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为什么是文人的天下?宋朝文治的奠基宋朝为什么是文人的天下?宋朝文治的奠基

宋朝为什么是文人的天下?宋朝文治的奠基

黄袍加身的梦想终于实现,赵匡胤在心中得意地笑了。从将军到皇帝,他只花了很短的时间。一切仿佛都如梦幻,在那个政权更换频频发生的时代。
那是公元960年的大年初一,开封城里。当后周的君臣尚在庆贺新年的时候,河北的两个地方长官忽然报告说契丹兵正在南下。后周的有为之君周世宗柴荣已经在去年驾崩,只留下孤儿寡母 年仅7岁的周恭帝和垂帘听政的符太后。符太后慌做一团,急急忙忙地命殿前都点检赵匡胤统帅三军北上御敌。
契丹兵其实没有来,赵匡胤却是真的带着禁军走了,他导演的一出好戏正在如期展开。开封城东北40里的地方有个叫做 陈桥 的驿站,驿站旁边有棵老槐树。初三的晚上,大军开到了这里。赵匡胤把马拴在槐树上,进驿站休息。
睡梦中的赵匡胤被惊醒了,禁军将校们涌入了他的寝室。将早已准备好的黄袍披在了他的身上,高呼 万岁 。就这么简单,他成了大宋王朝的开国皇帝。
老槐树见证了这一突发性的历史性事件,拴马的时候赵匡胤还是将军,解马的时候他就是皇帝了。
当时赵匡胤表现得很惊讶,一开始似乎还是不知所措。然后仿佛面对着一件自己极不情愿的事情,他对将士们说: 你们这些人贪图富贵,非得让我当皇帝。既然如此,如果你们听我的号令,我就当这个皇帝;如果不听我的命令,这皇帝我就不当了。
众将士一齐下马,说: 唯命是从。
将士们簇拥着新皇帝回到了开封城,路上几乎没有任何抵抗。众人都已经习惯了,改朝换代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有个叫 陶榖 的文人已经提前为他准备好了禅让诏书。需要说明的是,这是在赵匡胤导演范围之外的,但是这段加进去的戏让一切显得更加带有戏剧色彩。
禅让,多么温情的说法。它掩盖了背后实力的较量和生死的抉择,但也昭示了这次改朝换代的和平特色。
赵匡胤登上帝位,成为宋太祖。他所面对的是一个尚未完成的帝国,这个初生的帝国缺乏历史的积淀;同时强敌环伺,极有可能夭折。
尽管一切进行得如此顺利,这种顺利却让赵匡胤害怕;尽管是坐在龙椅上,但这种忧虑一直萦绕在他的心头。他对自己最为信任的大臣赵普说: 自从唐末以来的几十年里,帝王换了八个姓。战斗不息,生灵涂炭,我怎样才能使国家长久呢?
赵普很早就跟随赵匡胤,他对赵匡胤的心思十分了解,他说: 当今之计,唯有 收兵 二字可以平天下。
赵匡胤说: 愿闻其详。
赵普说: 石守信和王审琦这些人都手握重兵,兵权太重,恐怕不利于国家太平。
赵匡胤想,这些都是我曾经的好哥们,怎么会背叛我呢?这些人不用担心吧?
赵普说: 这些人对你都是忠心耿耿的,只不过担心他们不能控制好自己的部下。万一他们的部下要做乱,他们到时候也是身不由己啊。
这句话说到赵匡胤心里去了,一番思索之后,他精心设计了另一场戏。
一天,赵匡胤在宫中摆下酒宴,把石守信、王审琦和高怀德这些禁军的高级将领叫在一块喝酒。正当大家喝得酣畅淋漓的时候,赵匡胤表现出酒后吐真言的样子,他说: 没有你们就没有朕今天的地位,你们的恩德实在是让朕难以忘怀。只不过当了皇帝之后才发现,当皇帝还不如当节度使那样快乐,每天晚上朕都是难以安睡啊!
石守信等人一听,忙问为什么?
赵匡胤说: 谁不想坐朕这把椅子呢?
石守信等人连忙跪地磕头,说: 现在天命已定,谁敢怀此异心?
赵匡胤借着酒劲说: 咱们曾经都是好兄弟,当然没有异心。可是你们的属下要是想获得富贵,把黄袍披在你们身上,你们想不干也不行啊。
这话说得太厉害了,简直就是要诛杀功臣的前兆嘛。石守信等人连连磕头,问皇上何以改变这种局面。
赵匡胤表现出语重心长的样子,从人生哲理的角度给他们指点迷津,他说: 人生在世,就像白驹过隙,转瞬即逝。所要的富贵无非就是多存点钱,自己好好享乐,子孙也过个好日子。你们要是解去兵权,当个地方大员。买下良田美宅、歌儿舞女,饮酒作乐,逍遥自在。儿孙满堂享受天伦之乐,生活岂不美哉?朕和你们结个婚姻之亲,这样互不猜疑且上下相安,还有比这更好的办法吗?
石守信这些人领会圣意,拜谢不止,第2天纷纷称病辞职。对于这些识时务的老部下,赵匡胤授予他们节度使的职务。让他们出镇地方,唯一一个保持军职但无实权的石守信一年之后也自请免去军职。节度使虽说听起来是封疆大吏,不过到了宋朝,地方上官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权收归中央,节度使也就是个荣誉的空衔了。
后来赵匡胤就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分别嫁给了石守信和王审琦的儿子,把自己的妹妹嫁给了大将高怀德。本来王审琦的儿子王承衍已经娶妻了,又怎能再娶皇上的金枝玉叶呢?所以婉言谢绝了皇上的美意,赵匡胤微笑着对王承衍说: 这样做你老爹才会高枕无忧啊。 王承衍没办法,为了老爹能够高枕无忧,就只好让自己的老婆改嫁,自己又娶了公主。
陈桥兵变和杯酒释兵权是赵匡胤一生中做得最漂亮的两件事,前一件事使他顺利地登上了皇帝的宝塌;后一件事使他可以在宝塌上睡得比较安稳。
然而要想真正地安稳却不是一件容易事,谁能保证宋朝不会成为五代之后的第6代呢?这是历史对赵匡胤的考验。
赵匡胤是名军人,他出生在洛阳城外的军营里。年少的时候,他不喜欢舞文弄墨而喜欢舞枪弄棒,少林拳术中的太祖长拳就是由其创立的。他还擅长使用短棍,人们常说他是 一条哨棒打下四百州江山 ,从这一点来说他是十足的赳赳武夫。
他曾经写下一首题为《初日》的诗:
欲出未出光邋遢,千山万山如火发。
须臾走向天上来,赶却残星赶却月。
这是赵匡胤留下来的唯一的完整的诗,语句粗犷,不如大诗人那样有文采。但却是典型的帝王体,大气而豪迈,写出了他心中的万丈豪情和凌云壮志。
日落九世纪,经历半个多世纪的沉沦之后,一轮新日即将升起。
这位心思缜密的军人要做出一番不同于前人的事业。军人出身的他在五代军阀混战的时代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也使得其对军人这个群体十分了解。他不可以使自己的帝国重蹈梁、唐、晋、汉和周的覆辙,不能做第6代,而要做五代的终结者,所以他需要更加高明的政策。
马上得天下,不可以马上治天下 ,赵匡胤深谙这个道理。他要推行文治的政策,这才是真正的长治久安之道。赵匡胤可以称得上是大宋文治帝国的总设计师,史书中常常称赵匡胤为 艺祖 。大名鼎鼎的历史学家黄仁宇说因为赵匡胤骑马射箭技艺一流,而且对各种军师技艺很感兴趣。所以宋朝人称之为 艺祖 ,这完全就是望文生义。其实 艺 就是 文 的意思,《尚书》中就有 艺祖 的说法。后来 艺祖 成为对开国之君的通称,唐朝的时候唐高祖也是被称为 艺祖 的。
不过,宋代以后 艺祖 这个名词差不多变成了赵匡胤的专称,这大概也是因为其文治政策深入人心吧。
