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太子兵变,隆基崛起第二节 太子兵变,隆基崛起

第二节 太子兵变,隆基崛起

中宗即位以后,立其第三子李重俊为太子。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又一场政治风波。韦后因为重俊不是自己所生,加上对安乐公主的宠爱,流露出了废太子、立太 女的意向。武三思、安乐公主、上官婉儿(时为婕妤)和武崇训等人,倚仗韦后的支持,根本瞧不起太子,“以其非韦氏所生,常呼之为奴。或劝公主请废重俊为 王,自立为皇太女,重俊不胜忿恨”。
面对武氏势力和安乐公主的威胁,李重俊拉拢左羽林大将军李多柞,没有经过周密策划,贸然行事,率领羽林军三百余人,发动了政变。 神龙三年(717年)七月初六,太子和李多祚率领的羽林军直接开向武三思的宅第。武氏父子根本没有提防,李重俊和李多祚的人马顺利地处死了武三思和武崇 训及其亲党十余人。接着,太子率众从宫城肃章门斩关而入,叩阁搜捕上官婉儿。中宗闻讯,急忙与韦后、安乐公主和上官婉儿躲进了玄武门楼,令右剥林大将军刘 景仁率百余武士在楼下守卫,并令大臣杨再思、李峤、宗楚客率兵两千死守太极殿。当重俊和李多祚的军队进攻玄武门时,中宗在楼上对追随太子和李多祚的羽林军 高喊:“汝并是我爪牙,何故作逆?若能归顺,斩多祚等,与汝富贵。”政变的部队本来就是假冒皇帝的旨意“矫制”而来,现在面对皇帝,难免产生疑虑。中宗一 发话,政变的羽林军乘势倒戈,反而杀了李多祚、李承况、沙吒忠义、独孤蓓杀死,其他起兵的人看到这种情况吓得四处逃散了。成王李千里、天水王李禧父子攻打 太极宫右延明门,本想杀死宗楚客和纪处讷,可是破门未成反而战死。太子李重俊仓皇逃奔终南山,原来随他的一百多骑兵已变得寥窑无几,手下人趁他在树林休息 时将其杀死。唐中宗把太子李重俊的首级献到太庙,随后又以它祭奠武三思和武崇训的灵柩,最后在朝堂悬首示众。皇上把在叛乱中帮助太子的成王李千里的姓氏改 为蝮氏,太子的同党都没有逃脱责任,在叛乱平息后都被斩首。东宫的僚属中无人敢接近太子的尸体。仅永和县丞宁嘉勖用衣服将太子的头颅裹住失声痛哭,他于是 也被贬为兴平丞。
太子起兵时所通过的各个部门的守卫者都被以流刑论处,可是韦后集团的成员还不罢休,甚至奏请皇上将这些人全部处死。 唐中宗下旨令司法部门再次审理推问此案。大理卿郑维忠说:“如今这件大案才判决,人心还没有稳定,要是又重新改判的话,那么就会更加人心惶惶了。”唐中宗 这才打消了这个念头。
这次兵变虽然杀死了武三思和武崇训父子,但没有能改变韦武集团控制朝政的局面。权势熏天的安乐公主、长宁公主及 韦皇后的妹妹邸国夫人、上官婕妤、上官婕妤的母亲沛国夫人郑氏、尚宫柴氏,贺娄氏、陇西夫人赵氏等人全部依仗权势干涉朝政,疯狂收受贿赂,为行贿者请托授 官。只要向这些人行贿三十万钱就可以从她们那里取得由皇帝亲笔敕书任命的官位,因为这种敕书是斜封着交付中书省的,所以人称这种官员为“斜封官”;要是行 贿数为三万钱,就可以享受被剃度为僧尼的待遇。她们受贿之后所任命的员外官、员外同正官、试官、摄官、检控官、判某官事、知某官事多达数千人。在西京和东 都两地分别设置两员吏部侍郎,每年有四次选授官员的机会,可选任官员数万人。
