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毒也食子——当争权夺利上升到生存高度虎毒也食子——当争权夺利上升到生存高度

虎毒也食子——当争权夺利上升到生存高度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曰: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其中, 淡泊名利,宁静致远 之言一直流传至今,成为文人墨客静心修养的境界,亦成为某些政客们附庸风雅的装饰之物。
但事实上,此类豪言壮语也许只能作为墙上之装饰品,似乎没有几人能达此超然境界。试看实际生活中,送礼者一边把 信封 私下塞进抽屉里,一边望着墙上的字幅大赞两袖清风、高风亮节,此类现象不亦多乎?
此种现象,要是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的陶渊明知道了,只怕也只能自愧弗如。他无论如何也想不通 我不为五斗米折腰,清贫一生,才弄了个隐居桃花源、淡泊名利的好名声。谁曾想到,你们这些家伙竟然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 ,一面纸醉金迷,挥金如土,一面还 谦逊 地接受别人馈赠的高帽子,似乎更要立个贞节牌坊就好。难怪有人慨叹 人心不古,世风日下 了。
确实,这个世界很复杂,这个世界很现实,真要做到 淡泊名利 确实很难,要做到超然于物外确实很难。
传说乾隆皇帝民间私访,见市肆街巷人流熙攘,不知其所为,遂问随行刘墉:
这些人如此忙碌,究竟所为何事?
无外 名利 二字。
刘墉一代名相,应答皇帝无懈可击又言简意赅,真是一语中的。
确实,追逐名利似乎乃人之本性。古人云: 食色,性也。 名利其实是人 食色 的引申和升华,应该是无可厚非的。名利的本质是利,没有利,人就不能很好地实现 食性 的要求。
鲁迅在谈到人的本性时说: 人的本性一要吃饱,二要温饱,三要发展。 因此,人们追逐名利乃正当要求,正所谓: 世人熙熙,皆为利来,世人攘攘,皆为利往 。人如果连一般的名利都不需要了,也就没有什么追求了,那么他的心也就死了。古语云: 哀莫大于心死。 这种人还活在这个世上有何追求、有何意义呢?可以说,不追求名利的人是难以想像的。故此,追求一定名利还是可以理解并应该肯定的。
但是,问题常常出在追求名利的度上,一些人往往难以把持住自己追求名利的尺寸,把握不住那度,所谓欲壑难填,以至于越陷越深,损人利己不说,甚至危害国家、危害社会,那就另当别论了。
也正是缘于把握不住这种追求名利的度,有些人为了某个支配权不惜动用任何可能的手段,以达到其个人不可告人的目的。甚而至于,得益于人的进化和高智商,所想出的损招比动物更残忍、更巧妙、更隐蔽、更高级。人一旦发展到这种地步,那也完全深陷于名利的漩涡了,估计最终也没有什么好下场的,因为他已经失去了他自己,利欲熏心,失去了他人之为人的起码道德。
俗话说, 虎毒不食子 ,这是说,老虎这种看似凶狠无比的猛兽,也有做老虎的底线,也有温柔的一面。但在某种特殊情况下,老虎也可能吃小虎崽。据报道,2006年8月2日,漳州动物园母老虎妞妞产下3只小老虎。8月5日,母虎吃掉了其中一只小老虎。2007年3月28日,在宜昌市动物园,两只小老虎死在了母老虎的口下,其中较大的一只连尸骨都不剩了。我不知道,是不是动物园把它饿成这样,按理,这老虎无论怎样也不会吃自己的幼崽,除非是影响到了其生存。
对于人而言,当争权夺利上升到生存的高度,影响到个人的成功与否, 虎毒也食子 之类的行为那就不会是少见了,纵使发出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的哀鸣也唤不醒半点良知。历史上有名的 玄武门之变 基本上就体现了这一点
唐朝建立不久,李世民和皇太子李建成之间,就为争夺皇位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本来,唐朝的建立,李世民出力最多,功劳最大,他又网罗了尉迟敬德、秦叔宝、李靖等这些著名将领,广泛结交知名人士。所以,他的势力无人能比。李建成在太原起兵之后,也统领一支军队,打过一些胜仗,虽然没有李世民那样雄厚的实力,但是,他有太子这个合法的身份,使得一大批皇亲国戚聚集在他的周围;他长期留守在关中,在京城长安一带有坚固的基础,甚至宫廷的守军(玄武门的卫队),都在他的控制之下。他还把齐王李元吉拉拢过去。总的来说,李建成和李世民是旗鼓相当。
唐高祖武德九年的一天,李世民上朝去控告李建成和李元吉,揭发他们在后宫胡作非为。高祖大吃一惊,说: 竟有这样的事?
