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当兵就有特招:宋朝新兵入伍后要在脸上刺字古代当兵就有特招:宋朝新兵入伍后要在脸上刺字

古代当兵就有特招:宋朝新兵入伍后要在脸上刺字

参军为何叫「入伍」?据考,「伍」字最早为最小的军队编制单位。据《周礼》记载:我国古代军队里「五人为伍」,而古代户籍制度也是五家编为一伍。征兵时,五户人家各送一名男丁,恰好组成军队中的一伍。此后,历代军队编制虽然不断变化,但「伍」的叫法却一直流传至今。由于「五伍为行」,军队又被称为「队伍」,军人出身被称为「行伍」出身,军人复原或转业则被称为「退伍」……

商周时期实行应征入伍之「征兵制」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诗经·秦风》中《无衣》一诗里这个尾句,描述了秦国青年踊跃从军的情形:我们的王调兵遣将,修好我们的甲胄和武器,我和你一起奔赴战场杀敌。《无衣》一诗的时代背景大概在西周末年,周代的社会结构是「国野制」,「国」和「野」是两个不同的行政区域,住在城邑的「国人」才有资格当兵,拿起武器。

其实,「国人」入伍这种制度在商代就已存在。虽然「国人」可以从军,但进入军队后,因为家庭地位的不同,所服役的兵种也会有区别。如贵族往往是「甲士」,乘战车;平民出身的,只能当「步兵」。

在周代,可以说当兵是一种特权。由于军队规模不大,「国人」中并不是所有的适龄青年都有机会当兵,每家只能有1人成为「正卒」,获得部队正式编制,即《周礼·地官》中所谓:「凡起徒役,毋过家一人。」其余都是「羡卒」,相当于如今的预备役。

当时的步兵是「伍编制」,即所谓「五人为伍,五伍为行」,军队代称「行伍」即由此而来。到春秋时期,由于战争频发,兵源不足,当兵的特权时代就此结束。

周代这种兵役制度即为「征兵制」,这是一种义务兵役制度。一直到清朝,征兵制都是古代最主要的兵力来源之一。

隋唐时期出现「应募从军」之「募兵制」

比征兵制产生稍晚的是「募兵制」,这种兵役制度对应征者的要求更高,首先身体条件要过硬。

募来的士兵均有报酬,其实就是「雇佣军」。这种寻找兵源的办法叫「选募」,应募者即是「募士」。这些募士大多是自愿当兵,所换得的报酬称为「赏值」、「赐钱」等。「募兵制」给社会底层的适龄青年和有罪之人提供了当兵的机会。

因为是花钱选拔出来的,募兵在体格、才智诸方面都优于征招来的义务兵。因为素质高,这些士兵有「奔命」、「精勇」、「壮士」、「勇夫」等一系列美称,往往编入警卫营或突击队、敢死队,俗话说的「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最早或许就是针对募兵而言的。

隋及唐前期基本上实行征兵制,国民义务服兵役。开元、天宝以后,募兵成为主要手段,唐后期的神策军、藩镇兵,均实行募兵制。

募兵制在宋朝得到进一步推广。据《宋史·兵志一》记载:「祖宗以兵定天下,凡有征戍则募置,事已则并,故兵日精而用不广。」宋朝甚至把募兵制当成了一种社会福利制度,往往在灾年扩招。据宋代晁说之《嵩山文集》「元符三年应诏封事」条记载,宋太祖赵匡胤曾说:「可以利百代者,唯养兵也。方凶年饥岁,有叛民而无叛兵;不幸乐岁而变生,则有叛兵而无叛民。」

在宋朝,当兵往往成为穷人的一大出路。宋真宗时潭州(今湖南长沙、湘潭一带)发生饥荒,官府「募兵置籍,强梁亡赖者悉拘于军」,一下子有万人前来应募当兵。一些失业者,也将当兵视为就业机会。宋理宗时的「武胜军」,就是「招收沿淮失业壮丁」5000人组成的。

唐宋以后,募兵制与征兵制成为两种最主要的征兵手段,一直到明清时都是古代军队兵力来源的主要途径。

三国时期流行「世袭当兵」之「世兵制」

除了「征兵制」和「募兵制」这两种入伍方式,事实上,古人当兵的渠道是多元的,如三国时期曹操还实行过「世兵制」,正如《三国志·魏书》记载,「太祖至陈留,散家财,合义兵,将以诛卓。」

世兵制最早出现在先秦时的齐国,兵源出于「军户」。这些军户就是当兵专业户,与「乐户」专事娱乐一样,军户世袭当兵,也称「营户」、「士家」。俗话说的「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最初就是世兵制的一种现象。

