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的选择是武则天政治生涯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困扰她多年的事。武则天 在建国号后,即启用武姓的子侄,或擢为宰相,或封为将军,臣子有功则赐以武姓,又免天下武姓的租赋,改文水县为武兴县,追封武氏家族的先人,并为之上谥 号,立庙宇,显然,她是想传位于武氏。而武家子孙武承嗣、武三思就上下活动求为太子,经常鼓吹“自古天子未有以异姓为嗣者”,天授二年(691)九月,在 武则天的侄子魏王武承嗣的授意下,凤阁舍人张嘉福指使王庆之率数百人上表,请立武承嗣为太子。武则天不许,王庆之以死泣请。武则天给印纸一张作出人证,让 他走,以后王庆之多次求见专言此事。武则天怒,命凤阁侍郎李昭德赐杖。李昭德引王庆之出光顺门,立即杖杀,余党散去。。昭德因奏日:“臣闻文武之道,布在 方策,岂有侄为天子而为姑立庙乎,??况陛下承天皇顾托而有天下,若立承嗣,臣恐天皇不血食矣。”则天寤之。乃止。
然而就在公元693年,武则天在万象神宫即明堂里举行了祭典大礼,这次武则天出乎意料地让侄子武承嗣为亚献,武三思为终献,而正式的皇储李旦却被冷落到了一边,非常尴尬。武则天的行动无疑又是对侄子们的公开鼓励。 武则天传位于自己家族的倾向,遭到李唐权益维护者的坚决抵制,因为一旦武氏继位,将造成李唐国祚的永远断绝。李昭德、狄仁杰等几位有见识的宰相,都先后 对她说:“姑侄与母子,孰更亲近呢?陛下若立儿子,千秋万岁之后,可以永享儿孙的祭祀;若立侄子,谁听说过侄子为姑母立庙奉祀的呢!假如那样,先帝的陵寝 也要被废毁了。”武则天听了这话,为之心动。因而,久久不立侄儿武承嗣为太子。
然而,事情并未就此完结,武则天在继承人问题上依然摇摆不定,几度重新重用武氏族人,甚至杀害李旦的两名宠妃,以杜绝坊间关于李旦继位的猜测。如此反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武则天的矛盾心态,当然也不排除女皇以此作为平衡与分化大臣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 武则天的矛盾,最后还是聪明的狄仁杰给他解开了。这天,已经74岁的武则天对狄仁杰说:“朕昨天晚上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一只大鹦鹉的两个翅膀折断 了。爱卿看是什么征兆啊?”狄仁杰抓住这个绝佳的时机对武则天说:“陛下姓武,那鹦鹉便是陛下了。两个翅膀就是陛下的两个儿子,如果陛下再次起用两位爱 子,两个翅膀就会重新好起来的。”
同时,宰相吉顼也在努力。他对武则天当时的男宠张易之和张昌宗兄弟俩说,你们俩因为受武则天的宠 爱,蔑视群臣,被众大臣们嫉恨,如果要保住性命,现在只有为立储君出力,日后还能够将功赎罪。你们要利用自己接近武则天的有利条件,劝说她立庐陵王李显为 太子。张氏兄弟听了吉顼的话,对武则天立李显为太子起了关键作用。
圣历元年(698)三月初九,武则天托病,派徐彦伯带一班宫人去房州设计召回李显。二十八日,李显回到洛阳,满朝文武无人知道。八月十一日,武承嗣因求太子不得,忧愤成疾而死。九月十五日,因李旦固请让位于李显,武则天同意立李显为太子。 不久,老臣吉顼来拜见武则天,说:“臣将远出,永无再见之日,愿进一言。”武则天命为他置坐,吉顼问道:“陛下,杯水杯土,两者有争吗?”答曰:“无 争。”“水与土合而为泥,有争吗?”答曰:“亦无争。”“那么,分泥为二,一半捏为佛祖,一半捏为天尊(道教的师祖),是否有争呢?”“那就有争了啊!” 武则天说。吉顼语重心长地说:“臣也以为有争。今皇太子羽翼未丰,外戚诸王其势已成,陛下何以处置,方使两者相安呢?”武则天也深以为虑。然而,她既拟传 位给儿子,又怕以后李唐宗室掌权,会使武氏宗族死无葬身之地,所以,不忍剪除诸武。于是她想出个自我安慰的办法,圣历二年(699),武则天为了避免在自 己死后侄子和儿子们相互残杀,她还处心积虑地把太子李显、相王李旦、太平公主、武姓的侄子们都召集到了明堂,然后祭告天地,立下了铁券,把铁券收藏在史 馆,以为佐证。从此以后,到武则天去世,终于有了较长的一段安定的日子。
但武氏势力和唐宗室的势力是势不两立的,并不因一纸誓言而相 安无事。705年,武则天正在病中,宰相张柬之等发动宫廷政变,奉皇太子李显为皇帝,即中宗。武则天以82岁的高龄,被迫退位,不久死去。死前遗嘱,归葬 乾陵,去帝称后,遂被称之为则天皇后。李氏子孙后来还同武氏子孙展开了激烈厮杀,终于是诸武被灭,李唐复兴。
正因为武则天称帝不废李 唐子孙为皇嗣,最终还是还政于李家,在她生前死后,李唐子孙都不曾把她视为外家皇统,“慈母”和“名君”是后继者给她的评价。唐文宗朝的史家路隋在《上 〈宪宗实录〉表》中,说唐宪宗是“承十一叶之基运”,其中也包括了武则天在内。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权力结构,但是很难突破文化传统。武则天虽然当上了 女皇,但是,她终究无法改变男权社会的传统,她最终还得回到这个文化传统中去,而这个传统只允许女人充当妻子和母亲。
与本文相关的文章
阅读 (59)
1 历史上年纪最小的皇帝和女帝,即位时一个刚满百天,另一个仅满月阅读 (118)
2 北齐初代皇帝高洋阅读 (131)
3 世人皆知杨广亡隋 却不知杨广孙子死前说了1句话 成为千古名言阅读 (173)
4 隋朝末代皇帝皇泰主杨侗阅读 (215)
5 一文带您了解古今印度历史阅读 (343)
6 二战后期日本的玉碎计划(日本的一亿玉碎计划是什么)阅读 (332)
7 二战日本无条件投降的真实目的是什么意思(是什么原因让日本无条件投降的)阅读 (390)
8 二战德国为什么不打日本(二战德国能打败日本吗)阅读 (343)
9 日本战败天皇为什么没惩罚(二战日本天皇为什么不受惩罚)阅读 (367)
10 甲午海战北洋舰队参战军舰(甲午中日海战日本舰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