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禄山的故事:阳奉阴违谋得高官,安史之乱逆谋反叛安禄山的故事:阳奉阴违谋得高官,安史之乱逆谋反叛

安禄山的故事:阳奉阴违谋得高官,安史之乱逆谋反叛

第一节 阳奉阴违谋高官
安禄山,营州(今辽宁朝阳)胡人,懂九番语言,骁勇善战,被幽州节度使张守收为养子。后设法取得玄宗信任,兼任三镇节度使,拥兵十五万。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冬在范阳叛乱,南下攻陷洛阳。次年称雄武皇帝,国号燕,建元圣武。后被其子庆绪所杀。
安禄山,营州(今辽宁朝阳)杂胡。安禄山长大之后,狡诈多智,善于揣度人意,后来被范阳节度使用为将,屡次出兵制胜。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身为平卢将军的安禄山奉命与奚和契丹作战,因轻敌而战败。张守欲将其斩首。临刑前,安禄山大呼:“大夫不欲灭奚、契丹两番邪?而杀壮士!”张守惊讶于他的狂言和胆识,便改变了主意,将其押送京师。随后玄宗下诏赦安禄山不死,但免安禄山像去其一切职务,暂且带兵打仗,立功赎罪。
这样,虽然安禄山丢了官,却在玄宗脑子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日后飞黄腾达创造了有利条件。
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御史中丞张利贞被任命为河北采访使,安禄山便“百计谀媚”,又用金钱贿赂其手下人,以结私恩。因此,张利贞入朝后极力为他美言,因此安禄山被授营州都督、平卢军使、顺化州刺史等职。安禄山对过往的使者,都暗中加以贿赂,使者回朝后都一再为其美言,使他逐渐受到了玄宗的青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分平卢为节度,便以安禄山为平卢节度使,兼柳城太守、押两蕃、渤海、黑水四府德略使。
天宝二年(公元743年),安禄山进朝谢恩。在玄宗召见他时,显出受宠若惊的样子,质朴诙谐,哄得玄宗大乐。在李林甫的举荐下,于翌年又兼任范阳节度使。安禄山离京时,朝廷下旨令中书、门下、尚书三省正副长官、御史中丞为其设宴送行。昔日杂胡已是深受宠幸、重兵在握的大人物了。
安禄山天宝二年进京的时候,抓紧一切机会讨好玄宗。他上书玄宗说:“去年七月,营州发生虫灾,蚕食千亩,臣焚香祝天说:‘臣若操心不正,事君不忠,愿使虫食臣心;若不负神祗,愿使虫散。’接着,便飞来了一大群红头黑鸟,将虫吃尽。”安禄山讲得煞有其事,玄宗真以为他对自己忠心不二。
安禄山装憨、装糊涂可称得上是一绝。他为了向玄宗邀宠,特派其部将刘骆谷留驻京师,专门为他打探有关玄宗的情况。另一方面,他每年都将俘虏、杂畜、奇禽、异兽、珍玩之物送入朝廷。由于次数太多,不绝于路,因此,沿途郡县颇感转运之苦。
有一次,玄宗带安禄山去见皇太子。安禄山视而不拜,左右人提醒他,他却傻乎乎地说:“臣是胡人,不识朝仪,不知太子是何官?”玄宗听了大笑,太子等人也觉着可笑。玄宗说:“太子是储君,朕百岁后要传位于太子。”安禄山闻言大惊,慌忙下跪告罪:“臣愚昧无知,只知有陛下不知有皇太子,罪该万死。”遂拜太子。安禄山这番话让玄宗很高兴,越发觉得他愚直可爱。
为了获得杨玉环及杨家兄妹的支持和帮助,年岁比贵妃大的安禄山居然主动向玄宗提出,愿做贵妃娘娘的干儿子。果真收下了这个胖儿子。行拜见之礼时,安禄山不先拜皇帝,而是先向干妈下跪行礼。玄宗诧异,贵妃吃惊,左右宦室、宫娥也觉惊奇。玄宗问他为何先拜贵妃,安禄山一边告罪,一边解释:“胡人先母而后父。”