至于这一政策是如何推行的,我们在下面将进一步揭晓。
宰相须用读书人
赵匡胤登基后的第1个年号是 建隆 ,这个年号用了3年之后,他决定改年号。特命宰相查一查历史上曾经用过的年号,以免重复,经过宰相的查询并和他本人一番商讨之后决定以 乾德 为新的年号。
乾德3年(965年)初,宋灭后蜀。蜀国国主孟昶被押送到了开封,后蜀的一些宫女也有随着到开封后被选为宫女的。有一天,赵匡胤在一名后蜀来的宫女的梳妆盒中无意中看到一面旧铜镜,铜镜的背面竟然铸着 乾德四年铸 。于是大吃一惊,连忙招来宰相赵普等人询问原因,但是无人能够回答。他再叫来翰林学士窦仪等人,窦仪来了一看,就说: 这肯定是蜀地的东西,前蜀的王衍用过 乾德 这个年号,这面镜子应该是当时铸的。
赵匡胤恍然大悟,不禁感慨道: 宰相须用读书人。
从一个武人出身的皇帝口中说出这样的话是很难得的,但是赵匡胤不仅这样说了,还这样做了。不仅宰相用读书人,各级官员都尽量用读书人。崇文抑武,使得全社会形成崇尚文化的风气。
早在他说这句话之前,即建隆3年(962年),他曾经对左右说: 朕想让这些武臣都读书,从而知道怎样治理天下,你们觉得怎么样? 这帮臣子此时脑子里想的还是杀伐之事,一时间竟无言以对。宋太祖比周围那些人想得更远,当周围人还依旧在考虑武功的时候,他就在考虑如何进行文治了。
他曾经在太庙寝殿的夹室里立了一块碑,这块碑被称为 誓碑 ,碑文只有皇帝可以阅览。赵匡胤命令从今以后四季祭祀及新天子登基的时候,先行拜谒太庙之礼,然后恭读誓词。
由于群臣没有机会看到碑文,所以北宋以来除皇帝外一直没有人知道碑文的具体内容。北宋灭亡后太庙被金人洗劫,誓碑展现在世人面前,只见上面刻了3项誓言:
1.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纵然犯谋逆之罪,止于狱中赐自尽。不得于市曹中刑戮,亦不得连坐支属。2.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
3.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
这个誓言中需要遵守的就两条,一是要优待前朝皇室;二是不能杀文人和言官。赵匡胤即位以后的确很优待前朝的太后和皇帝,显示出了其胸怀气度。从而博得了好名声,也极大地安抚了前朝皇室及其亲族友人。宋建立之后迅速统一全国,政权逐步稳固。柴氏家族对宋朝其实已经很难构成威胁,因此第2条誓言的意义显得格外重大,因为这是赵匡胤文治政策的核心内容之一。这条誓言是很难做到的,不过宋朝的皇帝基本上都坚持遵守这个誓言,以至于后来有人感叹 不杀文人是美事,但是对于蔡京和秦桧这些人实在是失刑 。
纵观中国历史古往今来的朝代,除了宋朝以外没有一个王朝能够做到这样的程度。因而有人说正是由于赵匡胤的这条誓言深得人心,所以保了赵家的300年江山。
赵匡胤文治政策的另一个体现是发展文教且三教并重,儒佛道三教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 儒教治世,佛教治心,道教养生 ,构成一种基本的文化理念。宋太祖在对待三教的态度上不偏不倚,都很重视,这一传统也为后代所继承。
先看他如何尊儒
建隆元年(960年)2月,就是赵匡胤登基后的第2个月。他亲临最高学府 国子监,并下诏对校舍修葺一番,塑绘先圣、先贤和先儒的画像。他还亲自撰写了孔子的赞辞 《宣圣赞》:
王泽不衰,文武将坠。
尼父挺生,河海标异。
祖述尧舜,有德无位。
哲人其萎,凤鸟不至。
此后他还多次到国子监视察,向国子监的学官及学生赐予酒和钱物。对于孔子的后代,他也是格外关照。乾德4年孔子的44世孙孔益举进士未能及第,于是他向朝廷上书,述说自己的家世。赵匡胤看了上书以后就给予他特殊待遇,授予进士,并让他担任曲阜县主簿。
再看他如何礼佛
中国佛教史上有4位皇帝大力毁佛,合称 三武一宗 ,分别是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和周世宗。周世宗是一个对佛教深恶痛绝的人物,他下诏要废掉天下的佛寺30000余所,要把天下所有的铜佛像都毁掉用来铸钱。赵匡胤即位不久之后就停止废佛令,尊重佛法,据说他这样做是鉴于周世宗灭佛4年之后暴死的因果报应。
一次宋太祖来到大相国寺视察,到佛前烧香,问掌管全国佛教事务的僧官赞宁说: 当拜还是不当拜? 根据佛教的教义,众生都是平等的。即便是贵为天子也不过是世俗中人,应该在佛前跪拜。不过赞宁是个聪明的和尚,他知道自己的回答将是生死攸关。他非常坚定地说不拜,赵匡胤问为何不拜?赞宁说 现在佛不拜过去佛 。意思就是说释迦牟尼是过去的佛,而皇帝是现在的佛,佛与佛就应该平等相待了。赵匡胤大为高兴,大力倡导佛教并给予赏赐。
宋太祖曾经还赐钱3万,派了150个和尚到西域去宗教旅游,进行佛教文化交流。开宝3年(970年)他下令在四川成都雕刻《大藏经》,这是中国历史上第1部雕版印刷的《大藏经》。
当时有一个叫做 李霭 的河南府进士,对佛教十分不屑。写了一本叫做《灭邪集》的书,对佛教大肆攻击。他还把佛经缝成内裤穿在身上,以表示自己对佛教彻底的鄙视。一些僧人对其行为十分不满,向朝廷告状。赵匡胤认为此人严重扰乱社会治安,破坏了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于是把他杖责之后流放到了沙门岛上,此举足见赵匡胤礼佛的决心。
最后看他怎样重道
赵匡胤在平定天下的时候,曾经派遣特使到北岳和西岳等道观举办祭祀祷告活动,希望借此来保佑自己江山稳固。他还经常驾临开封城的太清观,将太清观的名字改为 建隆观 ,国家有重大斋醮活动的时候就在此观举行。
赵匡胤对道士的养生术特别感兴趣,开宝2年(969年)他在亲征山西的途中听说当地有一位为世人所仰慕的有名道士叫 苏澄隐 ,而且听说他的养生术特别厉害。于是派遣特使将苏澄隐招来,赵匡胤说: 朕建造了建隆观,想让有道之士居住在里面,不知道大师有没有这个意愿? 苏澄隐是真正的高人,绝非那些打着道教旗号开养生班招摇撞骗的伪大师。他说了8个字: 京师浩攘,非所安也。 由此可见他的境界。赵匡胤也很敬重他,不做强求。过了几天又问他养生之道。他说: 大师已经年过八十,看起来神采奕奕,请你教朕养生之术。 苏澄隐这回的回答更显其大师水准:
臣养生,不过精思练气而已;帝王养生,则与此不同。老子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无欲而民自正。无为无欲,凝神太和。昔黄帝、唐尧享国永年,即用此道也。
他将养生之术上升到国家治理的高度,给赵匡胤上了一课。赵匡胤点头称是,赠与了他很多物品。
这就是宋太祖不杀文士和重视三教的文治政策,至于他更高明的文治政策,我们在下面进一步述说。
太祖皇帝真长策
