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重大事件:藩镇割据唐朝重大事件:藩镇割据

唐朝重大事件:藩镇割据

安史之乱后,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藩镇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景云元年(710)十月,唐睿宗“以幽州镇守经略节度大使 薛讷为左武卫大将军兼幽州都督。节度使之名自讷始”(《资治通鉴》卷210,唐睿宗景云元年)。景云二年(711),唐王朝为巩固边防,防范吐蕃、回纥的 侵扰,派贺拔延嗣为凉州都督、河西节度使,负责防御边疆,节度使一职正式设立。很明显,唐王朝设置节度使的初衷是为了加强防御效果。开元、天宝年 间,又在范阳、平卢、河东、朔方、陇右、河西、安西、北庭、剑南、岭南等沿边重镇和内地要塞设立了十个节度使。十节度使的权力已非昔日的贺拔氏所能比拟, 节度使不仅管理本地区军政、而且还兼管财政和民政。当然,安史之乱前的节度使尽管大权在握,对中央和君主有令必行,有求必应。
安史之 乱使唐朝元气大伤,尽管勉强平息了叛乱,却没有实力完全铲除安史余孽。“政府与其说是镇压叛乱,倒不如说通过妥协的解决办法来结束叛乱。在河北,妥协的代 价证明是昂贵的。”(崔瑞德:《剑桥中国隋唐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493、494页)安史之乱结束后,唐代宗任命安史旧部田承嗣为魏 博节度使,李怀仙为卢龙节度使,李宝臣为成德节度使,薛嵩为相卫节度使。“安、史乱天下,至肃宗大难略平,君臣皆幸安,故瓜分河北地,付授叛将,护养孽 萌,以成祸根。”(《新唐书》卷210《藩镇魏博》)后来,为酬赏平叛有功的将士和达到以方镇制方镇的目的,又在内地和中原地区广设藩镇(实际上在平叛过 程中就已设置了一些藩镇)。这样,河朔藩镇、中原藩镇和沿边地区原有的藩镇分布在唐王朝的各个区域,形成了“天下尽裂于藩镇”局面。在这些藩镇中,以河朔 三镇为代表的部分藩镇不服从中央命令,他们擅署吏,自征赋税。相互依恃,传位子孙,与中央处于对立状态。这种政治局面即藩镇割据,它贯穿于整个唐后期,成 为唐朝永不愈合的伤疤。
根据藩镇与唐中央关系的不同,大致可将安史之乱后的藩镇分为以下四类。
第一类是河朔割据 型藩镇。河朔割据型藩镇包括魏博、成德、卢龙、易定等镇。这类藩镇有如下特点:政治上,节度使不由中央委派,而由本镇拥立,除了因内乱而发生节度使的易姓 之外,大都遵从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的继承制度;财政上,河朔藩镇基本上将赋税截留本镇而不上缴中央,虽然在宪宗时期偶有表示,但形式多于内容;军事上,招 兵买马,大肆培植自己的势力并倚之与中央抗衡。
第二类是中原防遏型藩镇。包括宣武、忠武、武宁、河阳、河东等藩镇。这类藩镇是唐中央 牵制河朔藩镇和其他骄藩的重要力量,在政治、军事上听命于中央;经济上,由于此类藩镇驻兵甚多,是唐王朝依赖的主力,因而其赋税收入几乎全部用于军费开 支,对中央很少有上供,具有自给自足性质。
第三类是边疆御边型藩镇。包括西北边疆的凤翔、泾原、振武、银夏、灵武等镇;西南边疆则有 山南西、西川、东川、安南、岭南等镇。御边型藩镇是唐朝防御外族的重要军镇,这些军镇安置大量的军力以阻止吐蕃、契丹、回纥等的侵犯。尽管御边型藩镇在政 治、军事上与中央步调一致,在唐后期的边境战争中往往败多胜少,唐朝却不得不依靠它们支撑危局,加上边境地区的藩镇环境恶劣,因而它们不但无上供,反而需 要中央在财政上予以补贴。