上官婉儿及宫中的妃摈姬妾们大部分都在宫外私修宅第,这 些人任意出入宫禁,朝臣们上为能青云直上,就经常与这些人交往。在这些人中间,安乐公主尤为骄傲专横,宰相以下为官的人,几乎都是由于巴结她、和她靠上关 系才上任的。安乐公主还与中宗的另一个女儿上长宁公主竞相修建豪宅,并在建筑的奢侈豪华方面互相攀比,在建筑规模和精巧的程度方面每皇宫相比可谓是有过之 而无不及。安乐公主请求唐中宗把昆明池赏赐给她,唐中宗以昆明池是百姓用来养鱼的地方为由加以拒绝。安乐公主十分不悦,就强占百姓田宅修建定昆池,南北长 达几里,模仿华山的样子堆石建造假山,又依照天河的样子引水入地。因为安乐公主想让此湖胜过昆明池,故而将它定名为定昆池。唐中宗爱好用杖击毡的游戏,于 是朝野上下以击毽为乐。
唐中宗和韦皇后以及各位公主修建了很多佛寺。左拾遗京兆人辛替否上疏谏阻,疏文大意是:“臣听闻古时候帝王设 置官署,人员不一定要求齐备,但是要求当官的人一定有好的德行,并且清正廉明,这样,朝廷发的俸禄就一定会有节余,百姓也不用担忧生计了。但是现在陛下颁 发给臣下的赏赐百倍于先代,增设的官吏数目也十倍于先代,使得没有足够的金银来铸造官印,府库中的绢帛等财物的储备都无法满足陛下赏赐臣下的需要,从而造 成有些富有的大商人用钱买高官的现象,也使得有些凭借装神弄鬼代人祈祷或者以卖艺为生的人得以占有肥沃的良田。”他又说:“公主是陛下疼爱的女儿,可是她 日常生活的花费已经超出了早就订立好的标准,她的行为不符合老百姓的期望,不注意影响,我担心这样下去会使喜爱变成憎恶,同时,原来你对她的疼爱与关心也 会变成对公主的危害。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样做耗尽民力,浪费百姓钱财,强取百姓家资。陛下为怜爱几个子女而招致种怨恨,那些戍边的将士不会再全力效忠朝 廷,朝臣对陛下也不再是忠贞不二,人心尽失,仅余几个自己所宠爱的人,陛下还能够凭借什么来治理国家呢!君主的统治是以百姓的拥戴支持为基础的,如果这个 基础牢固,君主深受百姓爱戴,那么国家就会安宁,社会就会稳定,陛下的家族也就会得到长久的保全,也就能够长久地享受天伦之乐。”他还说:“如果以为修建 佛寺是治理国家的根本,休养士民不能够治理好国家,那么殷、周之前就全都是昏暗混乱的时代,而汉、魏以后就全是圣明之世了;殷,周以前的朝代存续的时间很 短,而汉魏以后的朝代存续的时间则很长了。陛下把管理国家的最紧要的事作为可以从缓的事,又把可以缓办的事作为治理国家的最紧急的事;应当亲近信任的人才 还没有出现,而不学无术之人却在朝廷中占据要职;陛下不去脚踏实地地做一些有利于百姓和社会的事,而寄希望于营建佛寺来维护统治,陛下重视凡夫俗子才做的 事情,而对九五之尊应做的事情却漠然处之。就算陛下能够以阴阳二气为嵌,如同工匠在火炉中冶铜那般创造出万物,奴役那些用不着吃饭穿衣的人,只怕也供应不 起奢侈靡费所需的支出,更何况陛下所依仗的仅仪是那些天生地养、经过风雨滋润之后才能生产的自然之物呢?要是爆发战争,或者发生自然灾害,那些出家的和尚 不能拿起武器来保护陛下,那些林立在寺院中的石塔更不能缓解天灾造成的饥荒。臣对陛下这种广建佛寺的行为感到十分痛惜。”唐中宗根本不审阅这篇奏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