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农业手工,技艺成熟第四节 农业手工,技艺成熟

第四节 农业手工,技艺成熟

唐朝农业科技方面的成就颇多。唐朝新式农具的出现和推广,首推出现和应用于南方水田的曲辕犁即所谓“江东犁”。晚唐陆龟蒙的《末耜经》,对江东犁的构 造和性能上的优点有详细的介绍。江东犁由铁制的犁锋,犁壁和木制的犁底、压馋、策额(额音“额”)、犁箭、犁辕、犁梢、犁详、犁浆等零部件组成。同原有的 犁相比,江东犁重大的改进在于把直辕、长辕改为短辕、曲辕,犁架重量减轻,受力点降低,不仅可减轻扶犁者体力消耗并提高畜力使用效率,而且犁具轻巧灵活, 便于操作,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有利于保证耕地质量。江东犁的主要结构和性能原理,使它也适用于北方旱作地区。到宋元时期,江东犁已成为我国南北方所普遍 使用的耕犁了。
从《末耜经》的记载看,南方水田所使用的主要农具除江东犁外,还有整地用的方耙,可用来破碎犁起的土垡,用耙齿清除杂 草和作物残茬。方耙比北方旱作地区整地用的一字形耙和人字形耙要大,人站在耙上不易陷于泥水中,在结构上也更牢固些,可经受较大的阻力,适于水田整地,大 大地提高生产效率。在提灌工具方面,被用来在河渠中提水灌田水车(即“翻车”),在唐朝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南方和北方的广大地区。据《旧唐书·文宗本纪》所 载,太和二年(828年)闰三月丙戌朔,“内出水车样,令京兆府造水车,散给缘郁白槊百姓,以溉水田”。可见,国家对推广水车相当重视。唐朝还有从河渠提 水的“筒车”。李毫注释杜甫的诗句“连筒灌小园”,“川中水车如纱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流水,高则泻水。”此外,还有用一个水 轮带动一个或几个辗轮的水碾。《旧唐书·高力士传》曾记载:“于京城西北截沣水作碾,并转五轮,日破麦三百斛。”
江东犁在江南地区的 普遍推广,使南方水田的耕作技术相应地有较大的提高。犁具的改进,可使耕翻的宽度与深度保持一致,使耕起的土垡均匀整齐,合于“行必端,履必深”的要求, 从而使耕地质量的提高有了保证。同样,方耙等农具的推广,对提高整地的技术也起到了很大的保证作用。在大田作物的品种上,从文献记载来看,以水稻新品种的 增加最为突出。在《四时纂要》和唐朝诗歌中所见到的水稻品种,据不完全的统计,有香稻、红莲、黄稻等12种。其中,有9种不见于前代的记载。成熟期较晚的 水稻品种的增加和普遍种植,不仅可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也使稻、麦的复种成为可能。稻麦复种制至迟在开元年间已颇为普及,成书于9世纪60年代的樊绰 《蛮书》,记载云南“从曲靖以南,滇池以西,土俗唯业水田,水田每年一熟,从八月获稻,至十一月、十二月之交,便于稻田种大麦,三四月即熟。收大麦后,还 种粳稻,小麦即于岗陵种之”。在唐朝诗人的某些诗句中,也可以看出江南的大部分地区已实行稻麦复种。南方水田栽培技术上的进步,可见于柳宗元散文《龙城 录》的零星记载:“余南迁高邮(今江苏高邮),道逢老叟,帅年少于路次,讲明种艺。其言:深耕概(稠)种,时耘时籽。