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回纥7、回纥

7、回纥

回纥是活动在我国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是今维吾尔族人的祖先,在汉文史籍中有着不同的译称。汉文译名最早见于《魏书·太祖本纪》登国五年 (390)春三月的记载,作“袁纥”。《隋书·铁勒传》作“韦纥”。唐代称“回纥”,《旧唐书》作纥。贞元四年(788)冬十月,回纥合骨咄禄可汗上表 ,请改回纥为回鹘。“义取旋轻捷如鹘也”。《新唐书·回鹘传》说:“袁纥者,亦曰乌护,曰乌纥,至隋曰韦纥。”乌护、乌纥也是回纥一名的同名异译。 回纥是铁勒诸部联合体中最古老的一个部落,分布在贝加尔湖南面的娑陵水(今蒙古国色楞格河)流域,约有10万人,过着游牧生活,逐水草而居,长期役属于 突厥汗国。隋唐时期,在反抗突厥汗国的斗争中,回纥(韦纥、袁纥)、仆骨、同罗、拔野古等铁勒诸部逐渐联合起来,形成了一个以回纥为核心的部落联盟,史称 “九姓铁勒”。铁勒诸部推举时健俟斤为首领,和突厥贵族进行了长期的斗争。时健的儿子菩萨智勇双全,作战时身先士卒,在时健死后被部众推为首领。他的母亲 乌罗浑主持裁决争端,处事严明公正,使部内秩序井然,回纥从此兴旺起来。
贞观元年(627),回纥、薛延陀、拔野古等部叛离东突厥。 颉利可汗派侄儿欲谷设率领10万骑兵讨伐之。回纥酋长菩萨指挥5000骑兵大破突厥军于马鬣山。欲谷设逃走。菩萨追至天山,俘虏了许多突厥部众,“回纥由 是大振”(《旧唐书》卷195《回纥传》)。菩萨以“活颉利发”为称号,在独乐水(今蒙古国土拉河)流域建立牙帐。贞观三年(629),菩萨遣使向唐朝贡 献方物。东突厥亡后,回纥与薛延陀两部称雄漠北。
贞观二十年(646)六月,回纥酋长吐迷度联合仆骨、同罗等部进攻薛延陀。在唐朝兵 将的配合下,回纥攻杀多弥可汗,薛延陀汗国亡。唐朝遣使招谕九姓铁勒诸部,贞观二十一年(647)正月,以回纥部为瀚海都督府,隶属于燕然都护府,任命吐 迷度为怀化大将军、瀚海都督。但吐迷度在部落联盟内却自称可汗,设置官吏,建立了回纥汗国。
唐高宗永淳元年(682),居住在漠南一带的东突厥旧部,以骨咄禄为首叛唐,建立后突厥政权。骨咄禄自立为可汗后,东征西讨,占领了九姓铁勒的居住区域。回纥、契、思结等部经过唐朝允许后,迁至今甘肃一带,受到唐朝的保护。 8世纪30年代末,后突厥贵族不断自相残杀,统治力量受到严重削弱。天宝元年(742)八月,回纥首领骨力裴罗与拔悉密、葛逻禄三部联合起兵,攻杀骨咄 叶护,推举拔悉密酋长为颉跌伊施可汗,回纥和葛逻禄的首领分别担任左、右叶护。在劝说后突厥乌苏米施可汗内附失败后,命令朔方节度使王忠嗣与拔悉 密、回纥、葛逻禄联合进攻后突厥。天宝三载(744),骨力裴罗建牙帐于乌德犍山与昆河之间,唐玄宗册封他为怀仁可汗,回纥汗国正式建立。天宝四载 (745),怀仁可汗在唐朝的支持下,联合铁勒诸部灭掉后突厥,占据了突厥故地,成为漠北强国。
回纥汗国建立后,一直与唐朝保持密切 关系,在回纥汗国存在的96年中,先后有13名可汗执政,其中有12人得到唐朝的正式册封。安史之乱爆发后,回纥两次出兵协助唐军平叛,至德二载 (757),汉、回联军在元帅广平王李率领下攻取长安(今西安),年底回纥兵又参加了攻克东都洛阳的战斗,加速了安史集团的灭亡。回纥为此每年得到唐朝 2万匹绢布的酬劳。
回纥人起初很少经营商业活动,主要从事游牧方式的畜牧业。但是自从回纥汗国建立以后,有许多中亚的粟特人前来经 商,促进了回纥商业的发展。安史之乱以后,吐蕃侵占河西地区,唐朝与西域的交通往来,只能从北面的回纥境内通过,这便使回纥得以控制商道并垄断中国和西方 各国之间的中转贸易。回纥人通过互市,用马匹从唐朝换得大量的丝绸、茶叶等物品,将其中的大部分销往西方,获取厚利。许多回纥商人在长安等地从事商业活 动,购置土地、房产,开设店铺,有许多人同汉族通婚,久居不归。种种商业活动,促进了回纥的经济发展,也促进了回纥境内畜牧业生产。
回纥汗国属于部落联盟的性质,各族之间充满了矛盾。9世纪初期,活动在准葛尔盆地的沙陀、黠戛斯、葛逻禄、白眼突厥等部联合起来,与回纥连续交战20余 年。30年代后期,回纥境内大雪成灾,疾疫流行,羊马多被冻饿而死,社会经济受到严重影响。回纥贵族之间出现内讧,不断自相残杀。开成五年(840),回 纥将军句录莫贺与黠戛斯军队里应外合攻破回纥可汗城,杀?可汗,回纥汗国至此灭亡。
回纥灭亡以后,部众四散。有十三部以特勤乌介为可 汗,迁至河西走廊定居,归附唐朝;另有一部分投奔吐蕃。回纥宰相?职与?可汗的外甥庞特勤、男鹿以及遏粉等兄弟五人、十五部西奔葛逻禄,迁至天山北麓与葱 岭以西地区,一部分投奔到吐鲁番一带。生活在天山南北的回纥人,发展成今天新疆地区的维吾尔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