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淘金与脉金矿的开采
但见汰金有洲,淘金有岗,瑞金有监,通金有场……浚琦碛以采摭,画蝉沙而披漉。大如落萁之豆,小如脱秕之粟,轻如麸之去 毙,细如尘之生曲。澄之汰之,倏胂蒲掬。渠阳泽铣,毓奇溪洞。寻苗厕沟之邃,破的碹壁之壅。炊以火则流脂铁笼之烈,淬以水则舂糜铅杵之重。吉挺旅陈,符采 飞动。
铸神鼎而制嘉量,是为万世不穷之用。
下面结合洪咨夔的记述先来看一下宋代的淘金生产:
宋代淘采黄金,主要是在江河水中和河床沙地淘汰而得。洪咨夔提到的“汰金有洲,淘金有岗……浚崎碛以采摭,画蝉沙而披漉”之句,就是指淘采砂金的场所和 劳作过程。砂金的颗粒大小和形状多种多样,“大如落萁之豆,小如脱枇之粟,轻如麸之去藐,细如尘之生曲”,最常见的是似沙粒大小的“沙金”和形如麦麸的 “麸金”。另外,在宋代的广南西路等西南部地区,山谷田野中也可淘金。据范成大记载:“生金出西南州峒,生山谷田野沙土中,不由矿出也。峒民以淘沙为主, 杯土出之,自然融结成颗。大者如麦粒,小者如麸片,便可锻作服用,但色差淡耳。欲令精好,则重炼取足色,耗去十二三,既炼则是熟金。”周去非在《岭外代 答》中也提到:“广西所在产生金,融、宜、昭、藤江滨与夫山谷皆有之。邕州溪峒及安南境皆有金坑,其产多于诸郡……凡金不自矿出,自然融结于沙土之中。小 者如麦麸,大者如豆,更大如指面,皆谓之生金。”从以上记载可以看出,宋代人称为“生金”的,是指淘采出后不经熔炼的黄金;称为“熟金”的,则是指淘采出 后再入炉熔炼去除杂质的黄金。
水源便利的地方,淘金活动可以常年进行,但各地由于矿砂中含金量的差异以及使用的淘金工具不同而产量各 异。唐开元年间,陈藏器在《本草拾遗》中曾记录了“麸金生水沙中,毡上淘取或鹅鸭腹中得之”等方法,第一种是使用毛毡作为淘金工具,这在当时可能是普遍采 用的方法。等二种是借助于鹅鸭吃入腹中后又通过粪便排出体外的方法获得黄金。这种方法,宋代仍然沿用,例如,南宋人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中提到:“邕管永 安州,与交陆一水之隔尔,鹅鸭之属至交耻水滨游食而归者,遗粪类得金……”。但这只是偶然的、少量的获得,不可能作为各地生产黄金的普遍手段。根据史料记 载,宋代使用得更多的则是以下的方法。朱或的《萍州可淡》云:“两川冶金,沿溪取砂,以木盘淘,得之甚微,且费力。登、莱金,坑户止用大木,锯剖之,留刃 痕。投沙其上,泛以水,沙去,金著锯纹中,甚易得。”这里提到宋代两个地区淘金时使用的两种工具,一个是四川地区,用木盘淘金,便于个人手持操作,适合于 分散的个人作业,但生产效率较低。另一个是富产黄金的京东路地区,淘金方法是把独木剖开,凿成凹槽,即制成木溜槽,由人投沙其中,冲水淘采。由于金的比重 高于沙土,所以在冲水淘选的过程中被沉积在木溜槽的底部,又受到锯纹等凹痕的保护,不会被水冲走,便于采集。这种方法便于采用集体劳作的形式,生产效率较 高。宋代使用的淘金工具,除前面提到的毡、木盘、木溜槽等外,《大冶赋》中有“倏胂蒲掬”之词,华觉明等人解释为“用蒲叶集取金砂”,并指出“这是其它文 献中罕见的”。据此推测,“倏胂蒲掬”也可能是指采金者用蒲叶编成簸箕之类的工具来淘金。另外,在远离水源之地,人们则利用降雨时节收集黄金。人樊绰 的《蛮书》中记载了云南地区的采金活动:“生金,出金山及长傍诸山、藤充北金宝山。土人取法,春冬间先于山上掘坑,深丈余,阔数十步。夏月水潦降时,添其 泥土入坑,即于添土之所沙石中披拣。有得片块,大者重一斤或至二斤,小者三两、五两,价贵于麸金数倍。”宋代人李石的《续博物志》中仍有此类记载。可见, 在云南山区,人们长期以来一直巧妙地利用了夏季雨水冲刷的方法采金。不仅如此,由于当地砂金颗块较大,人们还可以用手工拣选的方法直接挑出黄金。
