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玄宗时大宦官”高力士的故事:一篇文章让你全面了解高力士“唐朝玄宗时大宦官”高力士的故事:一篇文章让你全面了解高力士

“唐朝玄宗时大宦官”高力士的故事:一篇文章让你全面了解高力士

玄宗时期有一位与主子一同沉浮的“老奴”大宦官,名叫高力士(684—762)唐朝玄宗时大宦官。本姓冯,名元一,高州良德(今广东高州东北)人。幼时被岭南地方官阉割,后贡入宫廷,因宦官高延福收其为养子而改姓高。玄宗李隆基未立时,高力士即“倾心奉之”,并随其参预宫廷政变。玄宗即位后,高力士知内侍省事,进封渤海郡公,四方奏事都经他手,权力极大。
高力士,他的家族,是极为显赫的大家族。原居住在北方。五胡时期,社会大动乱,冯家辗转迁徙,最后托身于越族聚居的岭南地区,逐渐发展成为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
他的曾祖冯盎,在隋文帝时先后任过县令、刺史和太守等职;在隋炀帝时曾随驾征伐辽东,升任左武卫大将军,成为皇帝的近臣。隋末天下大乱,英雄豪杰乘势而起。冯盎也乘机扩展势力,在岭南拥有“二十余州,地数千里”,成为雄视一方的霸主。
唐王朝乘隋末乱世起兵建国后,首先致力于削平北方各地的割据群雄,到武德四年(621),以大将为岭南抚慰大使,招抚岭南各州。次年7月,冯盎归服。唐朝廷将冯盎所献地区划分为八个州,授予他上柱国、高州总管,封为越国公,仍由他管辖这些地方。同时,冯盎的两个儿子也被任命为刺史。冯氏父子,以遗臣而摇身一变,又成为唐王朝的新贵。
在冯氏家族的女性先祖中,有一位声名威扬的洗夫人(民间传说本名阿英),即冯盎的祖母。洗夫人的母家,世代为南越族的首领,跨山据洞,其部落之众多达十万余家。这家族在时的岭南少数民族中,势众财雄,有威望。这位洗夫人,至今在海南岛和她的家乡湛江地区,仍被民间尊奉为“婆祖”、“姑太”。史书记载,洗夫人聪慧贤明,富于谋略,长于筹划。成人之后善于约束抚慰部众,并具有出征用兵的军事才能,是位勇谋兼备的少数民族女英雄豪杰。
洗夫人在母家的志行美名,被当时的罗州(今广东化州县)刺史冯融所熟知看重,便礼聘娶她为儿子冯宝的妻子。冯宝任高凉(今广东阳江县)太守。冯洗两姓联姻,是岭南地区汉、越民族融合发展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
冯氏家族迁至岭南后,虽然几代都担任地方长官,由于是羁旅他乡,因而号令难行。冯融洞察情势,巧妙地运用联姻策略,打破了长期相持的僵局。洗夫人由越族女儿变成汉家之妇,这特殊身份和家族关系,使她在民族团结发展的事业中,发挥了独有的杰出才能。洗夫人卒于602年,享寿达91岁。她生前被隋文帝册封为谯国夫人,死后赐谥号诚敬夫人。洗夫人及其后代,自南朝梁、陈至隋、唐,统治管理广东南部地区达百年之久。
冯氏家族的声威势力,在隋唐之际达到了最盛期。冯氏势力的扩展,其一是与岭南越族的其他豪强大姓发生矛盾冲突;其二是与唐朝巩固统一,加强中央集权的国策相冲突。冯盎据八州之地,野心勃勃,高祖在位末年,就以武力反唐。即位后,以软硬兼施之策对付冯盎,暂时缓和了几方面的矛盾。贞观五年(631),在唐王朝的恩威并用下,冯盎入京朝贡。
统一全国日益强盛的唐朝,不允许地方割据势力分割国家的土地、人口,与中央分庭抗礼的局面存在。唐王朝一再采取措施,削弱地方割据力量。贞观初年,唐太宗下令依天下山川形势,划分全国为十道(监察区)。其中岭南道包括五岭之南73州及安南都护府,即包括今广东、广西一带地区。唐高宗上元二年(675),唐王朝开始直接选派官员到岭南任职,逐步代替“土官”(即就地任命地方豪强和种族首领为政府官员)。这种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中央对南方地区的直接统治,对地方割据势力的削弱打击,冯氏家族的势力一直是受到唐王朝密切关注。贞观二十三年(649),冯盎去世。次年,唐王朝将高州都督府的辖地分割为高、恩、潘三州,以冯盎的儿子和侄子分任各州刺史。冯盎兄弟三人,他们的儿子辈多达数十人,仍然具有雄强威势。冯盎的几个儿子都任刺史职务,其中有一人娶礼部尚书许敬宗之女为妻。但从冯盎的孙辈开始,冯氏家族的势力急剧衰落下来。
冯君衡是冯盎的孙儿之一,就是高力士的父亲,曾任潘州刺史。冯氏家族遭受严重打击的“家难”,就发生在冯君衡这一代。史书记载他本人于称帝初年身亡时,冯君衡因犯罪被籍没抄家,女儿冯嫒被俘没入宫,后来为尼姑;幼子被送往京城,入宫当了宦官。
高力士的生母麦氏,是隋朝将领麦铁杖的曾孙女。麦铁杖在隋文帝时为骠骑将军,后来战死于“渡辽之役”。他的儿子麦孟才,死于隋末的“江都之乱”。
冯氏遭遇“家难”,高力士年约10岁。母子被强行分离,麦氏抚高力士痛哭道:“这次相别,不知何时能再见面。你胸前生有七个黑痣,别人说你日后必定显贵。你爱为娘手上这双金环,我会留着它,等到相见时让你辨认。儿啊,娘若不死,再能与你相见,你千万不要忘了娘的话!”从力士母子骨肉离散不能相顾的情状,可想这场“家难”的悲惨。
高力士被籍没入官府后,即受阉割,后由岭南讨击使李千里带到洛阳,贡入皇宫。女皇武则天见他生得面貌端正,性情机敏,便留他在身边听候使唤。后来,力士因犯下过失被责打一顿赶出皇宫。宦官高延福将力士收为养子,从此便改姓为高。
