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河西地区的民族政权:西凉府吐蕃政权北宋河西地区的民族政权:西凉府吐蕃政权

北宋河西地区的民族政权:西凉府吐蕃政权

西凉府吐蕃以六谷蕃部为中心,组成了西北吐蕃的第一次联盟。“六谷”是指发源于祁连山的六条河流,从南往北依次为古浪河(洪源谷)、黄羊河、杂木河(闸渠河)、金塔河(阳晖谷)、西营河、东大河,这六条河流经谷地,构成了凉州地区绿洲地带。“六谷蕃部”就是指居住在凉州城南这六条山谷中的吐蕃人和吐蕃化的各民族部落联合体。其称谓有“六谷蕃部”、“六谷蕃众”、“六谷部族”等。
一、西凉府吐蕃部族

“安史之乱”爆发后,吐蕃大量进入河西地区,的河西成为吐蕃的重要聚居地。至五代时,后晋彰武军节度判官高居诲从灵州渡黄河至于阗(今新疆和田县),还“往往见吐蕃族帐”。由此可知,仍有大量的吐蕃部落散布于河西地区,灵、凉、甘、瓜、沙五州均为吐蕃的重要居住地。但这一带吐蕃部落名称缺乏记载,只有西凉府吐蕃(凉州吐蕃)在文献中可见。

折逋族,系凉州大族。《新五代史・吐蕃传》、《旧五代史・吐蕃传》、《宋史・吐蕃传》、《册府元龟》、《五代会要》等均有所记载。据《宋史・吐蕃传》载,后汉乾(948-950)初,权知西凉府孙超死后,“州人推其土人折逋嘉施权知留后”。后周广顺三年(953年),“以申师厚为河西节度。师厚初至凉州,奏请授吐蕃首领折逋支等官”。宋乾德四年(966年),折逋葛支知西凉府。宋淳化二年(991年),权知西凉府、左厢押蕃落副使折逋阿喻丹来贡。淳化四年(993年),阿喻丹死后,以其弟喻龙波(游龙钵)为保顺郎将代其任。宋咸平元年(998年)十二月,河西军左厢副使、归德将军折逋游龙钵来朝。据文献记载,其首领有折逋钵督、折逋嘉施、折逋穷罗、折逋葛支、折逋阿喻丹、折逋喻龙波(结布伊朗布、喻龙波、俞龙波)等。

折平族,亦系凉州吐蕃大族。宋淳化五年(994年),大首领督延巴率六谷诸族贡马千匹。其部族曾受李继迁侵扰,愿与“会兵灵州以备讨击”。宋景德三年(1006年),宋朝授折平族首领撒逋渴为顺州刺史,充本族军主。其首领有铸督延巴、握散、撒逋渴等。

六谷部,西凉府吐蕃大族,以居住在凉州城南六条河谷地而得名。《续资治通鉴长编》谓“六谷者,西北之远蕃也,羌夷之内,推为雄豪”。六谷部分左、右厢,左厢副使为折逋游龙钵,右厢副使为崔悉波,六谷都首领、大首领为潘罗支、厮铎督兄弟二人。潘罗支与宋朝结好以攻讨李继迁。宋景德元年(1004年)六月,潘罗支遇害后,其弟厮铎督被立为首领。

另外还有宗家族、当尊族(一作当宗族)、阎藏部、潘毒石鸡部、觅诺族、厮邦族、的流族、马家族、周家族、赵家族、日姜族、样丹族、阳妃谷部、逋速、鹘鹦部、吴福圣腊部、督六族、崔悉波族(亦作促勒锡卜部)、咩逋族(亦作密本族)、没暇拽于部、卑宁族等诸多吐蕃部族。

