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期的“伯爵”地位怎么样?什么样的人能封“伯爵”?清朝时期的“伯爵”地位怎么样?什么样的人能封“伯爵”?

清朝时期的“伯爵”地位怎么样?什么样的人能封“伯爵”?

  什么样的人能封“伯爵”?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小编一起看下去。

  伯爵这一爵位起源于中国先秦时期,完整的爵位制度包括王、公、侯、伯、子、男等几个等级,经历两千多年的演化,在清代乾隆时期形成了清朝独有二十七等爵制。

  二十七等爵制是清代针对异姓功臣的爵位封赏制度。在二十七等爵制中,伯爵爵位的品级为超品爵位,级别超过一品,属二十七等爵位中地位最尊崇的之一。伯爵的官服图案是身前身后四爪正蟒各一团,与皇亲贝勒、贝子服装图案相仿,可见其地位。

  伯爵的爵位可以世袭罔替,不因后代官职大小受到限制。爵位一般由受封者的嫡长子继承。即使一个四品少卿,一旦承袭了父辈的伯爵爵位,当朝一品大员都不能将其按照四品官对待,按礼法都要尊称一声“爵爷”。

  清朝每个爵位又分为一到三等三个等级,按照等级领取丰厚的官禄和禄米。例如清代名臣李鸿章是一等肃毅伯,左宗棠是二等恪靖伯。

  康熙、雍正之后,出于限制权力、稳固统治的需要,能够获封侯爵、公爵等高级爵位的臣子数量稀少。典型例子就是曾国藩。

  咸丰帝临死前留下遗诏,宣称“能克复金陵者王”,也就是说,谁能够攻克太平天国的首都金陵(南京)就可以获得超过二十七等爵的郡王爵位,

  曾国藩带领湘军收复了清朝半壁江山,缓解清政府灭国之忧。但清政府不仅没有赐予他王爵爵位,连公爵的爵位都没有获得,只是赐予一个侯爵爵位了事。清中后期获爵的难度可见一斑。

  伯爵几乎成为了异姓人能够获得的爵位的顶峰。被称作“东方俾斯麦”的李鸿章,生前也只有一个一等肃毅伯的爵位而已。既然伯爵的地位如此之高,那么要什么样的条件才可以获得封赐呢?

  众所周知,在封建社会中,皇权所代表的宗室是地位最尊崇的一类人,皇子龙孙一出生就享有各种宗室爵位,亲王、贝勒等就是如此,拥有常人无法企及的社会地位,他们获得爵位靠的是生为皇孙的运气和血脉。

  对于皇族以外的人来说,想要获得爵位,福泽子孙后代,只能依靠功绩争取。可以是文治,也就是治世安民、经略国策,也可以是军功,即开疆拓土、定国安邦。

  异姓人依靠文治的功绩封爵难度很大,明清甚至有“凡文官非有大功勋于国家,而所司朦胧请辄封爵者,当该官吏及受封之人皆斩”的传统。

  文官地位在重文轻武的古代都普遍高于武官,朝政大权都分别由文官掌控,如果没有大功勋就可以获封爵位,不但不利于文武官员的制衡,致使文官独大,更不利于维持皇权的权威和稳定。

  张廷玉是清代为数不多的纯粹以文人之身获封伯爵的例子。张廷玉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因为主修《明史》、《世宗实录》、《大清会典》 等国史立有大功,又因改革完善军机处制度受到雍正赏识官至内阁首辅、军机大臣等职务,在安定民生、减轻赋税、整顿吏治等方面也作出了卓越的功绩。

  雍正死前留下遗诏,准许他死后可以配享太庙接受祭祀,张廷玉也成为了清朝唯一一个供奉于太庙的汉族官员。

  张廷玉这样的三朝元老最终也才封得一个三等勤宣伯的伯爵爵位,由此可见靠文治功勋进爵难度有多么大。

  相比于依靠纯粹的文治,依靠军功进爵的难度要较为轻松一点,毕竟先秦时期设立爵位制度的初衷就是为了奖励军功、鼓励作战。在清代的二十七等爵制也同样如此。

  晚清名臣中的左宗棠、李鸿章等人都有伯爵爵位在身,死后还被追封为侯爵。他们虽是文臣,但是却是依靠军功获封伯爵的典型。

  左、李等人是地方的总督,出于清代以文制武的政治特色,可以统领地方的兵权,所以在作战的时候也更加容易立有战功。

  左宗棠最大的贡献就是为清朝平定新疆,击败阿古柏,收回西北边陲近一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李鸿章创立的淮军,无论是平定太平天国,还是清剿捻军起义,甚至在中法战争乃至甲午战争中,都始终是清朝的主力部队之一。

  他们凭借出色的军事指挥才能,过人的智慧谋略才能立下赫赫战功,被朝廷封赏为伯爵。其中的艰辛和凶险也实在是非常人所能经受。

  同为四大名臣之一的张之洞,就因为没有军功,所以哪怕其在朝廷上也有所作为,但终其一生都没有获封爵位,这也是他一生的遗憾之一。总结而言,清朝伯爵作为超一品的高级爵位,如果没有特殊功勋,几乎很难获得。尤其到了清朝中后期,难度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