安禄山为了讨玄宗高兴,真是使出了浑身解数。他身体肥胖,腹垂过膝,自称腹重三百斤。可是当他为玄宗和贵妃献上胡旋舞时,一改昔日的笨拙之态,“其疾如风”,显得迅捷而灵巧,令玄宗非常惊讶。玄宗指着他的大肚子问里面有什么,他眼睛都不眨一下就答道:“更无余物,惟有赤心耳!”玄宗听后,哈哈大笑。
安禄山阳奉阴违,对玄宗投其所好,最终飞黄腾达。天宝九年(公元750年),他被封为东平郡王。天宝十年,又兼任河东节度使。这时的安禄山就是平卢、范阳、河东三镇的节度使了。 第二节 逆谋反叛
其时,天下已经平静安宁很久了,玄宗年岁渐高,纵情于声色,荒于朝政。李林甫独掌大权,纲纪大乱。
安禄山“计天下可取,逆谋日炽”。
安禄山表面上装得呆头呆脑,对玄宗忠心不二,但是暗中却积极为谋反作准备。他以防御敌寇为名,在范阳城北筑起了雄武城,在里面储藏了不少的兵器和粮食。他为了兼并西北的军队,便奏请让陇右、朔方、河东、河西节度使王忠嗣率兵前来助阵,想乘机留下他的精兵良将。可能是王忠嗣早已识破了他的醉翁之意,所以“先期而往,不见禄山而还”,并上奏安禄山有谋反之意。安禄山欲兼并西北军队的阴谋没有得逞。
目不识丁的安禄山的确心智超群,善于发现人才和使用人才。他招降纳叛,极力扩充自己的实力。他用一批有才学的文臣如严庄、高尚等为幕僚,成为自己的心腹;同时又从队伍中提拔了一些智勇兼备的将校如史思明、崔乾佑、安太清、蔡希德、尹子奇、田承嗣充当自己的爪牙,并委以重任。这样,在他的周围聚集了一大批文臣武将。
此外,安禄山还从契丹、同罗、奚降者中选拔精壮的兵士八千余人,称为“曳罗河”(壮士的意思);又养数百个家僮,个个骁勇善战,打起仗来冲锋陷阵,势不可当;又养战马数万匹,并派遣胡商到各地贩卖,每年交纳珍货数百万,同时还私底下做了数以万计的绯紫袍、鱼袋,以备后用。
杨国忠为相后,与安禄山化友为敌,反目成仇,两人势同水火。他见安禄山招兵买马,极力扩军备战,便屡次奏告玄宗,说其有“反状”,但玄宗根本不当一回事。杨国忠便说:“陛下若不信臣言,可以试一试,派人去征召安禄山,看他敢不敢进京朝见。”玄宗依计派使者召安禄山进京。谁知,安禄山早已知道这是一次试验,便迅速进京。这使杨国忠很难堪,玄宗却备感欣慰,认为杨国忠出于私忿而嫉恨安禄山。
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正月,安禄山入见玄宗,哭诉道“臣是胡人,不识文字,蒙陛下破格提拔重用,才有今日之荣华。杨国忠嫉妒,欲谋害臣,臣恐怕离死已经不远了。”玄宗也觉得对不住质朴忠诚的胡儿,好言劝慰,并加封其为尚书左仆射,赐食封千户。
安禄山见玄宗对自己的恩宠依然如故,便请求兼任闲散的军马使,并推荐吉温为副职,玄宗都一一答应了。安禄山利用职权之便,密派其亲信选健马能战者数千匹,另加饲养。他还奏请玄宗封赏其部下将士,以致军中将士都觉得安禄山恩重如山。安禄山临行之前,玄宗亲自把酒送行。从此,凡是上言安禄山谋反的人,玄宗皆命执送于安禄山。 第三节 安史之乱
安禄山视此次入京为冒险,一出京师,便迅速出关,乘船沿河直下,日夜兼程,数日后回到老巢范阳,连呼侥幸,但仍心有余悸。而此时,朝廷已经形成外重内轻的军事格局。早在天宝元年,他所控制的三镇兵力已占全国总兵力的三分之一,后来又兼并了阿布思的数万精兵,总兵力近二十万,军事地位。在这种情况下,安禄山决定起兵叛乱。
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禄山又上奏朝廷,请以番将三十二人替代汉将之职位,朝廷允许。与杨国忠同任宰相的韦见素奏言玄宗,说安禄山“其反明矣”,但玄宗不信。接着,李亨与杨国忠也数次进谏,说安禄山不可靠,仍都无功而返。杨国忠便说动玄宗派宦官辅琳,携带珍异果品前往赏赐安禄山,借机探其虚实。安禄山却用珍宝金银贿赂辅琳,因此他回来后极言安禄山竭忠奉国。玄宗又信以为真,对杨国忠及太子的提醒置之不理。