最后一类是东南财源型藩镇。包括浙东、浙西、淮南、湖南、荆南、江西、福建等藩镇。这类藩镇与唐朝在政治、军事、财政方面保持高度一致,唐王朝之所以在安史之乱后苟延残喘了百余年,东南财源型藩镇的支撑起了重要作用。
在上述四类藩镇中,常与朝廷抗衡的是河朔割据型藩镇。河朔藩镇是怎样发展壮大,并引发其他藩镇共同滋事的呢? 唐代宗初年至唐德宗末年(763~805),藩镇割据成型。唐代宗为了迅速结束安史叛乱,对安史降将采取姑息政策,设置了卢龙、魏博、成德、相卫等四镇 以予安抚,相卫镇后被魏博镇所并而成为三镇。由于三镇在黄河以北,因此通常称之为“河北三镇”或“河朔三镇”。河北三镇名义上服从朝廷,实际上却形同独立 王国。此外,淄青节度使李正己、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山南东道节度使梁崇义等也趁唐朝西北边备紧张,忙于对付吐蕃之际,纷纷效仿河朔三镇进行割据。 建中元年(780),德宗改变了其父纵容藩镇的政策,决定讨伐不臣的藩镇。但唐朝财政窘迫,对割据藩镇进行讨伐在经济上心有余而力不足。为此,德宗采纳 宰相杨炎的建议,在全国推行两税法。两税法是以资产为主的税收制度,取代以人丁为本的租庸调制,为增加唐朝的财政收入提供了有力保障。然而,德宗试图削弱 藩镇的苗头刚露端倪,成德镇、魏博镇、淄青镇、幽州镇等就率先发难,上演了一番称王称帝的闹剧,史称“四王二帝”事件。建中二年(781)正月,成德节度 使李宝臣死,其子李惟岳欲继承父位,德宗正想改变河朔藩镇跋扈的局面,拒绝了他的请求。李惟岳请继父职的上奏本来是依惯例走过场,给皇帝一个面子,见德宗 不准,便联合魏博节度使田悦、淄青节度使李正己、山南东道节度使梁崇义联兵抗命。德宗立即遣淮西节度使李希烈率兵征讨四逆。八月,梁崇义不敌李希烈,兵败 自杀。第二年正月,李惟岳部将王武俊杀惟岳向唐投降, “朝廷谓天下不日可平”。王武俊投降后,不满德宗的奖赏和对唐廷心怀疑惧,降而复叛,与魏博节度使 田悦、幽州节度使朱滔互相勾结,对抗唐廷。十一月,三镇节度使仿效战国诸侯,据地称王:朱滔称冀王、田悦称魏王、王武俊称赵王,又约淄青李纳称齐王,是为 四王。与此同时,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居功自傲,要求扩大辖地,遭德宗拒绝,李希烈遂联合成德、魏博、淄青诸镇反叛,重兵围困襄阳,叛乱局势进一步扩大。唐德 宗对李希烈的行径尤为恼火,迅速下旨令淮西邻道诸兵攻讨李希烈。建中四年(783),又令泾原节度使姚令言率兵五千攻李希烈,解襄城之围。泾原兵途经长安 时发生叛乱,推留居长安的前卢龙节度使朱为秦帝,攻入长安劫掠国库。德宗慌忙逃出长安,出奔奉天(今陕西乾县),这就是“泾原兵变”。眼见叛乱之火越来 越大,德宗只好下罪己诏,宣布赦免李希烈、田悦、王武俊,李纳等人之罪,命令唐军全力对付朱。李希烈趁朱称秦帝的时机自立为楚帝,是为“二帝”。河朔 诸镇获赦免,趁机纷纷取消王号,上表谢罪。唐朝得以集中力量讨伐称帝的朱和李希烈,不久,李晟收复京师,朱、李希烈先后为部下所杀,“四王二帝”事件 结束。从此,德宗,对藩镇专行“姑息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