李世民说: 不但如此,他们还几次想谋害我。如果他们得逞,儿就永远见不到父皇了!
高祖说: 你讲的事情,关系重大,明天我要亲自审问!
当天夜里,李世民就调兵遣将,准备为了自己的生存权利而大开杀戒了。
公元626年7月2日,李世民亲自率领长孙无忌等人,埋伏在玄武门附近。守卫玄武门的将领叫常何,原来是李建成的心腹,但已经被李世民收买过去了。李建成和李元吉走到临湖殿,发现情况异常,立即掉转马头往东宫跑,只听有人喊: 太子、齐王,为什么不去上朝? 李元吉回头一看,正是对头李世民,他急忙取弓搭箭,一连向李世民发了三箭,都没射中。李世民对准李建成回射一箭,李建成从马上摔下来,断了气,李元吉急忙向西逃去,被尉迟敬德一箭射死。
三弟兄火拼的时候,唐高祖正带着大臣、妃子在海池中乘船游玩。忽然看见尉迟敬德匆匆赶来,高祖就问: 你来这里干什么?
尉迟敬德说: 太子、齐王叛乱,秦王恐怕惊动陛下,特派臣来护驾 。
高祖大吃一惊,忙问: 太子、齐王现在何处?
尉迟敬德说: 已经被秦王杀死了 。
高祖十分难过,吩咐游船靠岸,回头对裴寂等人说: 想不到会有今天这样的事发生,你们看怎么办?
萧和陈说: 建成、元吉本来就没有大功,秦王功德盖世,深得人心,理该立为太子 。
高祖说: 我本来也是这样想的 。
尉迟敬德忙说: 外面还没有完全平静,请陛下降旨,要各路军队都接受秦王指挥。 高祖立即派人传旨才结束了这场政变。
三天之后,唐高祖宣布立秦王为太子,国家大事,一律由太子处理。这年八月,唐高祖被迫让位,自称太上皇。李世民当了皇帝,就是唐太宗。第二年,改年号为贞观。历史上把这次政变,叫做 玄武门之变 。
在中国历史上,尤其是宫廷政治斗争中,兄弟相残,骨肉反目,兵刃相见,血流成河的现象那是不绝如缕,司空见惯。
所以,历史上这些名利场上的人们,当把争权夺利上升到生存高度,他们基本上连人之为人的基本道德准则也不复存在了。不过,其下场我们也都有目共睹,身前身后之名,背负的那是历代唾弃,万世骂名,倘若其在九泉之下有知,只怕也会想不通 清代巨贪和坤,富可敌国,最终是抄家被杀;三国曹操,被人称为奸臣,终究无法消散他的英雄本色,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在历史上,此类名利中人都在名利的诱惑下,失去自我,失去良知,跌入名利的深渊不能自拔,往往是失去自由,失去生命,与愿望的初衷背道而驰。
鉴此,对于名利这个身外之物,我们还是多份淡定的好。只要淡泊名利,心如明镜,方能坐的正,行的端,不人云亦云,随波逐流。淡泊名利了,就无须粉饰自己,恭维他人,巴结上司,笼络帮伙,能言他人不敢之言,做他人不敢做之事;淡泊名利了,就无须为蜗角功名、蝇头小利去煞费苦心,辛苦奔波,上窜下跳,苟且钻营;淡泊名利了,就不为尘事所扰,不会脸厚心黑,猥琐自私;淡泊名利了,就会有 为一大事来 的胸襟, 不带半根草去 的气魄。
正所谓诸葛亮在《诫子书》中所言: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此言可谓精当,自当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