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夏平夏城之战及其历史作用宋夏平夏城之战及其历史作用

宋夏平夏城之战及其历史作用

本文主要通过对平夏城的修筑缘起、规模形制、地理位置的梳理,叙述了平夏城在宋夏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及宋夏平夏之战的过程、结果。分析论述了宋、夏两国 在平夏决战时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条件。总结了将帅相合,战略战术得当,攻守相依,步步为营取得胜利,梁太后专权跋扈,好大喜功,穷兵黩武 的必然失败的根本原因。同时指出了平夏城之战的战略意义是,宋朝由原来的常常失败转为战略上的步步胜利,而西夏则由原来的常常胜利转入步步衰落。宋夏平夏 之战,既是宋夏军事、政治、经济力量相互对转的枢纽点,也是西夏在军事上走向衰败的开始。
一、宋夏战争的背景及平夏城修筑的缘起

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分析了宋夏战争进行到宋哲宗与夏乾顺初期,宋朝战略战术由随意出击到有意攻防根本转变的内因,对宋对夏作战的主观能动作用;二是论述 了宋朝在战略战术根本转变的内因条件下,逐步实施,修筑平夏城,变内因为外因,充分发挥在主观能动下的客观现实作用。这两个作用都是在宋知渭州张的作用 下开始实现的。张在其兄张宰相的支持下,先上奏表:选其要路,筑城固守,步步为营,以逼西夏。在取得宋哲宗的同意后,在宋夏交锋的前沿阵地,萧关(今 海原高崖)以南,天都山(今海原南华山、西华山一带)东南,镇戎军(今固原)以北的石门关(今固原须弥山口东),修筑平夏城(今固原市原州区黄铎堡古 城),为宋朝平夏大战的胜利,统一了战略思想,奠定了最根本基础。

二、平夏城的规模、形制及其战略地位

张命总 管王文振、副总管折克适,率领泾原、熙河、秦凤、环庆四路军马役夫70余万人,用了“二旬有二日”的时间,修筑了规模宏大、形制坚固的平夏城。平夏城总面 积约56万多平方米,城墙宽9米,南北对称两道门,东西一道门,有马面、月城、敌楼、护城河。工事坚固实用,布局合理,宜守宜攻,为宋平夏大战的胜利奠定 了重要的军事基础。由于平夏城是在唐石门关、西夏石门峡堡的基础上修建而成的,它镇“石门峡江口”,据“好水川之阴”,北拥萧关,“西接天都,东带灵、 庆”,南阻镇戎,“濒葫芦河形胜,宜耕牧,为(宋、夏)国界要害,”以控扼“韦州、灵夏诸隘”,军事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城成后,宋哲宗十分高兴,赐名曰 “平夏城”,意为平定夏国的城池。张在皇帝、宰相的支持下,采取“据形胜以逼夏”的方法,为抗击夏军,近袭天都,彻底打败西夏,建立了守必成,攻必胜的 重要战略根据地。

三、宋夏平夏大战的过程及其结果

主要有三方面:一是梁太后进攻平夏城的准备情况。梁太后在进攻 平夏城之前,先遣驸马都尉罔罗(一作旺罗)屯罗萨岭(不祥),御熙河路;大首领心(一作布沁)屯梁柽台(不祥),嵬名济驻白池,御延、秦凤诸路。自己 率领40万大军围攻平夏城。二是宋朝在宋夏边境的布防情况,以及平夏城宋朝守将郭成抵御西夏军队的准备工作。三是宋夏之战的过程以及西夏失败的结果。

平夏城之战,梁氏首先以高车对垒,飞镝走石,日夜攻城不息。但郭成守城有方,十余日竟不能下。此时,西夏防御熙河路的驸马都尉罔罗,被宋熙河将王愍所 斩,防御延、秦凤诸路的大首领心与嵬名济,被宋延将所败。梁太后闻之,遂无斗志,加之,狂风大起,飞沙走石,折尽垒车,于是遮青幔,易服饰,刀面 而败逃。丧失人马两万余,牛、羊、马、驼数万。数百里中,族帐、蓄积、焚毁殆尽,国中夺气。此时,梁氏无奈,一边派人求救兵于辽,一边命诸州分掘窖藏,集 兵践踏沿边食用,坚壁清野。一边又为复仇,乘机潜师,攻略镇戎军乾兴、天圣二寨。但回军时,又因天降大雪,人马僵冻过半。加之,镇守天都山的西夏骁将,西 寿统军嵬名阿里与监军妹勒都逋,又被宋将折可适、郭成生擒投降,天都山军事根据地丢失,于是忧愤攻心,返国不到三月而卒(一曰辽派人鸩死)。

四、宋夏平夏大战诸因素对比分析

宋夏平夏城大战,以宋朝的胜利,梁氏的彻底失败而告终。从造成这种结果的各种因素对比分析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从战略思想看,宋朝的最高决策者宋哲宗,支持了张的正确的战略方针,“扼要筑城,守攻相间,步步为营,进逼西夏”,改随意的、消极的、分散的、进攻 的、无根据地的劳命伤战略方针为:稳健的、积极的、集中的、攻守相间、有根据地的高效益的战略方针。而西夏专权跋扈、穷兵黩武的梁太后的战略方针则是:随 意的、散乱的。因此,守不成,攻不胜。

