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赵祯临终懊丧没有子嗣来继承神器宋仁宗赵祯临终懊丧没有子嗣来继承神器

宋仁宗赵祯临终懊丧没有子嗣来继承神器

赵祯 嘉八年(公元1063年)宋仁宗赵祯旧病复发,三月里就已经不见起色了。御医宋安道等人尽心诊治无效,均被贬官。以医术闻名的地方官孙兆、单骧等被召到宫中,也宣称回天无力。宋仁宗只能等死。

弥留之际,他对自己的一生有诸多感叹,但最为懊丧的莫过于没有子嗣,竟无人来继承神器。

他不由得想到了自己的父皇宋真宗,先后五个儿子都夭折,也为子嗣一事忧心如焚,为此,竟差点儿导致错杀了那“太平宰相”晏殊。

那还是自己在做了十二年的儿皇帝之后亲政不久的事。参知政事晏殊奉命写刘太后的志文,竟道:“生女一人,早卒,元子。”。

“难道朕不是太后之子吗?”他记得从小就是刘皇后将他养大的,给了他一个欢乐的童年。刘皇后是他的大嫂,杨淑妃是她的小旗嫂,还有乳母许氏和林氏,他对她们很有感情,即位后一一加封。

而晏殊对这一点却疏忽了,应以“大不敬”论处。

这时,闭门谢客十余年的荆王赵元俨出面说话了,告知他的生母是李氏。李氏是刘皇后的侍儿,庄重寡言,品貌端正,因地位低下,只能代替刘后“司寝”且有 娠。生下的皇子被刘后抱走,作为“己生”。李氏直到孩子七岁时才被封为才人,在寂寞的冷宫里度过了凄凉的一生,直至晚年病重,才由刘皇后加恩封为宸妃,死 时仅四十六岁。

仁宗知道了自己出生的本末后,痛哭流涕,很快下诏尊其母为皇太后,追谥“庄懿”,重新治丧,改易梓官,陪葬于真宗永定陵。

那威权重极一时的母后刘皇后,早在他十五岁的时候就给他立了勋戚郭崇的孙女为皇后,可是他却偏偏喜欢同郭氏一起进宫的张才人。他用同张氏的热恋来故意疏远郭氏,可是郭氏毕竟是名正言顺的皇后。他舍弃皇后而“召幸”张氏,总有点心里不踏实。

亲政之前,畏于太后的管教,亲近女色总是偷偷摸摸的。太后一死,他便从后宫数千人中选取极为风骚的尚氏、杨氏等人;加倍恩宠,借以发泄对郭后的不满,气得郭后丧失理智,打了天子一巴掌。

结果是打掉了皇后之位。赵祯借口郭后元子而废她为尼。此后,则与尚氏等女人昼夜在一起,钟鼓弦乐之声日夜不绝。政事渐疏,身体日垮,进而致病。于是朝议 大哗,流言远播,百官上书,要求整肃后宫。不得已,只好下令让尚氏、杨氏等出宫。可是张少春宋文玉男女关系一个月后,他病愈了,求色更甚。这时后宫主馈虚位已久,他极欲立后, 先得寿州茶商女陈氏,遭群臣反对;又得绳伎李氏,更为群臣所阻。后宫之争越来越烈,直至景元年(公元1034年)立了曹氏为后,才暂告平息。

皇后倒是有了,子嗣却成了大问题。少年时贪色,只求欢娱,可是年龄浙大,江山社稷后继无人,怎能不忧心如焚?十几年了,后宫美人充栋,可没有一人为他生下皇子。他在宫中设赤帝之像,日祈夜祷,以求皇嗣,不辞疲倦,几乎夜夜不虚,御幸嫔妃。可是子嗣之影仍杳如黄鹤。

直至景四年(公元1037年),后宫俞美人才生下一子来,可接着又夭亡了,气得他大发雷霆。宝元二年(公元1039年)苗美人又为他生下一子,满朝喜 悦,他亲为儿子起名昕,封爵加官,不料赵昕只活了一年半就又夭亡。庆历元年(公元1041年)朱才人再为他生一子,赐名曦,封鄂王,可是鄂王不到三岁也夭 亡了。从此,皇嗣艰难,成为朝廷内外最为关切的大事,到处议论纷纷,宫中阴影笼罩:到哪里去为皇上寻找一个儿子呢?

于是“皇子”来了。

皇二年(公元1050年)四月,京城里突然出现了一位名叫全大道的庐山和尚,带着一名青年,要见圣上,声称那青年即是当今的皇子。一时京城大哗,莫 衷~是。赵祯闻讯,自己也被搅得棚里糊涂,因为他所“幸”女人太多了,被贬出宫的宫女是否怀有他的“龙种”,他也说不清楚,只好委托翰林学士赵概与知谏院 迅速查明真相具奏。

事情太富传奇色彩了,以致后来的戏曲大盛时,“无我不包拯”。“”火眼金睛,自然很快就弄 清了事情的原委。原来这青年的生母确实曾是赵祯后宫的宫女,虽然极想得到皇上的恩宠,却因小过而被驱逐出宫。后与一个姓冷的郎中结了亲,先生一女,复得一 子,便是这青年,唤作冷青。冷青自幼缺乏家教,游手好闲。后来流浪江西,漂泊庐山被和尚全大道收留,闻圣上元子,便想用其母曾当过宫女的经历来猎取富贵, 不意却被包拯识破了。于是全大道和冷青皆被处死,这场闹剧才算收场。

假儿子死了,真儿子无影。赵祯仍旧终日处在忧愁之中。这时,他想接受父辈的教训,不再去计较什么“名分”了,不管什么样的女人,只要能给他养出儿子来都算数。皇六年(公元1054年)

改元至和,以求召太和之气,促阴阳交合,为他产下麟儿。他命人在普天之下广选精筛,十个美女充备后宫,称为“十阁。”十国“既然是为天子来生”龙子的, 自然个个恃宠骄恣,凌慢不可一世,这时的赵祯已经形神疲乏,身躯体嬴,只好大服丹药。不久,董周二御侍怀孕在身,举宫喜悦,赵祯满怀期望,日夜祈祷,还令 内侍省备下数以千万计的金银玉帛,以备产下皇子时赐赏所用。然而,期望越高,失望越大,两侍御先后产下的却都是女婴,赵祯万念俱灰,以致得了神经病,差点 自杀。

满朝诚惶诚恐,不知如何奏请喜怒失常的天子,怎样才能及早在宗室中过继个儿子来早立太子,以继承大位。幸亏包拯等大臣善为说词,在他神志清醒时,陈说利害,这才令他下决心立了养子赵曙为皇子。这也幸亏曹皇后有先见之明,及早在赵曙四岁时就将他抱养在宫中。

这赵曙虽是宋太宗的孙子赵允让的第十三子,不失赵氏的血统,但毕竟不是他赵祯的骨血。宋仁宗临死时深以此为憾:“农人有田不过百亩,房舍不过十间,犹不肯轻传侄儿,何况我一个天子,尽有天下,如此大的产业传于旁支侄子,怎能甘心?死不瞑目呀!”

到三月二十九日,他病患加剧,已经不能说话了。医官入宫,诊脉、投药、灼艾,均无济于事。临终他手指着自己的心窝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