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尚渭水河畔“钓”明君
姜尚,字子牙,俗称姜大公,生活在商朝末期。他年轻时曾在商都朝歌宰牛卖肉,又到孟津做卖酒生意。他虽贫寒,但胸怀大志,勤苦学习,始终不倦地研究,探讨治国兴邦之道,以期有朝一日能够大展宏图,为国效力。
但是,那时正值商纣王统治时期。纣王是一个非常残暴的君主,他一生与醇酒、美色分不开。他在陪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建造了一座长三里,高千尺的 鹿 台 ,浪费了巨大的人力、财力,以寻欢作乐。为讨好美女欢心,还在院内开凿了一个大池,在池中灌满美酒,称作 酒池 ;酒池四周树技上挂满肉块,称为 肉 林 。另外,他还特设了一些残酷的刑罚制裁那些令他扫兴的大臣。
在这种大王的统治下,像姜尚那样出身卑微的社会底层中人,要爬上去谈 何容易。他在朝歌试探过,但纣王昏庸没有成功。后来,他听说西伯姬昌敬老爱贤,而且怀有雄才大略,于是他决心入周寻找机会,并选择了距离周的都邑只有几十 里的磻溪垂钓为生,等待机遇的到来。 老却英雄似等闲 ,如何才能引起当时的西伯候姬昌的注意呢?姜尚为此动了一番脑筋。姜尚系博学之人,对兵家奇谋秘计 尤其精通。于是他便以一个钓鱼翁的身份出现在磻溪(今陕西宝鸡)的秦岭脚下。这里离都城不远不近,恰到好处,风景又秀丽,好山好水,符合高人逸士的风度气 质,能够借江山之助增强人格的感染力。
姜子牙在磻溪垂钓好些年,并没有引起人们的特别注意,大家都以为他是一个流浪到此的穷苦人家。
一天,姜子牙正在溪边钓鱼,忽听有人唱着山歌从山上下来。他回头一看,原来是一位樵夫。那樵夫30出头,长得英武有力,樵夫将一副重约四五百斤的柴担放下,径直走到子牙身旁,坐下休息,并主动与子牙搭起话来。
樵夫说: 老丈,我这些年常见你在这里垂钓,却从未见你钓上一条鱼来!
子牙一听,既惊且喜,心想看来这位樵夫已经对我注意很久了。我来这个偏僻的山沟已经几年了,很少有人主动和我打招呼,更没有人关注我的行踪。今天,这位樵夫不仅走到我的身边,而且还说出了我的秘密,看来,我出头的日子不远了。
那樵夫不等子牙答话,就要过他的钓杆,指着钓线上那根直而无曲的钓钩说: 你这是钓钩吗?这分明是一根缝衣服的针嘛,我传你一法,将这针用火烧红,折成弯钩,穿上鱼饵,鱼一定能上钩。
子牙被这位直率爽朗的小伙子感染了,止不住哈哈大笑: 那我也直截了当地告诉你吧!我宁在直中取,不在曲中求;不为银鳞设,只钓王与候。 说罢,又口中念念有词: 短杆长钓守磻溪,这个机关哪个知?只钓当朝君与臣,何尝意在水中鱼!
就这样三年过去了。这时,姜子牙已经是个80多岁的老头子了。这一天,他仍像往常一样坐在河边钓鱼。突然,他听到远处有极微弱的声音,过了一会儿,声音 略大些,可以分辨出,那是人喊马嘶声。又过了一会,嘈杂的声音越来越大,侧面的密林中转出一支人马,为首的是这片领土的最高统治者,被商王封作西伯的姬 昌。
在此之前,西伯姬昌被纣王囚禁在羡里,他的臣子散宜生、闳夭等人设计向纣王献美女、宝物,好不容易才将他赎回,他回到周原的国都以后,对故土倍感亲切,于是率领亲信,出来围猎。
他南下渡过渭水,在密林中顺磻溪而行,人马喧闹,兴高采烈,把羁押羑里郁结的闷气一扫而光。
他率领人马,转进一处溪谷,当地人告诉他,前面就是兹泉。
密林忽然终止了,眼前出现了一片阔大的潭水。好美的景色!真是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秋天林木的五颜六色倒映在鳞鳞碧波中,混合点点的阳光,眩人眼目。
还有一位画中人!
水边的一块大青石上,端正地跽坐着一位正在垂钓的黑衣老人,安安静静,银髯飘飘。那衣服的黑颜色,使秋天的艳丽沉寂下来,而不是漫无边际地炫耀。金风吹 得林木沙沙,偶尔冉冉飘下一两片落叶,衬托着老人专注的神情,使天地间充斥了一种静穆,一种崇高,一种悲凉的的美感。所有的人都下意识地止住说笑,肃然而 立。
西伯呆立了一会儿,猛地想起什么,立即跨下马来,一步步走向老人。
西伯来到老人身边,毕恭毕敬的拱手而立,准备开口问话。这时,他突然发现了件奇怪的事情,他看到老人的钓钩并没有没到水里,离水面还有一两寸,那钩上竟没有鱼饵,西伯奇怪极了,忘了原先要说的话,问道:
这位老人,别人钓鱼都要诱饵,您怎能不用诱饵就将鱼钓上来呢?
只见姜子牙仍然举着那根直钩钓杆,悬空垂钓。沉默半晌,他说: 休道钩无饵,自有愿上者。世人皆知纣王无道,可是西伯就甘愿上钩,跑到朝歌去朝拜,被囚羡里;世人皆知商朝气数已尽,可是各路诸候也甘愿上钩,宁可臣服,为钩上肉,就像我这样的鱼一样!
西伯昌听说大吃一惊,因为这些话正中他的心事,便连忙躬身施礼,问道: 愿闻贤士大名。
老朽姜尚是也。
与本文相关的文章
阅读 (395)
1 姜尚渭水河畔“钓”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