像不久,安禄山突然上奏向朝廷献马,共三千匹,每匹马由两名士卒控制,另有番将二十人护送。玄宗虽纵情声色不能自拔,但接过此表一看,心中不禁大惊。河南尹达奚疑安禄山其中有阴谋,玄宗便派中使冯神威告谕安禄山冬天献马。安禄山见了冯神威之后,对其非常无礼,以致冯神威在见到玄宗后哭道:“臣几不得见大家。”
玄宗虽不快,心中却始终不信安禄山会造反。
辅琳受重贿之事不久被查出,并被秘密处死,安禄山警觉到玄宗态度有变,对朝廷派来的使者一律称病不出迎。随后,安禄山京师府第被查,死党吉温被贬,门客数人被杀,御史台及儿子安庄宗被杨国忠逮捕……安禄山被激怒了,他再也忍不下去了,决意起兵叛乱。
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十一月,暗中蓄谋十年之久的安禄山、史思明在范阳举旗造反,安史之乱爆发。
唐玄宗此前一直不相信安禄山会背叛他,忽闻其起兵造反,大惊失色,斩其子安庄宗,赐庄宗妻荣义郡主自尽,并命荣王李琬、金吾大将军高仙芝为正、副元帅,率数万兵出潼关东征,还在各地新设节度使、防御使,以阻止叛军。但安禄山手下多是精锐骑兵,一路上进军很顺利,沿途郡县的官员或开门出迎,或弃城逃窜,叛军,直逼洛阳。
安禄山的虎狼之兵在洛阳击败了唐安西节度使封常清所率领六万不曾训练的乌合之众,随即攻克洛阳。
安禄山从范阳起兵,长驱直入,至攻占东都洛阳,仅用了三十五天时间。就在这短短的时间里,他控制了河北大部分郡县,河南部分郡县也望风归降。
至德元年(公元756年)正月初一,安禄山于洛阳自称雄武皇帝,国号大燕,改年号为圣武元年,封子安庆绪为晋王、安庆和为郑王,任命了一大批文武官员。
安禄山虽占领了洛阳,但新任元帅哥舒翰大军已增至二十万人,扼守潼关天险,西进无路。而在此时,平原颜真卿与常山颜杲卿等在河北起兵讨伐安禄山,河北十七郡纷纷响应。安禄山只剩六郡,后方局势吃紧。山西方面,李光弼收复常山城,与会师,并率领汉、番骑兵十万人,屡次打败安禄山手下第一号猛将史思明的部队。
五月,安禄山西进潼关受阻,东过不了雍丘,南又兵阻南阳,北路也几乎断绝,除了老巢范阳之外,只不过局限于河南西部一隅之地,陷入困境,安禄山不禁有点着急,想退回范阳。后经爱将田乾真劝阻,才打消了这个念头,重新树立了信心。
然而就在此时,昏庸的唐玄宗与奸相杨国忠下令哥舒翰出关作战。兵法云:“将能而君不驭者胜。”哥舒翰处处受朝廷掣肘,虽明知己方利在坚守,仍奉命出关作战,结果全军覆灭,潼关失守,长安已无险可守。安禄山叛军冲进八百里秦川,如入无人之境。玄宗等仓皇逃往四川,长安被叛军占领。
为了报安庆宗被杀之仇,安禄山下令将未来得及逃走的唐宗室家属及皇子皇孙,自霍国长公主以下诸王妃妾、子孙姻婿等百余人杀害。追随玄宗的大臣们宗族也被诛灭殆尽。他还下令大索三日,搜刮民间残物,百姓被害者不计其数。
玄宗一行来到陕西兴平县境内的马嵬驿后,愤怒的军兵发动兵变,杨国忠被杀,杨贵妃被赐死,玄宗逃到四川避难。皇太子李亨北上灵武,即皇帝位,称为唐肃宗,领导军民讨伐叛贼,遥尊玄宗为上皇。
叛军在潼关停留了十余天之后才西进。长安沦陷,玄宗西奔,安禄山及其部下以为大事已成,沉湎于歌舞酒色之中。安禄山把搜掠的宫嫔、乐工、文士以兵仗护送到洛阳,获得梨园弟子数百人,在东都禁苑凝碧宫奏乐,宴会众伪官。
安禄山又派其将高嵩持书信、备厚礼赴西北,诱降河西、陇右将士,然而被郭英义擒获,此计未成。郭子仪、李光弼得知潼关失守、玄宗西逃,便撤兵守井陉,河北大部分郡县又落入叛军手中。安禄山派兵进攻颖川,太守薛愿、长史庞坚奋力据守,坚持了一年。十二月,又命叛将阿史那承庆率兵猛攻,薛愿等浴血奋战十五天,城破被俘,被押送至洛阳。安禄山把他们捆在洛水冰上,将其活活冻死。
