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顺宗李诵11、顺宗李诵

11、顺宗李诵

唐顺宗李诵(761~806),德宗长子,母昭德皇后王氏。上元二年生于大明宫。大历十四年封宣王,建中元年正月,立为皇太子。李诵留心艺术,善隶 书。德宗工于诗,每赏赐大臣、藩镇诗,都让李诵书写。李诵性格仁厚、有宽大之容量,礼敬师傅,见师傅总是先为致礼。泾原兵变,德宗逃至奉天,李诵经常登城 抗御叛军,慰问和激励将士。德宗信用奸佞裴延龄、李齐运、韦渠牟,这些人排陷陆贽等正人。别人不敢对德宗讲,太子有机会,便在德宗面前从容论述,所以,德 宗没有任用裴延龄、韦渠牟为宰相。德宗游宴鱼藻宫,为水嬉、丝竹、擢歌,德宗欢喜异常,太子引用诗人“好乐无荒”以劝谏。对宦官,太子也从不假以颜色。李 诵在为太子时便留心国事,对奸佞、宦官都有较清楚的认识。李诵亲近翰林待诏王、王叔文。王善书,王叔文善棋。王叔文具有变革治国思想,对德宗时期的弊 政有清楚的认识,平时常对太子讲述民间疾苦、论及宫市等问题,深受太子的信任。王叔文留心人才,向太子介绍可为将相的人士,并与有心改革弊政的贤士相结 识,以为太子登基后任用。
贞元二十年(804)九月,太子得了风疾(大约是今天所说的中风),不能说话。贞元二十一年元旦,太子因病 不能去父皇处朝贺。德宗自此得病,正月二十三日,德宗去世。因为太子病,宦官便认为嗣位尚未定。宦官与翰林学士在金銮殿商议起草德宗遗诏,其关键就是皇位 继承问题。宦官有人说:“禁中议所立尚未定。”翰林学士卫次公马上议:“太子虽有疾,地居冢嫡,中外属心。必不得已,犹应立广陵王(太子之长子李纯);不 然,必大乱。”翰林学士郑?等都附和卫次公,太子嗣位才议定。(见《资治通鉴》卷236,唐顺宗永贞元年正月)太子李诵知道父皇去世、自己有病,人心忧虑 疑惑,为解众大臣的忧疑,他穿紫衣麻鞋,抱病出九仙门,接见臣僚,安定了人心。
正月二十六日,太子李诵在太极宫之太极殿即皇帝位,是 为顺宗。德宗留下一大堆问题,虽然顺宗有病,但心里是清楚的。他以韦执谊为尚书左丞、同平章事,执行宰相事权,韦执谊与倡导革新的王叔文关系良好,亦主张 革去德宗时的弊政。王叔文则为起居舍人、翰林学士,居中与韦执谊相辅相援,共襄革新之政。并引进一批有革新思想的青年官员,其中著名的有:韩泰、、 、韩晔、陈谏、凌准、程异等。
王叔文为首的革新派官员开始进行革除德宗朝弊政的革新活动,是得到顺宗支持而进行的。
二月六日,罢去翰林医工、相工、占星、射霞、冗食者42人,开始对弊政进行革除。
二月二十一日,顺宗下诏,对残暴、刻剥百姓的京兆尹李实进行贬斥,揭露其罪行。罢斥李实受到长安百姓的欢呼,可见革新弊政、罢免贪官受到百姓的支持。 二月二十四日,顺宗在大明宫的丹凤门楼,大赦天下;并宣布百姓所欠国家赋税,一概蠲免;天下降正税外,禁断各种杂税;除常贡外,罢去“进奉”;“贞元之 末政事为人患者,如宫市、五坊小儿之类,悉罢之。”(《资治通鉴》卷236,唐顺宗永贞元年)这都是顺宗在为太子时就知道的弊政,一即位便禁废之。
二月二十五日,“罢盐铁使月进钱”。
三月初一,在安国寺放宫女300人出宫,又在九仙门放出掖庭教坊女乐600人,归回她们的亲族。
三月初二,因小过失被谴责驱逐的官员,在德宗时十年不曾赦免,现可以适当“量移”(放逐地由远处向近处移)。
三月初三,将德宗时期被贬的大臣,如曾为宰相的陆贽,以及郑余庆、阳城、韩皋等下诏召回京城,准备安排重要官职。只是陆贽、阳城未见诏书已经去世。
三月十七日,检校司空、同平章事杜佑为度支盐铁使,十九日,王叔文为度支盐铁转运副使,实际由王叔文主管经济。 王叔文等的革除弊政,已触及一些宦官和守旧官员的利益,自然遭到宦官集团的反抗。大宦官俱文珍、刘光琦、薛盈珍等见顺宗支持王叔文等,便以顺宗有病为 由,要求早立太子。他们奏请顺宗召翰林学士起草立太子的诏书。翰林学士郑?在纸上写“立嫡以长”呈给顺宗,顺宗同意了。三月二十四日,册立广陵郡王李淳为 皇太子,并改名李纯。
宦官集团以立太子来压制革新人士,王叔文等认为宦官掌军是一大问题,决定夺取宦官的军权。五月初三,以右金吾大将军范希朝为右神策统军,充左右神策、京西诸城镇行营兵马节度使,并以韩泰为行军司马。但是诸将听宦官指挥,没有人去见范希朝,夺取宦官兵权失败。 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派副使刘?到长安,向王叔文示意,求领三川(剑南西川、剑南东川、山南西道为三川),如王叔文支持,韦皋“当以死相助”。(《资治通 鉴》卷236,唐顺宗永贞元年六月)王叔文主持革新,维护中央皇权,对藩镇割据是坚决反对的,他拒绝了韦皋的非分要求,这就得罪了韦皋。于是韦皋上表请皇 太子监政,上书太子指责王叔文。王叔文面临宦官集团、藩镇的夹击,处境十分艰难,支持革新的顺宗,身体不好,力不从心。在革新活动面临危机时,六月二十 日,王叔文以母丧去位。七月初十,王中风不出。七月二十二日,陈谏外放河中。革新人士逐渐被排挤出去。七月二十八日,顺宗因病诏“其军国政事,权令皇太 子纯勾当。”(《资治通鉴》卷,236,唐顺宗永贞元年)八月初四,顺宗下诏“令太子即皇帝位,朕称太上皇,制敕称诰。”(《资治通鉴》卷236,唐顺宗 永贞元年)顺宗退位,意味着革新失败。八月初五,改元永贞,初六,贬王叔文等,初九,太子纯即位,是为宪宗。随后,革新人士刘禹锡、柳宗元等均被贬斥。
元和元年(805)正月初一,宪宗率百官给太上皇上尊号“应乾圣寿”。正月十九日,顺宗在兴庆宫咸宁殿去世,终年46岁。谥号“至德大圣大安孝皇帝”,庙号顺宗,葬于丰陵。
顺宗在位仅七个月,但他所进行的革新活动,革除了德宗时的一些弊政,还是减轻了百姓一些负担,对宪宗的治理多少有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