赵匡胤最为高明的文治政策是什么呢?其实就是为人们所熟悉的科举制度,他对科举制度的发展有着特殊贡献。
科举制度创设于隋朝,唐朝进一步完善,它采用公开考试、公平竞争与择优录取的方式选拔人才。李世民在一次科举考试结束后登上端门,看着新进的进士们鱼贯而出,不禁得意地说: 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 彀中 本来是指箭射出后所能达到的范围,后来的引申义就与 圈套 和 牢笼 差不多了。唐人诗句说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一代又一代的青年才俊,就像今天的高考生一样,将自己的青春无怨无悔地奉献给了这种旷日持久的人才选拔战争。今天的高考依然被称为 没有硝烟的战争 ,就是延续着科举的遗风。科举让那些血气方刚的英雄豪杰们在诗词文墨中耗尽自己的美好年华,而皇帝自然可以高枕无忧。
这样的长策被赵匡胤全盘吸收并进行了很大的改进,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殿试制度的诞生。话说这殿试的由来,却又是一番故事。
唐代的时候,及第的进士都把主考官认做恩师,主考官和门生之间形成了一种很强的依附关系。恩师与门生的关系往往亲密无间,在朝廷形成朋党,极大地威胁皇权的威严。赵匡胤对此十分警惕,他曾经下诏禁止及第的举人称主考官为恩师,不能自称为主考官的门生。但还是存在主考官徇私舞弊的事件,赵匡胤对此深恶痛绝。
开宝6年(973年)的时候,新科进士及诸科举人30多人在讲武殿接受天子的召对。赵匡胤发现有一个叫做 武济川 的进士和一个叫做 刘浚 的举人在对答的时候表现实在欠佳,应对失次,不是进士和举人应有的水准。简直就是南郭先生,就把他俩从合格者名录中划去了。之后他知道这俩人原来是主考官李昉的同乡,不禁是龙颜大怒。
正当这时,有个叫做 徐士廉 的落第进士,正为自己的落第愤愤不平。他击鼓鸣冤,上书告发李昉在录取的时候徇私情,取士不公。而治理天下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关键就在于取士的方式,不能让做臣子的用自己的恩惠笼络人心,所以建议皇帝举行殿试。
赵匡胤看到这个建议,龙颜大悦。他在讲武殿重新出题,让落第的举人们重新考试。考完后亲自阅卷,确定录取的名单,徐士廉在考试中金榜题名。这件事之后,李昉等考官受到了贬官的处罚;同时通过这次重考,催生了科举考试中一级新的考试程序 殿试,把对文官的选拔权牢牢地掌握到自己手中。从此以后,主考官和考生之间那种亲密的师生关系走向淡化,考中的进士都可以非常自豪地说自己是 天子门生 了。
其实,这个事件完全就是赵匡胤一手导演的。赵匡胤绝对是一流的导演,他导演了陈桥兵变,导演了杯酒释兵权,也导演了这场 科场舞弊案 。那位李昉大人本来是一位非常正直清廉的人物,想当初,赵匡胤刚刚登基之后要召见他,他不慌不忙地骑着驴慢悠悠地去京城。其实是要表示对新政权的消极抗议,这自然令赵匡胤心里很不舒服。这回让李昉主持考试,早就准备让他难堪。至于那位徐士廉,很有可能就是赵匡胤的托儿。不然哪有这么巧合的事情,这边刚刚黜退了李昉录取的一名进士和一名举人,那边他就敲了登闻鼓告状?这个时间把握也真是恰到好处,赵匡胤的导演功夫实在一流。
不管怎样,赵匡胤很成功地把科举取士的权力紧紧握在了自己的手中。对此他十分得意,他觉得那些出身贫寒而有真才实学的学子可以通过自己亲自考试决定他们的前途,以前那些科场上徇私舞弊的事件很大程度上可以杜绝了。
的确,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由皇帝掌握考试权可以让更多的贫寒子弟有出人头地的机会。此举得到了更多人的拥护,后来有首《神童诗》说: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这就很鲜明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心态。
赵匡胤为了让更多的士子进入他的彀中,给那些偏远山区的考生们发放路券。拿到这个路券之后,他们的食宿问题就由路途中的官府来负责。给贫寒子弟送去了温暖,带来了福音。对于那些考试老是考不中的 留级大王 也给予特别优待,如果考了15次还没考上,就予以特别照顾。即授予特奏名及第,也就是名誉学位。这样一来就比现在的高考还要保险,考生们自然是欢天喜地感恩戴德,即便是两鬓斑白也无怨无悔。所以有人说 士子潦倒不第者,皆觊觎一官,老死不休 ,而 英雄豪杰皆消靡其中而不自觉,故乱不起中国而起于夷狄 ,这就是宋太祖的长策。
这样一来,状元就是那个时代的明星人物。北宋很多人感慨,中了状元比领十万大军收复燕蓟凯歌而还还要荣耀。当时一些富贵人家,等着在放榜那天为自己的女儿找个好丈夫。形成了一种 榜下捉婿 的场面,成为当时人们谈论的主要话题。
赵匡胤这位文治帝国的总设计师,通过一出又一出的好戏,为社会营造了一种重视文化的社会氛围。他的初衷无非是为了让自己在龙床上睡得安稳,但其长远影响却是造就了一个文质彬彬的王朝。
宋朝末年有个叫 吴渊 的人说:
艺祖救百王之弊,以道理最大一语开国,以用读书人一念厚苍生。文质彬彬,垂三百年,海内兴起未艾矣。
前面已经说过,艺祖就是文祖的意思。赵匡胤是一个军人出身的皇帝,但是这个称号当之无愧。 文质彬彬,垂三百年 ,这是他不朽的功绩。
第二节 巩固新朝 太宗本色是文人
公元976年,宋太祖赵匡胤在一团历史疑云中驾崩。赵匡义登上了皇位,就是宋太宗。
父亲死了儿子当皇帝才是正常,其名曰 父死子继 。现在是哥哥死了弟弟当,美其名曰 兄终弟及 。即便是说得头头是道,比如说是他俩老娘的主意。而哥哥孝顺,又觉得弟弟有才,所以就把皇位传给弟弟,但终归是让人生疑。不过这点家事已经过去一千年了,没人说得清,恐怕再过一千年还是说不清。
这兄弟俩,完全就是两种类型。宋太祖是个武士,而宋太宗是个文人。如果赵匡义只是一个普通的读书人,他最想做的官职恐怕是翰林学士。他曾经说过: 学士之职,清切贵重,非他官可比,朕常恨不得为之。 可见他对这一职位的看重和他的文人本色。
在他们很小的时候,这种性格差异就显示出来了。赵匡胤喜欢舞枪弄棒,而赵匡义喜欢舞文弄墨。
如果不是跟着哥哥打江山,赵匡义一辈子也就是一介书生吧。
赵匡义对书的痴迷那可真是让人吃惊,很小的时候,他就把家里的书看完了。要知道他爸爸也喜欢看书,所以家里还是有不少藏书的。家里的书看完了他就到别人家借,晚上喜欢熬夜读书。他妈妈一看到深夜他房间里灯还亮着,就觉得这孩子有出息。
从下面这个故事也可以看出这哥俩的性格差异。
宋太祖虽说是个很优秀的皇帝,生活也很节俭,不过饮酒作乐这些事总是免不了的。他的很多大手笔不就是在酒桌上完成的吗?赵匡胤曾经对一个叫 金城夫人 的女人特别宠爱,有一天赵匡胤在后宫苑内设下酒宴,边喝酒边射箭。赵匡胤给弟弟斟了一大杯酒叫他喝,而赵匡义是个不爱喝酒的人。所以坚持不喝,赵匡胤坚持劝他喝。
