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唐传奇与净土信仰
佛教以涅为最高追求,涅的原始含义是圆寂,不再有痛苦,不再有烦恼。这一含义的积极扩展,就形成佛教特有的社会(政治)理想。“他方净土”为中国佛教确立了一个经过每个人努力可望真实实现的理想王国。在这种国土上,人际平等,不悉吃穿,无有刀兵、盗匪和牢狱,一片太平。这种国土又大都是珠宝庄严,自然豪华。后来得到发展而且影响巨大的,是西方净土崇拜,其结社于东晋慧远的“白莲社”,到东魏·昙鸾、唐·善导等而创净土宗。
弥勒净土有下生净土和上生净土。弥勒菩萨下生之处即阎浮提,当阎浮提(人类生活的世界)成为环境优美,安乐富足,健康长寿,由转轮王掌权而没有战争牢狱的理想世界(下生净土),则弥勒将降生于此:
是时有一大城,名翅头末,长十二由旬,广七旬,端严殊妙,庄严清净,福德之人交满其中,以福德人故,丰乐安稳。其城七宝,上有楼阁,户牖轩窗,皆是众宝,真珠罗网,弥覆其上,街巷道陌,广十二里,扫洒清净……
时世安乐,无有怨贼劫窍之患,城邑聚落无闭门者,亦无衰恼,水火刀兵,及诸饥馑毒害之难,人常慈心,恭敬和顺,调伏诸根,语言谦逊……
据另一译本下生经云:
尔时世尊告阿难曰:将来久远于此国界,当有城名鸡头,东在十二由旬,南北七由旬,土地丰熟,人民炽盛,街巷成行……尔时时气和适,四时顺节,人身之中,无有百八之患,贪欲恚愚痴大不殷勤,人心均平,皆同一意,相见欢悦,善言相向,言辞一类,无有差别……
此地虽并非佛国净土,但物产丰美,人心均平,无有百八之患,却也寄予了人们的社会理想。
中国佛教推崇大乘“菩萨行”。菩萨行建立在普度一切众生、共构佛国净土的宏愿上。所谓“我国中人民不住止尽般泥洹”,“我不作佛”,“我当为十方人作桥,令悉蹈我上度去”。菩萨行的内在精神是“慈”与“悲”,所谓“慈育人物,悲愍群邪”。“慈”义与的“泛爱众而亲仁”接近,“悲”义通于的“恻隐之心”,而把这一切为了众生作为菩萨行的出发点,亦与儒家的“民本”、“民贵”相似。这样,菩萨胸怀与儒家的人性观念联结起来,佛教也就将由主要对个人向善心的伦理关注转向了治国、救世的政治理想。
将大乘菩萨行与孔孟儒学密切结合起来,并试图用以治国救世的,当首推吴·康僧会。他编译的《六度集经》分章介绍作为菩萨行的基本内容六波罗蜜,但却以“仁”贯通,“诸佛以仁为三界上宝”,提出“以佛明法,正心治国”,提出为君不仁,则臣民背离,并以因果报应说作为抑制当政者暴虐的手段。其设想的国度是行仁道,四境宁静,盗贼都息,五谷成熟,民无饥寒,干戈戢藏,囹圄尽毁。
佛教亦常宣讲公允,《董慎》记董慎被召入冥,荐张审通判案事:
隋大业元年,兖佐史董慎,性公直,明法理。自都督以下,用法有不直,必起犯颜而谏之。虽加削责,亦不惧,必俟刑正而后退。尝因事暇偶归家,出州门,逢一黄衣使者曰:“太山府君呼君为录事,知之乎?”因出怀中牒示慎。牒曰:“董慎名称茂实,案牍精练,将分疑狱,必俟良能,权差知右曹录事者。”印处分明,及后署曰倨。慎谓使者曰:“府君呼我,岂有不行,然不识府君名谓何?”使者曰:“录事勿言,到府即知矣。”因持大布囊,内慎于中,负之趋出兖州郭,致囊于路左,汲水为泥,封慎两目。
慎目既无所睹,都不知经过远近,忽闻大唱曰:“范慎追董慎到。”使者曰:“诺。”趋入。府君曰:“所追录事,今复何在?”使者曰:“冥司幽秘,恐或漏泄,向请左曹匿影布囊盛之。”府君大笑曰:“使一范慎追一董慎,取左曹布囊盛一右曹录事,可谓能防慎矣。”便令出,抉去目泥,便赐青缣衣、鱼须笏、豹皮靴,文甚斑驳。邀登副阶,命左右取榻令坐,曰:“籍君公正,故有是请。今有闽州司马令狐等六人,置无间狱,承天曹符,以是太元夫人三等亲,准令式递减三等。昨罪人程翥一百二十人引例,喧讼纷纭,不可止谒。已具名申天曹。天曹以为罚疑惟轻,亦令量减二等。余恐后人引例多矣,君谓宜如何?”慎曰:“夫水照妍蚩而人不怒者,以其至清无情,况于天地刑法,岂宜恩贷奸慝。然慎一胥吏尔,素无文字,虽知不可,终语无条贯。常州府秀才张审通,辞彩隽拔,足得备君管记。”府君令帖召。
