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代十国时期,有一个传奇人物,他一生历经五朝十二帝,是真正的官场不倒翁。他就是冯道。
冯道(882年-954年),字可道,号长乐老,出身于晚唐,主要的活动都在五代十国时期。在那个纷乱的年代,十几年甚至几年就换一次朝代,但是冯道却历经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朝,而且都做到宰相、太师这样的高官,而且还短暂支持过少数民族政权的建设——曾经向辽太宗称臣。
公元907年,朱温篡唐称帝,建立后梁,大唐帝国落下帷幕,中国进入兵连祸结的五代十国。同年,原幽州节度使刘仁恭之子刘守光发动叛乱,囚禁刘仁恭,征召小有名气的冯道为掾属(相当于私人助理或者秘书之类的官职)。这一年,冯道25岁。
公元911年,刘守光自立为帝,建立大燕政权—— 这是冯道经历的第一个皇帝 。
不久,刘守光与晋王李存勖发生冲突,[不知死活]的冯道建议刘守光停止战争,被怒不可遏的刘守光投入大牢,幸亏有人搭救,他才保命出狱。
李存勖,五代十国时期的英才,就连朱温也对他畏惧三分,失心疯的刘守光哪里他的对手。刘守光败亡之后,冯道前往太原,投奔晋王李存勖。按照道学家的说法,这叫屈身事敌,不知廉耻,冯道可不吃这一套。
在李存勖手下,冯道遇到了伯乐,即监军使张承业。张承业之于李存勖,等于萧何之于刘邦,李存勖对他颇为倚重。张承业虽是宦官,但为人正直,用人唯贤而不问出身,不遗余力地提拔冯道。日本学者砺波护在《冯道——乱世の宰相》当中称张承业是冯道的贵人,这个评价是很准确的。除了张承业,他的搭档卢质对冯道的拔擢也功不可没。
卢质的职务是掌书记(掌管军政和民政的机要秘书),与出身低微的张承业不同,他出身显赫,门第高贵,但难能可贵的是,他并没有豪门子弟的浮夸习气,推荐人才时并没有像其他名家子弟那样相互援引,结党营私,而是和张承业一样任人唯贤。李存勖的两大臂膀都对冯道青睐有加,冯道的仕途顺风顺水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919年,37岁的冯道接替卢质,出任掌书记(相当于副宰相)。
923年,李存勖消灭后梁,登基称帝,建立后唐—— 这是冯道经历的第二个皇帝 。
后梁与后唐争霸期间,冯道随军出征,与士卒同甘苦,住在茅草屋里,睡在喂马的草料上,用自己的俸禄犒劳士卒,部下把掠夺来的美女献给他,他极力拒绝,实在拒绝不了的,他就先找个地方把她们安置下来,然后再派人寻找她们的父母,把她们送回家。
924年,42岁的冯道因父亲去世回家乡守孝,此时的他已经名满天下,地方官免不了要来巴结一番,对于地方官的[心意],他一概拒绝,自己住在简陋的茅草棚里,还把剩余的俸禄拿出来分给遭遇饥馑的乡民。父老乡亲当中如有无力耕作的人,他就夜里悄悄去耕种,主人知道后登门拜谢,他却说不是自己做的。
926年,李嗣源发动叛乱,李存勖死于乱军之中,帝位被李嗣源取代,即唐明宗—— 这是冯道经历的第三个皇帝 。
李嗣源的帝位[来路不正],但他是个雄才大略的皇帝,即位初期即任命冯道为端明殿首席学士兼兵部侍郎。
唐明宗时代是冯道奠定个人事业和声望的最重要的阶段。据《册府元龟》和《五代史》记载,在冯道经历的诸多帝王当中,对他表彰最多的就是唐明宗,这也是冯道一生中政治贡献最多的黄金年代。
有一次,唐明宗问冯道:[如今天下丰收,老百姓都很富足吧?]冯道说,[不是,谷贵饿农,谷贱伤农,这是常理。我记得聂夷中的《伤田家诗》,二月卖新丝,五月粜秋谷。医得眼下疮,剜却心头肉。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不照绮罗筵,遍照逃亡屋。]唐明宗甚为感动,命令侍臣把这首诗记下来,经常诵读。
927年,45岁的冯道出任宰相,位极人臣。6年后,唐明宗去世,唐愍宗继位—— 这是冯道经历的第四个皇帝 。
潞王李从珂表示不服,于934年发动叛乱,登基称帝,是为唐末帝—— 这是冯道经历的第五个皇帝 。