赵匡义看着花圃说: 金城夫人亲手给我折枝花来我就喝。 赵匡胤就让金城夫人去折。金城夫人刚走过去,赵匡义引弓放箭,金城夫人一命呜呼。
赵匡义跪在地上,抱着他哥的脚说: 陛下刚得了天下,要以社稷为重。
赵匡胤听了这话,也没说什么,继续喝他的酒。
应该说赵匡胤尽管在逐步推行他的文治政策,但是他的骨子里还是带着五代的习气,喜欢放纵享受。五代时人的哲学就是人生苦短,要及时行乐,赵匡胤的大脑中这种想法居多。
宋太宗赵匡义的登基代表着一种新的气象。
作为文人的宋太宗,他更喜欢在文学艺术中体味生命的意义,而不是在饮酒作乐中耗费时光。
宋太宗喜欢写诗,诗写得还真不坏。比如这首《缘识》:
君子淡交如似水,小人交结甘如醴。
微洼浪息派分流,倏忽之间生谤毁。
但去骄矜添意气,贞松全胜凡花卉。
狂风秪是有尘埃,大海潮宗深无底。
还是蛮有韵味的。他最好的诗友是李昉,前面说到科场案中,李昉被宋太祖玩了一把。不过并没有给他很重的处罚,后来还是让他担任翰林学士。宋太宗登基以后,对他也很重视。李昉还是一位诗人,他特别喜欢白居易的诗,当时称之为 白体诗 。李昉写诗的水平比较太宗还是要高点,读一读李昉的这首诗就可以知道:
夜来微雨晓来风,春色都归怅望中,
杨柳带烟嚬细绿,牡丹和露泣残红。
毕竟太宗是皇帝嘛,而且太宗也是个白体诗的发烧友。君臣二人一唱一和,诗交甚洽,相得甚欢,关系非比寻常。
宋太宗也是个书法家,他找了当时最好的书法家当自己的老师,最后一手飞白漂亮得不得了。这飞白是书法的一种特别的书写方法,创始于大书法家蔡邕,到了宋太宗这里才叫真正发扬光大。所以在中国古代书法史上,宋太宗还是有一席之地的。
李昉有个儿子叫 李宗讷 ,写得一手好字。李昉叫儿子把自己跟皇帝唱和的诗篇缮写一遍,交给太宗。太宗一看字太漂亮了,觉得李昉的字太好了,立马收藏起来。
后来李昉退休了,但是太宗还时常挂念他。一年元宵节的时候邀请李昉一块儿观灯,两人又聊起诗来了。这李昉真是有才,他站起来就背太宗的旧诗作。一口气背了70首,一字不差。太宗大吃一惊,说爱卿啊,你咋记得这么准啊?李昉回答说,臣退休之后闲来无事。每天早上安坐书斋,焚香诵读皇上的诗。一日一遍,从不间断。太宗一听大为感动,立马说朕也是很想念你啊,你当年缮写的诗朕还珍藏着呢,不知爱卿近来笔力如何?李昉明白了,原来太宗一直以为是自己写的。赶忙解释说臣拙于书法,犬子宗讷代笔,让皇上见笑。
太宗这才知道,原来李昉的儿子是个书法家,爱才的他随即就赏了李宗讷一个官。
太宗喜欢白体诗,还有个原因就是他特别推崇道家黄老之术。他跟道教宗师陈抟老祖有来往,深受其思想影响。
宋太宗是个高产诗人,留下来的诗有560多首。虽说没有一首被传唱,不过写了这么多也可见他在诗歌上很下工夫。这560多首诗中,有200多首的题目都是《逍遥咏》。《庄子》里面有一篇叫《逍遥游》,白居易诗作中也有《逍遥咏》。宋太宗也是时刻想着逍遥,于是诗歌也都是从白居易那里模仿过来。
白居易诗说:
亦莫恋此身,亦莫厌此身。此身何足恋,万劫烦恼根。
此身何足厌,一聚虚空尘。无恋亦无厌,始是逍遥人。
宋太宗写道:
自在无拘束,逍遥里外安。顽情终不见,圣境类乎端。
机智将何用,幽深大道宽。区分能解意,四季一周看。
意思差别不大,都是要逍遥,要自在,把天地万物看得都很淡然。
国学大师陈寅恪说白居易的思想,一言以蔽之就是 知足 。宋太宗也是在他那忙碌的人生中寻找知足的办法,他选择了艺术,选择了诗歌。就个人选择来说,完全不同于他哥哥。而这种选择所促成的治国理念,确实是沿着宋太祖所制定的文治路线在走。
即便是这样,别忘了作为一国之君的宋太宗也有开土拓疆的愿望,也是希望能够四海归心且混一宇内。至于他的武功如何,我们在下面将为您揭晓。
可叹此人不知兵
虽然赵匡义喜欢附庸风雅,但是拓土开疆的愿望也很强烈。而且大宋一统中原,吞并江南,南北混一就是在太宗时代完成的。
在赵匡胤驾崩的时候,中原地区还没有完全统一,山西的北汉政权在契丹的支持下顽强地存在。赵匡义登基之后,以巧妙的手段收服吴越和福建。南方平定,后方稳固。于是在太平兴国4年(979年),发动了平北汉的战争。宋太宗御驾亲征,大兵直逼太原城下。北汉内外交困,最终投降。至此,地方割据的局面结束。宋太宗在平定北汉之后得意非常,展示自己的文采,做了《平晋诗》让群臣来和。
然后他未待军队休整,就趁势向河北进发进攻契丹的南京幽州,也就是今天的北京。攻打北汉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军队疲惫不堪。并且粮饷缺乏,本来是不宜再战。不过太宗正在兴头上,以为这是建立不世之功的大好机会。因为之前攻打北汉的时候,契丹曾派兵增援北汉。但在石岭关遭到北宋猛将郭进的伏击,契丹大败。太宗以为契丹兵不堪一击,而当时有一些官员喜欢迎合太宗。说大好时机失不再来,所以太宗觉得应当兵贵神速,匆匆进发。
其实,这哪里是大好时机。辽朝在有为之君景宗耶律贤的统治下,10年生息,实力大增。而且辽国名将辈出,像耶律休哥和耶律斜轸都不是等闲之辈。
宋太宗率大军到了幽州城下,开始攻城。辽朝守将汉人韩德让指挥军队死守,岿然不动。宋军围攻了半月之久,实力耗损,锐气大减。
这年的7月6日恐怕是太宗终生难忘的日子,这一天辽军反攻,爆发了历史上有名的高粱河战役。高粱河在今天的北京西直门外,这里地势平坦,辽军铁骑大展手脚。当时,宋太宗遭到耶律沙、耶律休哥和耶律斜轸三面夹攻,宋军急忙调围城部队迎敌。城内辽军一看援军赶到了,便开门列阵,鸣鼓助攻。宋军腹背受敌,陷入了重重包围之中。在辽军数路猛攻下苦战到傍晚时分,宋军死伤无数,最终全线崩溃。
在激烈的混战中,太宗腿上中了两箭。他仓皇而逃,狂奔300里到了涿州。箭伤疼痛难忍,无法骑马。只好找了辆驴车,继续南逃。
这一仗实在是输得太惨了,给太宗留下了惨痛的记忆。隐隐的箭伤之痛一直折磨着他的身心,直到若干年后因箭伤复发而亡。
太平兴国7年(982年),耶律贤去世。他的儿子耶律隆绪即位,就是辽圣宗。年仅12岁,承天太后萧燕燕主持朝政。宋太宗一听到这个消息,喜出望外,觉得这真是天赐良机。而且他还听说萧燕燕跟此时已担任大丞相的韩德让关系暧昧,觉得辽朝高层一定是糜烂不堪,一片混乱。于是他决定二次北伐,以求平定燕云。
雍熙3年(986年)正月,宋军出动30万人。兵分3路,浩浩荡荡,全线进攻。
其实,宋太宗又一次判断失误。萧燕燕与韩德让二人确实有私通关系,不过一个是辽国太后;一个是辽国丞相。二人同心,共掌朝政,反而是黄金拍档。使得政令畅通,上下一心。别看那萧燕燕是女流之辈,她可不是那种温柔贤淑弱不禁风的南朝女子,而是能够统兵打仗且杀伐决断的女中豪杰。其气度风范绝不在太宗之下,可能还要略胜一筹。韩德让也是能文能武,堪称治世能臣。
