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党争
简介
宋神宗力图改革,拜王安石为宰相,开以新政,是为王安石变法。新政虽切中时弊,但实行上颇有问题,且得罪朝中保守派大臣的既得利益,遭到旧党极力反对。
旧党其中不乏有影响力的人物,如韩琦、司马光、欧阳修、苏轼等,王安石唯有晋用吕惠卿、曾布、章惇及韩绛等新人,予以抗衡。新旧党争前后凡五十余年,对北宋的政治产生颇大影响。
最初争论只是书生意气之争,司马光批评王安石变法的理由之一居然是南人不可当政,曾轻言:[闽人狡险,楚人轻易,今二相皆闽人,二参政皆楚人,必将引乡党之士,天下风俗,何由得更淳厚!]由于新、旧两党更迭执政,王安石曾两度退职,新政时行时废,臣民无所适从。
党争最初因为政见不同而起,后来演变成排除异己的夺权之争。
元丰八年(1085年)三月,在位十八年的宋神宗病逝,宋哲宗即位,在宣仁太后主导下,以司马光专权,因带有个人情绪的报复,致力于尽罢新法,所谓[元佑更化],恢复[祖宗旧制],前后历时九年,此一时期改革派人士几乎全招迫害贬职。蔡确、章惇等被贬至岭南(今广东一带),开启北宋贬官至岭南的先例。
元佑元年(1086年)王安石与司马光相继病逝,守旧派继续掌握大权,党争仍无止息,朝廷分裂成正反两党,得势反对党又分成三派:
元佑党人-得势-反对变法
朔党(朔学)-司马光、刘挚、梁焘、王岩叟、刘安世
洛党(洛学)-二程、朱光庭、贾易
蜀党(蜀学)-苏轼、苏辙、吕陶、上官均
元丰党人-失势-支持变法
洛党朱光庭、贾易等攻击苏轼诬蔑宋仁宗不如汉文帝,宋神宗不如汉宣帝,以为是对先皇不敬。这时吕陶、上官均挺身而出为苏轼辩护,史称蜀洛党争。至此党争仅沦为意气之争,终使朝纲不振,政风日坏。
元佑九年(1094年),宣仁太后病逝,宋哲宗亲政,章惇入汴京,拜尚书省左仆射兼门下侍郎,恢复宋神宗的新法,史称[绍述],意为继承,除曾布为翰林学士,晋张商英为右正言。
章惇当政期间,对元佑诸臣大肆清洗,以[抵毁先帝、变易法度]的罪名,剥夺了司马光、吕公着等人的赠官谥号,绝大部分的旧党党人都被流放或罢黜,贬到岭南等蛮荒地区,又企图追废宣仁太后,为哲宗所止。但在公家事务上,章惇甚为正派,未曾以官爵私其亲信。
宋徽宗即位后,将章惇则以罪贬逐于外,改用韩忠彦、曾布为宰相,试图化解新党争,但党争已是无可化解。徽宗起用蔡京,恢复新法,但蔡京奸险不堪,与宦官童贯等勾结,立[元佑党人碑],将司马光等309人定为奸党,碑上有名者及其子孙永远不得为官,皇家子女亦不得与名单上诸臣后代通婚;结果忠良尽去,国事不堪闻问,加速北宋覆亡。
影响
余英时说:[党争是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中一个重要的构成部分。],又说[在熙宁变法以前,皇帝是超越于党争之上的;但在神宗与王安石‘共定国是’以后,皇帝事实上已与以宰相为首的执政派联成一党,不复具有超越的地位。]。
与本文相关的文章
阅读 (59)
1 历史上年纪最小的皇帝和女帝,即位时一个刚满百天,另一个仅满月阅读 (116)
2 北齐初代皇帝高洋阅读 (131)
3 世人皆知杨广亡隋 却不知杨广孙子死前说了1句话 成为千古名言阅读 (172)
4 隋朝末代皇帝皇泰主杨侗阅读 (214)
5 一文带您了解古今印度历史阅读 (343)
6 二战后期日本的玉碎计划(日本的一亿玉碎计划是什么)阅读 (332)
7 二战日本无条件投降的真实目的是什么意思(是什么原因让日本无条件投降的)阅读 (390)
8 二战德国为什么不打日本(二战德国能打败日本吗)阅读 (343)
9 日本战败天皇为什么没惩罚(二战日本天皇为什么不受惩罚)阅读 (367)
10 甲午海战北洋舰队参战军舰(甲午中日海战日本舰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