唐愍宗仓促逃亡,途中被李嗣源的女婿石敬瑭杀死。 冯道这时候干了什么呢?率领文武百官开城投降。按照道学家的说法,冯道可真是软骨头。
936年,石敬瑭联合契丹人消灭后唐,建立后晋,即后晋高祖—— 这是冯道经历的第六个皇帝 。
作为后唐元老的冯道进入新朝,官职依然是宰相。这个石敬瑭,就是中国历史上出了名的[儿皇帝]。有一次,他打算派遣使臣出使契丹,在当时人看来,契丹是蛮夷、有死无生之地,谁都不愿前往,冯道主动请缨,连家也不回,只派人给家里送了个口信就出发了。
契丹皇帝赏识冯道的才干,打算把他收为己用,冯道婉拒:[晋与契丹是父子之国,我在哪里都是一样的。]因为这句话,于是后世历史学家讽其为[奴才的奴才]。按照道学家的看法,这不但是无君,更是无父,地道的奴才。
石敬瑭对冯道颇为倚重,去世的时候更是给了冯道托孤大臣的待遇,将幼子托付给他,希望他能忠心辅佐。冯道在石敬瑭的病榻前答应了,等石敬瑭一死,他认为国家多难,立幼子容易引发动乱,于是率领朝臣拥立石重贵为帝—— 这是冯道经历的第七个皇帝 。
947年,契丹皇帝耶律德光消灭后晋,65岁的冯道再次更换门庭—— 这是冯道经历的第八个皇帝。
作为一个汉人,却对契丹人卑躬屈膝,按照道学家的说法,这叫数典忘祖,不知廉耻。
志得意满的耶律德光在冯道面前傲慢地问道:[你看这天下百姓,如何可救?]这是一句反话,意思是,天下的百姓我想杀就杀,你能奈我何。冯道说:[就算是佛祖再世也救不了百姓,但是陛下您能耐比佛祖大,只有您才能救得了百姓。]马屁拍得耶律德光极为受用,于是打消了杀念。
在中国历史上,但凡胡人南下,中原百姓总是免不了惨遭屠戮,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犬。在灭顶之灾面前,冯道用阿谀奉承的方式化解了这场灾难,保住了无数生灵的性命,但是这也为他招来了恶名。以一人之骂名挽救苍生,值乎?
同年2月,刘知远在太原称帝,建立后汉,即后汉高祖—— 这是冯道经历的第九个皇帝。
4月,耶律德光返回契丹,命令冯道等降臣随行。抵达栾城时,耶律德光病逝,耶律阮先行一步赶回契丹争夺皇位,冯道等人滞留镇州。8月,汉军收复镇州,冯道归附后汉。
刘知远病逝之后,刘承祐即位,即后汉隐帝—— 这是冯道经历的第十个皇帝 。
之后,后汉发生叛乱,刘承祐命令郭威率军出征,平叛之后,郭威于950年反戈一击,被士卒拥立为帝,是为后周太祖—— 这是冯道经历的第十一个皇帝 。
954年,周太祖病逝,他的养子柴荣继位,即后周世宗—— 这是冯道经历的第十二个皇帝。
同年4月,冯道病逝,终年73岁。周世宗废朝三日,追封冯道为瀛王,赐谥文懿。6年之后,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北宋,五代十国结束,一个新时代开始了。冯道看到了乱世的开始,却没有看到它的结束。
五代乱世,王侯将相朝不保夕的比比皆是,冯道虽然屡次改换门庭,为人不齿,但没做过什么太缺德事,于治国安邦无太大建树,却也能修身齐家。
冯道晚年自称长乐老,有点得意忘形之态,也难怪欧阳修说其寡廉鲜耻,有些学者认为冯道的行为属于委曲求全,保国安民,个人觉得又太拔高了。无论如何,冯道的行为都和我们的传统价值观不相符,肯定不是正面的典范。
与本文相关的文章
阅读 (57)
1 历史上年纪最小的皇帝和女帝,即位时一个刚满百天,另一个仅满月阅读 (116)
2 北齐初代皇帝高洋阅读 (131)
3 世人皆知杨广亡隋 却不知杨广孙子死前说了1句话 成为千古名言阅读 (172)
4 隋朝末代皇帝皇泰主杨侗阅读 (214)
5 一文带您了解古今印度历史阅读 (343)
6 二战后期日本的玉碎计划(日本的一亿玉碎计划是什么)阅读 (332)
7 二战日本无条件投降的真实目的是什么意思(是什么原因让日本无条件投降的)阅读 (390)
8 二战德国为什么不打日本(二战德国能打败日本吗)阅读 (343)
9 日本战败天皇为什么没惩罚(二战日本天皇为什么不受惩罚)阅读 (367)
10 甲午海战北洋舰队参战军舰(甲午中日海战日本舰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