二、六谷联盟的民族构成

凉州历来是多民族聚集地区。自汉唐以来,月氏、匈奴、鲜卑、氐、羌和汉人在这里错居杂处。时期,中亚的粟特商人东来贸易,即以凉州为根据地,然后北出长城,南下江淮,足迹遍布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时,凉州大小七城,粟特商人即占据其中五城。唐朝初期,回鹘、契、思结、浑等铁勒部落迁居凉州,使凉州地区的民族成分更为复杂。“安史之乱”后,吐蕃乘机扩张,向凉州地区进兵。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吐蕃首领论・墀桑、思结卜藏悉诺囊等率军至凉州,但因河西防务强固,攻取凉州未能获胜。唐代宗广德(763-764)以后,吐蕃仗恃自己的军事力量,攻占河西地区,“凉州广德二年陷于西蕃”。这是吐蕃迁入凉州的开始,吐蕃统治凉州长达一百余年。唐咸通二年(861年),归义军节度使张议潮率兵收复凉州,其地“又杂蕃浑”。吐蕃的奴部末“本是河西、陇右陷没子孙,□国弃掷不收,变为部落”,他们留居在这里的人数更多。张议潮又请调山东郓人二千五百,戍守凉州,及黄巢起义,遂被阻绝,戍兵沦落而成百姓。在吐蕃攻占河西地区的过程中,大量吐蕃部落迁入河西。高居诲《使于阗记》记载了吐蕃部落在河西的分布,“自灵州渡黄河至于阗,往往见吐蕃族帐”。唐末五代时,凉州地区渐为吐蕃所倚重,河西走廊西部的吐蕃部落开始大规模地向凉州集结,凉州城外便成为吐蕃人聚集的重要地区。“凉州郭外数十里尚有汉民陷没者耕作,余皆吐蕃”,凉州城内则为汉民,人数不多,入宋以来,仅剩汉民三百户。显然,吐蕃是凉州居民的主要成分。

六谷联盟的民族成分是以吐蕃人为主,但也有少数汉人存在,另外还有一部分陷蕃后吐蕃化的汉人、回鹘人、党项人等。如折逋氏与灵州(治今宁夏吴忠市北)、夏州(治今陕西靖边县西北白城子)、麟州(治今陕西神木县西南)的折氏同出一源,原为党项羌,因长期受吐蕃的统治,显然已吐蕃化。右厢押蕃落崔虎心是汉族,原为陇右河西陷落于吐蕃的唐朝戍边将士后代,成为唐末的末人,这时也已吐蕃化。所以凉州的六谷蕃部势力最大的应是左厢吐蕃化的党项羌与右厢吐蕃化的汉人。根据文献记载,六谷蕃部的左、右两厢共有十八首领,分统十八部落。左厢为督六、日姜、的流、厢邦、心山王家等族,除心山王家族为吐蕃化的汉人外,其余均为吐蕃化的党项羌人。右厢为者龙、渴龙、刑家、懒家、章家、周家、赵家、乞当、样丹、马波、宗家、章迷等族。“刑家”即“邢家”,“懒家”即“赖家”,与章、马、周、赵、宗家族皆为吐蕃化的汉人,为唐朝末末部落集团的后裔。从此,河西吐蕃便以凉州为中心,组成了吐蕃地方集团。

三、六谷联盟的兴衰

(一)联盟的形成

大约在五代后唐时期,西凉府吐蕃已经形成以六谷蕃部为核心的集团。因为凉州居民的构成以吐蕃人为主体,所以凉州吐蕃联盟的首领大部分是吐蕃族人担任。

凉州自唐末陷入吐蕃后,“虽为吐蕃所隔,然其地亦自置牧守或请命于中朝”。后唐天成(926-929)中,权知西凉府留后孙超遣大将拓跋承诲来贡,唐明宗召见承诲,授孙超为凉州刺史充河西军节度留后。后唐清泰元年(934年),又有李文谦来请命,后数年,凉州人逐出文谦。后晋天福七年(942年),“灵武冯晖遣牙将吴继兴代文谦为留后”。后晋天福八年(943年),泾州押衙陈延晖赍诏书安抚凉州,但被凉州人所劫留,立为刺史。至后汉隐帝时,“凉州留后折逋嘉施来请命,汉即以为节度使”。此时折逋嘉施在六谷蕃部和汉人中还没有建立起权威,不能制驭蕃部,因此,在数年之后,六谷蕃部向中原王朝提出任命汉人为主帅的要求,于是凉州的统治权重又落入汉人手中。后周广顺二年(952年),始以申师厚为河西节度使。但申师厚初至凉州,奏请授吐蕃首领折逋支等为官。显然,申师厚已清楚地意识到单凭自己的力量无法统治,必须借助于吐蕃人及当地吐蕃化汉人的力量。然而凉州夷夏杂处,民族关系复杂,而申师厚不能抚安。但是另一方面,此时凉州吐蕃势力渐趋增强,已不允许非吐蕃族人占据首领位置。不久,申师厚“为其所迫,擅还”,而中原王朝对“凉州亦不复命帅”。

在六谷联盟初期,汉人也曾担任过“主帅”、“首领”,并且是以“请帅”或“劫留”中原王朝官吏的形式出现。这种现象正说明六谷蕃部由分散走向局部的统一,联盟已经形成,六谷蕃部成为有实力的地方吐蕃集团。