却马牛之践履,去螟媵之戕害。勤以朝 夕,滋以粪土,而有秋之利,盖富有年矣。”这段简短文字,已谈到栽培技术中的深耕、密植和及时除草、施肥、除虫害等田间管理等诸多重要环节。 关于虫害的防治。开元初年蝗虫灾害严重,宰相姚崇力主扑灭,而汴州刺史倪若水等人却表示反对,认为应当用“德化”消除虫灾。在唐玄宗的支持下,姚崇采取 利用蝗虫夜间投火光束掘坑焚埋的办法,终于战胜了蝗灾。《岭表录异》记载了用蚂蚁防除柑橘害虫的“生物防治法”,“岑南蚁类极多,有席袋贮蚁子窠鬻于市 者。蚁窠如薄絮囊,皆连带枝叶。蚁在其中,和窠而卖电。有黄色大于常蚁而脚长者。南方柑橘若无此蚁,实多蛀,故人竟买之以养柑橘电。”这不仅是我国用其他 生物防除虫害的最早记录,也是世界上关于生物防除法用于农业的最早记载。
唐朝关于益虫的认识,可见于对白蜡虫、紫胶虫、五倍子蚜的认 识。白蜡虫是寄生在女贞和白蜡树上的一种同翅目、蚧科昆虫。雄虫能分泌白蜡,包围躯体。这种白蜡坚硬、洁白、光滑,熔点高达83摄氏度,是一种重要化工原 料。白蜡虫产地遍及长江流域及江南广大地区,从唐朝贡品中有黄色蜂蜡和白色虫蜡来看,唐朝已知道养白蜡虫和用白蜡。宋人周密《癸辛杂识》中有关于养虫和制 蜡方法的详细记载。紫胶虫亦是同翅目昆虫,寄生于牛肋巴、秧青等200余种树木上,云南、西藏、台湾等地多有出产。紫胶虫的雄虫能分泌紫胶,亦是一种难以 替代的重要化工原料。紫胶的记载,始见张勃的《吴录》,自苏敬《新修本草》将其录入药物后,始受人们注意。紫胶古称紫钟,唐人李瑚在《海药本草》中称紫钟 “生南海山谷。其树紫赤色,是术中津液成也”。在《酉阳杂俎》前集卷一八中,进一步指明:“紫铺树,出真腊国,蚁运上于树端作窠。蚁壤得雨露凝结而成 紫”,认识到紫胶的生成与蚁有关。
在园艺业方面,唐朝从边疆和国外引进了一批新的蔬菜和果树品种,如蔬菜类的莴苣、菠菜、浑提葱、西 瓜等。食用菌的培养方法,《四时纂要·三月》可谓是最早的文献记录:“种菌子,取烂构木及叶,于地埋之。常以泔浇令湿,两三日即生。又法:畦中下烂粪,取 构木可长六七尺,截断槌碎,如种菜法,于畦中匀布,土盖,水浇,长令润。如初有小菌子,仰杷推之;明旦又出,亦推之;三度后出者甚大,即收食之。本自构 木,食之不损人。构又名楮。”除对食用菌的生长条件有较为详细的记载外,所谓“有小菌子,仰杷推之”,实为帮助菌种扩散,是菌类培养技术的重大成就。关于 利用地热资源进行蔬菜栽培,可见于《新唐书·百官志》的记载:“庆善石门温泉汤等监,每临监一人,凡近汤所润瓜蔬,先时而熟者,咀荐陵庙。”唐朝诗人王建 《官阐》中的“内园分得温汤水,二月中旬已进瓜”诗句,表明利用地热资源促成蔬菜瓜果早熟已大见成效。
在果树栽培方面,从边疆和国外 引进的果树品种有产于西亚和北非的波斯枣、海棕、枣椰、扁桃(巴旦杏)、菠萝蜜、木菠萝、油橄榄等。国内新驯化的猕猴桃,此时亦流传到海外。《四时纂要· 正月》曾记载果树嫁接技术上的进步:“其实内子相类者,林檎、梨向木瓜砧上,粟向栎砧上,皆活,盖是类也。”指出种子形态结构相近似的果树,嫁接后易于成 活。《四时纂要》中的“取树本如斧柯大及臂者,皆可接,谓之树砧”,表盟在果树嫁接技术上已有长足的进步。唐朝在果树栽培技术上的进步,还表现在柑橘栽培 地区向北的推进、根据果树是否冬眠来确定是冬季移栽或春季移栽,葡萄扦插法繁殖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