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唐朝皇位继承制度1、唐朝皇位继承制度

1、唐朝皇位继承制度

历代都极重视皇位的继承,将太子的废立视为“国之根本”、“社稷大计”。而皇位继承制度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在夏商时期,基本是 “父死子 继”和“兄终弟及”。帝庚丁之后,确立传子制度,随后又进一步确立了嫡子继承制。周代的王位继承有详细的规定。时,指定武王作继承人,史称“文王世 子之制”。后来,逐渐确立了选择太子的原则,主要就是“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正妻所生的诸子有优先继承的权利,其中嫡长子地位尤为优越。按 政治理论,皇权天授,是终身的、世袭的,即所谓万世一系。为稳定皇室内部的继承秩序,结合宗法制度确立了嫡长子继承制,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皇位由正 后所生长子为法定继承人。长子早殇,有子即立其子,无子再由次子顺序继承。只有在无正后子的情况下才立庶生之长子。皇帝无子,再依昭穆亲疏的顺序选立继位 之人。这种原则一经确立,就成为后世漫长封建社会的基本准则。
时期,由于各国之间的巨大差别和复杂的社会背景,这规则在实际中并没有得到完全的贯彻,君主的继承情况比较杂乱。
到了汉代,立嫡立长制正式确立,并成为一种公认的皇位继承原则,在皇位之争中,起到了一定的约束作用。但是,血腥的宫廷斗争经常打破常规,出现很多违背此原则的现象。
隋唐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社会经济发展,文化空前繁荣,各项典章制度不断地发展完善,隋唐时期的皇位继承制度,更加严密完善。在,关于立太子主要有以下几项规定:
一、立太子为政治生活中的盛事,有完备的礼仪制度,册立太子时要举行隆重的典礼和仪式,使立太子更加神圣和庄严。
二、太子东宫有庞大的机构和众多的僚属。设置和朝廷相似,主要有太子三师、三少;詹事府、左春坊、右春坊等。东宫在建筑上和宫城相仿,只是形制小。
三、确定了太子监国制。皇帝出巡或者身体欠安时,国家政事交由太子处理,有时还派太子出征,以锻炼太子实际执政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并树立太子的威望,为将来继承皇位打好基础。
但是有唐一代,皇位继承并不完全符合这一规则。其间骨肉相残、手足相煎的事不断发生。在最高权位面前,封建统治者的权欲、贪欲和凶残的本性都暴露无遗。
的皇位继承也是沿袭过去“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原则,但是比较突出的一点就是采取了“预定太子以固国本”的办法。所以明代皇帝定太子都较早,有的甚至在襁褓之中已被立为太子。
在皇位继承方面,既受汉民族传统的影响,也带有其民族色彩。自皇帝之后,将公开立嗣的办法,改为秘密立储制。具体的做法是:将传位诏书置于密封锦匣中,预先收藏于乾清宫中间“正大光明”匾后。皇帝死后,再由指定的重臣亲自拆封,当众宣示,确立新的皇帝。
秘密建储制度赋予诸皇子一个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再加上严格的皇子科读制度,有利于选拔优秀的皇位继承人。这种制度避免了皇子之间的相互猜忌和竞争,有利于保持政局的稳定,减少争夺皇位的血腥阴谋。
但是,皇位的诱惑几乎是无法抗拒的,残酷的政治斗争冲决了一切条规制度和脉脉亲情。伴随着皇位继承制度的完善,刀光剑影、血肉淋漓的场面从不鲜见,夺取皇位的明争暗斗也从未平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