因此,这一时期是辽朝历史上最辉煌的年代。萧燕燕很会用人,在圣宗即位的那一年,她就任命能征善战且足智多谋的耶律休哥为燕京留守。并允许他便宜行事,总令南面的军务。耶律休哥不负所托,在这一期间劝农桑,修武备。边境大治,深受拥戴。他眼光卓远,对宋朝的进犯早有防备。
因而宋太宗在对外征战时机的选择上,是绝对错误的。
高粱河惨败之后的宋太宗没有再亲临战场,但是雍熙北伐还是由他亲自指挥。他用阵图遥控前线,在宫中指挥大军。
宋太宗一介文人,韬略比起他哥哥差远了。却自以为是军事天才,对武将尤其不放心,喜欢越俎代庖。他预先设计好阵图,交给出征的将帅,让他们不折不扣地执行。战争形势瞬息万变,当时又没有手机电脑无线电等现代技术,所以这种做法极有可能贻误战机甚至是自寻死路,因此荒谬的阵图必然导致荒谬的战争。可是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恰恰是太宗最大的梦想。
结果,大将曹彬到了战场上,面对的是承天太后的御驾亲征。宋太宗得到情报之后,一时间惊慌失措,下令让曹彬撤退。宋军一撤退,辽兵就追击,东路军的10万大军全部溃败。
在这种不利的形势之下,中路军和西路军只得撤退。撤退过程中,名将杨业为了护卫大军顺利撤退,陷入辽军包围之中。主将潘美却没有发兵救援,最后杨业被俘遭杀害。后人将其事迹演义为《杨家将》的故事,潘美被塑造成了蓄意陷害忠良杨业的大奸臣。受万人唾骂,至今难以翻身。
雍熙北伐是宋辽之间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也是宋太宗企图收复燕云的最后努力,但这又是在错误的时间以错误的指挥方式进行的一场错误的战争。最懂军事的毛泽东一眼看出赵匡义 此人不知兵 。辽军的战略其实都差不多,先是避其主力,诱敌深入,再聚而歼之。太宗不吸取教训,所以一败再败。
两次战争的失败对赵匡义的心理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雍熙北伐失败后,宋太宗气急败坏而又羞愧难当地对大臣们说: 你们一起盯着朕,看看以后还做不做这样的蠢事。 后来他又颁布了《罪己诏》承担战败的责任,收买人心。
宋太宗转而把统治重点放在对内的防范和控制上,淳化2年(991年),他声称 国家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防。奸邪共济为内患,深可惧也,帝王当用心于此 。主张要巩固根本,防微杜渐,扭转风气,自此确立了宋朝以一贯的守内虚外政策。
宋太宗将他哥哥崇文抑武的政策发展到了极致,甚至连边地的军事重镇都换成了文官担任,这使得宋朝的军事力量显得薄弱而不堪一击。然而将对外的攻势变为守势,也让太宗有更多的时间去写诗,去进行书法创作。以建构他的文治帝国,他需要更多的粉饰来维护自己内心的伤痛。
革故鼎新创法度
宋太宗将政策转向国内,在文治方面取得了超越太祖的成绩。他说: 朕每读《老子》至 佳兵者,不详之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未尝不三复以为规诫。王者虽以武功克定,终须用文德致治。 深受箭伤折磨的他,在攻辽惨败的心理阴影下,深深感受到这些不祥之器给自己带来的困扰,所以他更加不遗余力地推行文治。
宋太祖说 宰相要用读书人 ,宋太宗也认为要将事业付之于书生。重用文人,他甚至让文官石熙载当了最高军事长官枢密使。可是那时候刚经历五代兵荒马乱的岁月,哪来那么多读书人?太祖朝的官员队伍还是以武人居多,宋太宗的办法是增加科举的名额。这一加可不是个小数目。
宋太祖在位十几年,考中进士的只有180多人。加上诸科什么的,也才400多人;太宗这一朝,第1次贡举取了进士109人,诸科207人。宋太宗又调阅贡举档案,补录特奏名进士和诸科184人。加起来有507人,比太祖十几年取的人数还要多。以后每次科考都能取好几百人,甚至上千人,这规模比前些年的高校扩招还要夸张。
太平兴国3年(978年),本来太宗已经下诏书说这一年停止贡举。但他突然改变主意,认为还有很多人才可以选拔,下令各州已经获得解送资格的在今年秋天到礼部集中考试。本来省试和殿试都在春季,这次却在秋季举行。这一榜的状元胡旦有句名言: 应举不做状元,仕宦不做宰相,乃虚生也。 颇能反映当时士子的心态。
这样做宋朝的官员队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因为一旦中了进士就有了官做。而且不光自己可以做官,自己的儿子也可以做官,这就叫做 恩荫 。既然有了这等美事,男儿当自强,怎能不读书?
这里有个关于赵普的故事,颇能见当时的社会风尚。赵普辅佐太祖定天下,功莫大焉。不过赵普本来只是一个私塾先生,教小孩子读书的,主要就是读了本《论语》。按说现在有人读了点《论语》,那就很了不起了,被人称为 国学大师 。可在那时候,读了《论语》也只是个小学学历,处于半文盲状态。杜甫诗说: 小儿学问只《论语》,大儿结束随商贾 。《论语》是小孩子读的,可赵普大人虽说是手不释卷,可读了一辈子就读了个《论语》。
赵普在太宗朝再次当宰相,太宗就问他听你只读了本《论语》。赵普心里很不爽。他知道现在满朝读书人,个个比自己有学问,于是说道: 臣一辈子确实就是读了本《论语》,不过臣用半部《论语》辅佐太祖皇帝平定了天下,现在将用另一半辅佐皇上把天下治理成太平盛世。 这就是 半部《论语》治天下 这句话的来历。后来被人传歪了,以为说《论语》这书有多么了不起,其实赵普是想说爷没读书照样能够经邦济国。
其实从赵普这句酸溜溜的话中已经可以看出一个事实,即宋朝在太宗这个时代已经满朝都是读书人,确立了文官政治的基本架构。
除了重视科举以外,宋太宗还鼓励文化事业。集中展现太宗时代在文化事业方面成就的是3部大书,即《太平御览》、《太平广记》和《文苑英华》。
宋朝设立了昭文馆、史馆和集贤院3个国家图书馆,但是图书馆里的书并不太多。在南征北战的过程中,太祖和太宗将各割据政权的书都收集起来,还奖励百姓献书。要是献的书是三馆所缺少的,则对这些献书的人给予丰厚的物质奖励。献得少的可以获得报酬,献得多的就可以授予一个官职。还派人到一些藏书家的家里去抄书 没有强迫他们上缴,可见宋朝真的很文明。经过一些年的收集,国家的图书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于是宋太宗下诏修书。
李昉作为文化界的领袖人物,又深得太宗信任,理所当然地当上了总主编。
《太平御览》是大型类的书,部头相当大。全书分为55部、5363类,五代以前的书在这部类书中保存得最多。而且其中保存的那些书,大部分到现在已经失传了。所以后来很多人都到这部书中做辑佚的工作,从中可以把失传的书找一部分回来。《太平御览》最先的名字叫《太平总类》,因为是太平兴国年间编的。
