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起义不断,矛盾尖锐第一节 起义不断,矛盾尖锐

第一节 起义不断,矛盾尖锐

宋太祖、宋太宗致力于一统天下,防止军阀割据,增强中央集权,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是,统一战争耗费了大量军费,必然加重对人民的剥削。奖励功臣,多设闲职,需要巨大的俸禄支出,也使得国库亏空,赋税沉重。由此,宋王朝危机四伏,阶级矛盾日趋尖锐。 淳化四年(993年)年初,成都遭旱灾,百姓饿死无数,富人却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于是,百姓冲向豪民富户家中抢掠财物,在王小波的率领下,揭竿而起。

王小波,青城县(今四川省都江堰市西)人,以种茶贩茶为生。妻弟名李顺,两个人性格豪爽,经常仗义疏财,好打抱不平,为豪民所恶。豪民勾结官府将李顺打 入成都监狱,判处死刑候斩。因一位小吏相助,才得以逃离虎口,隐居民间。后因朝廷在四川实行茶叶专卖,又因旱灾,颗粒无收,无法生活下去,二人揭竿而起。

起义农民打开豪民的粮仓,将粮食分给挨饿的乡民和旁户,李顺又让富户开仓赈济灾民。在社会最底层被压迫的穷人们纷纷加入起义队伍,使得义军队伍迅速壮 大。在十多天里,就达到数万人,并很快攻下了青城县城。王小波、李顺起义军纪律严明,抚恤良善,唯才是用,威信很高。义军所向披靡,有些县邑主动打开大门 迎接义军。

二月,王小波率领众人先北上攻打彭山县,县令齐元振顽强抵抗,不久城破被俘。齐元振是宋太宗刚刚下诏嘉奖不久的“廉”官, 算是个模范县令。当初,朝廷派秘书丞张枢到蜀地视察,查处贪官污吏,最后,由于大批官吏因被告贪污受到处分,而齐元振却被称为清白强干,所以宋太宗下诏表 彰。其实,齐元振不是不贪,而是狡猾,他将赃款赃物到处分散存放,而把张枢给蒙蔽了。得到皇帝的褒奖以后,他变本加厉,敲诈勒索,老百姓对其恨之入骨。王 小波率领起义军冲进齐家,杀死齐元振,剖其腹肚,塞入铜钱,以泄民愤,然后开仓济民,百姓无不称快。参加起义的人越来越多,其他州县的农民也纷纷起兵响 应,邛州(州府治临邛,今四川省邛崃)境内到处是义军的旗帜。

淳化四年(993年)十二月,起义军开始进攻成都西南的交通重镇江原县 城(今四川省崇庆)。宋西川都巡检使张圮带兵前来镇压,起义军奋起还击。开始交战时,由于义军装备与宋军差别太大,伤亡不小。后来王小波趁天黑用绳索绊倒 张圮的战马,张圮摔下马来,但仍然奋勇抵抗,一箭射中王小波的前额,王小波忍痛上前杀死张圮,自己也壮烈牺牲。起义军占领江原城,推举李顺为首领。

起义军在李顺的率领下,乘胜攻下蜀州(今四川省普原),将十几个不法官吏以及监军王亮杀死,又攻占邛州,杀死通判王从式、知州桑保仲等人。随后,义军又 在新津江口杀死宋军巡检使郭允能,巡检毛俨落荒而逃。起义军继续前进,先后攻克永康郡(今四川省都江堰市)、新津县、双流县、郫县、温江县,席卷川西平原 最富庶的地区,并且都设置官员驻守。

淳化五年(994年)正月,起义军开始进攻府城成都。代理成都知府吴元载,用刑严酷,不得民心。 他一再派兵镇压起义军,都毫无效果。起义军焚烧成都西廓门,但是遭到了成都守军的顽强抵抗。起义军只好撤退,于是转而攻下汉州(今四川省广汉)和彭州(今 四川省彭县)。这时,朝廷新任命的知府郭载进城,起义军又回兵向成都发动猛烈进攻,终于在十六日攻占该城。西川转运使樊知古、成都知府郭载终于招架不住, 率领僚属突围逃走。