再看脉金矿的生产:
宋代的采金者除了以淘采砂土的方式寻找黄金外,还注重查找脉金矿“苗路”,进行地下开采。宋人在开宝年间(968~975)注释陈藏器《本草拾遗》所述 《金屑》条时已提到:“按陈藏器《拾遗》云……常见人取金,掘地深丈余,至纷子石。石皆一头黑焦,石下有金,大者如指,小犹麻豆,色如桑黄,咬时极软,即 是真金。”到北宋末期,寇宗爽在《本草衍义》一书中进一步将纷子石称作“伴金石”,日:“颗块金即穴山或至百十尺,见伴金石,其石褐色,一头如火烧黑之 状,此定见金也,其金色深赤黄。”从而确定了此石与金矿的共生关系。这说明,唐代采金者的发现,经过宋代采金者的实践而被肯定,并总结成寻找金矿的理论依 据。
据宋代史料提供的情况看,当时无论是南方地区还是北方地区都有开采脉金矿的活动。京东路的登州、莱州,不仅产砂金,也是脉金矿产 地。在为胡宿作的墓志中提到:“庆历六年夏,河北、河东、京东同时地震,而登、莱尤甚。”当时胡宿认为这是不祥之兆,“必有内盗起于河朔。明年,王 则在贝州起兵反叛,公(胡宿)又以为登、莱视京师为东北隅,乃少阳之位也。今二州并置金坑,多聚民以凿山谷,阳气损泄,故阴乘而动。县官入金岁几何,小利 而大害,可即禁止,以宁地道”。从胡宿的“多聚民以凿山谷,阳气损泄”之意来看,登、莱等州除有淘金活动外,无疑还从事着开采脉金矿的活动。南方地区,脉 金矿的开采场地就更多了。绍圣三年(1096),湖南转运司上言潭州益阳县金矿兴发之事时,特意强调:“先碎矿石,方淘净金,抽分槿(榷)买人官”。南宋 末朱辅的《溪蛮丛笑》对辰州地区采金活动也有记载:沙中拣金,又出于石。
碎石而取者,色视沙金为胜。金有苗路,夫匠识之,名丝金。可见,两宋时期,益阳县、辰州等地从事的也都是开采脉金矿的活动。
开采脉金矿的过程要比淘金复杂得多。由于地下采出的脉金矿石,祁宗政新书网带有大量的岩石杂质,所以开采出矿石后,首先要破碎矿石,再进行精选。我认为,洪咨夔在 《大冶赋》中提到的“寻苗厨沟之邃,破的碹壁之壅。脓以火则流脂铁笼之烈,淬以水则舂糜铅杵之重”等句内容,就是指开采、碎选脉金矿石的过程,然而,已往 的研究者并没有对这一过程作出明晰的解释。事实上,早在南宋时期,王象之在《舆地纪胜》中有一条靖州开采脉金矿的记载,恰恰为《大冶赋》这段记述提供了清 晰的注解。现将《舆地纪胜》中靖州开采脉金矿的内容全文抄录如下:
金井邪直深浅不等,或十丈、或二十丈、或三十丈、或五十丈;或直或 曲,或横或邪,因其苗脉所向而随之,至于水际而止。故春夏多为水所淹,秋冬则水泉收缩而可以取矣。然宝之所生,皆有碹石以为之墙壁,而矿取其中。善取者乃 得其真矿,否则多杂碹磙。是故,或厚或薄,或多或少,不能齐也。辨矿之术,铜豆为先,黄窠鸟窠次之,若金星见于石,则兴废(发)
之兆 也。炉院在金场山之下。围以木栅,而臼杵布于四方;中为水池,而:欠堂环于其上;临池作亭,乃监官阅视之处也。每自井中凿来矿石,则载以柴而火之;淬以水 而舂之;淘汰殆尽,而金始见矣。王象之的描述通俗易懂,明确地解析了洪咨夔《大冶赋》的内容,为我们揭示了宋代劳动人民从脉金矿床中获得黄金的生产过程。