这部书编好之后,宋太宗给自己制定了阅读计划。每天读3卷,一日不停。宰相们心想,这分量可不轻。到了冬天日短夜长,天寒地冻,万一闹出个龙体欠安可不好。太宗说开卷有益,读书要破万卷,区区一千卷哪值得一提。于是坚持不懈,竟把这书读完了。还赐了个书名,叫《太平御览》。从这名字就有可以看出太宗很得意,他要申明这书是朕亲自看了的。
《太平广记》是和《太平御览》同时开始编辑的,这部书收的内容主要就是野史小说。按照题材分成了92个大类,还附有150多个小类,被称为 小说家之渊海 。许多著名的传奇小说,比如《柳毅传》、《莺莺传》,以及《南柯太守传》都是通过这部书保存下来的,喜欢古代小说的人不可错过这本书。
《文苑英华》是在《太平御览》快编好的时候开始编纂的,南朝梁的时候昭明太子萧统是个雅好文艺的人物。他编了一本叫做《文选》的书,收录从先秦到萧梁的著作。宋太宗模仿昭明太子的做法,继承《文选》而编《文苑英华》,收录从萧梁到五代的文学作品。收录的作家有2200人,作品有两万篇,大部分都是唐朝的作品。
宋太宗为什么要编这些书呢?有人说是为了让原来那些割据政权的旧官员们有事干,让他们在文字之间耗掉自己的年华,这样就不会有复国谋反的念头。如果真是这样,可见宋太宗高明的文治手段。而且雅好文艺并喜欢风雅的皇帝有这样的举措,总比对前朝旧臣大肆屠戮赶尽杀绝要好得多。更何况文化是不朽之盛业,宋太宗时代编的这3部书,流传至今。从而具有不可磨灭的价值,这是宋太宗和李昉还有那些辛辛苦苦地整理编辑抄写工作者们的伟大贡献。
到宋太宗驾崩的时候,宋朝已经走过了47个春秋。在他离世前两年,他对自己的评价是: 执心坚固,靡与动摇。昼夜孜孜,勤行不怠。 这确实是实情,宋太宗是一个勤勉的皇帝。他精力旺盛,未尝一日不鸡鸣而起。主宰欲望极其强烈,事必躬亲,以至于宰相说 臣等待罪庙堂,曾无裨益 。不过他也能虚心纳谏,多次下诏求言。
宋太宗总结自己20年来的工作成果是:
睹五代弊政,以其习俗既久。乃革故鼎新,别作朝廷法度。
这也是符合历史事实的,他为建立一个文治的社会奠定了基础。尽管宋太宗认为自己对法度的创作成分较多,但是他的法度依然是沿着其兄的路线前进的。太祖与太宗,一个武士,一个文人;一个用五代的方式终结了五代,一个用文化的方式开创了一个新朝。太祖和太宗为大宋王朝确立了祖宗家法,这个家法的内容包括不杀文人,用读书人;崇文抑武,防范内患;以儒立国,好谏纳言。
宋朝到了太宗这个时代,才是真正地走出了五代,一个崭新的时代即将到来。不过还需要一个过渡时代,那就是宋真宗时代。
第三节 文人天下 诗酒生活,文章雅事
跟他爸爸赵匡义一样,真宗也是个文人。而且比起他爸爸来,在文治方面显得更为突出。他爸爸从兵荒马乱的岁月中走过来,虽说爱读书,但毕竟条件有限,而真宗接受的是正规的宫廷教育。当皇帝之前,他听《尚书》听了7遍,《论语》和《孝经》也听了四五遍,儒家的那一套伦理规范他是烂熟于胸的。
生于深宫之中的宋真宗,性格上比较文弱。比起他父亲来,根本就没有开疆拓土的愿望,只希望清静无为。他总想以文人的姿态出现,自然对文人们就显得格外亲近。他重用的大臣,几乎清一色是进士出身的文人。太宗的科举扩招为真宗朝储备了充足的人才队伍,他有条件去任用那些科举出身的官员。
宋真宗最喜欢宴饮和作诗,关于他的宴饮和诗歌有很多故事。
一天宋真宗做了一首《喜雨诗》给二府看,二府就是西府枢密院和东府政事堂。枢密院长官是王钦若,政事堂长官是宰相王旦。几位大臣上前去看了看,王旦仔细拜读皇上的诗,很快看出一处错。但他做事很稳当,以不出现矛盾为准则。所以他当时并未声张,而是赶紧把诗稿塞进自己袖中。
待到和枢密院同僚共同交流读后感时,王旦才正式说出自己的发现: 诸位注意到没有,皇上的诗中有一个错字,应该告诉皇上改过来才是。 王钦若一听,忙说这也没啥大不了的。王钦若这个人是有名的鬼头鬼脑,嘴上这么说,一会儿就去跟皇上把错字指出来了。
第二天,真宗面带怒气对王旦说: 昨天朕的诗里面有写错了的字,既然你们都知道了,为什么不奏来? 王旦连忙再拜请罪,说: 臣昨天拿到诗之后没有时间阅读,所以有失条陈,请皇上恕罪。 在场的其他大臣也纷纷再拜请罪。
只有素以正直闻名的枢密副使马知节不拜,他对皇帝说: 昨天这个错字王旦大人已经看出来了,不过王钦若大人阻止他上奏。王旦大人自己不辩解,真是宰相气量!
宋真宗一听,看着众臣,哈哈一笑把这事打发过去了。不过这件事很能反映这几个人的性格,王旦能够顾全大局,有宰相风范;王钦若为人虚伪,喜欢逢迎;马知节耿直刚烈,直言不讳;至于真宗,则是喜欢附庸风雅,但也宽宏大量。
宋真宗写了诗,不光很喜欢让别人看,还常常让大臣们应和,其中让资政殿和龙图阁的学士应和的情况尤多。如果是在宴会上,往往就让所有与会者各应和一首。有时他还让不在场的人应和,即派人把自己的诗通过驿站递送给某人,让此人将应和的诗再通过驿站递回京城。这一浪漫的举动可见他对诗歌的热忱,也可见诗歌的力量。到宋真宗晚年的时候,他让龙图阁待制李虚己把臣下应和的诗编辑起来。竟有500卷之多,被命名为《明良集》。
丁谓是宋真宗重要的诗友之一,他在历史上的名声很不好,是有名的奸臣。不过此人又是一个大才子,他读书过目不忘。当时文坛第一大家王禹偁说丁谓的文章是唐代的韩愈和柳宗元之后200年来最好的,他的文学才情为其谋得晋身之阶提供了很大的便利。而且他极为能干,工程管理很拿手。只是这人人品实在糟糕, 溜须拍马 的成语就是源自于他。后来他位极人臣,干了不少坏事。
宋真宗常在太清楼举行酒宴,一次君臣喝酒赋诗闲谈。兴致正高,宋真宗忽然问: 以前总喝宫内酒,朕想换换口味,你们说市上的酒哪家的最好? 有宦官答: 听说南仁和酒店的酒最好。 宋真宗说: 马上叫人去买来。 不一会酒买来了,众人都称赞酒好,宋真宗问: 这酒价钱怎样? 宦官告知之后,他接着又问: 爱卿们谁知道唐朝酒的价钱如何? 唐朝酒价从何说起,所以这一问把众人都难住了,只有聪明的丁谓回答道: 唐朝酒每升30文钱。 宋真宗问: 爱卿有什么根据? 丁谓答: 臣记得杜甫诗中说: 速须相聚饮一斗,恰有三百青铜钱 ,这不是一升30文吗! 宋真宗很高兴,说: 杜甫的作品真是诗史啊! 丁谓的文才给真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还有一次,宋真宗与贵妃一起赏花钓鱼。钓了半天一条鱼也没钓到,心里很不高兴。皱着眉头,一言不发。大臣们不知如何是好,丁谓笑盈盈地跑上去赋诗道: 莺惊凤辇穿花去,鱼畏龙颜上钩迟。 宋真宗见他如此聪明,顿时十分开心。赏咏再三,对他的印象更好了。
宋真宗的诗酒生活十分丰富,通过这种方式他和那些文人打成一片。有一回宋真宗把丁谓和李宗谔召来赴宴,李宗谔跟真宗的关系就跟他老爹李昉跟太宗的关系一样亲密。宋真宗即席赋诗赐给二人,然后亲自劝酒。几巡过后,李宗谔怕酒后失态,坚决推辞不肯再喝。宋真宗让宦官就着李宗谔耳边传话说: 不喝就不喝,在这里不必从大门底下溜走啊。