高延福出自则天女皇的侄子武三思之家。武三思受封为梁王,受到姑母的重用。高延福与武三思家有什么往来之事,都让高力士传递话语,他得以经常进出武三思的府第。过了一年多时间,高力士就又被召回宫中听差。高力士在宫中逐渐长大,成人后身高六尺五寸(合1.73米)。长期在宫中供奉听差,高力士养成了谨慎细致,稳重忠诚的奴仆性格。他生性机灵,反应敏捷,勤于学习,能担当传达诏令敕书,被授予宫闱丞之职。
古代的宦官(太监),其身份地位从实质上讲,就是皇帝的“家奴”。宦官制度,是专制皇权的附属物。宦官身为“刑余之人”,要想爬上高位,作威作福,必须紧紧依附于皇权。而封建时代的皇宫中,围绕着最高统治权——皇位,父子、兄弟、夫妻之间,始终存在着错综复杂、尖锐激烈的斗争,经常发展到你死我活的血腥程度。在宫廷斗争的漩涡中,宦官是必定要被卷进去的人物。他们是皇帝的近臣,身不由己。如此一来,要想在宫廷斗争中避祸就福,宦官们善于观察风向势头,及时把握机会,以身投靠。若是选择得当,就会显贵加身,福荣尽至;如果晕头转向,不辨事态,轻则斥逐,重则丧生。而高力士,就是这样一位三者兼备的人物。自(李隆基)取得皇权的历史陈迹,来看高力士从一个身份低贱的小人物,逐渐爬上宦官首脑、皇帝宠臣。
唐朝建后,定都长安。从高祖、太宗到高宗(李治)当政时期,是稳定政治、经济逐步恢复发展的阶段。从武则天称帝到玄宗当政之初,经历了一个政治上的多事之秋。玄宗在位的四十多年间,是唐朝的繁荣时期。也是中国封建社会继西之后出现的又一个强盛时期,史称“盛唐”。
一代女皇武则天于神龙元年(705)11月,在洛阳的上阳宫寿终正寝,享年82岁。她的儿子中宗(李显)复位。李显性情庸懦,他的皇后韦氏却是一个权欲强烈的女人,一心想学婆母武则天的样子来行事。还有韦后所生的安乐公主,聪明漂亮,也想学祖母。纠缠废掉皇太子李重俊(中宗的庶长子),立自己为皇太女。中宗对这种荒唐要求没有怪罪发怒。皇太子李重俊遭受排挤,忍无可忍,率领一群禁军将士冲进皇宫,准备杀掉安乐公主及其党羽。但由于起事仓促,再加上禁军临阵反戈,政变未成反遭杀身之祸。李重俊兵败身亡,并未使韦后和安乐公主有所收敛。朝中大臣不断有人上奏中宗帝,揭发韦后一伙的逆乱行径。韦后与安乐公主察觉中宗已生疑心,便在公元710年6月,合谋在食物中下毒,害死了早已患病的中宗。
韦后在中宗死后,秘不发丧,随即扶立中宗的第四子、16岁的温王李重茂为傀儡皇帝,自己以皇太后身份临朝摄政。韦后将自家的兄弟子侄安排在重要职位上,掌握朝廷的军政大权。让党羽们鼓吹“韦氏宜革唐命”,准备重演武则天称帝代唐的故戏。江山社稷又一次面临危急之中。
韦后及安乐公主一伙的对手,中宗的胞弟相王李旦、胞妹太平公主等人。一场更大的政治较量展开了。
李隆基(李旦第三子),年方26岁,封为临淄王,任职为潞州(今山西长治)别驾。中宗被毒杀时,李隆基已于先一年冬天回到京城。韦后临朝摄政之日,正是李隆基暗中加紧准备政变之时。
李隆基早就暗中招募的私兵,在禁军中结交的豪杰人士。太平公主对侄儿的行动表示赞同和支持,还让儿子薛崇简任卫尉卿协助他。李隆基的秘密活动,被兵部侍郎崔日用所察知,崔日用原是韦后党羽,但他审时度势,决定投向李隆基。他将韦后一伙准备杀害相王和太平公主的密谋,通报给李隆基。
李隆基得此密报,决定提前行动,先下手为强。6月20日深夜,李隆基乔装潜入宫苑,亲自指挥政变。二鼓时刻,禁军将领葛福顺、内苑总监钟绍京等人,带领禁军和花木工匠,高呼“诛杀韦后,拥立相王”,攻击皇宫北门。守门禁军杀死他们的将领,开门接应李隆基。韦后在宫中惊闻事变,匆忙披衣奔往飞骑营避难。不料飞骑兵士也已倒戈,一齐涌上将她杀死,砍下脑袋去向李隆基请功。正在房里照镜画眉的安乐公主,被冲进来的军士砍倒在血泊之中。她的驸马武延秀没跑多远,也被杀死。天亮之后,政变大功告成。李隆基去向父亲禀报。相王拥抱儿子,流泪说:“宗庙社稷没有失坠,全靠你的力量啊!”两天之后,太平公主请少帝重茂让位给相王,少帝不肯。太平公主发怒道:“天下人心都拥护相王,这皇位不是你坐的。”太平公主伸手将少帝从皇位上拉了下来,然后受朝臣拜贺,登坐了皇位。
平定韦后的政变中,高力士的表现,史书上没有多少文字,李隆基为临淄王时,高力士就已“倾心奉之,接以恩顾。”这时高力士的地位尚不重要,他也没有参加6月20日的宫廷夜战。
平定韦氏之后,高力士受到李隆基信任,被奏请隶属太子内坊局,又升任内给事(宦官机构内侍省官员)这时高力士已经27岁,而李隆基还年长一岁,高力士对当时复杂险恶的局势,及时观察把握得清楚。
李隆基平难建功,因之被立为皇太子。其父李旦(睿宗)是个性情恬淡,不恋帝位的人,登基一年多后,李旦便下诏传位,自己甘作逍遥太上皇。李隆基于先天元年(712)8月,接班称帝。此时他并未完全掌握政权,朝中的七个宰相,竟有四个是投靠在太平公主的门下。太平公主的性情,与哥哥李旦截然不同。他遇事沉敏,胸怀谋略,富有政治野心,与母亲武则天极为相似。她仗着身为太上皇之妹,参与政变有功,多方干预朝政。先天二年(713)6月,太平公主与她的党羽宰相窦怀贞、岑羲、萧至忠、崔浞以及禁军将领常元楷、李慈、李钦等人密议,准备于7月4日举兵,废掉李隆基。宰相之一的魏知古将太平公主一伙的密谋,立即禀报给李隆基。李隆基与嫡亲的伯母韦皇后刀兵相向的血腥未散,又与嫡亲的姑母太平公主展开了斗争。
李隆基召集自己的兄弟岐王隆范、薛王隆业、宰相郭元振、龙武将军王毛仲和亲信大臣姜皎、李令问、王守一、宦官高力士、果毅李守德等人,商议铲除太平公主的具体方案,决定对太平公主提前一天,立即行动。
就在7月3日,王毛仲奉命调集300人马,率领李令问、王守一、高力士等人,以突然袭击方式,先杀掉了宫卫禁军中的太平公主亲信常元楷和李慈。接着又在朝堂上捉拿宰相萧至忠、岑羲等人,当场斩首。另一宰相窦怀贞外逃后自知难免于死,遂自缢而亡。太平公主闻后,急忙逃入山中寺院,三天后回到自己府宅,也被赐死于宅中。宰相崔浞先被贬官,后赐死于荆州(今湖北江陵)。她的儿子以及党羽受牵连数十人被处死。