(二)联盟的兴盛

后周显德(954-959)中,以申师厚离开凉州,折逋氏担任领袖为转折点,至潘罗支时,六谷吐蕃联盟达到鼎盛阶段。

申师厚被迫离开凉州后,六谷蕃部首领折逋支掌握了凉州统治权,成为六谷蕃部大首领,被拥立为凉州刺史。自此后,凉州吐蕃联盟的统治权就牢牢地掌握在吐蕃人手中。

折逋支死后,其子阿喻丹继位,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年),即以“权知西凉州、左厢押落使”的身份向宋朝进贡。宋淳化四年(993年)阿喻丹死后,其弟喻龙波(即游龙钵)继位,宋太宗正式册命其为“保顺郎将”。关于此事,《宋会要辑稿・方域・西凉府》记载得较详细:“淳化四年闰十二月,以西凉府总管、权知军府事俞龙波为保顺郎将,以阿喻丹死,奏乞真命也。”宋朝对折逋喻龙波的册命,是在折逋喻龙波提出请求后正式同意册封的。

喻龙波在位时期,党项崛起,军事实力已渐趋强大,凉州便成为党项首要攻掠的目标。党项不断侵掠六谷蕃部的人畜,六谷蕃部损失惨重,生存面临严重的威胁。面临着强敌压境的险恶局势,折逋喻龙波为进一步加强对吐蕃部落的统治,藉重于宋朝的实力与威望,重新提出要求。宋至道二年(996年),请宋朝派遣凉州主帅。于是宋朝诏丁惟清“知州事,赐以牌印”。丁惟清原是宋朝派往凉州市马的官员,因其“至而境大丰稔”,为吐蕃人所挽留。而此时灵州已被党项人围攻,吐蕃“卖马还过灵州,被党项所略”,于是丁惟清滞留在凉州。宋朝顺应六谷蕃部首领的请求,便任命丁惟清为凉州主帅,总领六谷蕃部和凉州地区军事。喻龙波也乘宋太宗去世,真宗即位之际,不顾路途艰险,亲自入朝进贡。宋真宗咸平元年(998年)十一月一日,河西军左厢副使、归德将军折逋游龙钵赴宋,献马二千匹。此时喻龙波赴京朝贡是为了结好宋朝以抵抗党项的进攻,具有明显的政治军事色彩。

然而从当时凉州的形势看,由于折逋喻龙波不能组织凉州各部有效地抵御的进攻,其威信与地位下降。于是出身贵族的潘罗支崭露头角,脱颖而出。潘罗支不但取代了喻龙波,成为凉州地区蕃部都总管,而且超越了宋朝任命的凉州刺史丁惟清,主管凉州地区的军事和民政。此时党项不断加紧侵扰凉州,而且夺取了宋朝的灵州四郊之地,长期围攻灵州孤城。潘罗支为了抗击党项,多次遣使赴宋朝,愿意配合宋朝军队“戮力讨继迁”。宋朝一些边官如张齐贤、李继和等也都主张封授潘罗支,与六谷蕃部共制党项。这年底,潘罗支又移书李继和,声称“将发兵讨李继迁,愿闻朝廷出师之期”。希望宋朝共同出兵,东西夹击。由于宋朝怯弱畏战,未能答应潘罗支的请求。宋咸平五年(1002年)三月,党项首领李继迁大集蕃部,全力以赴攻灵州,致使灵州陷落。

西夏攻陷灵州后,将目标对准凉州。李继迁企图轻而易举占领这个军事与交通重镇,于是采用招降的办法。宋咸平五年(1002年)十月,李继迁派人送铁箭引诱潘罗支,被严厉拒绝,而且“戮一人,挚一人,以听朝旨”。潘罗支又向宋朝贡马,以供军需,竟一次贡马多达五千匹。由于六谷蕃部处于党项攻击的险境中,潘罗支一方面组织兵力,抵御李继迁的侵扰,另一方面,争取与宋结盟,联合夹击党项。此时,发生了宋朝兵士侮辱成逋事件,潘罗支以大义为重,不计前嫌,再次遣使赴京,愿意为宋朝效力。宋咸平六年(1003年)四月十四日,潘罗支派铎论朝贡,“且言六谷聚兵,愿会王师击继迁”。潘罗支的忠心获得宋朝好感,授潘罗支为朔方节度使、灵州西面都巡检使,仍遣使赍国信及铠甲赏赐。但宋朝廷内心深处却对六谷蕃部并无诚意,对潘罗支提出的“会兵”之议予以刁难,诏令“所请会兵,如至乌白池、盐州已来,即为进师”。盐州在今陕西定边县,而从凉州到盐州,必须越过党项境内,这意味着六谷蕃部只有攻灭党项,宋朝才能出兵,其条件苛刻。宋朝对六谷蕃部表示亲近,进行封赏,只不过利用其牵制和消耗党项实力,为宋朝实施“以夷制夷”的政策而已。