原来,这 从大门底下溜走 是当时文人间流行的一个笑话。当初寇准做宰相时,喜欢在自家召集翰林学士及知制诰等文官举行酒宴。寇准是个很有个性的人,往往说一不二。喝得多了,邪劲也就上来了。就把自家大门一锁,强迫与会者通宵畅饮且不醉不休。李宗谔一次赴宴,被关在里面。他急于回家,就从寇准家的大门底下的空隙爬了出去。从此成为人们酒宴上的话柄,想不到今天宋真宗也以此跟李宗谔开了个玩笑。
宋真宗于是对李宗谔说: 听说你治家有方,长幼和睦,家业兴旺。其实朕治国也如同你治家一样,也要使上下和睦且国家兴盛。 宋真宗又说: 爱卿父子二人都做过翰林学士,相必知道许多翰林院中前贤许多雅事,将来给朕讲讲。 李宗谔于次日将早先写的《翰林杂记》献给了宋真宗。
宋真宗的时候还编了一部伟大的著作 《册府元龟》,这和他父亲太宗编的3部大书一起成为宋初4大书。这部书的原名叫做《历代名臣事迹》,王钦若领衔主编,著名的诗人杨亿、钱惟演和刘筠等参加编纂。
这部书一共编了8年,这些诗人们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免不了要写诗唱和。由于他们编书是在皇家图书馆 秘阁中进行的,于是根据《山海经》中昆仑之西群玉之山是为帝王藏书府的传说,将这部诗集题作《西昆酬唱集》,他们的诗歌后来就成了诗歌史上有名的 西昆体 。杨亿和刘筠的诗歌在当时影响极大,以至后来人有 杨刘诗风,耸动天下 的说法。
澶渊之盟,天书封祀
话说景德4年,也就是公元1004年。在真宗朝前期发挥主导作用的圣相李沆去世,毕士安和寇准拜相。
这年9月的时候,辽国的承天太后和辽圣宗率20万大军南下。承天太后再一次展示出女中豪杰的风范,这位曾经让宋太宗痛苦后半生的女人此刻依旧精力旺盛,雄心勃勃。而她任用的主帅萧挞凛也是一名有勇有谋的战将,十分强悍。
辽军来势汹汹,承天太后亲擂战鼓,指挥攻城。她极有谋略,采用迂回穿插的战术,直驱开封。威逼宋廷,濒临澶州城下。
北宋朝廷一片慌乱,宋真宗虽说是个男人,可是跟萧太后相比,只能说是比女人还女人。他此刻手足无措,奸臣王钦若是江南人。他主张到南京去躲一躲,四川人陈尧叟建议到成都避一避。
真宗问寇准意见。
寇准厉声道: 这是谁出的计策?请皇上用这些献策之人的头来祭旗,然后御驾亲征。倘若如此,我大宋君臣一心,契丹一定望风而逃。
最后在寇准的鼓励下,宋真宗勉强到了澶州城,登上城楼。宋军将士远远望见皇帝的御伞黄盖,高呼万岁。欢声雷动,士气大振。
寇准在北城应敌,宋真宗在南城休息。
不过宋真宗还是很害怕,他派人去查看寇准的动静。寇准此刻大有东晋王导之风,和大诗人杨亿通宵达旦的饮酒戏谑。宋真宗一看这幅情景,才放下心来。
而此时契丹主帅萧挞凛因为身先士卒地查看地形,被宋军射死,辽军军魂顿失。承天太后大哭一场,停朝五日,然后就与宋朝议和。
议和对承天太后来说是被逼无奈,而宋真宗在形势大好的情况下,依旧是大喜过望。寇准说议和要让契丹交出燕云,真宗说只要不割地就行了,出点钱是可以的。
真宗对谈判大使曹利用说: 必不得已,百万可矣。
真宗要议和,寇准也没办法,他私下对曹利用说: 虽说有圣旨,但是超过30万,我就要你的脑袋。
最后双方约定,契丹与宋约为兄弟之国。宋每年给辽银10万两,绢20万匹。
当曹利用回去报告的时候,宋真宗正在吃饭,派宦官问数目。曹利用伸出3个手指,宦官以为是300万。宋真宗一听说太多了,想了想又说能了结此事,也还可以。一会曹利用来报告说是30万的时候,他再次大喜过望。
宋真宗高兴地批准了合约,乐颠颠地回去了。
澶渊之盟保障了宋与辽之间百年和平的局面,为宋代文治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氛围,宰相寇准发挥了最大的作用。
后来王安石在一首诗中写道:
天发一矢胡无酋,河冰亦破沙水流。
欢盟从此至今日,丞相莱公功第一。
莱公就是指寇准,他后来被封莱国公。
寇准功劳最大,真宗还朝之后对他尊敬有加,可是没过多久就受到奸臣王钦若的攻击。
王钦若这个人长得就特别猥琐,史书上说他的相貌有这样八个字: 状貌短小,项有赘疣。 就是说他个头不高,脖子上有个肉瘤。所以当时人称他为 瘿相 , 瘿 就是肉瘤的意思。
不光是长得猥琐,王钦若行为做事更是猥琐。一天真宗目送寇准退朝,王钦若说: 陛下以为寇准是社稷之臣吗? 真宗说: 那当然啊。 王钦若说: 寇准让皇上蒙耻啊,澶渊之盟是城下之盟,这是皇上的耻辱啊。 真宗有些不高兴了。
王钦若接着说: 赌徒输钱输到快要光了的时候会把最后的那些钱全部押上,这就叫 孤注一掷 ,皇上就是寇准的孤注啊。
想想堂堂皇帝被人当做赌注,心理岂能容忍?从此以后真宗渐渐对寇准疏远了。觉得自己遭受奇耻大辱,脸面无光,想做一些事情挽回一下脸面。
王钦若又出主意了。他假惺惺地劝说真宗北伐,夺取燕云。真宗本来就有极其严重的恐辽症,岂敢答应?
王钦若说那就不如封禅吧,一封禅那就四海归心,天下太平。真宗一想觉得这是好办法,决定搞一场轰轰烈烈的封禅活动。其实封禅本来就是迷信活动,所谓 神道设教 。说起来冠冕堂皇,其实都是一些真宗自己都不信的鬼把戏。
1008年的正月初三,宋真宗说他做了一个梦。梦中去年有神人告诉他,有《大中祥符》天书三卷降临。今年果然皇城司报告说有天书降临在承天门,然后宋真宗带领群臣到承天门去接收天书。
真宗跪受天书,天书上写着:
赵受命,兴于宋,付于恒。居其器,守于正。世七百,九九定。
真宗于是改当年年号为大中祥符,并实行大赦。给全国公务员涨工资,京城放假5天,于是全国各地争进祥瑞。
封禅在历史上只有秦皇汉武、唐高宗和唐玄宗搞过,其条件就是要帝王贤明、天下太平,以及天降福瑞,而当时真宗的条件并不具备。但是在真宗示意下,宰相王旦率百官及社会各界代表请求皇帝到泰山封禅。真宗又问三司使丁谓经费如何,丁谓说大计有余。真宗放心了,决定大搞一场。
这年10月,真宗率领百官浩浩荡荡到了泰山,在山上完成了繁琐的封禅礼仪。为了表示自己的虔诚,真宗吃了近一个月的素,然后他表扬宰相王旦等人跟着他吃了一个月的素。王旦等人称谢,只有那个为人正直的马知节对真宗说: 只有皇上您一人吃素罢了,我们在路上经常偷着吃肉。 真宗问王旦: 说的都是真的吗? 王旦说: 确如马知节所言。
封禅之后,到了大中祥符4年,真宗又到山西汾阴去祭祀后土,就是土地神。5年的时候又说圣祖赵玄朗出现,要授予天书,真宗又为这位造出来的圣祖修建了宏伟的宫观来供奉。
如此之类的活动还有很多,当时举国若狂且如痴如醉。
东封西祀这些玩意儿,宋真宗是主角;王钦若是主要导演;丁谓、林特、陈彭年和刘承珪等人是副导演兼策划师。这些活动耗资巨大而无益于国计民生,所以王丁林陈刘这五人被称为 五鬼 。
宰相王旦是在被真宗 贿赂 之后,不得不掺和进去。当时他被召到宫中赴宴,宴席完了之后,真宗给他一个坛子,说是一坛好酒。谁知王旦拿回家一看,竟然是一坛子价值连城的上好珍珠。所谓 吃人嘴软,拿人手短 ,到了真宗搞天书封禅的时候,他只好缄口不言。他在病危的时候说: 我在朝20年,没有什么大错。但是对天书这么荒诞的事情没有劝谏,是我无法弥补的过错。我死后把我按僧人的规矩安葬,以减轻我的罪过。
