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排佛反佛”:佛教的地位在唐朝起起伏伏唐朝“排佛反佛”:佛教的地位在唐朝起起伏伏

唐朝“排佛反佛”:佛教的地位在唐朝起起伏伏

虽然诗歌很发达,但统治者意识里却“重武轻文”,地方官员都委以军政大权,人权、财权、治权都在各藩镇,结果尾大不掉。玄宗时因对外开拓,在边境 驻以重兵,设立十大兵镇,以节度使为最高军事长官。节度使领若干州,权力很大,初时由中央派重臣充任,立功后往往入朝拜相。天宝以后,李林甫为了巩固本身 权位、堵塞边帅入相的路径,借口文官不懂军事,多用胡人担任节度使。录取进士,每次不过二、三十人,少则几人、十几人,与其他朝代尤其是宋、明、清相 比要少得多。
唐朝皇帝以与同姓,认为老子为自己的祖先,于是大力提倡道教(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形成于东汉,以老子李耳为教祖),其目的是把唐朝政权加上一层宗教神秘色彩,以利于他们的统治。 规定道教的地位在佛教之上。唐高宗追尊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称帝时,利用佛教《大云经》,宣传女人也可以当皇帝,又规定佛教居道教之上。唐睿宗时,又规定两教地位平等。则大力提倡道教,还亲自注解《老子》。他声称曾梦见老子,让人画老子像颁行天下,并令王公百官都得学习《老子》,还在 科举考试中增设“道举”。当时两京和各州府都建有玄元皇帝庙。各地道观达1900余所。唐武宗时禁断佛教,拆毁寺院460余所,勒令还俗者26万多人。
道教在统治者的大力扶持下,颇为盛行,许多道士受到皇帝的宠信,不少文人如、等人都崇信道教。
但也有皇帝信佛教,唐宪宗就是一个,他得知凤翔的法门寺里,有一座宝塔,叫护国真身塔。塔里供奉着一根骨头,据说是释迦牟尼佛留下来的一节指骨,每30年开放一次,让人瞻仰礼拜。这样做,就能够求得风调雨顺,人人平安。 唐宪宗很相信这种说法,专门派了30人组织一支队伍,到法门寺把佛骨隆重地迎接到长安。他先把佛骨放在皇宫里供奉,再送到寺里,让大家瞻仰。王公大臣们 一看皇帝这样信佛,也都争做信徒,许多人千方百计想弄到瞻仰佛骨的机会。有钱的,捐了香火钱;没钱的,就用香火在头顶、手臂上烫几个香疤,也算表示对佛的 虔诚。
唐朝排佛,对不少文人有很大的影响,像李白一样,不仅不信佛教,还从骨子里抵触佛教,他对唐宪宗乱花国家的钱迎接佛骨,很 不满意,给唐宪宗上了一道奏章——《论佛骨表》,劝谏宪宗不要干这种迷信的事。他说,佛法的事,中国古代是没有的,只有在汉明帝以来,才从西域传了进来。 他又说,历史上凡是信佛的王朝,寿命都不长,可见佛是不可信的。
唐宪宗收到这个奏章,大发脾气,立刻把宰相裴度叫了来,说韩愈诽谤朝廷,非把他处死不可。裴度连忙替韩愈求情。唐宪宗怒气慢慢消了,他说:“韩愈说我信佛过了头,我还可宽恕他;他竟说信佛的皇帝,寿命都短促,这不是在咒我吗?就凭这一点,我不能饶他。”
后来,替韩愈求情的人越来越多,唐宪宗没杀韩愈,就把他降职到潮州去当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