俄顷审通至,曰:“此易耳,君当判以状申。”府君曰:“尹善为我辞。”即补充左曹录事,仍赐衣服如董慎,各给一玄狐,每出即乘之。审通判曰:“天本无私,法宜画一,苟从恩贷,是恣奸行。令狐前命减刑,已同私请;程翥后申簿诉,且异罪疑。倘开递减之科,实失公家之论。请依前付无间狱,仍录状申天曹者。”即有黄衫人持状而往。少顷,复持天符曰:“所申文状,多起异端。奉主之宜,但合遵守。周礼八议,一曰议亲,又元化匮中释冲符,亦曰无不亲。是则典章昭然,有何不可。岂可使太元功德,不能庇三等之亲。仍敢愆违,须有惩谪。府君可罚不紫衣六十甲子,余依前处分者。”府君大怒审通曰:“君为情辞,使我受谴。”即命左右取方寸肉塞却一耳,遂无闻。审通诉曰:“乞更为判申,不允,则甘罪再罚。”府君曰:“君为我去罪,即更与君耳。”审通又判曰:“天大地大,本以无亲;若使奉主,何由得一?苟欲因情变法,实将生伪丧真。太古以前,人犹至朴,中古之降,方闻各亲。岂可使太古育物之心,生仲尼观蜡之叹。无不亲,是非公也,何必引之。请宽逆耳之辜,敢荐沃心之药。庶其阅实,用得平均。令狐等并请依正法。仍录状申天曹者。”黄衣人又持往,须臾又有天符来曰:“再省所申,甚为允当。府君可加六天副正使,令狐、程翥等并正法处置者。”使君悦,即谓审通曰:“非君不可以正此狱。”因命左右割下耳中肉,令一小儿擘之为一耳,安于审通额上,曰:“塞君一耳,与君三耳,何如?”又谓慎曰:“甚赖君荐贤以成我美,然不可久留君,当寿一年相报耳。君兼本寿,得二十一年矣。”即促送归家。
使者复以泥封二人,布囊各送至宅,如出,而顾问妻子,妻子云:“君亡精魂已十余日矣。”慎自此果二十一年而卒。审通数日额角痒,遂出一耳,通前三耳,而出者尤聪。时人笑曰:“天有九头鸟,地有三耳秀才。”亦呼为鸡冠秀才者。慎初见府君称邻,后方知倨乃邻家也。
所述虽为冥界案断,然对司法公正的推扬亦显示出人世的理想,类于《太平经》所宣扬之公允思想。
至晋宋之际,《大般涅经》译出,在肯定“一切众生悉有佛性”的同时,提出了“常、乐、我、净,乃得名大涅也”,改造了此前的涅观念,为佛教的最高理想以尽善美的规定,将佛教理想推向了一个至高至上的境界。“常”指主体的永恒不灭,“乐”指主体的快乐幸福,“我”指主体的实在性和自由,“净”指道德高尚,此“涅四德”蕴藏于众生的本性中,只要将其实现,那就是佛,就是佛的世界。
紧随着涅学而发展起来的是唯识学。在确立佛教理想方面,唯识经论看重的不是信仰的念力,而是理性的思考。它的理论和实践,都不强调离开现世,别建他乡佛土或未来净土,而是“转世而出世”,即所谓“转依”。
从终极的目标上说,转依是“由转色等五蕴依故得五自在”。此“五蕴”是世间众生所依,亦即人身的别称;佛教修持的目的,不是永断“五蕴”,消灭人身,而是即此人生中断灭罪业,转起无罪的“五蕴”,使色受想行识均得自在,从而人身即转为“法身”,达到绝对自由。此种“转依”,“是有是常是乐”所以亦与“大涅”的概念同义。实现“转依”的根本途径,是转变第八阿赖耶识“种子”,即名相习气,使其由染转净,由迷转悟,获得完全的解脱。这是一种思想习惯的深刻转变,与人生的实际改善是并行的;而个人的善净,又会影响他人善净。最终,一切众生都善净了,净土自然也就实现了。
般若空观的净土思想,后来丰富成为“唯心净土”一支。据《维摩诘所说经·佛国品》的概括,它有两个主要观点:“众生之类是菩萨佛土”,即把净化众生——包括调教众生、饶益众生,满足众生的不同愿望等,作为建造佛土的惟一依据;“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据此,净土的实现,全在于净心。净土即是净心。净心净土的这种主张,在《维摩诘经》中有两种解释:只改变众生对现实世界的观念和情感,而不是改变现实世界本身;将“净心”当作道德化过程,通过个人的道德化,实现全世界的道德化。
二、唐传奇与神仙信仰
