哪一天? 太后觉得很不是滋味,起身就走,韩琦大声宣布仪鸾司撤帘。
帘落之时,还能看到太后的衣裙在屏风的一角。不过事已至此,大局已定,太后也无可奈何。
英宗的身体很差,登基3年后就病得很严重。在病榻上处理国事,韩琦关照英宗长子颖王赵顼朝夕不离皇帝。
这年12月的时候,英宗病情加剧。不会说话,只会用笔写。韩琦把纸笔给他让他立太子,英宗在纸上写 立大王为皇太子 。韩琦看了说: 一定是颖王,请皇上写明白。 英宗又加上 颖王顼 3个字,赵顼被正式确立为皇太子。
15天之后,英宗就驾崩了。韩琦急忙召太子前来即位,太子尚未到。突然英宗手动了一下,另一大臣提醒韩琦想暂止召太子,韩琦说: 先帝复生,乃太上皇。 一语定乾坤。于是赵顼顺利即位,就是宋神宗,从而完成帝位的顺利交接。
韩琦相三朝,立二帝,号称 贤相 。欧阳修称其临大事,决大议,不动声色,称得上是社稷之臣。
富弼也是能臣,他在处理外交关系上很有一手,是有名的外交能臣。
澶渊之盟以后,辽宋双方保持了近40年的和平局面。但由于宋夏之战,西边战事吃紧,北部边防空虚。于是契丹决定趁火打劫,以武力相要挟。于庆历2年(1042年)正月,派使者前往宋朝 索地 。当时大兵压境,宋廷上下一片惊惶失措。举朝大臣以前途莫测,怕出意外,不敢应命。宰相吕夷简和富弼有私怨,乘机向仁宗推荐富弼。当此危难之际,年届不惑的富弼挺身接受举荐,慷慨奔赴国难。他被任命为接伴使,向仁宗辞行说: 主忧臣辱,臣不敢爱其死!
富弼到契丹,辽兴宗接见了他,双方展开了一场唇枪舌剑。
富弼说: 两朝和好达40年,突然要割地,为什么?
兴宗说: 你们南朝违约,大搞军事建设,用意何在?群臣都请求用兵,而寡人以为不如遣使求关南地。求而不得,举兵未晚!
富弼说: 北朝忘了真宗皇帝的恩德了吗?澶渊之战,要是听将军们的话,你们一个兵都别想活。两国和好,皇帝获利,臣下无所获;若用兵,臣下获利,皇上遭殃。北朝的大臣们争劝用兵,这全是为自己打算,而非为国家着想。
辽兴宗也觉得很有道理,不好反驳,于是他又说: 寡人想得到的只是祖宗的故地罢了。
富弼说: 祖宗故地,这都哪朝的事了?宋朝兴起已有90年了。若宋朝也想求前朝旧地,恐怕对你们没有好处吧?
辽兴宗一时无言以对。
第2天,辽兴宗邀请富弼一同打猎,仍然坚持得到地盘两国就可以友好。
富弼说: 我们皇上说了,北朝要祖宗故地,南朝怎么能丢弃祖宗故地?北朝觉得得到地盘光荣,南朝就不会觉得耻辱吗?咱是兄弟之国,一荣一耻,不好吧?所以朕虽然没忘记幽州那块地方,但是也不去要了,就是考虑到兄弟之国的面子啊。
辽兴宗没再说什么,只能进入议增岁币的实质性谈判。
8月,富弼再次出使契丹,辽朝要求宋朝在所增岁币的名称上改称为 献 或 纳 。富弼据理力争: 宋辽乃兄弟之国,宋帝为兄;辽帝为弟,岂有以兄献弟之理! 辽兴宗无法折服富弼。然而宋廷却不敢过拂契丹之意,竟同意了今后书词中称 纳 的条件。
富弼在宋朝明显不利的情势下,不辱使命,在对辽外交上展现了卓越才能,次年就迁为枢密副使。其后,他在仁宗至和2年与神宗熙宁2年(1069年)两度入相,与韩琦同为三朝重臣。
文彦博早年很大的一项功绩就是平定了王泽之乱,王泽本来是士兵,后来抓住时机发动兵变。朝廷派兵难以解决,文彦博领命迅速将其平定,他就当上了宰相。
文彦博反对王安石的新法,他跟王安石和宋神宗有一场关于祖宗之法的著名辩论。
文彦博说: 祖宗法制俱在,不便更张,以失人心。
宋神宗说: 更张法制,于士大夫诚多不悦,然于百姓何处不便?
文彦博说: 为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也。
宋神宗说: 士大夫岂尽以更张为非,亦自有以为当更张者。
王安石说: 法制俱在,那就会国富民强,现在不是这样。
文彦博说: 关键是要合适的人推行。
很快文彦博就被王安石安排到地方上去了,不过他的 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的主张喊出了宋代士大夫的心声,表现出宋代士大夫精神上的豪迈与自信。
直到宋哲宗即位之后,文彦博再次当了宰相,这时候他已经80多岁了。
辽国的使臣看到了他,用一个字来称赞他,那就是 壮 !苏轼说: 使者只是看到了他的容貌,没有听见他的语言。文彦博处理日常事务,干练的年轻人不一定比得上。贯穿古今,议论风发,即使专门名家也有所不如。 使者说: 真是天下异人啊。
西羌有个首领叫 温溪心 ,有名马,就告诉边疆官员说要把马送给文彦博。宋朝宰相为外国人所敬重到这种程度,可见其威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