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中州物产资源介绍唐代中州物产资源介绍

唐代中州物产资源介绍

关于各地的土特产情况,《新唐书·地理志》、《唐六典》、《元和郡县图志》等书有记载。其物产资源主要有:
1.编织品
汝州临汝郡土贡:。
虢州弘农郡土贡:。
滑州灵昌郡土贡:方文绫、纱、绢。
郑州荥阳郡土贡:绢。
颍州汝阴郡土贡:、绵。
许州颍川郡土贡:绢、席。
陈州淮阳郡土贡:绢。
蔡州汝南郡土贡:珉玉棋子、四窠、云花、龟甲、双距、溪等绫。
汴州陈留郡土贡:绢。
宋州睢阳郡土贡:绢。
濮州濮阳郡土贡:仙文绫。怀州河内郡土贡:平纱、平绸。
卫州汲郡土贡:绫。
泌阳淮安郡土贡:绢、布。
邓州南阳郡土贡:丝布。
光州弋阳郡土贡:葛布。
申州义阳郡土贡:绯葛、苎布、赀布。
2.矿物相州之白粉。
河南道伊阳之金。
河南道伊阳、鲁山、平陆之银。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记汝州伊阳县五重山产银,“银葫芦山,在县西南。……又县境有五重山,唐开元十五年税伊阳五重山银场,即此。”《崔志》云:“迁洛州陆浑令。南山有银冶之利而监鼓者不率,公董之,复为矿氏(民)所罔,免归,人吏奔诉而又获理焉。”洛州陆浑南山银矿见于《元和郡县图志》及《新唐书·地理志》。新志二河南府河南郡伊阳县条:“先天元年析置陆浑。有太和山。有银、铜、锡。”《元和志》卷6《河南道一》河南府伊阳县条:“本陆浑县南界之地,先天元年割置伊阳县。”知伊阳本属陆浑地,唐先天二年(713)乃自陆浑析置。此属唐代重要的产银区。《新唐书》卷54《食货志四》云:“开元十五年,初税伊阳五重山银、锡。”上引《元和志》同条,“银□窟,在县南五里,今每岁税银一千两”。表明该地产银有一定数量。该地银矿的经营方式,似由矿民私采,官府置监“理”之。《大唐六典》卷30载唐前期矿冶开采之法有云:“甘州界内有出铜、铁处,官未采者,听百姓私采者,若铸得铜及白,官为市取。如欲折充课役,亦听之。”可知唐前期矿冶开采是一种放任的政策。
河南道的伊阳、平陆及山南道南阳的铜。《太平寰宇记》卷142记邓州南阳县(河南南阳)“骑立山出铜矿,在县东百八十里。”骑立山即今镇平县五朵山,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说:镇平县骑立山,在“县西北五十里。山势昂耸,状若立骑,因名。又有五峰并耸,亦曰五朵山。上有龙漱三穴,又有矿产铜。”《通典》卷9记邓州置五炉铸钱,“每炉约用铜二万一千二百一十斤”,反映当地产铜甚多。
河南道的舞阳产铁。《元和郡县图志》卷16记,相州林虑县(河南林县)的林虑山“山多铁,县有铁官”。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记相州有利成铁冶;该书并说临漳县有辅岩城,“在县东六十里。本安阳县之水冶村……志云:县东北二十五里有利城,唐置铁冶处。”《封氏闻见记校注》卷八鱼龙畏铁:“大历中,刑部郎中程皓、家在相州,宅前有小池,有人造剑,于池内淬之,蛇鱼皆死。”《读史方舆纪要》记载安阳宝山,“产白石,人取以为器”;安阳铜山,“旧产铜”。西平县有冶炉城,“在县西七十五里。战国韩铸剑之处,晋于此置铁官。”县西北有棠村,“接郾城县界。昔时产金甚精,所谓‘棠之金,天下之利’也。《战国策》‘曰韩之剑戟出于棠,即此矣。又县西旧有龙渊水。’《太康地记》:‘西平有龙渊水,淬刀剑特坚利,故剑有龙泉之名,苏秦所称龙渊之剑也。’司马贞曰:‘天下之宝剑韩为众,其剑皆出西平县。’《汉志》注‘西平有铁官’,盖以此。”
河南道的长水、伊阳产锡。嵩县露宝山等地也产锡,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记河南府嵩县,“露宝山,在县北六十里,产锡矿。又筛山,在县东九十里,以多岩洞而名。与县西大矿山皆产锡。”
蔡州产珉玉,“珉玉坑,在古息城东南五步,周回一百八十米,深三尺。其玉颜色洁白,堪为器物,官采用,贞观中亦令采取。其后为淮水所没。开元中,淮水东移,珉坑重出,其玉温润倍胜昔时,蔡州至今以后厥贡之首。”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记苍山产岷石,“苍山,在府(清怀庆府)西北四十里。一名苍山,亦曰苍岩山,产岷石,上有龙潭。”该书记载南召县山,在“县南十五里,山产石。”《元和郡县图志》记载:“倚箔山,望之如立箔。山西北崖下有钟乳,隋时充贡。”光州弋阳郡土贡:石斛。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记载虢州小青山,“在卢氏县西,产青碌。”
3.植物、动物与药物陕州陕郡土贡:麦、栝楼、柏实。
虢州弘农郡土贡:麝、地骨皮。