淳化五年(994年)正月十六,起义军建立大蜀国,定都成都,年号应运。起义领袖李顺为大蜀王,并设置了中书令 (宰相)、枢密使、刺史、知州等各级职官。大蜀任命吴蕴为宰相,计词、吴文赏为枢密使。大蜀政权还铸造了自己的钱币,铜钱上铸有“应运元宝”四字,铁钱上 铸有“应运通宝”四字。对农民政权来说,这是前所未有的。李顺还派遣使者与云南的大理国联络,以共同对抗宋朝政权。

大蜀政权,实行“均贫富”的革命政策。他们挖掘豪门富户藏金银的地窖,没收不义之财,勒令当地富人交出金钱粮食,将所得的钱财、物品分给穷人,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成都人开始供奉李顺的画像,对他奉若神明。

这时,起义军人数已达数十万,号称百万大军。起义军和部分群众为了表明他们为捍卫农民政权不惜牺牲的决心,都在脸上刺了“应运雄军”四字。李顺整顿军 队,任命将帅,让他们分路攻击宋军:田奉正、苏荣率领的义军攻克渠州(今四川省渠县)、果州(今四川省南充市);张余率领的义军攻占嘉州(今四川省乐 山)、云安军(今四川省云阳);一支义军攻占广安军(今四川省广安);一支义军占领合州(今四川省合川);还有一支义军进攻荣州(今四川省荣县),知州吴 枢投降;邛州、黎州(今四川省汉源北)、陵州(今四川省仁寿)、雅州(今四川省雅安)、简州(今四川省简阳)、巴州(今四川省巴中)、阆州(今四川省阆 中)等州郡均为义军占领。在短短的时间里,义军已占有了北到剑关、南到巫峡的广大地区,全国为之震惊,各地纷纷起兵响应,秦陇地区的赵包带领数千人的队伍 发动起义,在剑阁与大蜀军会合。峡路的几十名漕运士兵,也在江陵(今湖北省江陵)起义。

淳化五年(994年)正月二十一,宋太宗得到 李顺起义军进攻剑南诸州的消息;二月初一,得知起义军占领川蜀首府成都。起义军发展之快使宋朝廷大为震惊,急忙召大臣商议对策,多数人认为武力镇压没有把 握,都主张招安,只有新上任的参知政事赵昌言力请发兵镇压。朝中议论纷纷培基光笔,难以决定。起义军又连续攻下了嘉州(今四川省乐山)、眉州(今四川省眉山)。宋 太宗认为战事已迫在眉睫,绝不能再拖延下去了。淳化五年二月二十一,命昭宣使王继恩为剑南两川招安使,分路讨伐;以雷有终为峡路转运使,供应军需。宋太宗 给王继恩很大的权力,不仅给予他释放诸州非十恶和正赃之罪的所有囚犯的权力,而且凡军事事宜完全由他做主,朝廷不予牵制。宋太宗下诏给王继恩:“大军所到 之处,如遇反抗,一定要尽行杀灭,且不许存留后患!”

尹元统领的东路宋军,在梁山(今四川省梁平)、广安、渠州、果州一带,受到起义 军的顽强阻击,无法前进。蜀北的剑门关,是宋军主力入川的要道,这里原来只有百余宋军把守。由于剑门的险要地势和战略地位非常重要,所以李顺派李广兼程北 上,一定要攻下剑门。上官正为剑门都监,手下只有数百名老弱残兵,还有部分从成都逃出的军队,倘若李顺当初即攻剑门,剑门关唾手可得。此时再攻,守兵得知 王继恩大兵即将到来,当然会拼死抵抗。双方在关下展开激战,起义军大败,伤亡惨重,余众三百多人退回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