世兵制在元代和明代得到进一步强化,明太祖朱元璋还建立了更为严格的军户和军籍制度。与曹魏时期一样,明朝军户得世代服兵役,没有朝廷恩准,不得随便更换户籍或脱免。如果军户全家死光了,则要到其原籍所在地,勾取其族人顶充,这就是所谓「勾军」。

明朝还有一种「恩军」,由犯人充军,罪人因有机会从军得以免死遣戍,当感怀上恩,故名「恩军」。恩军有「世代服役」和「终身服役」的区别,很像秦汉时期的「谪兵」,其充实兵源的手段又叫「谪发」。犯人谪发为军户后,由于子孙世代服役,恩军又被称为「长生军」。

古代征兵「人高马大」为「兵样」

古代征兵同样有条件限制,正常服兵役最低年龄一般在20岁上下。如西汉,初年定为17岁,后改定在20岁和23岁。最大服役年龄在先秦周代,30岁正式当兵,即所谓「三十受兵」;最小的15岁可当兵,如秦朝、清朝及某些战争时期。

古代最重视士兵的身高。汉朝规定,当兵的最低身高是六尺二寸,在150厘米左右;宋朝规定征兵的身高标准在五尺二寸至五尺八寸,相当于162厘米至18l厘米。

不同兵种对身高还有不同的要求。如唐朝时,唐玄宗招募骑兵,要求身高在五尺至五尺七寸以上,相当于150厘米至171厘米;而唐大和五年(公元831年),西川节度使李德裕征兵时,则要求最低五尺五寸,即165厘米。对持重兵器的士兵往往要求「人高马大」。如金代,在征选重弩手时,要求身高六尺,相当于187厘米以上。对担任皇家警卫的御林军(禁军)也都要求是大高个。如北宋禁军要求在六尺以上,个头不足六尺的只能当「厢兵」,在军中做杂役。

那么,古代招兵时如何体检?「兵样」是常用模式之一。所谓兵样,即标准军人。宋太祖赵匡胤征募兵力时便从军中选出一部分精壮士卒当兵样,分送各地,作为参照标准。后来,宋朝改用「木梃」代替兵样。所谓「木梃」,就是刻有尺寸的木棍,也叫「等杖」,又称「等长杖」,是各地新兵体检身高的硬杠子。

除了身高,对体型也很在意。据宋张舜民《画墁录》:「(宋)太祖招军格,不全取长人,要琵琶腿,车轴身,取多力。」

古代当兵视力也必须过关,据南宋《嘉泰会稽志》「军营条」记载,北宋招兵体检大致程序是:「先度人材,次阅驰跃,次试瞻视。」所谓「次试瞻视」,便是检查视力。此外,为了选出合格士兵,很多时候还要进行现场体能测试。据《荀子·议兵》记载,先秦时魏国在招募武卒时即是「以度取之」。

宋代当兵流行「黥兵制」

对于俗话说的「开小差」,古代有一套用人质作押的手段。人质作押又叫「质任制」,曹操当年就在军中实行了质任制。本来最初只在将领中间实行,防止叛逃,将其家属统一安排住在京城,公开说是解决将领的后顾之忧,实际上是当人质。

后来,这一方法扩大到了士兵中间,指定士兵家属bxl近况移居于官方指定的地区,由此渐渐形成了「随军家属村」,最后变成了军户。

唐末五代时期,鉴于士兵开小差的情况严重,出现了「黵面」。所谓「黵面」,就是在脸上刺字,这原本是一种惩罚犯人的方式。《宋史·兵志七》记载:「唐末,士卒疲于征役,多亡命者, 梁祖令诸军悉黵面为字,以识军号。」

当兵「黵面」手段又称「黥兵制」。北宋名将狄青是从士兵成长起来的一位高级将领,人称「面涅将军」,就因为当年入伍时被黵面。如何黵面?据《嘉泰会稽志》「军营」条,宋朝招募士兵,体验合格后,接着就是「黵面」程序。黵面后,新兵才能拿到相应的报酬「衣屦、缗钱」,称为「招刺利物」。

除脸上外,手臂、手背等部位也可刺字。如北宋的禁兵、厢兵往往刺面。宋仁宗时一般在脸上刺「××指挥」,以识别军士隶属部队的番号。宋宁宗时,湖南安抚司设置的亲兵,除已刺面外,还在左手拇指下添刺「湖南安抚司亲兵」七字。如果士兵改投他部,则要「改刺」;如果开小差被抓,则要加刺「逃走」二字。

因为黵面在宋朝的使用和流行,可以想见,岳母在岳飞背上刺上「精忠报国」四字并不意外,如果没有黵面制度,岳母也可能不会想起用刺字这种手段,来提醒儿子「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