郑州荥阳郡土贡:龙莎。
濮州濮阳郡土贡:丝枣、红蓝、紫草。
怀州河内郡土贡:枳壳、茶、牛膝。
邓州南阳郡土贡:茅菊。
申州义阳郡土贡:茶、虫。
相州的知母。
河南府的黄精。
蔡州的蓍草。
怀州的牛膝。
郑州的麻黄。
虢州的天门冬。
河南府的枸杞子。
虢州的地骨皮。
河南府、同、邓、许等州之胶。
河南府、许、卫、怀、汝等州之兔皮。
汝州有温汤。“温汤水,在县(鲁山县)西四十里。状如沸水,可以熟米。侧有石铭曰:‘皇女汤,可已万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也记载了汝州温汤的情况:
广成泽,在州(汝州)西四十里。源出鸣皋山,合于汝水,一名黄陂,周围百里,有灌溉之利,百姓赖之。旧有广成聚,汉置广成苑,东汉时往往校猎习射于此。安帝永初元年诏以广成游猎地假于贫民。灵帝初平元年置河南八关,广成其一也。隋大业置马牧于广成泽。欧阳态曰:“广成泽今为广运河,盖避朱梁讳”云。又有汤泉,在苑中。泉有九源,东南流注广成泽。别有寒泉在其侧,西流入于水,虽盛夏肃如冰谷。志云:梁县西南六十里有温汤,可以熟米。一名皇女汤也。后魏主修永熙二年狩于嵩高,遂幸温汤,即梁县之温汤也。炀帝于此置温泉顿。唐仪凤元年幸汝州温汤,后又屡幸焉。武后圣历三年亦幸汝州温汤。又开元十年幸汝州广成汤泉。
关于汝州温汤,宋人王象之《舆地纪胜》在谈到汝州景物时也说:“温汤泉,在州西北。唐武后尝幸此,旁有武后流杯池,并石碑。”《封氏闻见记》卷七温汤:“海内温汤甚多,有新丰骊山汤,蓝田石门汤、岐州凤泉汤,同州北山汤,河南陆浑汤,汝州广成汤,皆知名之汤也。并能愈疾。……《博物志》云:‘水源有石硫磺,其泉则温。’天下山泉,由土石滋润蓄而成泉耳。如硫磺煎铄,久久理当焦竭。汤之处皆不出硫磺,有硫磺之所不闻有汤,事可明矣。”
孟州也有温泉,《舆地纪胜·孟州·景物》:“温泉,在州城北,夏凉冬温。”
唐代中州地区产马、驴、牛、羊、猪等动物。《旧唐书》卷58《唐俭传》:“后从幸洛阳苑射猛兽,群豕突出林中,太宗引弓四发,殪四豕,有雄彘突及马镫,俭投马博之,太宗拔剑断豕。”汝州湖泽众多,此地多养马。《旧唐书》卷145《吴少阳传》:“汝南多广野大泽,得豢马畜……又屡以牧马来献,诏因善之。”
4.食用或杂用虢州的梨。
许州颍川郡土贡:柿。
濮州濮阳郡土贡:丝枣。
滑、河南府的酸枣人(仁)。
陕州、光州、义阳郡(即申州)的茶。《茶经》云:“山南以陕州上,襄州、荆州次,衡州下,金州、梁州又下。淮南以光州上,义阳郡、舒州次,蕲州、黄州又下。浙江以胡州上,常州次,宣州、杭州、睦州、歙州下,润州、苏州又下。剑南以彭州上,绵州、蜀次,邛州次,雅州、泸州下,眉州、汉州又下。浙东以越州上,明州、婺州次,台州下。黔中生恩州、播州、费州、夷州。江南生鄂州、袁州、吉州。岭南生福州、建州、韶州、象州。”茶树适宜于雨林带地方,故偏北之关、陇、晋、冀,均不产。
颍州汝阴郡土贡:糟白鱼。
孟州土贡:黄鱼。
卫州汲郡土贡:胡粉。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记汝阳县有众多湖泊,“南湖,在府城南。周十余顷,长堤亘其前。有西湖,在城西南。城东北又有三角湖,中多菱芡,俗谓之菱角湖。城北十里有十家湖,水产鱼莲,旱种稻,居民赖之。”想之唐代亦是如此。该书还记汝阳县有“鹅鸭池,在城北,汝水之曲也。李夜袭蔡州,击鹅鸭池以乱军声。一名悬瓠池。栗渚,在城西南。汝水之湾有地数顷,树栗其中,谓之栗洲。旁有溪曰锦绣溪。”西平县周家泊,“县北二十五里。县以北诸水汇流于此,水多则鱼,涸则多苇,民赖其利。”镇平县柳泉,“在县东遮山北。广五丈余,溉田甚溥。又青龙泉,在县之竹园保,引流溉田为民利。菱花池,在县西南。俗名天池,广五丈余,有菱芡蒲鱼之利。”王象之《舆地纪胜》记载孟州有蓄鱼池:“在州城内,旧贡黄鱼出此。”
陕、虢、许、汝产盐。《旧唐书》卷48《食货上》记载:元和六年(811),度支卢坦奏:“河中两池颗盐,敕文只许于京畿、凤翔、陕、虢、河中泽潞、河南许汝等十五州界内粜货。比来因循,兼越兴、凤、文、成等六州。臣移牒勘责,得山南西道观察使报,其果、阆两州盐,本土户人及巴南诸郡市籴,又供当军士马,尚有悬欠,若兼数州,自然阙绝。又得兴元府诸耆老状申诉。臣今商量,河中盐请放入六州界粜货。”足证陕、虢、许、汝等州有盐。
5.文具
虢州贡瓦砚。《元和郡县图志》记载:“石墨山,在县西南三里。山石如墨,可以写字。”内乡县有墨山,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墨山,在县西北五十里。山石尽墨,亦名石黑山。”该书记金门山所产竹子可以制作笙管。“金门山在县(宜阳县)西六十里。《九州要记》:‘金门之竹,可为笙管。’一名律管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