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初基本继承漕 运的线路,对漕粮的运输采取“接运”的方法,在黄河通汴河之口,设武牢仓(今河南荥阳县西北),又在巩县东北设洛口仓,江南船不入黄河,黄河船不入洛水, 而分别由各河系的船只分段接运,所以唐初的漕粮年运输量仍不过20万石。如遇水位跌落,船只不能畅通时,则将粮食储入仓内,以待水涨船通时再装船西运。 隋代的转运仓和漕渠在唐初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自高宗以来,耗费渐广,关中储积有限,往往不敷所用,尤其是选官伪滥与西北战争濒仍,造成了官僚集团 的膨胀与军队的聚集,财政压力急剧增大,原有的漕运系统也暴露出它的弱点。显庆元年(656),高宗采纳褚朗的建议,凿三门山为梁,通陆运,以避三门之险 所造成的风波覆溺之患,结果以失败告终。后来又在这里开凿栈道,以挽粮船,由于栈道险峻,效果不佳。
高宗以后,洛阳以东改为“直 运”,即规定江南漕船于每年二月到扬州集中,四月经由淮河进入汴河,六、七月到达河口(黄河通汴河的进口),这时正逢黄河涨水季节,须等到八、九月黄河水 落后,船只才能转入洛水运达洛阳的含嘉仓。洛阳以西,因有三门峡的险要地形,船只上驶困难,则改用陆运,然而,当时的漕粮年运量仍只有100万石左右。但 是,当时的长安城却已经是一个拥有100万左右人口的大都市了,关中地区又时常发生天灾,长安城农产品供应不足。解决粮食供应的问题,受到君臣的极大 重视。史载唐高宗、、等多次巡幸东都洛阳,除去政治、军事、狩猎、游乐的原因之外,还有东去就食的目的。
唐玄宗开元二十 一年(733),以裴耀卿为相,兼江淮都转运使,对漕运系统加以改革,在黄河与汴河交会处设置河阴仓,与原有的太原仓、永丰仓形成枢纽,连接柏崖、集津、 三门以及含嘉、龙门各仓,实行水陆并举、节级运输。江南之舟不入黄河,黄河之舟不入洛口,而河渭诸仓递进,水通则行,水阻则止,宜于陆运则陆运,便于水运 则水运。改革之后,运费节省,运力大增,年运米250万石,使关中粮储充实,改善了唐朝的财政状况。
天宝元年(742)一月,陕郡太 守李齐物开凿了三门峡附近的开元新河,运输畅通,漕运量逐年增长,年运量最高达400万石。天宝十四载(755)安史之乱爆发,烽火连年,洛阳一带,并东 到汴州、徐州,北到安阳、新乡出现了人烟断绝、千里萧条的悲惨景象。不但农业生产受到破坏,漕粮运输也不能正常进行,运费极高,当时有一斗钱运一斗粮的说 法。不仅军需民食十分缺乏,就是皇室贵族的粮食供应也很困难。
为了保证转运系统的畅通有效,唐政府曾多次调整漕运布局,转运仓的设置与漕运路线的使用逐渐向东南移动。 唐朝漕运对社会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首先,唐帝国的安危与漕运的盛衰息息相关。唐都长安的粮食需求,多仰仗于关东地区。而“安史之乱”之后,黄河中下 游为藩镇割据之地,战争不断,经济遭受巨大的破坏,大运河成了唐朝的生存命脉,若一旦被人控制,漕运接济不上,北方就会因此而动荡。
其次,漕运使南北联系密切,促进了江南经济的进一步繁荣。发达的漕运使得商品交流便利,大大刺激了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使得北方的政治中心与江淮经济重心 联系紧密。江南经济自东吴以来发展较快,经过东晋和南朝时期的大力开发,长江流域的经济文化有了长足的进步。此后,唐朝越来越依赖江南经济。由于漕运的发 展,沿大运河两岸一批城镇相继出现,原有的城镇则发展成为大商埠、大城市。如扬州,因漕运的缘故,自南朝以来兴起,至隋开通大运河,扬州成为通济渠与江南 运河、长江与大海衔接的中枢,而东南漕运的起点亦始于此。扬州成为水陆交通要冲,为官方漕运、私行商旅必经之地,是江南第一大都会。
与本文相关的文章
阅读 (59)
1 历史上年纪最小的皇帝和女帝,即位时一个刚满百天,另一个仅满月阅读 (116)
2 北齐初代皇帝高洋阅读 (131)
3 世人皆知杨广亡隋 却不知杨广孙子死前说了1句话 成为千古名言阅读 (173)
4 隋朝末代皇帝皇泰主杨侗阅读 (215)
5 一文带您了解古今印度历史阅读 (343)
6 二战后期日本的玉碎计划(日本的一亿玉碎计划是什么)阅读 (332)
7 二战日本无条件投降的真实目的是什么意思(是什么原因让日本无条件投降的)阅读 (390)
8 二战德国为什么不打日本(二战德国能打败日本吗)阅读 (343)
9 日本战败天皇为什么没惩罚(二战日本天皇为什么不受惩罚)阅读 (367)
10 甲午海战北洋舰队参战军舰(甲午中日海战日本舰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