安禄山派爱将孙孝哲留守长安,张通儒留守西京,崔光远为京兆尹。孙孝哲仗着安禄山的宠信,不把其智囊严庄放在眼中,与之争权。严庄对他有畏惧之心,常忍让。孙孝哲杀人不眨眼,奉命监视关中诸将,诸将也非常害怕他。长安百姓为了避难,纷纷逃住山中。这时,长安已得到太子北上召集军队准备反攻的消息,人们翘首以盼。这时有人说:“太子大军至矣!”人们争相奔走相告,万人空巷。叛军见北方尘起,以为官军来了,仓皇欲逃。各地常有豪杰之士劫杀贼军官兵。两京虽被安禄山所占领,由于其缺乏政治眼光及长远打算,民心涣散,地方不安定,贼兵贼将亦不安心。其文武百官,天天饮酒作乐,坐享长安、洛阳的繁华,没有人为今后打算,放任玄宗入蜀,坐等官军转守为攻。 第四节 安禄山之死
安禄山称帝之后,志得意满,便充分暴露出其暴虐骄纵之性。昔日为了收买人心,宽宏大量,高官厚禄,不吝赐人,其部下感恩戴德,死心塌地为其卖命。现如今他一称帝,性情大变,加上诸事常不顺心,动辄责罚部下及左右侍从。
李光弼像安禄山此时身躯更加肥重,加上酒色过度,各种毛病都出来了。他原本就患有眼疾,自起兵以来,视力便慢慢减退,以至双目完全失明,看不见任何东西。祸不单行,刚失明,身上又起了毒疽,苦产堪言。病魔缠身,各地坏消息又不断传来,以致安禄山暴躁至极,常常无故发火,左右随从,稍不如意,非打即骂,甚至杀人。
称帝后的他深居宫中,诸将很少能与他见面议事,都要通过严庄转达。严庄可称得上安禄山身边第一红人。可是安禄山发起怒来,非打即杀,连严庄也常常遭受鞭棍责罚。
与严庄相比,挨打受罚最多的是安禄山身边的贴身内监李猪儿。自幼就服侍安禄山的李猪儿,深得其宠信,日夜留守在他身边。同样,每次责罚,都少不了李猪儿的份。李猪儿总是无辜被打,又非常担心安禄山会将自己杀掉。安禄山的两个亲信之人,一个是谋划大事的元老重臣,一个是伺候其起居饮食的奴才,而此时成了棍棒鞭子之下的难兄难弟,同病相怜,于是二人结为盟友。
安禄山的宠妾段氏为其生下一子名庆恩,深受安禄山宠爱,欲以其代替庆绪。安庆绪知道自己地位不稳,一旦自己被废,连小命恐怕都保不住。他焦虑不安,日夜想办法自保。此时严庄也恐怕宫中事变于己不利,经过一番谋划后,终于决定一不做二不休,彻底解决问题。于是,严庄与安庆绪、李猪儿串通一气,谋害安禄山。
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正月初五夜,三人悄悄潜入安禄山住所。严庄、安庆绪持刀站在帐外,李猪儿手持大刀直入帐内,对准床榻上的安禄山腹部猛砍一刀。安禄山平时习惯把佩刀放在床头防身,事前已被李猪儿偷偷拿走。此时他吃了一刀,便知大事不好,急忙去摸刀,哪里还摸得到。他气急败坏地摇着帐竿大声喝叫:“贼由严庄。”此时,肠子不断流出,溢流满床,安禄山狂嚎不已,肠尽而亡,倒在睡榻之下。床上鲜血、流出的肠子淹没了他肥大的身躯。安禄山死时,年五十五岁。安庆绪在其床下挖了一个数尺深坑,用毡子裹着安禄山的尸体,连夜掩埋,并威胁宫中众人不许乱言。
次日早晨,严庄传旨主上病危,立晋王安庆绪为太子,并很快即大燕皇帝位,尊安禄山为太上皇。几天后才发出讣告,说安禄山已死。将尸体又从坑里挖出来,早已腐烂,便草草殓葬。
狡黠多智的安禄山,善于迎合唐玄宗心意,投其所好,因而格外受宠,屡次加官晋爵。在玄宗矫情荒政、朝纲不正之际发动了武装叛乱,把鼎盛一时的唐王朝推向了战乱的深渊。
而他自己仅当了一年多的皇帝,便死于亲子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