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三彩”是从什么时候发展起来的?“唐三彩”是从什么时候发展起来的?

“唐三彩”是从什么时候发展起来的?

中国唐朝发展起来的多色铅釉陶器。主要产地在中国洛阳和西安等地。釉为硅酸铅玻璃。釉色以 红、绿、白3色为主,兼有蓝、黄、褐、紫等色,称之为三彩。西汉武帝时,中国已有了以铜、铁着色的绿、黄褐、棕红、酱色等铅釉陶器。唐代还发现以钴、锰等 着色时得到蓝、紫等不同色调。人们的审美观念趋向于丰富多彩,因此集雕塑、陶瓷、色彩艺术于一身的唐三彩应运而生。这类产品还销往国外。现印度尼西亚、伊 朗、伊拉克、叙利亚、埃及、苏丹、日本、朝鲜等国家都有中国唐三彩的遗存品。唐三彩的制作盛于唐开元时期,天宝之后逐渐衰落。但作为一种工艺技术并没有失 传。以后的辽三彩、宋三彩均是受其影响而发展的,风格转为清秀,品种、数量远不及唐时。到明、清两代,三彩釉的使用转移到了琉璃瓦、脊上。唐三彩的艺术特 点主要表现在雕塑和釉色两个方面。唐三彩的造型以丰满浑厚见长,同时也糅进了清新秀柔。其雕塑手法洗练明快,写实为主,重在摄神。如仕女,大多丰肌秀骨; 武俑则肌肉发达,短颈粗腰;文俑刻画得文雅傲岸,表情肃谨。在动物中,以雄健的骏马和稳沉的骆驼最出色。唐三彩的铅釉釉色独特,工匠们吸收了染织等工艺的 技术,创造了梅花点等上釉手法,一件器物上红、白、绿、蓝等釉色交错施点,经烧制后各色釉互相渗融,浓淡相间。同时铅釉使釉面光亮度增强,色彩更加晶莹玉 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