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欲乘风去,击楫誓中流——再造南宋的虞允文
雪洗虏尘静,风约楚云留。何人为写悲壮,吹角古城楼?湖海平生豪气,关塞如今风景,剪烛看吴钩。剩喜燃犀处,骇浪与天浮。忆当年,周与谢,富春秋。小乔初嫁,香囊未解,勋业故优游。赤壁矶头落照,淝水桥边衰草,渺渺唤人愁。我欲乘风去,击楫誓中流。
这首词是南宋状元张孝祥听到采石矶大捷的消息后,有感而作。采石之战是宋、金战争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战役。南宋军民以1.8万对敌17万的悬殊军事对 比,力挫金军主力,粉碎了完颜亮渡江南侵、灭亡南宋的计划,加速了完颜亮统治集团的分割和崩溃,从而使南宋权利得以延续。然而,这场战役的指挥者却是一介 文官 虞允文。
明察秋毫劝君备战
虞允文(1110-1174),字彬甫,仁寿(今属四川)人。南宋绍兴二十四年(1154)登进士第,时年45岁。史称虞允文: 慷慨磊落有大志,而言动有则度,人望而知为任重之器。
虞允文的童年是在北、南宋之交中度过的。虽然偏居川蜀,但他也耳闻目睹了金兵的残暴。进士及第后,虞允文被授以彭州通判,权知黎州(今四川汉源)、渠州 (今四川渠县)。 允文知渠州,地硗民贫,常赋之外,又行加敛,流江尤甚。允文奏罢之,凡六万五千余缗 。但当时奸臣秦桧把持朝政,他对川陕人士嫉妒不 用,因此,虞允文虽有政名,也得不到提拔。秦桧死后,中书舍人赵达推荐虞允文为秘书丞。不久,被任为礼部郎官。绍兴二十九年(1159)又升为吏部员外 郎。
此时南宋依然沉湎于 绍兴和议 的氛围中。而金朝君主完颜亮则磨刀霍霍。绍兴二十九年,完颜亮关闭了大多数与南宋进行边境贸易的 榷场 ;在通州大造战船,强征20以上50以下的男丁进入军队,又调集军马56万余匹,准备南犯。
南宋的有识之士也已觉察到了。当年四月,国子司业黄中出使金廷回来后,就向高宗汇报了这一情况。归官李宗闵也有过类似的反映。然而,均被朝中主和派训 斥,高宗也未能听取。是年十二月,吏部尚书张焘接待了金朝使者施宜生。施宜生本是福建人,因为受人牵连,流落到金朝,他的内心还是向着大宋的,他也急于向 宋朝通报金朝备战的情况。然而,由于耳目众多,他只能用暗语相告。施宜生说: 今日北风甚劲。 又 取几间笔扣之曰: 笔来。 ( 必来 的谐音) 张焘 急忙向高宗汇报。可是,高宗宁可听信那些 金宋愿通好 的情报,也不愿意听这些,对之置之不理。虞允文对南宋的前途也十分担忧。他听到了几次情况通报,而 且还获悉金朝派人秘密绘制了临安的地图,完颜亮为此图题了一首昭示胸怀的诗: 万里书车一混同,江南岂有别疆封。提兵百万西湖侧,立马吴山第一峰。 虞允 文判断,不久,金朝一定会发动针对南宋的战争。于是他向高宗上书道: 金必败盟,兵出五道,愿诏大臣豫思备御。 当时是绍兴三十年(1160)正月。距采 石大战仅一年。
同年十月,高宗派虞允文前往金朝出使。在馆驿,金人欺虞允文是一介文官,便故意邀请他进行射箭比赛。结果,虞允文一箭 中的,令金人惊愕不已。出使过程中,虞允文发现金朝向南运送粮草的车舟连续不断,而且还赶造战船,于是赶快向金主辞行。席间完颜亮傲慢地说: 我将看花洛 阳。 虞允文知道战事已经箭在弦上。宋金对峙,一国之君又怎能随意移驾呢?这分明是将要征伐的信号!返回后他便将金朝情势向高宗做了详细汇报。然而,高宗 还是存在着侥幸心理。
绍兴三十一年(1161)五月,金朝以祝贺高宗生日 天申节 的名义,派使臣来到宋廷,向高宗转达完颜亮的口 信,提出将淮南及汉水流域划给金朝,并命令高宗指派大臣赴金谈判划界事宜。还把隐瞒了五年的钦宗的死讯告诉高宗。这时的高宗如梦方醒。金朝要求划江而治, 不过是吞并整个南宋的借口罢了。此时,南宋朝廷已无任何退路可言,只能拼死一搏了。宰相陈康伯传旨说: 现在根本不是讨论是战与和的问题,而是要讨论怎样 应战的问题了。
文人担纲力挽狂澜