这年12月太平公主的势力被消灭后,朝政大权完全集于李隆基手中。唐王朝动荡了七年之久的政治局势,至此安定,改年号为“开元”。
高力士在唐玄宗李隆基诛灭太平公主的斗争中,参预了谋划和具体行动,成为玄宗“休戚共同”的政治伙伴,因功得到升迁。高力士为右监门卫将军,知内侍省事。
高力士一跃而成宦官首领,受到玄宗李隆基信任和器重,而王毛仲是玄宗控制禁军的亲信人物。在平定韦后和铲除太平公主的两场事变中,玄宗都是依靠宫卫禁军取得成功的。对禁军的重要地位早就十分清楚。王毛仲系出身微贱的高丽人,是李隆基当临淄王时的家奴。他生性明悟,做事干练,深受主子信任。另外,还有一个背主逃亡的贱人李守德,身手矫健长于骑射,李隆基花费5万钱为他赎身,收为心腹干将。削除太平公主时,王毛仲表现奋勇立下大功,玄宗对他越发宠爱信任。如果几天不见王毛仲,玄宗就感到若有所失。君臣相见,常常饮宴通宵,欢洽异常。王毛仲因功授辅国大将军、左武卫大将军、检校内外闲厩兼知监牧使,封霍国公,实授封户500户。他得到赏赐的庄宅、奴婢、驼马、钱帛不可胜记,两个夫人同时被封为一品命妇“国夫人”,幼小的儿子也被封为五品官。开元十三年(725),王毛仲为人威严,忠心维护皇权,又被加授开府仪同三司,获得了最高的功勋。
朝中权贵和禁军将领对王毛仲也畏惧三分。另外,王毛仲还与龙武将军葛福顺结为儿女亲家。禁军将领唯王毛仲之令是从。王毛仲确实是的实权人物。
王毛仲得到如此恩宠和高位后,却是小人得志,日益骄纵起来,常干一些越轨不法之事。他控制的禁军将领竟然无故白昼杀人,事后用钱买通法官,让凶手逍遥法外。起初,玄宗李隆基予以宽容而不责备,这也助长了王毛仲的张狂气焰。禁军在中宗时多以官奴充当,被人轻蔑地称为“北门奴”。北门奴大受宠幸,胡作非为,时间一长,引起了宦官们的嫉妒和愤恨。玄宗时常派宦官去慰问王毛仲等人。而王毛仲恃宠倨傲,对高力士这样的亲信宦官不放在眼中,对一般的小宦官,稍不如意,便是臭骂殴打,恣意凌辱,就象对待自己家中的奴仆。这样必然激起宦官集团的不满和仇视。高力士、杨思勖等大宦官,对王毛仲一伙尤其恨之入骨,暗中伺察找机会进行报复。
开元十八年(730),王毛仲伸手向李隆基要兵部尚书的职位,李隆基没有答应,他便形于词色,口出怨言。玄宗之所以将王毛仲当作心腹委以重任,是因其出身低贱,没有什么社会势力,易于控制和指挥。如果让王毛仲职掌兵部,握有实权,将会产生什么恶果?李隆基心中的警觉和忧患意识,对王毛仲的信任发生转变。经这一次,不再是漫不经心,而是龙颜不悦了。
高力士对这些事态变化,看在眼中,预感到出恶气报夙仇的时机将要来临。不久,王毛仲的妻子生了儿子。三日后,李隆基命高力士前去祝贺,按照惯例赏赐酒馔、金帛,并授这个新生儿五品官。高力士回宫后,李隆基问:“王毛仲高兴满意吗?”
高力士回答说:“臣下去了之后,王毛仲抱着他的儿子说:‘我这个儿子难道不能做三品官吗?’”李隆基一听,顿时满面怒气。高力士又进言道:“这些北门奴官位太高,而且他们上下勾结,抱成团伙。陛下如果不预先处置,早晚会弄出大祸事来。”
高力士的话带有几分推论,打中了李隆基的心病。宠极生骄的王毛仲却不知祸将临头,竟私自向太原军器监调取兵器铠甲。这事被担任少尹的严挺之立即上报给李隆基。问题的严重性,促使李隆基采取了果断措施。
李隆基在开元十九年(731)正月,诏书急下,贬王毛仲为州(今广西南部,靠近越南)别驾;其他禁军将领葛福顺、李守德、王景耀、卢子龙等人也都解职贬往边远之地。被牵连的还有王毛仲的四个儿子和党羽数十人。当王毛仲行至永州(今湖南零陵)时,李隆基又下了一道赐死的诏书,以谋反的罪名将王毛仲一伙贬逐后,对宫廷禁军进行了整顿。曾参预平定韦后的陈玄礼,淳朴忠诚,升为龙武大将军,担负宿卫宫禁的重任。高力士掌握皇宫仗内卫队飞龙禁军。这样一来,宦官的地位得到提高,越来越盛,成为李隆基重用的内廷力量。高力士在天宝年间的职衔勋位冠军大将军、右监门卫大将军、骠骑大将军。
唐太宗贞观年间定下制度:宦官机构内侍省不设三品官职。武则天执政后,发生了变化,宦官人数开始增加,超升七品以上官位的多达千余人。这时宦官当中品级较高的很少,没有染指朝政事务。李隆基即位后,宦官日益重用。只要有才能得到信任授予三品将军的职位,家门前可摆设油漆的木戟。这种木戟,在汉代原是官员出行时作为前导的仪仗用物。唐朝时规定,官阶勋位三品以上者,私宅前设立油戟,以表主人高贵身份。
李隆基执政朝代最为显贵的宦官人物,是高力士,其次是杨思勖。杨思勖从小就当宦官,参加过玄宗发动的宫廷事变,因功升为左监门卫大将军,深受玄宗信任。杨思勖为人勇武,生性凶猛残忍,杀人不眨眼,常年受命统军在外征讨,先后带兵平定南方和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首领叛乱,战功显著。杨思勖后来升至辅国大将军、骠骑大将军,他的私宅也有兵将防守,所得赏赐无数。
另外,显贵的宦官还有黎敬仁、林招隐负责出使传宣诏命;尹凤祥掌管书院;其余孙六、韩庄、牛仙童、李大宜、袁思艺等人,也都身受重任。他们出使监军,权力超过节度使,经过郡县,地方官战战兢兢,丝毫不敢得罪。这些显贵宦官,如杨思勖死于开元后期,其余也有因罪被罚而荣宠不过一时的。唯独高力士长期居于内宫,深得李隆基信任眷顾。
