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判官和崔鸳鸯崔判官和崔鸳鸯

崔判官和崔鸳鸯

崔判官和崔鸳鸯

在唐王朝近三百年的历史上出现了两个崔玨。一个是太宗贞观年间(627/649)的进士,另一个是宣宗大中年间(847/859)的进士,相隔两百年。但两个都在史借上留下一鳞半爪,可以一谈。

第一个,老一辈的崔玨,山西昔阳人,生卒年不详,字子玉,一字元靖。唐太宗时拜长子县县令,后任刺史。因救民事迹,奇特灵异,殁后被民众奉为神灵,人称「崔府君」,敕封护国显应真君。有崔府君庙。

这个崔玨的一生,自初出娘胎始,便与神话结了不解之缘。甚至死后显灵的异事,一直流传到数百年后的南宋,令人称奇不已

崔玨出身门阀。生时,其母梦北岳岳神持一盒仙丹与之。少年能文,唐太宗时中进士,贞观七年(633年)拜长子县县令(今山西省长子县)。为官公正不阿,奸邪不敢私。据说长子县西山猛虎为患,食人无数,崔玨焚书山神庙,痛斥虎非,虎即自现衙署,叩阶而死。崔玨令人为虎建冢,谓能改过扬善,称之为义虎,取牲祭之。

崔玨后改任滏阳县令(今河北省磁县)。时逢水患,崔玨命工匠治水不成,自临堤岸,取灵符掷入水中,一巨蟒急出,崔自拔剑下水,斩蛇为两段,水患消退。

崔玨后升任蒲州(今山西省永济市西南)刺史,殁后,许多人见其乘「义虎」显灵,亦有乡民死后复苏,见崔为地府判官。亦有人言其为城隍,众说纷纭。滏阳、长子、陵川等地士绅设置崔府君庙,香火隆重祭祀。

关于地府判官一职,民间相传:阎罗王殿里文武四大判官分属赏善司、罚恶司、阴律司、查察司……这四大判官,最有名的也就是阴律司崔判官。这崔判官是谁呢?丰都有人传为崔畔,在明末成书的【西游记】第十、十一回里,他的名字就是崔玨。在这里吴承恩绘形绘声的描述崔玨怎样把唐太宗死后还阳续多20年阳寿的故事。

安史之乱时,唐玄宗巡狩巴蜀,夜中见一神托梦,神金光闪烁,身着锦袍玉带,自称:「臣故丹城、滏阳令,升蒲州刺史崔玨,奉诏来此护驾。陛下无多虑,贼将平也。」玄宗醒后敕封为灵圣护国侯。

传说宋高宗为亲王时,遭遇靖康之难,逃至崔府君庙内,苦于金国士兵策马追赶,无力摆脱,忽闻马鸣,庙前有良驹停驻,遂乘马疾奔南方,逃至江岸时,康王胯下座骑竟飞驰过江,摆脱女真追兵后,座骑化为泥马,俗谓「泥马渡康王」。经高宗派人四下探访,始知为崔府君施力救助(另说为大道吴真人显灵),遂加封崔府君为显应王。淳熙年间,改封为护国显应真君。

这样看来,这个崔玨一生都是满天神佛的故事。相比之下,第二个,幼一辈的崔玨踏实得多。

这崔玨是个晚唐诗人,字梦之,祁州人,出自清河崔氏的清河小房。【全唐诗】对他有这样的介绍:“尝寄家荆州,登大中进士第,由幕府拜秘书郎,为淇县令,有惠政,官至侍御。诗一卷(全唐诗中卷第五百九十一)。”他与李商隐交谊甚厚,故有人称其诗“分有义山余艳”。亦有评语曰“其诗语言如鸾羽凤尾,华美异常;笔意酣畅,仿佛行云流水,无丝毫牵强佶屈之弊;修辞手法丰富,以比喻为最多,用得似初写黄庭,恰到好处。诗作构思奇巧,想像丰富,文采飞扬。例如《有赠》一诗写美人的倾国之貌, “烟分顶上三层绿,剑截眸中一寸光” 两脸夭桃从镜发,一眸春水照人寒 等句,其设喻之奇、对仗之工、用语之美,真令人叹为观止、为之绝倒,梦之真可谓是镂月裁云之天工也” 。他曾赋这首“和友人鸳鸯之什”诗为人所称道,因号为“崔鸳鸯”:

翠鬣红毛舞夕晖,水禽情似此禽稀。

暂分烟岛犹回首,只渡寒塘亦并飞。

映雾尽迷珠殿瓦,逐梭齐上玉人机。

采莲无限兰桡女,笑指中流羡尔归。

附录他的《哭李商隐》:

哭李商隐崔玨

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

鸟啼花落人何在?竹死桐枯凤不来。

良马足因无主踠,旧交心为绝弦哀。

九泉莫叹三光隔,又送文星入夜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