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名臣赵抃北宋名臣赵抃

北宋名臣赵抃

赵拚(1008—1084) 字阅道,号知非子,北宋衢州(今浙江衢州)西安人。宋仁宗佑年间进士,曾为江原县令。宋仁宗嘉佑年间,赵拚入 蜀时,没有前呼后拥的随从,单人独骑,仅携一琴一鹤赴任。到职后,经常微服查访人间疾苦。他严惩坑害百姓衙役,处决罪行累累的不法僧 道和地痞流氓。又曾教育和释放因受蒙骗、被裹胁而参加[妖祀]的群众。放监那天,百姓欢声雷动,呼他为[赵青天],[铁面御史]。官 龙图阁学士,资政殿大学士,以太子少保致仕。卒谥[清献]。
  他擅豪翰,笔迹劲丽。为政相当清简,不喜欢繁文缛节。他同时也是个相当重视自身修为,学道有成的人,每到夜晚,必先沐浴、焚香, 再将日间作为恭谨地秉告上天。宋神宗立,召知谏院,并对他说:[闻卿匹马入蜀,以一琴一鹤自随,为政简易,亦称是乎!]
  赵拚任江原县令时,十分注重教育。为了勉励县学生员苦学成才,他除亲自授课外,还写了一首《劝学示江原诸生》的七律[古人名教在 诗书,浅俗颓风好力扶。口诵圣贤皆进士,身为仁义始真儒。任从乏味笑原思病,莫管时讥孟子迂。通要设施穷要乐,不须随世问荣枯。]其 为学、为人、为官的主张尽在诗中。赵拚为官,[日所为事,入夜必衣冠露香以告示于天;不可告,则不敢为也]。任殿中御史时,[弹劾不 避权幸,声称凛然,京师目为铁面御史]。明朝时,崇庆人民怀念赵拚,特为他和曾任蜀州通判的陆游共建一[赵陆公祠],大门悬[琴鹤梅 花]匾额。[琴鹤]乃颂扬赵拚的清正廉洁,[梅花]乃赞誉陆游的高洁情操。 《宋史》有传。
  赵拚工诗善书,与他同时代的苏辙就曾称颂他:[诗清新律切,笔迹劲丽,萧然如其为人。]他的作品传世不多,台北故宫收藏就有两件 ,也都称得上是劲丽之作。但不同的是:在第一件的《致知府阁下尺牍》中,用笔端正严谨,点画润泽,取法北宋初期书坛所流行的颜体,是 偏向[丽]的书风。而在另一件《致知郡公明大夫尺牍》中,结字则较宽散,用笔也朴质得多。细韧的笔画加上倾侧的字态,显得清劲而古雅 ,可说是偏向[劲]的书风。
  北宋名臣赵拚。 景佑元年(1034年),赵拚登进士第,除武安军节度推官。历知崇安、海陵、江原三县,通判泗州。至和元年(1054年),召为殿中侍御史。其后出知睦州,移梓州路转运使,旋改益州。召为右司谏,因论事出知虔州。宋英宗即位后,除天章阁待制、河北都转运使,治平元年(1064年),以龙图阁直学士再知成都。宋神宗即位后,官至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晚年历知杭州、青州等地。元丰二年(1079年),以太子少保致仕。元丰七年(1084年),赵拚逝世,年七十七。追赠太子少师,谥号[清献]。 赵拚在朝弹劾不避权势,时称[铁面御史]。平时以一琴一鹤自随,为政简易,长厚清修,日所为事,夜必衣冠露香以告于天。着有《赵清献公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