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发审局的地位要比各省、县的衙门级别更高一些,因为发审局专门处理这些地区衙门处理不了的案件和诉讼。将会由督、抚级别的官员统一审讯,不过这些审讯一般都被称为非正式审讯。就是不对百姓公开的,因为这里面可能会出现一些比较敏感的案件,或者是和某位高管有关系,所以就要特殊处理。后来随着上访的百姓增多,发审局也会看情况处理百姓的一些诉求,如果情节严重将会加急处理。
“发审局”又称“谳局”,是清朝各省省府自行设立的复审案件的专门机构。它集中出现于嘉庆、道光年间,属于具有临时性、非正式性的特点。清朝发审局的出现有着特殊的时代背景:清朝时期仿照明制设立了京控制度,它规定民间百姓遇有冤假错案或误判时,可以不经任何上诉程序而直接诉诸于最高统治者。嘉庆之前,京控、上控的相关案件数量较少,朝廷还能派出钦差大臣处理此类诉讼案件,但是随着上访频率的增加,现有的机构已无法满足这一需要,而且其高成本也让朝廷和民间苦不堪言。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一些省份自行设立审转覆核机关,通过将大量的上诉案件提调到发审局,提高了覆审效率和降低成本。
在清朝,发审局的性质相当于如今的“法庭”,曾在发审局工作过的名臣包世臣撰文记录发审局的具体情形:“我走过多省,见谳局中能员坐堂,但闻问官乱喝乱叫,先教供后逼供,箠楚无数,号恸盈廷。是非曲直安得不颠倒乎。” 包世臣的这一描述是发审局后期腐败的一面,前期的发审局确实起过一定的作用。发审局虽然是各省自行设立的,但在当时得到了朝廷的默认,这也是它能长期存在的重要原因。
一般来说,发审局的人员包括首府知府(负责统领性事务,如制定发审局奖惩章程,考核委员、发审友等人的工作情况,很少有暇审理具体案件)、坐办(在有的省份又名提调,负责发审局内具体事务,但一般不参与审理)、委员(作为发审局的主要组成人员,负有承审案件之责,其薪水由首府筹给)、发审友(为首府所聘幕友,薪水由首府知府承担,主要职责是案件的审拟,誊写文书类工作)和书役佐杂人(数额不固定,负责其他人员难以覆盖的工作)等。
发审局作为审判机关,具有几方面的职能:一、提省重大案件,民间不满州县审判结果者,可以向上一级的督抚、臬司等提起上控,当案件太多时,督抚或臬司会让发审局提省这些案子进行处理;二、 主要职责是审理京控案件,具体分为看卷、过堂、开节略、谳狱、再审和定案,其中案件会经司法官员共同会审,经过再三讨论方可定案;三、进入发审局的人都须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而发审局内部也提供了任前培训。
发审局的设立缘于清朝后期的司法改革,其消灭是因为专门性的审判厅的出现,不过它的出现在一定时期内促进了清朝法制改革。
与本文相关的文章
阅读 (220)
1 夏朝至清朝18个朝代的国号由来阅读 (257)
2 中国清朝时期在朝鲜设立3个清租界的始末阅读 (214)
3 清朝士兵衣服上“兵”和“勇”的区别阅读 (220)
4 一张病例处方揭露出清朝宫女的生存状况阅读 (260)
5 清朝12位皇帝中只有2人是纯满洲血统阅读 (205)
6 清朝皇后每年有多少工资?阅读 (242)
7 满清王朝十二位皇帝年号中的意蕴及庙号谥号阅读 (178)
8 关于清朝时期紫禁城“戒严”的那些事儿阅读 (231)
9 清朝的八旗军为何会垮掉?阅读 (204)
10 清朝时期外交使臣闹出的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