高力士对玄宗棋影响也最大,他的显贵,大约从开元十年(722)前后开始。李隆基吸取祖母武则天代唐为周和韦皇后擅政的教训,于开元十二年(724)7月废掉他的皇后王氏之后,不再正式册封皇后,目的是不让皇后插手朝政。把朝政大权交给外朝宰相,总觉得不能十分放心。于是,李隆基便挑选身边的亲信宦官来协助处理军政事务。这就使高力士有了适逢其会。史书记载:全国各地呈上的奏章,都先经高力士审阅,再转呈玄宗批示,小事有高力士直接处理。高力士经常住在宫内,李隆基常说:“有力士在这里值班,我才睡得安稳。”
宦官执掌中枢机要,在皇帝身边形成了与外朝宰相相对抗衡牵制的“内朝”。原先内侍省长官“内侍”的官位是四品,这时升为正三品级的“内侍监”,地位和外朝宰相相同的级别。
唐朝历史,自高祖李渊称帝后,身边创业开国的元勋之臣,称作“太原元谋功臣”,无需另外再培植亲信。太宗登基后,身边是参与过“玄武门之变”,帮他夺取皇位的功臣,以及秦王府的旧人,轮不上宦官来参政效忠。高宗李治即位后便有所不同了,宰相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都是先帝的旧臣,不好使唤,为夺过权力,只好依靠多智多计的武昭仪(即武则天),在自己身边形成与宰相抗衡的“内朝”。武则天当政的晚年,以自己的男宠为“内朝”。中宗复位,韦皇后擅权形成“内朝”。而玄宗李隆基称帝后,又与以前各不相同,充当内朝的角色也就不同了。
高力士的地位,自从掌管内侍省事务后,日益显赫,权势令人侧目,前来巴结附会的人,也就多得不可胜计。他手下的那些宦官,受命出使监军、办理拜佛诵经及布施恩惠一类的功德事务,到各地去采买珍奇鸟兽等,都是可以借机招贿勒索钱财的差事。至于派谁去干这些“肥差”,全凭高力士一句话。自然,高力士少不了从中“坐收渔利”。朝臣中那些希图早日升迁的,以及投机钻营的人物,如官至大将、宰相的宇文融、李林甫、盖嘉运、韦坚、杨慎矜、王琪、杨国忠、安思顺、高仙芝、安禄山等人,虽然都是有才干而得到玄宗宠幸,先后被委以重任的,文武官员都巴结讨好于高力士,请求高力士在皇帝面前为他们扬功美言。
高力士少年时因“家难”与生母别离。高力士显贵后,岭南节度使派人寻访到麦氏,接生母麦氏来。别离三十余年,麦氏问:“当年分别时,我说的话你还记得吗?”高力士回答:“你说过儿胸前有七个黑痣。”麦氏急问:“还在吗?”高力士连忙解开衣服,让母亲认看。这时,麦氏也拿出保存下来的一双金环,让儿子辨认。至此,母子二人方才相互确认,悲切流泪,抱头痛哭。
李隆基听说此事后,立即传命召见麦氏,恩封她为“越国夫人”,并追赠高力士亡故多年的父亲为广州大都督。麦氏便住在儿子养父高延福家中。高延福也享受和麦氏同样的侍候奉养。宰相张悦(封燕国公)为麦氏作墓志铭中有“验七黑于子心,辨双环于母臂”,说的便是这段故事。
麦氏来到长安备受奉养时,左金吾大将军程伯献与少府监冯绍正,同高力士结拜为兄弟。麦氏去世后,程、冯二人披麻戴孝,在麦氏灵前跪拜并接受宾客吊唁,二人悲哀号哭的模样,甚至超过送葬自己的双亲。尽管高力士势倾朝野,程、冯二人认干亲攀权贵的做法,便是受到人们耻笑的故事。
宦官虽然会受到皇帝宠信,但也受到耿直人士的鄙视。宦官以“刑余之身”还要结婚娶妾,就更是一件不伦不类的畸形事情。开元初年,吕玄晤河间(今河北献县)人在京城当小官吏,他有个女儿长得很漂亮,被高力士聘娶为妻。因为这层裙带关系,吕玄晤后来官位升到岐州(今陕西凤翔)刺史,他的子弟中还有担任皇族宗室王傅的。更引人注目的是,高力士的这位吕氏夫人去世时,朝廷上下争着赠送财礼和参加送葬的人,从高力士的府宅排列到京城东面的墓地白鹿原,络绎不绝。还有一事可见高力士的地位之显要。修建宝寿寺大钟铸成后,高力士设宴请客,朝廷大小官员都前往祝贺,规定凡敲钟一下,要捐献礼钱十万。有人为讨好巴结高力士,一气敲了二十几下,还感到不够;敲得少的也在十多下。所收捐献礼钱归已所有。
高力士在京城的来庭坊修有佛祠,在兴宁坊建有道观,这两处的殿堂楼台,与官修的寺院道观不相上下。高力士还在京城西北的沣河上拦水筑坝,安装了五座水磨,每天可碾麦300斛(10斗为1斛),收取工钱。史书记载,由于玄宗宠信宦官,京城中最好的房宅,京畿一带最肥沃的田地、果园、池沼,有近一半是宦官所有。高力士身居高位,享有优厚俸禄,更有玄宗给予的大量赏赐,再加上广纳贿赂礼物,他的家财十分殷厚。
高力士多是在宫中侍奉玄宗。李隆基寝殿旁边有一座专为高力士修造的小院,房舍精致考究,其中还有专供念经拜佛的安静场所。李隆基称他“将军”而不呼名,皇太子称他为“二兄”,宗室诸王和公主称他为“阿翁”,驸马辈称呼他为“爷”。高力士在宫中的地位越来越高,不同一般。
高力士在开元末年,曾向玄宗李隆基说:“臣生于边鄙蛮荒之地,长在升平盛世,身受皇上恩宠三十多年,常心怀粉身碎骨,竭尽忠诚,报答皇上的愿望,以有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
李隆基即位之初,,勤于政事。首先致力于革除武周以来的弊政,仿效太宗当政时的“贞观故事”。在史书上盛称的“开元之治”突出表现,就是选任贤能。李隆基先后重用久负盛名的和宋为宰相。姚崇阅历丰富,明于吏道,理政果断,很有魄力,被誉为“救时宰相”。宋为官重“守法持正”,敢于犯颜进谏。姚、宋二人将国事处理得井井有条。
在姚崇担任宰相职务的第二天,李隆基从打猎的渭川回到京城,姚崇就几个郎官晋升的事向李隆基请示。他连奏三次,李隆基却仰视殿堂顶上,不予答理。姚崇不明态度,心中不安,急忙退出。这时,高力士在场,轻声进谏道:“陛下刚刚总理万机,宰臣前来请示,陛下应表示可否,为何一言不发呢?”李隆基回答:“朕任命元之(姚崇的字)为相,如果有关国政大事,他自然应当奏闻,与朕共同商议。可象郎官升迁这类小事,他自己决定就行,为何还要来麻烦朕!”