而真宗皇帝呢,自欺欺人。老死未悔,为天下笑。不过历史学家邓小南教授的看法值得我们思索:
在北宋前期的历史上,真宗朝是一个转折的阶段。开国时期的许多措置,在此时大体定型。新制度的轮廓,已经基本清晰地呈现出来。在这一阶段中,大轰大嗡的是天书符瑞及东封西祀等惹眼事件。而从长远来看,在历史学者的视野中凸显的则是国家权力的进一步整合、王朝政策走势的明朗化,以及日渐成熟的文官政治体制。
尊孔崇儒,完善科举
宋真宗搞天书封禅,都是道教的那一套玩意儿,所以他是一个道教色彩很浓的一个皇帝。不过,他在尊孔崇儒方面较之前人,那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刚登上皇位没有多久,宋真宗就封孔子的第45代孙孔延世为曲阜县令。袭封文宣公,还赐给他《九经》及宋太宗的一些遗物;同时还下令说,本州的官员也就是孔延世的上级不能把孔延世当做下属对待,而要像客人那样对待。
宋真宗在东封泰山的时候,还亲自到曲阜去祭孔,举行了非常隆重的典礼。宋真宗本来想尊孔子为帝,但是有人提出,孔子自认为是周朝的臣民。周朝最高的是王,如周文王和周武王等。如果尊孔子为帝,封号就超过了周文王和周武王,这似乎不太合适,于是宋真宗就尊孔子为玄圣文宣王。不过前面说了那位从天而降的圣祖叫做 赵玄朗 ,为了避讳,所以后来改 玄 为 至 。这同以前历代相比,仍然是最高的封号。宋真宗还亲自写了《玄圣文宣王赞》,令人刻了碑,立在孔庙和国子监。
宋真宗不但给孔子上尊号,对孔子的弟子们也给予加封。他封颜回为国公,封费侯闵损等9人为郡公,成伯曾参等62人为侯。还命令大臣们分别为这些人写了《赞》,不久又封左丘明等19位先儒为伯。
大中祥符3年(1010年),宋真宗下令颁布《释奠玄圣文宣王庙仪注》和《祭器图》,要求各地依照其中规定定期举行祭孔仪式。天禧5年(1019年),宋真宗下令国子监将自己写的《至圣文宣王赞》和诸大臣写的十哲和七十二贤赞刻板印行。
大中祥符5年(1012年),宋真宗曾对龙图阁直学士陈彭年说:
儒术污隆,其应实大。国家崇替,何莫由斯。故秦衰则经籍道息,汉盛则学校兴行。其后命历迭改,而风教一揆。有唐文物最盛,朱梁而下,王风寝微。太祖和太宗丕变弊俗,崇尚斯文。朕获绍先业,谨导圣训。礼乐交举,儒术化成,实二后垂裕之所致也。又君之难,由乎听受;臣之不易,在乎忠直。其君以宽大接下,臣以诚明奉上,君臣之心皆归于正。直道而行,至公相遇,此天下之达理。先王之成宪,犹指诸掌,孰谓难哉!
后来他又把他的这些想法,撰成《崇儒术论》和《为君难为臣不易论》赐给大臣们,表明他以儒治国和虚心纳谏的基本态度。
在尊孔崇儒的同时,宋真宗对科举更加重视,许多重要制度都是在这一时期制定的。宋太宗末年,科举暂停了5年。宋真宗即位后转年的正月,他就下令举行科举。并任命他的潜邸旧臣,即时任翰林学士的杨砺主持此事。宋真宗召见杨砺时嘱咐他说: 主持科举是重要的任务,爱卿一定要选擢寒俊,精求实艺,以不辜负朕的期望。 这是真宗时代科举的基本精神。宋真宗做过一首《劝学诗》,这是他最为出名的一首诗,全文如下: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房不用架高梁,书中自有黄金屋。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有女颜如玉。
出门莫恨无随人,书中车马多如簇。
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这首诗非常明确地表示知识就是财富,读书可以做官。要想人生成功,就要寒窗苦读。书中有黄金玉带,书中有香车美女。这首极具诱惑力的诗歌一直为后来人所传唱,并非因为这首诗多有文采且多有内涵,而是因为这是古往今来写得最好的读书宣传广告词。这还真不是什么假广告,而是实实在在的事情。司马光曾经在诗中写道: 一朝云路果然登,姓名高等呼先辈。室中若未结姻亲,自有佳人求匹配。 这就是对金榜题名之后好处的描绘。
景德2年(1005年),也就是 澶渊之盟 后的第2年。为了收拢河北士子,以求巩固边防,在按照科举常例取进士及诸科1003人以外,又为河北举人举行专门的省试和殿试。取正奏名进士146人及诸科698人。特奏名进士205人、诸科,以及瀛洲防城举人997人,共计2046人,此榜总共取士3049人。在1300年科举史上空前绝后,堪称壮观。
景德4年(1007年),宋真宗下令将以 杜绝私请,搜扬寒秀 为中心内容的诏书在贡院张贴。大中祥符8年(1015年),宋真宗看到各州选送参加科考的人数比往年少了一些,就说: 地方官员没有体会朕的意思,朕是要他们认真挑选,不是要他们少送。如果能够精择寒俊,多一些也没关系。 后来在考试成绩出来时,他先问大臣: 有没有你们熟悉的官员子弟? 当人们说没有,称赞这是一次 搜求寒俊 的考试时,他非常高兴。
他希望通过科举考试来抑制权贵之家的膨胀,他曾经下令每次科举考试的省试后殿试前,贡院要把权要亲族者的名单报告给他。后来他又下令,大臣们发现 有以简札贡举人姓名嘱请者 ,应当秘密上报,知情不报则予以处罚。现任官员也参加考试,叫做 锁厅试 。倘若锁厅试不合格,就要定为私罪。罚铜十斤,并且永远不准再应举。
为了保障科举考试的公平,宋真宗在省试中采用糊名法。这样考官就无法看到考生的姓名,这一方法在今天的高考中依然使用。不过,糊名之后还是有个问题,那就是阅卷老师可以通过字迹来辨别考生。这样还是会有不公平的地方,于是宋真宗进一步改进,采用了誊录法。
宋真宗在景德4年颁布了《亲试进士条例》,规定试卷收上来之后,先交给编排官。去掉卷首乡贯状,并加上字号交弥封官誊抄并校勘,加盖官印后再交考官评判。大中祥符8年(1015年),宋真宗下令设置誊录院。命令封弥官将考卷糊名后交誊录院,誊录院找人将考卷誊录。再命官员校正誊录的失误,另委派二名宦官监视誊录。誊录后加盖官印,再将考卷送回封弥官,转交考官评定成绩。
考官评定成绩也是有程序可依的,殿试的成绩分为五等,即学识优长且词理精绝为第一;才思该通且文理周密为第二;文理俱通为第三;文理中平为第四;文理疏浅为第五。考生的试卷一般要经过3位考官的评阅,即初考官、复考官和详定官。可见当时考试制度的严密和理性,欧阳修曾经感叹道: 无情如造化,至公若权衡。
也是在大中祥符8年,宋真宗亲自面试进士考试的前两名。见其中名叫 蔡齐 者仪状秀伟且举止端庄,就选定他为状元。宋真宗又听人讲蔡齐家境贫寒,对他更加欣赏。下令从皇家卫队,即金吾卫中选派7名骑兵,并派4人前面开道。簇拥蔡齐到街上游行示庆,将状元的荣耀推向了顶峰。
宋朝走到真宗这个时代,已经奠定了文治的基础,一个能够真正代表宋朝的大时代即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