《太平经》是早期道教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其内容相当庞杂,从其所表现的主题而言,最突出的特点即是对道家“原始乐园”的继承和发展。
在以老庄为代表的早期道家那里,理想的“仙境世界”只是存在于原始社会,在《太平经》中,则被发展为可以在现实世界实现的理想社会。《太平经》认为存在一种名为“太平气”的气,这种气具有公正无私、平均博爱的性质。《太平经》卷四八:
太者,大也。乃言其积大行如天,凡事大也,无复大于天者也。平者,乃言其治太平均,凡事悉理,无复奸私也;……气者,乃言天气悦喜下生,地气顺喜上养;气之法行于天下地生,阴阳相得,交而为和,与中和气三合,共养凡物,三气相爱相通,无复有害者。太者,大也;平者,正也;气者,主养以通和也;得此心治,太平而和,且大正也。
如果一个社会盛行“太平气”,这个社会就是一个公正安宁快乐和谐的社会:
颂声作矣,万物长安矣,百姓无言矣,邪文悉自去矣,天病除矣,地病亡矣,帝王游矣,阴阳悦矣,邪气藏矣,盗贼断绝矣,中国兴盛矣,称上三皇矣,夷狄却矣,万物茂盛矣,天下幸甚矣,皆称万岁矣。
《太平经》所描述的理想社会,突出了和谐、公允、平安的特征:
《太平经钞》丙部中说:“大顺天地,合阴阳,男女无冤结者,致时雨隆,二气和,地生万物,帝王之道治立致太平”,“得天地之欢心,以调阴阳,使灾异尽除,帝王老寿,治致天平”。《太平经钞》乙部中说:“阴阳者要在中和。中和气得,万物滋生,人民和调,王治太平。”这些说法表明,《太平经》所理解的太平社会是一个和谐的社会。
“和谐”在《太平经》中主要指万事万物均以自己应有的状态存在,相互间发生联系,而不冲突。《太平经》卷五三《分别四治法》中说:“天以安平为欢,无疾病,以上平为喜,故使人民皆静而无恶声,不战斗也。各居其所,则无病而说喜,则天言而不妄语也。”又卷一一四《大寿诫》中说:“是天使奉职之神,调和平均,使各从其原,不夺其所安。”
和谐是惟承认差别的存在为前提的。春秋时代有和同之辩,《国语·祁语》记载西周末年周太史史伯云:“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管子·白心》中说:“人不倡不和。”可见,“和”的本义即指不同东西之间的配合与调协。《太平经》对太平社会“和谐”特征的理解,是以承认社会差别,肯定尊卑等级制度为前提的。在《太平经》看来,社会由君、臣、民构成,君、臣、民地位不同,尊卑有别。《经部》癸部《救四海优劣诀》云:“天生人凡有三等:第一天生,第二地生,第三人种类。受命天者为人君,受命地者为人臣,受命人者为民”,用天、地、人之分来说明人的等级尊卑。君与天相应,是天的意志的体现,故为至尊;臣与地相应,是君之助手,故次之;民与人相应,故为卑。《太平经》还常以家庭成员之关系与社会等级关系相类比,以明君、臣、民之名分,如卷四八《三合相通诀》中说:“君为父,像天;臣为母,像地;民为子,像和。……男者,君也;女者,臣也;子者,民也。”
与本文相关的文章
阅读 (57)
1 历史上年纪最小的皇帝和女帝,即位时一个刚满百天,另一个仅满月阅读 (116)
2 北齐初代皇帝高洋阅读 (131)
3 世人皆知杨广亡隋 却不知杨广孙子死前说了1句话 成为千古名言阅读 (172)
4 隋朝末代皇帝皇泰主杨侗阅读 (214)
5 一文带您了解古今印度历史阅读 (343)
6 二战后期日本的玉碎计划(日本的一亿玉碎计划是什么)阅读 (332)
7 二战日本无条件投降的真实目的是什么意思(是什么原因让日本无条件投降的)阅读 (390)
8 二战德国为什么不打日本(二战德国能打败日本吗)阅读 (343)
9 日本战败天皇为什么没惩罚(二战日本天皇为什么不受惩罚)阅读 (367)
10 甲午海战北洋舰队参战军舰(甲午中日海战日本舰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