高力士在几天后遇见姚崇,向姚崇传告了李隆基的话。姚崇心中明白。感到非常激动和高兴。
高力士对李隆基是胸怀忠诚的。古代的军国大事中,皇太子也就是皇位继承人问题,关系国家根本。而历代皇帝处理此事,总是不免波折。自统一天下,确立了皇帝制度后,在天下百姓心中,皇帝君临万民,主宰一切,威权至高无上。每当世乱动荡,总有英雄豪杰四方而起,争夺天下统治权。就是在统一的王朝中,心怀二志企图篡夺皇权的臣子也不乏其人。而在皇室内部,尽管早有历代传下来的嫡长子继承皇位制度,具体执行起来,并不顺利的。其中有三方面原因:一嫡长子未必个个都是圣明君王的材料;二皇帝一般都是儿子众多,被立为皇太子的未必就合皇帝的心意;三皇子们最容易不安分守己,争夺皇位以至骨肉相残势所难免。唐玄宗李隆基本人,论其圣明,可与曾祖太宗相比;论其残暴,可与前朝隋炀帝相比。在册立太子一事上,他的作为就是后世指责的话柄。
李隆基的后妃们共生育了30个皇子,30个公主。皇长子李琮的生母刘华妃,身世事迹史书上没有记载,可见并不得宠。而且,李琮本人在打猎时被野兽抓伤破相,不适宜当太子。开元二年(714),次子李瑛被立为太子。李瑛的生母赵丽妃,容貌美丽,能歌善舞,是玄宗李隆基称帝前在潞州任职时所纳。李隆基特别喜欢音乐歌舞,对赵丽妃深受宠爱。李瑛能立为太子,正是子以母贵,母宠而立其子。李隆基的皇后王氏,生于官宦人家,曾参预李隆基发动的宫廷事变,两人可谓患难夫妻。不幸的是,王皇后一直不育。于是,她将李隆基另一个妃子杨氏所生的儿子(即肃宗李亨,排行老三)领养过来,关怀慈爱,如同亲生。但册立太子时,王皇后的心愿却未能实现。这使得王皇后心中常怀不安,对李隆基称帝后宠爱武惠妃也是愤然不平,时有牢骚。李隆基内心不悦,但因王皇后处事谨慎,待下有恩,一时不便废掉。王皇后之兄王守一见妹妹失宠,便暗请僧人明悟为之祈神求子,并画写木符佩戴于身。这种迷信做法,在古代属于皇帝最为忌讳的。开元十二年(724)7月,此事被人告发,李隆基立即下令废王皇后为庶人,贬入冷宫。王守一被贬官赐死。10月,王氏忧郁而死,之后,武惠妃得宠。她是武则天的侄孙女,与李隆基是表兄妹,从小在宫中长大,十五六岁时被纳为妃子。武惠妃颇能生育,生二子一女,接连天亡。及至寿王李瑁出生,李隆基让送到大哥宁王府中抚养。李瑁在皇子中排行为十八。
武惠妃虽没有皇后头衔,而礼遇实同皇后。寿王长大后深受李隆基钟爱,非其他皇子所能比。开元十四年(726),李隆基想立武惠妃为皇后,但遭到朝臣的反对:“武氏乃不共戴天之仇,其后代岂能为国母!”李隆基心里明白,若强行其事,就会引起政局波动,其因是祖母武则天代唐为周留下的政治阴影太深。十年光景又过。这时太子李瑛已近30岁。另外两个皇子老五鄂王李瑶,老八光王李琚,都富有才识,得到父皇喜爱。这哥仨的生母,都已被父皇疏远。因此遇到一起时,总免不了发泄几句埋怨牢骚话儿。而武惠妃早就指使她的女婿、咸宜公主的驸马杨洄暗中监视太子等人。开元二十四年(726)岁末,太子等人相聚,被杨洄探知后密告武惠妃。于是,武惠妃向李隆基哭诉道:“太子他们私下勾结,企图加害臣妾母子,他们还大胆指责陛下。”李隆基听了大怒,立即召来宰相张九龄、裴耀卿、李林甫,商议废掉太子之事。
张九龄忠耿正直。他明白玄宗李隆基的心思。他坚持说道:“陛下三子都已成人,未闻有过大的错失,为何要听信传言,凭一时喜怒而废掉?太子关系国家根本,切不可轻易动摇!”李林甫这时的地位,排在张九龄之下,当着李隆基的面,他没有明确表态,但退朝后却对高力士说:“这是陛下的家事,何必问外人。”张九龄之所以阳奉阴违,早已暗中巴结武惠妃,表示愿意尽力扶持寿王。武惠妃得知张九龄态度坚决,悄悄派宫奴牛贵儿前去拉拢疏通。张九龄将牛贵儿大骂之后赶出家门,立即面奏李隆基。李隆基深受感动,废立太子的风波暂时停止。
不久,张九龄和裴耀卿相继被借故罢免,由李林甫接替了张九龄的职位。开元二十五年(737)4月,武惠妃又指使杨洄诬告太子等人企图谋反,李隆基再次召宰相商议。这回李林甫还是那句老话:“这是陛下的家事,非臣等所宜干预。”这促使李隆基最终横下决心,立即派宦官于宫中宣旨:将太子及鄂、光二王废为庶人。随即,将这三个亲生儿子赐死于京城东驿。
“三庶人”事件之后,武惠妃总是恶梦缠身,心惊胆战,恐惧成疾。李隆基命巫士于宫中祈神驱鬼,仍无济于事。12月,武惠妃暴病身亡,享年只有39岁。
武惠妃死后,李林甫几次劝李隆基立寿王为太子,李隆基,一拖就是半年多。
开元二十六年(738)5月,54岁的李隆基心力交瘁,愁容满面。谨慎机灵的高力士觉得是自己发言的时候了,便道:“陛下寝食不宁,是否因膳食不合口味?”