宋咸平六年(1003年)元月,党项李继迁集中兵力围攻宋朝麟州(治今陕西神木县西南),惨败而归。李继迁并没有因麟州之败而松懈自己的斗志,反而乘自己刚败,六谷蕃部放松警惕之机,于同年十二月,出其不意,率兵突袭凉州,攻陷凉州城,六谷蕃部伪降。突袭的成功,使李继迁陶醉。潘罗支与其弟厮铎督乘继迁得意忘形之机,联合六谷部及者龙族大败李继迁。宋景德元年(1004年)六月,潘罗支又遣兄邦逋支使宋奏请,“欲更率部族及回鹘精兵直抵贺兰山讨除残孽,愿发大军援助”。对于潘罗支的这次奏请,宋真宗予以赐诏嘉奖。潘罗支率六谷蕃部成功地击退了党项李继迁的进攻,这标志着西凉府六谷蕃部地方政权的政治和军事达到了鼎盛阶段。

(三)联盟的衰落

潘罗支时代是六谷吐蕃联盟的鼎盛时期,而潘罗支被杀则成为六谷吐蕃联盟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李继迁死后,其子德明继位,李德明念念不忘凉州之败,伺机反扑。然而,李德明深知自己新立,足根未稳,惟恐宋朝与六谷蕃部、甘州回鹘联兵进攻,东西夹击,于是采用缓兵之计,千方百计麻痹宋朝,拆散宋朝与六谷蕃部、甘州回鹘的军事联盟,使凉州吐蕃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李德明遣使赴宋,佯装请和,态度诚恳,一再声明“父有遗命,永无二心”,遵循其父继迁遗嘱:“尔当倾心内属,一表不听则再请,虽累百表不得,请勿止也。”宋朝统治者接受了李德明的请和,不但册封他为定难军节度使、西平王,而且“赐袭衣、金带、银鞍勒马、银万两、绢万匹、钱三万贯、茶二万斤,给奉如内地”。同时,还一再下令六洛阳seo牛广谷蕃部、甘州回鹘等,让他们也“坚守和议”,不得出兵攻扰党项。

李德明的缓兵之计为自己赢得了充足的准备时间。宋景德元年(1004年)五月出兵进攻凉州,但却被潘罗支联合宗哥、龛谷诸族击败。再度失败,使李德明深知力攻难克,于是采取离间计。李德明利用者龙族与迷般嘱、日逋吉罗丹二族同源于党项的关系,指使二族公开叛投者龙,又策反了者龙族中的六个部落。潘罗支不明底细,率百余骑急赴者龙族地,被杀。潘罗支遇害后,其弟厮铎督率兵平息内乱,六谷诸部拥立厮铎督为首领。

厮铎督继任六谷部大首领后,继续实行联宋抗夏的政策,并率部进击党项,取得胜利。为了遏制党项吞并西凉府的野心,六谷蕃部不断扩军备战,向宋朝求购弓矢等武器以加强自己的实力。宋朝旧制规定,“弓矢兵器不入外夷”,而对于六谷蕃部,宋朝破例给赐,以示对厮铎督的优宠。厮铎督也以实际行动回报宋朝的恩宠,不但与西夏抗争,而且每年向宋朝进贡马匹,甚至遣蕃部首领入朝,以表忠心。

六谷蕃部与宋朝的友好往来,并不能遏制党项吞并西凉府的雄心壮志,党项首领李德明时刻不忘报父仇。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三月,遣兵至西凉,见六谷兵盛,不敢攻。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九月,又大举进攻西凉府,“德明遣军校苏守信领蕃骑袭击六谷,大首领厮铎督会诸族御之,大败守信兵”。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六月,党项首领李德明再次遣苏守信率兵出征,一举攻下西凉府,六谷蕃部大首领厮铎督投奔河湟厮,六谷吐蕃联盟灭亡。

四、六谷联盟的作用

六谷吐蕃统治凉州期间,在与宋朝、党项、回鹘、契丹等多方的角逐中产生过一定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历史作用。

