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后宫内侍省的设置介绍唐朝后宫内侍省的设置介绍

唐朝后宫内侍省的设置介绍

(一)历史渊源
宦官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不仅中国有,在古代世界的一些国家中也都曾经出现过,如古代的西亚 细亚诸国,欧洲的希腊、罗马,印度的莫卧儿帝国中也都有存在的迹象。但是就其人数之多,持续时间之长,制度之严密,则非中国莫属。关于中国宦官的产生时间 问题,至今还没有一个定论。大约在夏商时期,中国的刑法中出现了宫刑,从而为宦官的出现创造了可能性。可以肯定的是,西周时已经有了宦官制度,其中处以宫 刑的罪人成了当时宦官的主要来源,《周礼》说“宫者使守内”,便是明证。不过当时并不叫宦官、太监,而是称为奄人、寺人、阍人、内小臣等,人数较为有限。 自此以来,中国历代莫不建立起宦官制度,并且出现了一些比较有名的宦官,如战国时赵国的宦者缪贤、的赵高、东汉的等。需要说明的是,秦汉时期的 宦官之职并不全是阉人,也有士人担任的。至东汉时期,则全由阉人充当宦官,而且宦官机构进一步增多,职掌进一步明确,并且在社会政治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形 成了宦官专权的局面。东汉的宦官也与秦、西汉一样,均由少府管辖,主要有中常侍、中黄门、小黄门等职。
经过魏晋,至时,内 廷侍奉机构一改由少府管辖的情况,成立了专门机构——内侍省,为纯粹的宦官机构,并且设置了一套完整的职官。唐因隋制,仍置内侍省,但是在前期其名称 一度发生过变化,唐高宗龙朔二年(662)改为内侍监,咸亨元年(670)复故;光宅元年(684)改为司宫台,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复故。以 上这些变化仅是名称上的变化,与制度本身并无关系。
(二)职官设置及职能
唐朝内侍省的职官设置分为两大部分,即 内侍省直属职官与所属五局之职官。吸取前代宦官专权的教训,规定内侍省不设三品官,故唐朝前期的内侍省最高职官,其品阶也不过是从四品上。与此同 时,还规定宦官不得过问外廷政事,亦不得出使。因此,在唐朝前期内侍省主要掌管内廷各种事务,尚无法顾及外廷政事,更谈不上与南衙朝官争权夺利了。下面分 别将内侍省的职官设置与职掌作一简介:
内侍四人,从四品上;内常侍六人,正五品下。他们分别为内侍省的正副长官,除了总掌五局事务 外,还有一些具体事务或职责需要直接掌管。这些事务是:每年春季的第三个月的吉日,皇后祭先蚕于北郊时,由内侍与内常侍升坛执掌相关仪式;皇后车驾出入 时,由他们分领诸宦官乘马在两边夹引。
内给事八人,从五品下。掌判内侍省日常事务,此外每逢元日、冬至群百朝贺皇后,则出入传宣。除此之外,宫人所需的衣服、费用,按照其品阶高低及人数多少进行统计,每年春、秋二季报送中书省。
主事二人,从九品下。隶属于内给事,掌管勾检稽失,省查抄目,以便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相当于内侍省内部的监察审计人员。 内谒者监六人,正六品下;内谒者十二人,从八品下。前者掌管宫内传宣之事,凡皇亲命妇入宫朝见皇后,有关部门将其人数、名籍报送内侍省,由内谒者监进行 审查。命妇下车,由专人引入朝堂,然后由其奏闻。后者主要掌管皇亲命妇朝见时的班位排列。在他们之下还置有内典引十八人,寺人六人,这些都是流外之职,前 者负责导引命妇朝见出入之事,后者负责皇后车驾出入的安全事务,执御刀护卫于两旁。
内寺伯二人,正七品下。这是一种专职的监察官员,主要负责纠察内侍省各种不法之事,每年举办大傩时,则监视出入人员。