李隆基长叹一声道:“力士,你是朕的老奴,难道也不明白朕的心思!”
高力士忙道:“陛下忧心伤神,可是为太子的人选?”
李隆基说:“是啊,是啊。”
力士又道:“陛下何必如此虚劳圣心,推长而立,谁还会有异议!”
李隆基听了高力士的话,有所醒悟地说:“你说得对,你说得对。”顿时他愁容舒展,定下了主意。三皇子忠王李亨被立为太子。一场宫闱废兴的轩然风波在6月终于平息下来。
在太子废立一事上,高力士表现出与李林甫不同的性格特点。李林甫善于察言观色,揣测皇上的心意,专以阿谀逢迎为能事,处处将个人权位得失置于国家安危之上。高力士也是善于顺从李隆基心意,但他却是“顺而不谀,谏而不犯”,很会选择时机提出有益的意见,遇到李隆基不高兴时,便不去犯颜进谏。废立太子,高力士的建议最终起了作用,这反映内朝宦官与外朝宰相之间相互抵制争夺,统治集团内部的互相倾轧。出现分歧斗争,明争暗斗愈演愈烈逐步转入恶化状况。
李隆基当政的开元、天宝之际,是唐朝开国百年来最繁盛的时期。当时的米价,长安和洛阳两地是一石(120斤)不到200钱。行人万里远途,不用带兵器,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商旅野宿,社会安定,风俗淳厚。京城和各地州县的仓库中,都存满着粮米布帛。诗人就生活在这个时期,对当时社会的兴旺繁荣景象,他是目睹耳闻过的。在《忆昔》诗中,杜甫曾赞美道: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李隆基在天下大治,欣欣向荣的太平盛世面前,并不是百尺竿头再进步,而是陶醉骄傲了,忧患意识松懈。随着年岁增高,进取求治的精神日渐衰退。开元后期,他倦于日理万机,将朝政事务交给宰相李林甫,自己懒得上朝听政。
李隆基作为皇帝,可主宰天下。作为人,难免生老病死。乞求长生不老的心愿,是每个皇帝都孜孜不忘的。李隆基即位之初,求治心切,思慕长生。史书记载李隆基精通医药,讲求养身之道。他是热衷于江湖方士的养生术和仙药。
李隆基在开元二十二年(734)时,行幸洛阳,将著名的方士张果召入宫中,礼遇很重。此后,李隆基对神仙一类荒诞事情颇为相信,带头搞崇道的热潮。全国各地新修了许多道观,方士道人成为皇宫中的座上宾;道教的始祖老子(春秋时思想家李耳)被追尊为“玄元皇帝”,老子及李隆基本人的“真容”画像、玉雕像、铜铸像,供奉于全国各地的道观里,受人膜拜。笃信神仙,由明而昏,导致荒政误国,这是玄宗李隆基从开元后期所走的一条昏庸之途。他醉心于炼丹、礼拜,每天四更起床,对老子像焚香顶礼。兴庆宫中设有道坛,各地名山中有道士和宦官立灶炼丹,祈求苍天使他“圣寿延长”,意味着他已把享乐养生放到了国事之上。自从开元二十四年(736)10月李隆基从洛阳返回长安后,便不复东幸。十年后的一天,李隆基在大同殿思念神仙道术,只高力士一人侍奉在侧。李隆基问:“朕安居长安一晃十年了,百姓丰足安乐,朝廷内外无事。朕想居于金殿之上,修学道家吐故纳新的养生之术,军国事务,全凭李林甫作主处理,你觉得如何?”
高力士叩头答道:“这些年来,陛下多次赐酒给臣,因而纵饮过度,患了风疾,时常言语错乱,多有失礼之处,所以不敢谈论国家朝政。陛下不以臣微贱,向臣垂询,我心里想启奏,但恐对陛下没有什么补助。不过,就我所了解到的,不能不尽忠上言。臣以为,军国大权,不可轻易全委别人。如果有人威权太重,朝廷内外人人惧怕的话,那么,朝政的得失,还会有谁敢上言议论呢?望陛下深思。”
李隆基面有不悦之色,说道:“十年来你对朝政没有多说话。今天说的这些,不合朕的心意。”
高力士急忙又叩头道:“臣常想如何尽心效忠,报答皇恩。方才说的话是些胡言乱语,都因风疾困扰,所以言语颠三倒四。臣未能领会陛下心意,罪该万死,顿首顿首。”
李隆基见力士惶恐不安,抚慰道:“朕和你休戚与共,不必为这点小事忧心害怕。来人,立即摆设酒宴,演奏歌舞,不要让高将军心里忧虑。”高力士拜伏谢恩,连呼“万岁!万岁!”以后,高力士再很少进谏,只是朝夕在宫内陪伴侍奉李隆基的起居生活。
李林甫执掌朝政后,当权行事,斥逐异己,口蜜腹剑。由于皇太子不是他支持拥立的,便屡次兴起狱案,企图动摇太子地位。朝臣中有御吏中丞杨慎矜、户部郎中王珙、酷吏吉温、罗希等人,阿从李林甫,充当爪牙。先后被李林甫一伙借故贬官害死的人中,有皇太子妃之兄户部尚书韦坚、太子少保李适之、皇太子的儿时伙伴,身兼河西、陇右节度使的王忠嗣等。李林甫病死之后,杨国忠接任其职。他是李隆基宠爱的的本家堂兄,是靠裙带关系而暴发的权贵。杨国忠浅浮轻躁,不顾国家前途和身后名声,只图眼前快活。他一身兼任四十余职,权势熏天。天宝十载(751)和十三载(754),杨国忠主持官军讨击南诏的战事,损兵折将达20万众,但他却假造捷报上奏蒙骗李隆基,一面继续派兵南征。杨国忠恃宠擅权,肆无忌惮,朝臣人人自危,敢怒而不敢言。李隆基深居内宫,求神学仙的李隆基被蒙在鼓里,不知外情,还在沾沾自得。对高力士说:“朕渐渐老了,心力有限。朝廷事务,交给宰相;边疆军情,由节度使处理。如此太平无事,朕感到优闲自在,你说怎么样?”
高力士回奏道:“这些年来臣住在宫内,听不到外面的议论。近日我在宫门外见到各地来京奏事的人,听他们说,云南的战事接连失利。陛下想到如何抵御南诏吗?北部边疆节度使权力太大,兵力强盛。陛下想过如何控制他们吗?凭皇上无比的威势和浩荡的恩泽,足以消灭异族的入侵,平息可能发生的变乱。至于其余的小事,就更不值一提。我担心长期这样下去,对意外变故不做防备,等到那时才去禁止,就太困难了?”