朝廷马上任命吴璘为四川宣抚使兼陕西、河东招讨使,负责西部防御;成闵率五万 禁军驻守鄂州,任湖北、京西制置使兼京西、河北东路招讨使,负责中部防御;刘锜任江、淮、浙西制置使兼京东、河北东路招讨使,负责东部防御;李宝任浙西副 总管、提督海船,统率水军。对于其他三路人马的委派虞允文均表示赞同,而对成闵一路的派遣却有不同意见。虞允文认为,金兵的主攻方向是淮南,所以应将主力 部队布置在这一带。若上游告急,可驰援湖北,淮南有险,则可就地坚守。而宋现在这样布置,正中了完颜亮的分兵诡计。
宋金大战示意图金 军集合60万人马也分兵四路向南杀来。其中完颜亮亲率大军17万沿东路直奔江边,而这一路所对应的是抗金名将刘锜。完颜亮发兵前曾 枚举南湖诸将,问其下 孰敢当者,皆随姓名其答如响,至(刘)锜,莫有应者。金主曰: 吾自当之 ,并 下令有敢言(刘)锜姓名者,罪不赦 。此时的刘锜重病在身,须二人搀扶 才能行走,每日仅以白粥充饥,但他雄风依在。他从镇江渡江进驻扬州,随即派兵北上,进驻宝应、盱眙、淮阴。但负责淮西防务的王权却逗留建康,不肯进军,在 刘锜督催之下,才进驻庐州。十月初,当刘锜赶到淮阴时,金军已到达淮河北岸。因王权不进,淮西事实上没有设防,金军由此从容南下。而当王权得知金军过淮河 之后,又弃庐州南逃。金军迅速推进到滁县,即将临江。失去了侧翼,在淮阴抗击金军的刘锜得知这个消息,也只得退兵扬州。
金军临江的消 息传到临安,京城乱作一团。文武官员纷纷把家属送走,宋高宗也要 浮海避敌 。只有陈康伯等少数几位大臣的家属留在临安,坚决反对逃海。 帝召太傅和义郡 王杨存中,同宰执对于内殿。帝谕以欲散百官浮海避敌,左仆射陈康伯曰: 不可。 存中言: 敌空国远来,已临淮甸,此正贤知驰骛不足之时,愿率将士北首死 敌。 帝喜,遂定亲征之议 。
这时金军已占领真州(今江苏六合),王权又从和州逃到采石。扬州接着失守,刘锜退守瓜州,后又退回镇江。十月中旬,朝廷派知枢密院事叶义问督视江淮军马,中书舍人虞允文参谋军事。
叶义问纯粹是一个文人,对军事一窍不通。绍兴三十一年(1161)十一月,完颜亮进兵西采石杨林渡口,急于渡江进攻,同时派兵进攻瓜州。瓜州告急,叶义 问惊慌失措。秋冬时节,江水较浅,叶义问害怕金兵渡江,竟然让民夫在河滩挖沙为沟,沟有一尺多深,又派人沿着沟栽了几重树枝作为鹿角以期阻止敌人,却不知 夜间涨潮,挖的沙沟全都被冲平,而树枝也全部被水冲走。
与此同时,建康留守张焘派人告急。第二天,刘汜于瓜州镇失利,金兵再攻瓜州渡 口,都统制李横率军迎战,叶义问在镇江强逼将士渡江,然而他自己坐船渡江,还没到北岸就怕了,改向西去,还号称去建康督军。此时,瓜州的宋军已经一败涂地 了:刘汜引军先行,然而其他将领并没有跟进,李横见刘汜孤军而进,料想必败无疑,引军先跑了。一战下来,宋军溃败不可收拾,左军统制魏俊、后军统制王方阵 亡。
瓜州兵败之后的第三天,朝廷传令派成闵替代病重的刘锜;罢免王权,以李显忠代之,叶义问命虞允文前去去做交接事宜,顺便劳军采石。刚到任建康知府的张焘鼓励前去求见的虞允文 建奇功以安社稷 。
瓜州兵败之后的第四天,完颜亮临江筑坛,杀白、黑马祭天,以一羊一猪投于江中,召都督昂、副都督富里珲说第二天就要渡江,甚至狂言要到对岸做早饭,先登岸者奖励黄金一两。局势已经是刻不容缓。
虞允文来到距采石十余里的驻兵之地时,却发现宋军兵士三三两两垂头丧气地坐在路旁,把马鞍和盔甲丢在一边。原来此时,王权已经离开采石,而李显忠却还没 有到!这些坐在路边的都是王权的败兵。在淮西退兵渡江的时候,王权让这些骑兵弃马渡江,如今战马没了,而他们却又不懂步战。江对岸敌人杀气腾腾,而这里的 兵士却是垂头丧气。江山、社稷、民族、百姓都悬于一线,势危如累卵!虞允文决定要力挽狂澜。金军兵实40万左右,马为双倍。而王权手头的10万宋军,只留 下18000。 允文谓坐待显忠则误国事,遂立招诸将,勉以忠义,曰: 金帛、告命皆在此,待有功。 众曰: 今既有主,请死战。 或曰: 公受命犒师, 不受命督战,他人坏之,公任其咎乎? 允文叱之曰: 危及社稷,吾将安避?