第一,是民族融合、团结的第一个西北吐蕃部落联盟。

自从9世纪中叶吐蕃政权崩溃后,各地吐蕃部落处于分散的状态。五代宋初,凉州地区出现的六谷蕃部政权可以说是西北地区形成的第一个吐蕃部落联盟。

六谷吐蕃联盟由吐蕃化的汉人、党项羌人、回鹘人以及少数汉人组成,这些吐蕃化的各民族在一个共同的地域环境中,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具备了共同的文化心理、生活习惯,他们共同抵御党项的侵袭,共同捍卫自己的生存环境,他们出于切身利益而共同拥戴折逋嘉施、潘罗支、厮铎督等为首领,这是一个民族融合、和睦团结的吐蕃地方政权。

在民族融合问题上,生产方式和文化水平落后的民族被先进民族所融合,这是民族关系中的主流,但不可否认,也同时存在生产方式和文化水平先进的民族被生产方式和文化水平落后的民族所融合的现象,凉州吐蕃六谷蕃部的形成和兴盛就是吐蕃融合汉人的历史明证。

第二,维护了“丝绸之路”河西道的畅通。

六谷蕃部占据着丝绸之路的枢纽及东端的门户凉州,甘州回鹘、西州回鹘、于阗、喀喇汗王朝、大食、拂等贸易商队,都必须经过凉州地区。宋朝向西输出货物,也要从凉州中转。这种丝路贸易所获得的巨大利益,是六谷蕃部强盛的原因之一。巨大的贸易利益也促使六谷蕃部为维护这条联结东西的商道而进行不懈的斗争。

西夏李继迁在巩固了对银(治今陕西横山县东党岔镇大寨梁)、夏(治今陕西靖边县西北白城子)、绥(治今陕西绥德县东南50里)、宥(治今内蒙鄂托克前旗东南城川乡古城)、静(治今宁夏永宁县南)五州统治后,向西扩张,迫切地想控制丝绸之路。但六谷蕃部占据凉州,横于当道,成为其扩张的障碍。为此李继迁不怕困难与挫折,一次次地西征凉州。德明继位,承袭其父既定方针,继续与六谷蕃部交兵11年,终于夺取凉州。后又以凉州为前哨,终于攻占河西地区,使丝路贸易之利大部归于西夏。六谷蕃部多次抵抗党项的进攻,从某种意义上讲也就是争夺“丝绸之路”交通控制权的斗争。

第三,发展了凉州地区的社会经济。

凉州地区具有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这为六谷吐蕃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凉州地区地广民稀,水草丰茂,畜牧业得到迅速发展,马产量很高,又多名马。六谷蕃部向宋朝进贡的马动辄即两千匹、五千匹,其民间交易马匹的数额尚不在统计内。由此可见,当时凉州吐蕃的养马规模很大,养马业兴盛。

凉州地区农业也有发展,诸多河川及其支流周围又形成许多适宜农耕的绿洲地带,为农业生产提供了优越条件。凉州吐蕃中有部分吐蕃人也接受汉族先进的生产技术,从事农业生产,小麦种植普遍。由于农牧业生产的发展,商业贸易兴盛,以马作为商贸活动的重要产品。凉州吐蕃以自己的辛勤劳动开发了凉州,促进了凉州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四,影响了宋夏双方力量的变化。

凉州地区六谷吐蕃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养马业的发达,为宋朝提供了大批战马,成为宋朝战马的主要供给地。宋朝建立后,与辽国抗衡,需要建立庞大的骑兵队伍,马匹成为首要军需物资。起初,宋朝是向西北吐蕃和党项购买战马。党项割据后,宋朝的战马来源主要依靠六谷蕃部和甘州回鹘的供给,宋朝从凉州所得战马几乎占每年购马总数的一半以上。六谷蕃部政权灭亡后,党项占据凉州,宋朝失去了战马的重要来源,虽然宗哥、青唐吐蕃也向宋朝进马,但路途艰险,贡马有限。宋朝由此而出现马荒,只得转而购买川马。而川马矮小,战斗力和负载力差,因此,宋朝的骑兵深受影响,战斗力急剧下降。相反,西夏奄有凉州后,从凉州源源不断地取得战马,军事实力大增,成为宋朝的劲敌,而且丝路贸易之利大部被西夏据有。西夏经济发展,使西夏出现了元昊至乾顺统治的全盛时期。凉州得失,不仅直接关系着六谷蕃部的命运,也影响着西夏的强弱,同时制约了北宋的军事力量。六谷蕃部政权的灭亡是宋夏双方力量发生变化的一个重要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