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的故事: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的故事: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的故事: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南宋是一个叫人又爱又恨的王朝。在向外族屈辱议和的同时,又创造了繁荣的城市经济,发达的海外贸易,形成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展的高峰;在造就了大批遗臭 万年的奸臣,如秦桧、等,又塑造了一批名垂青史的民族英雄,如、、陆秀夫等。他们或是以功业彪炳史册,被后人缅怀;或以人格的魅力,道德的 光彩令后人高山仰止,而文天祥正是这些民族伟人的典型代表。他的《正气歌》中的名句——“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象一盏明灯指导着无数的爱国人士英勇战 斗。当蒙古铁骑踏遍大江南北,国家危难的时候,文天祥凭着“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豪情壮志挺身而出;当抗元被俘时,凭借“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思想精神,拒绝高官厚禄的诱惑,慷慨就义。文天祥是中国士大夫的杰出代表,为中国历史写下了可歌可泣的一页,他的民族气节、英雄气概一 样成为留给后世不朽的精神遗产。

文天祥是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原名云孙,字天祥,出生端平三年五月二日(公元1236年6月6 日)。父亲文仪,是当地有名的读书人。他主张“化学来新”,也就是推陈出新,用书本上学到的东西去补世、报国,对社会做出贡献。文仪对这个儿子寄予厚望, 据说这个孩子降生的时候,文家屋顶上云霞笼罩,于是文仪的儿子就叫做云孙,字天祥。待到以字入贡后,以天祥为名,字宋瑞。父亲一心想把他培养成有用之才, 因此从小就为他聘请名师,在家授客。文天祥从小才智过人,善于思考,肯于钻研,在“革”字治学思想指导下,文天祥从小明确的读书目的,那就是为了补世和报 国。

一日,文仪面对窗外的绿竹,突然问文天祥和他的弟弟文天壁:“竹之功用可谓大矣,而它的品性,又可谓高尚。你们能说说它的品格 吗?”“竹子经风雪而不凋,”弟弟文璧说,“别的花草一遇霜打风吹都枯死了,而竹子却依然挺立,依然翠绿。古人称松、竹、梅为岁寒三友,说的就是这种不畏 严寒冰雪的性格。”“竹子无论在山地,还是在平原都能生长,它不要求很好的种植条件,”文天祥一面望着院子里的翠竹,一面从容地说着,“然而竹子质地却很 坚硬,不管风吹,还是雨淋,它都保持正直,从不肯低头弯腰!”父亲越听越高兴,指着竿竿修竹说:“我生来最喜爱竹子,原因就在这里。竹子有那么多的用途, 而又不需要人们给予什么,它质坚、干直,身可焚而不可毁其节,干可断而不可改其直。我认为做人也需要这样。”“您放心吧,我和弟弟一定像竹子那样去做人, 要为人们办更多的好事、实事,而且遇到逆境和恶势力,绝不低头弯腰,绝不变节。”文天祥坚定地对父亲说。正是这种家庭教育,文天祥从小就被培养具有坚韧的 品质、高尚的情操。 郑绪岚当年得罪了谁

文天祥在少年时代,就崇拜本地的名人、杨邦和胡铨。后两人都是抗金的忠节之士。他曾向父亲说:“长大以 后,我也要成为他们那样的人,要为国家干出一番事业来,如果我死后不能同他们那样受人祭祀,那就不是大丈夫!”父亲又问:“如何才能成为这样的人呢?”文 天祥答道:“好好读书,长学问;练武艺,强身体。等我长大了,天下太平,我便辅佐君王治理国家,使百姓;如果遇上战乱,我就要领兵杀敌,保家卫 国,绝不失大节。”那一年,文天祥只有8岁。但在一个8岁的孩童身上,我们却可以看到正所凛然、豪情万丈、坚贞不屈的一位民族英雄的影子。