虞允文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首要任务是要振作将士士 气。自昭关撤退以来,宋军上下已经全无战心,更何况其后又有和州之败,当时宋军已经开始准备逃跑了。虞允文召集各统制张振、王琪、时俊、戴皋、盛新等,跟 他们说: 敌人万一得以渡江,你们能往哪儿走啊?现在前有大江,地利在我,为什么不死里求生呢?况且朝廷养了你们30年,难道就不能一战以报国吗? 众将 士说,我们也不是不想作战,只是无人统领。虞允文说: 你们是因为王权无能才败退至此,现在朝廷已经另选良将来统领你们。 众将士觉得诧异,当虞允文告诉 他们新任统领是号称 万人敌 的传奇将军李显忠时, 众皆曰 得人矣!
如此绝境,在当时的宋军将领中,最具号召力的无疑是孤胆英雄李显忠了,虽然其刚刚于寿春、安丰败归,但毕竟威名尚在。虞允文又言; 今显忠未至而敌已过江,我当身先进死,与诸军戮力决一战。 以此号召将士振奋起来,度过危局。采石将士的士气得以恢复。
以智敌勇采石大捷
为迎战金朝水军,虞允文精心调度。以步兵列阵于江边,分水军为五队,一队在江中,两队停泊在东西两侧岸边,另外两队隐蔽在港汊里作后备队。当时水军将领 蔡甲、韩乙各有战舰却惧战不动,虞允文于是急命当涂民兵登海鳅船助阵,并劝谕民兵说: 这里是必死之地,只有齐心协力,才能争得生还的机会。 同时严明军 纪,临阵惧战者鞭一百。宋军刚刚布好阵势,就刮起了大风。完颜亮亲自挥舞着号令红旗,指挥战船从杨林口连绵而出。金军原有的船只没有及时跟上,这次渡江所 用战船,都是拆了和州民居屋板而造,也有的是抢的江边渡船,而此时宋军藏在山谷,金兵并未知晓。此时风势甚大,金军七十余艘船片刻已近江南岸,见宋军突然 出现,吃惊不小,然而,由于风势已是欲退不能。金军战船将要及岸时,宋军略有退却。在这生死关头,虞允文见统制时俊,抚其背鼓励说: 汝胆略闻四方,立阵 后则儿女子耳。 时俊立刻激发斗志,即手挥双刀出阵,率领步兵迎战。江面风停,宋军以海鳅船冲敌舟,将其冲破。金军所用之船,底平行动不稳,且金兵不谙江 道,都动弹不得,而能施弓箭的,每条船上不过十数人而已,于是尽被杀死于江中。有金兵战船漂流至采石下游薛家湾的,王琪领军以强弓射击,船上的金兵多被射 死。金兵一半落在水里淹死或者被射死,但还有一部分在顽抗。天色慢慢暗了下来,江面上的战斗还没有结束。这时候,正好有从光州(今河南潢州)逃回来的 300多名宋兵到了采石。虞允文要他们整好队伍,发给他们许多战旗和军鼓,从山后面摇动旗帜,敲着鼓绕到江边。江上的金兵听到南岸鼓声震天,看到山后无数 旗帜晃动,以为是宋军大批援兵到来,纷纷逃命。虞允文命将士发射弓箭进行追击,大败金兵。一战下来,杀万户2人,俘千户5人,击毙或者俘虏金军近5000 人。金军遭到意料不到的惨败。
虞允文料想完颜亮不会甘心失败,当天夜里,就与盛新把战船分为两队出杨林口,一队开到上游,一队留在渡 口。第二天拂晓时分,完颜亮果然又派金军渡江,虞允文指挥两队战船夹击。金兵300只大船被困在江心和渡口,宋军放火烧毁了敌船。完颜亮渡江不得,心生一 计,命参知政事李通给王权写了一封信,似与王权有旧约,派在瓜州的镇江军校尉张千渡江送到军前。在场将士闻而变色,而虞允文却说: 此反间也,欲携我众 耳。 这时都统制李显忠已自芜湖赶来,对虞允文说应告之朝廷处置王权之事,以断其痴心。采石之战遗址虞允文于是作檄文曰: 昨王权望风退舍,使汝鸱张至 此。朝廷已将权重置典宪。今统兵乃李世辅也,汝岂不知其名?若往瓜州渡江,我固有以相待。无虚言见怵,但奋一战以决雌雄可也! 派遣抓获的金兵送给完颜 亮。完颜亮闻听是宿将李显忠戍守南岸,心生惧意,又迁怒于下属,斩了劝他渡江的梁汉臣以及造船者二人。