以上这些都是直属于内侍省的各种职官,下面介绍五局的设置及其职官: 1.掖庭局:西周时有巷伯之职,秦朝改为永巷,改为掖廷,至唐相沿未变。掖庭局是掌管宫中女工之事的机构,凡沦落为官奴婢之人多为掖庭局所管理, 在这里服各种苦役,如种桑养蚕、缫丝纺织、缝纫浆洗、洒扫庭院等。掖庭局设令二人为长官,从七品下;丞三人,从八品下,掌管本局日常事务(以下各局皆同, 就不再一一叙述了);宫教博士二人,从九品下,掌管教授宫人书法、算术及其他技艺;监作四人,从九品下,监管宫中各种杂役及制造事项。此外还置有计史二 人,掌管原料的供给和工程期限的核定;典事十人,掌管各种工役的管理。这两种职务均为流外之职。
2.宫闱局:西周有阍人,掌管王宫门 禁,隋朝置宫闱局,唐朝因袭未变。宫闱局的主要职能是:掌管宫门及出入钥匙,凡举行太庙祭祀之礼仪时,则负责皇后神主的出入之事,事毕则归于原室。宫闱局 设令二人为长官,从七品下;丞二人,从八品下。其下属有:内阍人二十人,掌管诸门钥匙;内掌扇十六人,掌管皇后伞扇;内给使,无员数,掌管诸门进出物品的 抄目。这些都是流外之职。唐朝规定,凡宦官中无品阶者皆称内给使。
3.奚官局:西汉有暴室丞,掌管宫中妇人患病之事,甚至皇后、嫔妃 的犯罪亦归其管辖。南朝梁陈及北齐皆在大长秋寺下置奚官署,隋朝置奚官局,唐因隋制。奚官局掌管宫人医疗丧葬及其名品等事,凡宫人患病,则供其医药;死 亡,则按照其品阶给其衣服和丧葬之物。内命妇五品以上死亡,如无亲戚,则由奚官局负责在其同姓中选男子一人每年主祭,如无同姓之人,由奚官局负责每年春、 秋二季进行祭祀。奚官局设令二人为长官,正八品下;丞二人,正九品下;典事四人,流外之职。
4.内仆局:东汉有中宫仆之置,北齐亦置 有中宫仆署,隋朝置内仆局,唐因隋制。内仆局是掌管宫中后妃车乘的机构。设令二人为长官,正八品下,掌管皇后车乘出入导引之事;丞二人,正九品下;驾士一 百四十人,典事八人,皆为流外之职。凡后妃车乘出入,内仆令居左,丞居右,夹引而行。典事掌管检查车乘之事;驾士则具体负责调训马匹,驾驭车乘。唐朝规定 皇后的车乘共分六种,即重翟、厌翟、翟车、安车、四望车、金根车。这些车乘均由内仆局掌管。
5.内府局:西汉少府的属官中有内者令, 东汉时有中宫私府令,主管宫中钱币、布帛诸物的收藏,并兼管衣被的裁制、浆洗等事。北魏、北齐皆有类似职官。隋朝置内者局,唐改为内府局。内府局是掌管宫 中府库的机构,凡宫中的珍宝、绢帛、钱币出入给纳之数,皆由其掌之。凡皇帝举行朝会要对五品以上官员赏赐绢彩、金银器时,由其供给;将士出征有功,或者外 国使者、少数民族首领面辞归还时,所赏赐的物品也都出自这里。内府局设令二人为长官,正八品下;丞二人,正九品下。
在唐朝太子东宫系 统也有宦官机构,这就是内坊。设典内二人为长官,从五品下;丞二人为副长官,从七品下。其下属职官主要有:录事七人,典直四人,正九品下;导客舍人六人, 阁帅六人,内阍八人,内给使无员数,内厩二十人,典事二人,驾士三十人,以上人员皆为流外之职。其中典内掌管东宫内部事务及宫人粮廪赐予,丞为之贰。典直 掌管仪式,导客舍人掌管导引宾客及次序,阁帅掌管东宫门户,内阍掌管人员出入,内给使掌管伞扇,内厩掌管东宫车舆,典事掌管牛马之事,驾士掌管车舆的驾 驭。
的宦官人数不同时期多少不一,在高祖、太宗统治时期,只允许宦官供奉禁中,故人数有限。武则天统治时期,人数渐增,至中宗神 龙中,宦官人数达到三千余人,其中七品以上及员外官达千余人,“然衣朱紫者尚寡”(《旧唐书·宦官列传》)。到了玄宗统治末期,宦官人数又有所增加,总数 为4628人,其中高品为1696人。宪宗元和以来,大体维持在四五千人左右,最多时达到万人之多(《全唐文》卷845)。唐代宦官人数之多,规模之大, 至此达到了顶峰,他们中不少人专权擅政,多占田产,发展成为一股极大的政治势力,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影响。关于这些问题,后面还要详论,这里就不多说 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