李隆基听罢点点头说:“看来我的病情近来好多了,你说的话,很合朕的心意。朕对这些事也有疑虑,所以才问你。你千万不要说出去,防止泄露。等到合适的机会,朕会调整改变。”
高力士伏地叩头回答道:“陛下英明神武,臣鲁钝无知,臣的话能合圣上的心意,就感到无比快慰。”
天宝十三载(754)秋天,阴雨连续两月不止,长安的房屋大量倒塌;洛阳河水暴涨,淹没了十几个坊区。庄稼受灾,李隆基心中忧患不已。而杨国忠却派人选取一些受灾较轻的禾苗,送给李隆基观看,并上奏说:“雨水虽多,但没有危害庄稼,请陛下不必过分忧劳。”与此同时,他又压制地方官员不许报灾。扶凤太守房房上奏报告辖区灾情,杨国忠立即派御史去整治,吓得其他州县长官都不敢如实言灾。但是,久雨不晴,杨国忠也没有遮天的本领,李隆基即使再昏头,也不会没有察觉。在高力士一人陪伴的时候问:“从天宝十载以来,朕有几次对朝政心生疑虑,现在果然出现了天灾,使百姓们遭殃。左相陈希烈已被免职,由韦见素接任。李林甫、杨国忠处理政务的方法各不相同,但始终不太合朕的心意。你总是不肯对我明言,你是怎么想的呢?”
高力士这一次感到可以畅所欲言了,他说出久蓄于心的话:“开元二十年以前,陛下授于宰相职权,但一直亲自处理朝政,不使宰相专权行事。边疆大将接受任命,都是尽职效力。自从陛下将威权都委托给宰相以后,便搞得法令不能很好施行,灾害异常每年都有发生,天时不顺。纵然陛下经常深为忧虑,但天下总是难免不安。臣一直不敢多说话,早就大有原委的。”高力士的话,李隆基听后沉默了许久,没有再问下去。
唐玄宗李隆基晚年所干的荒唐昏暴事情中,留给后世的责议最多的是专宠杨贵妃。
杨贵妃小名玉环,生于四川,父亲是一名品级不高的地方官员。她10岁时,父亲去世,由在洛阳任小官员的叔父抚养长大,17岁时,被选册为寿王李瑁的妃子。
李隆基开元二十五年(737),宫闱废立,一日杀三子。不久,武惠妃病亡。这场亲父杀子的风波,使李隆基心绪懊恼异常,直到立忠王为太子,才算去掉了一块大心病。李隆基在感情上所受打击可谓沉重,但伤天害理却是自己所为,恶果自种又自食,使他的精神状况急转直下,几年不能振作,心情郁郁寡欢。
内心孤独,感情空虚的李隆基,一想做个长生不死的方外神仙,又丢不开俗世皇帝的威权和享乐。繁忙的朝政令他心中厌倦;京城内外的名胜游乐之地也已兴味索然;武惠妃去世留下的感情空缺无人能够弥补,后宫粉黛成千上万,没有一个赏心中意。从小酷爱伎乐,精通音律的李隆基,此时虽已是五十多岁的老翁,一双眼睛却仍在寻觅国色天香,召至身边侍奉承恩。
替代武惠妃的人物,竟是她生前为儿子选的王妃杨玉环。杨玉环因何被皇帝公爹所中意。而杨玉环不仅长得模样标致,更优越的是精通音乐,善于歌舞,还能演奏各种乐器,技艺精妙,就连李隆基养在宫中的专业乐工——梨园弟子,也没有能比得过的。李隆基看中儿媳,仅用“好色”是解释不通的。人的相貌美丑,是爹娘生就的,而优美天赋和艺术才能,从却是千百人挑选而出。
李隆基看中儿媳杨玉环,这个馊主意是谁出的?史书上只是含糊其词地说“有人进言”。至于这个人是谁,没有明文可查。后世便有人猜测这是高力士出的主意。玄宗传记中也多持这种看法。稍作分析,便会觉得这种看法欠妥。这时,高力士追随李隆基已有三十年,身为宦官首领,已是显贵至极;掌握禁军护卫皇帝,可谓任当亲重。离间皇家骨肉,违背人伦道德,这种恶名罪过,以高力士谨慎精明的处世准则,是绝对不会去做的。高力士没必要以这种作为,向皇帝讨好邀宠。
李隆基看中儿媳,本是自己的主意。再说,唐玄宗李隆基之前,已发生过太宗将弟弟齐王李元吉的杨妃收为己有;高宗将先父之妃武氏(武则天)纳入宫中立为皇后。李唐先世源出“夷狄”,此类乱伦之事。
再如何想方设法,将寿王妃纳进皇宫。高力士要帮李隆基出主意。开元二十八年(740)正月,李隆基颁下一道《度寿王妃为女道士敕》,用为他的亡母窦太后“追福”的名义,允准杨玉环“自请”出家入道,道号“太真”。便堂而皇之地解除了杨玉环与寿王的夫妻关系,同时也解除了公爹与儿媳的亲属关系。然后,时年22岁的杨太真住进了宫中的太真观里。为寿王另选了左卫勋二府右郎将韦昭训的次女作新王妃。
杨太真于天宝四年(754),受册为“贵妃”,代替原先的婆婆武惠妃而成为无冕皇后。杨贵妃得宠,杨氏一门立时显贵,她的亡父亡母被追赠官爵封号,三个姐姐同日受封为一品国夫人,其余叔伯兄弟也入朝任官,还有娶公主当驸马的。杨国忠也就是从这时开始走运,成为政治上的暴发户。
杨太真入宫,李隆基如得“至宝”,整日沉溺在歌舞宴欢之中。杨贵妃乘马,都由高力士牵马执鞭。杨贵妃,是个杰出的艺术家,她没有热衷政治权力的欲望,但也不免宠极生骄,对李隆基同时爱幸别的妃嫔,时常妒嫉不满。天宝五载(746)7月。杨贵妃的妒心醋劲,惹得李隆基大发脾气,下令将她送回宫外的哥哥杨家里。
李隆基有一天,心神不宁,直到中午也不想吃饭。高力士明白其中情由,就试探着提出将贵妃院的器物用具装车送到杨家中。李隆基觉得这是个下坡台阶,便同意了。天晚时分,高力士又提出迎贵妃回宫。李隆基等待的就是这个保全自己体面的建议,立即命人打开宫门,接回贵妃。第二天,李隆基心情愉快,大摆宴乐,对杨贵妃的宠爱更加隆厚。
李隆基专宠杨贵妃,荒怠政事,带来严重的政治后果。丢掉了禁止后妃与外戚干政的戒心,对杨国忠加以信任重用。杨国忠恃宠专政。他打击异己不择手段,担任宰相,搞得朝政更加腐败。朝中大臣离心离德,唐朝的政治军事出现了严重危机,边疆节度使手握重兵成为混乱趋势。
唐朝在天宝初年,边疆设置了10个节度使,负责军政事务。随着手中权力的增加和长时间任职,这些节度使便成了所在地区的土皇帝。安禄山在这种局势下,逐渐羽翼丰满,野心膨胀,最后起兵叛乱。
安禄山在天宝十年(751)时,身兼任三节度使(平卢、范阳、河东),统辖15万军队。朝廷的禁军不过12万人。李隆基对安禄山,一再用赏赐、加官笼络,收买其心,使之效命。对安禄山的狼子野心,完全丧失了警惕性。高力士对朝中和边疆情势了然于心,找机会提醒李隆基:“北方节度使权大兵强,陛下准备如何来控制呢?”