完颜亮见采石无懈可击,只好率 军去了瓜州,准备从那里渡江。虞允文也估计到完颜亮会从瓜州那里渡江,于是和显忠商议,派李捧率军16000守京口。随后,虞允文也赶到了镇江。他去探望 了病中的刘锜,刘锜拉着虞允文的手说: 疾何必问!朝廷养兵三十年,大功乃出书生手,我辈愧死矣! 此时镇江方面集结着杨存中和成闵的20万大军。为震慑 金兵,虞允文让宋兵驾驶车船在江面上游弋。金兵对此极为震惊,军心开始动摇。完颜亮不顾客观情况,强要军队强渡长江。完颜亮的部下们意识到渡江是一条绝 路,便在耶律元宜的带领下,缢杀完颜亮于瓜州渡。金兵大队北退,向新登基的金世宗完颜褒归顺。南宋权利又一次化险为夷。
经略川陕筹措北伐
采石之战后,虞允文得到朝野一片赞誉。高宗赵构说: 虞允文公忠出天性,朕之裴度也。 因内部发生动乱,金朝无力南进。此时的高宗赵构便又幻想着苟且偷 安了。他一面派人与金朝和议,一面于绍兴三十二年(1162),任命虞允文为兵部尚书、川陕宣谕使。其任务是招兵买马,同时参议军事。虞允文入川临行前, 上书给高宗,反对与金朝议和, 金亮既诛,新主初立,彼国方乱,天相我恢复也。和则海内气沮,战则海内气伸。 虽然 上以为然 ,然而胜而后和,对高宗皇 帝已经不是第一次了。虞允文此番议论,恐怕也是有感而发。不久,高宗又开始派汤思退与金朝接洽,刘锜气闷而死。朝廷内外,都津津乐道于和谈。
虞允文入川,先后与京西制置使吴拱、荆南都统制李道会于襄阳,与总领四川财赋王之望会于西县,又与四川宣抚使吴璘会于河池,宋孝宗一起商量经略中原的策略。
同年六月,为摆脱和战两难的困境,高宗赵构宣布退位,传位太子赵眘,是为孝宗,高宗自称太上皇。孝宗继位后,欲实行北伐,收复中原。因此派虞允文去湖北 前线担任湖广安抚使。隆兴元年(1163),南宋北伐,宋孝宗起用了主战派的代表人物、德高望重的张浚。宋军北伐初战告捷,攻克了灵璧和宿州。但之后因宋 军主将李显忠和邹宏渊不和,宋军在金兵反扑后溃败。南宋再战无力,主和派重新占了上风,于是宋金又达成了和议,宋将海、泗、唐、邓四州(根据绍兴和议,此 四州属于金,但完颜亮南征失败后,宋将其夺回)交还金朝,再割让秦、商二州给金,金则将宋每年的岁币减少10万匹两,金宋关系由君臣改为叔侄关系。
虞允文坚决反对议和,作为邓州的守将,他拒绝执行放弃邓州的命令。孝宗只得将其招回朝中。不久,南宋的主战派代表人物张浚病故。南宋主战派领袖的重任历史性地落到了虞允文的肩上。
宋孝宗虽然表面上接受了和约,但内心深以为耻。他决定整顿军队,秣马厉兵,伺机北伐。宰相陈康伯死后,孝宗打算让当时已出任参知政事的虞允文为相。但此 时发生了一件事,让虞允文失去了这个机会:金朝使臣完颜仲出使南宋,在朝堂上毫无礼数,傲慢无礼。身为参知政事(副宰相)的虞允文,作出了不冷静行为,想 要杀完颜仲。此事被御史弹劾,虞允文被迫去职。四川宣抚使吴璘病逝,被闲置一年多的虞允文重新受到起用,出任四川宣抚使。这是虞允文第二次总督四川军务。 在四川期间他整肃军务,积极备战,为北伐做了很多准备工作。