结合《舆地纪胜》的记载释读《大冶赋》可知,脉金矿的生产过程大致要经过以下几道工序:第一步,从地下采出含金矿石。《舆地纪胜》指出:“然宝之所生, 皆有碹石以为之墙壁,而矿取其中。善取者乃得其真矿,否则多杂碹磙”,此句即为《大冶赋》中“寻苗厨沟之邃,破的碹壁之壅”的过程。“寻苗厨沟之邃”是 指:在开采中,由于受到降雨因素引起的地下水季节性涨落的影响,矿脉时而显露,时而被淹,寻找苗路、开采矿脉只能挖掘到水际而止。“破的碹壁之壅”是指: 采挖时,因含金矿石蕴藏在殖石之内,需破碹石取之。第二步,破碎含金矿石。破碎矿石的过程是:先用柴火烧灼矿石,使其酥脆析裂;然后用水淬之,使其突然遇 冷破碎成小块,再舂成矿末。这一工序也就是《大冶赋》中所说的“掀以火则流脂铁笼之烈,淬以水则舂糜铅杵之重”。第三步,用水淘洗矿末,即用重力选矿法淘 出金末或精矿。经此三道工序生产出的金只是等同于宋人所说的“生金”,尚需用炉熔炼,去除杂质后制成固定形制。这一道工序,王象之没有提及,但是在生产过 程中是实际存在着的。《大冶赋》中“吉挺旅陈”之句就是表明淘选出的金末要经过熔炼制成金铤。另外,寇宗爽的《本草衍义》卷五《金屑》条中也明确地指出: 无论是颗块金还是麸金,“此等皆是生金也。其金得之皆当销炼。麸金耗折少,块金耗折多”。除了对金要进行提纯的需求外,从便利运输和贮藏的角度考虑,将生 金熔铸成型也是当时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
在宋代的采金史料中,常有直接淘采出纯度高的大金块的记载。例如:宋仁宗庆历四年五月乙亥, “江南西路抚州)金豁县得生金山,重三百二十四两(按:宋秤一斤为16两,每两约40克。三百二十四两约重12960克)”,登州、莱州有时能采出“重二 十余两为块”的黄金。而在北政和五年六月,在荆湖南路潭州属下的芦荻冲淘金时发现一块重达九斤八两(约重6080克)的生金块,“同日淘得颗块金甚 多,及自七月二十日掘得碎金,后来至十:二月十八日又复掘得金四百七两二钱”。同年十:二月,“据邕州申:万州永依寨告发枕门等处出产金宝,采到生大金 花,不经烹炼,一块重一十一斤五两(约重7240克),一块重七斤八两(约重4400克)”。上述采到大金块的地区,往往是蕴藏着丰富金矿资源的地区。
以上诸多记述有力地说明,宋代在淘取砂金与开凿脉金矿的生产活动中,努力挖掘生产潜力,改进生产技术,发展传统的淘金生产的同时还积极致力于扩大脉金矿床的开采地域,从而使我国黄金生产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与本文相关的文章
阅读 (59)
1 历史上年纪最小的皇帝和女帝,即位时一个刚满百天,另一个仅满月阅读 (116)
2 北齐初代皇帝高洋阅读 (131)
3 世人皆知杨广亡隋 却不知杨广孙子死前说了1句话 成为千古名言阅读 (173)
4 隋朝末代皇帝皇泰主杨侗阅读 (215)
5 一文带您了解古今印度历史阅读 (343)
6 二战后期日本的玉碎计划(日本的一亿玉碎计划是什么)阅读 (332)
7 二战日本无条件投降的真实目的是什么意思(是什么原因让日本无条件投降的)阅读 (390)
8 二战德国为什么不打日本(二战德国能打败日本吗)阅读 (343)
9 日本战败天皇为什么没惩罚(二战日本天皇为什么不受惩罚)阅读 (367)
10 甲午海战北洋舰队参战军舰(甲午中日海战日本舰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