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实的董卓是什么样?历史上真实的董卓是什么样?

历史上真实的董卓是什么样?

大家对三国人物的认识主要来源于小说《三国演义》,但实际上它和陈寿所著《三国志》记载的形象出入很大。前者以刘氏大汉为本位,一切反汉、篡汉、夺权者皆为反派,后者以曹魏立场描述三国纷争,记录、评述三国人物;前者是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后者是一部伟大的历史著作;前者的作用应为娱乐,后者的用途应为学史。

《三国志》对董卓的描写较为详细,尤其是其早年为人豪侠、够朋友、讲义气,还有超强亲和力!

1、杀牛待友,重感情

董卓字仲颖,陇西郡临洮县人。他从小喜欢行侠仗义,该出手时就出手,胆量巨大,具有闯荡精神,曾经游历到羌人聚居地区,羌人属于游牧民族,生性好战、粗野,但董卓却与羌人所有的首领相交甚欢。

后来,董卓返回家乡无事可做,便在田间务农。有一次,羌人首领中有人想念董卓,特意前来看望他,董卓和这些昔日好友一起回到家中,但董卓穷困,无好酒好肉款待宾朋,情急之下,董卓竟然杀掉家中最宝贵的财富——耕牛,筹钱置办酒宴,与羌人开怀畅饮,把酒言欢。羌人首领们被董卓的真诚豪爽所感动,回去之后,收集各种牲畜一千多头赠送给董卓,以表达朋友之情。

2、好武艺,不贪财

文学作品里的董卓,肥胖、蠢笨,给人以莽夫之感,实际上,历史记载中的真实董卓完全不是这样。汉桓帝末年,朝廷征召六郡良家子弟充任羽林郎。

董卓武艺高强,力大无比,能够携带双份弓箭,骑在飞驰的马上左右发射。他被任命为中郎将张奂的军司马,跟随张奂征讨并州立下战功,朝廷任命他为郎中,赐丝缣九千匹,董卓把这些丝缣全部分给了手下的将士。

3、有战功 有谋略

先后升任广武县令、蜀郡北部都尉、西域戊己校尉,后被免职。后来,朝廷急需用人,再次征召董卓,任命他为并州刺史、河东太守,升任中郎将,率军讨伐黄巾军,因战败被免职抵罪。韩遂等人在凉州起兵,董卓又被任命为中郎将,统军西进抗击韩遂。

在望垣硖北,董卓军被羌族数万人包围,军粮断绝。董卓假装要捕鱼,在回军路上需要渡过的河中筑坝截流,使数十里的水流静止不动,暗中率领军队从坝下通过后再决开堤坝。等到羌军听说消息后追来,河水已经很深,不能渡过了。当时朝廷派出六支军队进兵陇西,五支军队大败而回,只有董卓一支全军而返,驻扎在扶风,朝廷任命他为前将军,封蘭乡侯,又征调他出任并州牧。

4、陈寿笔下的董卓是否可信?

很多人看后可能会觉得,陈寿对董卓的描写会不会有粉饰之嫌?这个问题非常值得讨论,简要分析运用推理方法可以肯定《三国志》中的董卓更符合历史真实,不但没有被美化,反而还有疏漏可能,原因如下:

(1)、符合常理。董卓起余毫末,没有祖辈荫庇,不得贵人相助,完全靠个人努力,凭为人豪爽、颇有人缘,久而久之形成了个人魅力,并在合适历史节点上,转化为控制军队的权力,实现人生跨越。反过来想,如果董卓不懂得笼络人心,不懂得体恤下属,谁又会冒着掉脑袋的风险和他杀进长安?

(2)、缺少动因。如果陈寿粉饰董卓,那是为了什么目的呢?陈寿是晋代人,真正篡位夺得大汉江山的是司马氏,而不是曹氏,司马氏作为当权者推崇曹氏而痛恨董卓,《三国志》开篇就写曹操,而且使用本纪的最高规格,而写董卓用的是列传。

所以,陈寿美化董卓在当时必招皇室忌恨,又不得天下百姓好感,还会落得后世骂名,陈寿与董卓非亲非故,图什么呢?

因此,作为史家陈寿最可能的做法是恪守职业操守,如实记载董卓事迹,甚至有可能还会故意舍弃一些英雄壮举,因为董卓夺权后的所作所为,人神共愤,万夫所指,陈寿有所保留、故意遗漏,都在情理之中。如此看来,把董卓看成是一个有着很强个人魅力和一定领导才华,但心术不正、缺少大智慧、大格局的军事将领更合适,起码在其开创个人事业的早期阶段,董卓是个不凡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