乾道五年(1169),虞允文被任命为右丞相。但与左丞相陈俊卿发生了矛盾,陈俊卿愤而辞职。
陈俊卿去职后,虞允文独自为相,掌握了军政大权。他积极配合孝宗准备北伐。宋孝宗,在执政前期,曾举行了三次大规模的阅兵,都是为了准备恢复中原做准 备。但没过多久孝宗又任命梁克家为右相,结束了虞允文两年的独相时代,随后又发生了御史萧之敏弹劾虞允文擅权不公的事。宋孝宗手迹虞允文因为受到弹劾,便 自己上奏,请求以身待罪,不再理政务。这时,太上皇高宗出面为虞允文讲情。虞允文被复职。
乾道八年(1172)九月,孝宗挑选谏官, 虞允文推荐了李彦颖、林光朝、王质。此三人耿直且有文采,为时人所推重,然而孝宗却没有采纳,而是用了近臣曾觌推荐的人选。虞允文和右相梁克家争论,孝宗 仍是不从,虞允文因此坚决要求辞去相位,孝宗准其所请,以少保、武安军节度使就任四川宣抚使,同时进封其为雍国公。
这次虞允文宣抚四川,孝宗曾经写了一首诗送他:
一德如公岂合间,聊分奚免欲忧宽。
不辞论道虚台席,暂假宣威筑将坛。
风教已兴三蜀静,干戈载辑万方安。
归来尚想终霖雨,未许乡人衣锦看。
高宗孝宗父子对虞允文恩宠有加,据《建炎以来朝野杂记》所论, 其恩数之盛,自渡江以来,宰相去国所未有也。
孝宗派虞允文再次入川,也是想利用虞允文在练兵用兵方面的丰富经验,为北伐做准备。当时,孝宗的计划是派虞允文出镇陕西然后屯大军于荆襄,虞允文得手之 后,再各路同时进兵。虞允文进川以后,提高军士待遇以安定军心,同时又在各处购买战马,囤积粮草。孝宗曾经对虞允文说: 丙午之耻(即靖康之耻),当与丞 相共雪之。 可见其北伐之心切。虞允文进川一年以后,孝宗便催他进兵。虞允文说军需还没有准备齐全,不能仓促进兵。然而,两年后的淳熙元年(1174)年 虞允文却因积劳成疾病逝,享年64岁。
虞允文去世后,南宋北伐的希望已基本破灭了。当时,那些所谓的中兴宿将,多已去世或老迈,杨存 中、李宝,已经在虞允文之前去世;成闵与虞允文同年去世;李显忠,淳熙四年(1177)去世;其他较有进取心的例如陈康伯,也早就去世;吴挺、吴拱,被朝 野猜忌分了兵权。纵然孝宗想起兵北伐,基本上也无人可用。
从此,南宋朝廷一步步走向没落直至灭亡。
与本文相关的文章
阅读 (57)
1 历史上年纪最小的皇帝和女帝,即位时一个刚满百天,另一个仅满月阅读 (116)
2 北齐初代皇帝高洋阅读 (131)
3 世人皆知杨广亡隋 却不知杨广孙子死前说了1句话 成为千古名言阅读 (172)
4 隋朝末代皇帝皇泰主杨侗阅读 (214)
5 一文带您了解古今印度历史阅读 (343)
6 二战后期日本的玉碎计划(日本的一亿玉碎计划是什么)阅读 (332)
7 二战日本无条件投降的真实目的是什么意思(是什么原因让日本无条件投降的)阅读 (390)
8 二战德国为什么不打日本(二战德国能打败日本吗)阅读 (343)
9 日本战败天皇为什么没惩罚(二战日本天皇为什么不受惩罚)阅读 (367)
10 甲午海战北洋舰队参战军舰(甲午中日海战日本舰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