从军事素质上看,党项人以英勇善战出名,并不亚于宋军。西夏军失败的原因,在将帅的指挥错误, 而不在士兵。具体地说,西夏梁太后与宋将郭成相比,郭成雄勇俊杰,胆气堂堂,理智为先,上下相亲。而梁太后作为女流之辈,孤傲横跋,阴阳不定,情感主决, 上下相疏。郭成有坚定沉雄之志,胜不骄、败不馁。而梁太后则,胜而骄,败而馁。故郭成兵少而精于用,梁太后兵多散于疏。因此,郭成胜而梁氏败。

从军事效果上看,郭成能做到令出必行,行事必成,以少胜多,少勿败北。梁氏则在平夏大战之前多次败北,遮青帐、易服饰而还。在平夏城之战中,狂风对宋夏 的不利作用是均等的,况且西夏也有没烟前峡、后峡、天都山作后盾,如果梁太后能坚持围而不攻,待机而动,并用骁将袭扰之,切断平夏城的后勤供应,则谁胜谁 负还很难说。但梁太后在军,本为最不利的因素,反而加重了诸将的忧虑,加之四十万大军,貌似强大,实乃骄兵必败的内在因素。况且四十万大军,日费众多,后 勤不济,围城之战又不能速决,故补给不足,军心疲散,因而决定了梁氏的必然失败。

从其它因素看,梁氏残杀了专横跋扈,能征惯战的家门 之兄,西夏国相兵马大元帅梁乙逋,自己称能倾全国之兵攻平夏城,一无军事经验,二无指挥才能,三不能任人为贤,把残酷的两军作战,当成摆排场的戏楼。因 此,除了其它的因素之外,全军将士不能用命,也是致其失败的重要原因。而宋朝得将士,一有皇帝宋哲宗、宰相张的支持,二有军事统帅张的通晓军事大略又 知人善任的才能。三有折可适、郭成的勇谋之将与上下同心之兵。四是沿边逐路的周密严防和智勇进攻。因此,西夏的失败,并不是仅仅是平夏城的失败,而是西夏 边境的全线失败。如果从宋夏战争的全局与长期作用看,就是平夏城之战是西夏胜利了,也只是小的局部的胜利,并不是宋军主力的覆灭。因此,梁太后的平夏城之 战,在战略上,首先是一个失败的劳命伤财的愚蠢之举。

五、宋夏平夏大战的战略意义与作用

平夏城之战,以宋朝的 “步步为营,攻守兼备”战略战术的胜利与梁氏穷兵黩武,一意孤行的残败而告终。这次战争的结果,给西夏带来了及其严重的后果。一是损兵马两万,牛、羊、 马、驼数万。数百里中,族帐、蓄积、焚毁殆尽,国中夺气。使西夏在军事上,经济上,遭受了重大的损失,给西夏军民的心理上也造成了极大的压力。二是镇守天 都山的西夏骁将,西寿统军嵬名阿里与监军妹勒都逋,又被宋将折可适、郭成生擒投降,不但丢失了自从开国皇帝李元昊所创建的天都山根据地,造成了政治、军事 上的彻底失败,而且动摇了西夏政治、军事的根本,先后造成一些西夏的首领:如左厢首领没药、蕃官妹纳僧哥、监军阿燕、大首领嵬名药默、蕃部喝强山、讹心、 御史中丞仁多楚清、铃辖吴名革易商返佣网 esfyw等,率领族属纷纷降宋。三是西夏天都山前沿根据地与军事指挥中心的丢失,不但是李继迁、李元昊等企图攻破镇戎军,占领长安的 宏大愿望化为泡影,而且,促使西夏从战略攻势逐渐转为守势,直至最后走向“重文轻武”、“内讧弱势”、“战略失位”、“投降灭国”的必然道路。四,由于天 都一带是西夏的重要产粮地,《续资治通鉴长编》曰:西夏“国人赖以为生者,河南膏腴之地,东则横山,西则天都、马衔一带”。因此,随着天都山的丢失,西夏 重要的产粮地就自然而然地丧失了,西夏的国民经济也受到极大的损失,促使了西夏经济由盛转衰。

而宋朝在平夏城之战中,不但取得了政 治、军事上、经济上的决定性胜利,而且在折可适的建议下,在天都山西夏南牟会的基础上修筑了新的军城,宋哲宗高兴地赐名为“西安州”,意为“西部安宁”, 并任英勇善战的折可适为“西安州知州”,总领兵马事。从此,西夏的天都山的重要军士根据地与指挥中心消失了,代之而起的则是宋朝建立的更加强大的军事根据 地。宋朝为了步步为营,逐步残食西夏的边疆土地,还在“平夏城”、“西安州”分别建立“御仓”,并升平夏城为怀德军。从此,“平夏城”、“西安州”一带, 逐渐成为宋朝威逼西夏,残食西夏的重要军事根据地。尽管西夏在乾顺时曾攻陷过“平夏城”、“西安州”,但最终仍为宋朝占领。

由上综合 分析可知,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主要是人,其次是物。战争的胜利,既要有政治、经济的保证,而更要充分发挥将帅的主观能动作用。同时,既要讲求战略战术,也 要知人善任。宋夏平夏之战,虽然是一个局部的小战争,但实际上是宋夏两国的一次决定性的较量,在宋夏历史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作用,值得借鉴与研究。

(宁夏大学西夏学研究中心)

党项宗族与封建化

党项宗族与封建化

郑彦卿



《辞海》:“宗族是指同一个男性祖先的子孙,若干时代相聚在一起,按照一定的规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而合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形式。”这种宗族部落的 形式是以原始社会末期的父系社会部落制发展而来的。随着人口的增多,强大的宗族会控制一个部落,然后在战争的过程中控制一个部落联盟,最终统一一定区域内 大多数部落形成国家。在《封建论》中详细说明了宗族产生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