宝元年(1253),文天祥参加庐陵邑校“帘试”,名列榜首。两年后入学吉州白鹭书院。同年,选为吉州贡士,并于岁末年初赴临安应试。《御试策》的题 目主要是让考生就当前的社会形势发表议论,文天祥感慨万分,讨饭饥民的破竹篮、被掠女子的哭脸一古脑浮现在文天祥眼前,他想起临安城内易子而食,想起官府 滥印的“交子”(纸币)和害人不浅的高利贷等等社会弊病,不打草稿,,洋洋洒洒,进言万余。这篇切中时弊、锋芒十足的殿试对策,得到了宋理宗的欣 赏,并亲自将他由第七名调至第一名,高中状元。当时的主考官王应麟对其也赞叹不已,对理宗皇帝说:“这篇策论文格调高古醇厚,犹如历史的明镜,作者的忠肝 义胆犹如坚硬的钢铁磐石,我为皇上获得这样的奇才而恭贺。”当时文天祥只有20岁,却开始以横溢的才华、铁石般的忠诚征服士大夫。但这位拥有“天之祥,宋 之瑞”寓意的状元郎,也不能挽回大宋颓势的国运。

天有不测风云,正当他准备为国施展才华的时候,父亲因急病于临安逝世,文天祥带着父亲的灵柩回家乡守孝三年。开庆元年(1259),文天祥再次回到临安,任命为承事郎,开始了艰难坎坷的仕宦生涯。

此后15年中,文天祥出任过各种官职。历任签书宁海军节度判官厅公事、刑部郎官、江西提刑、尚书左司郎官、湖南提刑、知赣州等职。但因忠正刚直、正气在 胸、多次指责弊政,坚决主张改革,得罪了权贵,不容于朝廷,屡屡被罢官。从开庆元年(1259)到咸淳九年(1273)间,竟然被四次被贬,三次布衣还 乡!在他被贬居的时候,就曾写下“青春岂不惜,行乐非所欲”,“故人书向至,为言北风急。山深人不知,塞马谁得失?挑灯看古史,感泪纵横发”。在十几年的 官场蹭蹬,岁月蹉跎之中,文天祥也不仅感慨“少年成老大,吾道付逶迟。终有剑心在,闻鸡坐欲驰”,“修复尽还今宇宙,感伤犹记旧江山。近来又报秋风紧,颇 觉忧时鬓欲斑”。这是他的一腔忧国忧民的情怀,一种安邦济世的壮心的真实写照。

在文天祥多次被贬期间,蒙古铁骑加紧了践踏南宋大地的步伐。咸淳十年(1274),20万蒙古大军兵分两路,来势汹猛,大举进攻南宋,宋军的长江防线全线崩溃。举朝震惊,南廷告急。当时皇帝年幼,主持朝政的太皇太后只好发布了《衷痛诏》,让各地组织兵马勤王。

接到诏书和专旨后,文天祥心情十分沉痛。他泪流满面地思索着:多少年来担心的事情终于来临了。从小就立志报效国家的文天祥,在国家有难之日,又怎会袖手 旁观呢?于是文天祥立即应诏勤王,挽救国家。他就向江西各地发出檄文,要求各地聚兵集粮,准备入卫京师。同时他还广泛求贤纳士,征集起兵方略。由于抗击元 军是正义的事业,是广大人民的共同要求,同时文天祥又在江西人民中间深孚众望,所以他登高一呼,便有成千上万的人响应。在极短时间内,一支以人民为主体 的、强大的爱国新军组成了,人数多达5万人。这里有文天祥的亲戚、同乡、老朋友,也有原来不认识的军事将领、地方官吏、文人书生等等,他们随文天祥起兵抗 元,生死与共,成了文天祥抗元大业中的中坚力量。5万人的新军组成了。为解决新军的粮食问题,文天祥毅然决定拿出自己的全部家产,作为军费,以打动“士民 助义之心”,解决义军经费不足的问题。文天祥献出全部家产,他的举动具有极大的号召力,各地人士纷纷捐钱捐粮,很快凑足了义军急需的粮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