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苏友好合作条约》是印度及苏联于1971年8月9日签署定立两国相互战略合作基础的条约《印苏友好合作条约》是印度及苏联于1971年8月9日签署定立两国相互战略合作基础的条约

《印苏友好合作条约》是印度及苏联于1971年8月9日签署定立两国相互战略合作基础的条约

  《印苏友好合作条约》是印度及苏联于1971年8月9日签署的条约,定立了两国相互战略合作的基础。这条约与 印度 在冷战前期的不结盟立场有着重大差别,是对中美在 孟加拉国 独立战争立场的回应,也被视为1971年印巴战争爆发的一个重要因素。

  孟加拉人民联盟在1970年巴基斯坦大选胜出,总统叶海亚·汗及人民党(PPP)拒绝接受结果,引起东巴基斯坦地区(现孟加拉)人民的强烈抗议。其后,为遏制当地日益激烈的分离思想,军方发动“探照灯行动”,血腥清洗孟加拉的知识分子、民族主义者及印度教徒,导致大约1000万人逃往印度成为难民。大量外国人口的涌入为印度带来了经济、社会及国家安全的担忧,加上边境旁的重大人道主义灾难,令 印度 总理英迪拉·甘地希望以军事介入的方式,阻止巴基斯坦军队的行动,让难民返回家园,并帮助穆克蒂巴希尼将东 巴基斯坦 从联邦中分离出来。

  可是,巴基斯坦与中美两国关系密切,叶海亚汗与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森有私人的交情,冷战背景下也使 巴基斯坦 在地缘政治上具重要地位,因此 美国 和 中国 都拒绝进行干预及批评,尼克松还曾试图压制相关报导。这种情况下,甘地在向东 巴基斯坦 派兵的决定上犹豫不决。苏联这时与印度进行了接触,随后于1971年8月签署了《印苏友好合作条约》,条约的内容非常宽松,但却对北京及华盛顿发出了强烈的信号,中美担心这会把 印度 推向苏联阵营,而且尼克森也需要勃列日涅夫来结束 越南 战争,于是最终采取了不插手的立场, 印度 也在 巴基斯坦 发动成吉思汗行动后直接军事干预内战。

  条约涵盖了双方在科学、艺术、旅游及体育等领域的合作共识,也承诺不参加任何针对对方的军事同盟,并承诺在对方遭到袭击时会提供军事支持。该条约的期限为20年,印苏双方于1991年8月8日再延长条约20年。苏联解体后, 俄罗斯 总统叶利钦在1993年访问新德里,签署了更新的《印俄友好合作条约》,时效同为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