李隆基未想出什么有效的控制方略,安禄山便举起叛旗。在天宝十四年(755)冬天,安禄山以“讨伐害国奸相杨国忠”为名,从范阳(今北京)起兵南下。只用了一个月时间,叛军就占领东都洛阳,安禄山自称大燕皇帝,然后派兵西进,直指潼关。急警传来时,李隆基正带杨贵妃在临潼华清宫寻欢作乐。他匆忙返京,调集兵马,拒守潼关。如果官军拒险固守,定能扼制叛军兵锋。可李隆基昏庸糊涂,听信杨国忠的建议,一再催促潼关守将哥舒翰出关迎敌。哥舒翰难违君命,时在天宝十五年(756)6月4日。开关出战,大败于灵宝。
安禄山叛军在6月8日,打破潼关。消息传来,长安一片惊慌,杨国忠奏请李隆基“西幸”避难。6月13日,在高力士和龙武大将军陈玄礼率领的2000名禁军保护下,悄悄出了京城,向西仓惶而去。第二天,队伍行至金城县(今陕西兴平)西二十余里的马嵬驿,发生了兵变。宰相杨国忠和儿子户部侍郎杨暄、御史大夫魏方进,被乱兵杀死。禁军围驿不散,李隆基无奈之际,下令缢杀杨贵妃。
此时,兵荒马乱,李隆基需要的是高力士和陈玄礼带领的禁军护卫逃命,所以,也就顾不上杨氏兄妹了。缢杀杨贵妃,就是由高力士亲自监督执行的。兵变之时,杨国忠之妻裴柔,杨贵妃之姐虢国夫人等已先行到达扶凤,被地方官员追捕斩杀而亡。
究竟这场兵变的主谋是谁?从表面看,有的认为是禁军首领陈玄礼;有认为是皇太子李亨的。其实都没说准要害。皇太子与杨国忠势不两立,他却无权指挥禁军。陈玄礼可以指挥禁军,但他与杨国忠并无直接的矛盾冲突,杀死宰相,围驿逼君,这是谁干的呢?冒着杀身灭族的风险。
很明显,事变的主谋,就是高力士。他长期以来,实际上控制着宫卫禁军;他长期以来,内心反对李隆基委权于宰相,并几次进谏;他明白杨国忠要让李隆基入蜀避乱,而杨国忠身兼剑南节度使之职,蜀地实际上是杨国忠的势力地盘。所以,为了不受制于人,必须在入蜀之前,除掉杨国忠。而缢杀杨贵妃,是为了不留后患。在兵变中,陈玄礼是从谋和实施者。至于皇太子,顶多只是预闻并赞同。
李隆基在6月15日,准备继续西行时,百姓拦皇驾,请求留下皇太子,统帅军民东向讨贼,收复京城。李隆基同意分给太子一半兵马,急速西行,经过四十多天的翻山越岭长途跋涉,到达成都。李隆基在四川安全地躲避了两年时间,后在高力士和陈玄礼的护卫下,又返回已经收复的京都长安城。
李隆基在马嵬事变后与皇太子李亨分兵分途,李亨会合从潼关败退下来的部分兵马,兼程北上,赶到朔方节度使的治所唐朝精兵集中的地区灵武(今宁夏灵武)。7月13日,李亨在灵武即位称帝(肃宗),改年号为“至德”,然后调集部署各路军队,一路进兵河北,一路收复长安。8月12日,灵武派来的使臣到达成都。李隆基得知太子即位,尊自己为太上皇,对高力士说:“吾儿继承大位,顺应天意民心,改年号为至德,是孝而又孝的意思。你和朕还有什么可忧虑的呢?”
高力士心情沉重地说:“陛下亲理朝政四十多年,天下太平无事。突然之间两京失守,百姓流离,西蜀和朔方成为两个皇帝暂居之地,黄河南北直至汉水的大片河山变成战场,天下臣民,无不痛心疾首。而陛下却对臣说还有什么可忧虑的!臣实在不敢赞同。古人曾经说过皇上忧愁是臣子的耻辱,皇上蒙受耻辱臣子就该身死。为皇上之忧而耻,为皇上之耻而死,是做臣子的本分。微臣不孝不忠,枉活到今天,听了陛下刚才的教诲,臣深感不安。”随驾在蜀避难期间,李隆基封高力士为齐国公。返回长安后,又授开府仪同三司。
肃宗指挥大军于至德二年(757)9月,收复了长安。随即派人入蜀奉请太上皇返京。当高力士和陈玄礼护卫李隆基沿旧路于11月返至凤翔时,随驾禁军只剩下约600人。肃宗派亲信宦官李辅国带3000精骑迎驾。稍作休整后,李隆基在骑兵簇拥下,三天后进入长安。肃宗为太上皇组织了盛大热闹的迎接仪式,让他仍居于兴庆宫。
这时的李隆基,已是73岁的老翁了。宫殿依旧,人事已更,他真正成了“高居无为”之人,不再管理天下事务了。次年冬天,李隆基与高力士来到临潼华清宫重游,昔日的繁华景象,已变成满目凄清。对杨贵妃的思念,使李隆基的清静日子过得不快乐。
虽然,安禄山已被儿子安庆绪杀死,但叛乱并未平息。肃宗忙于军政,还不时前往兴庆宫看望李隆基。为了让他过得快乐,肃宗命女道士玉真公主(李隆基之妹)、旧宫女如仙嫒、内侍王承恩和魏悦,一些梨园弟子,同高力士、陈玄礼一起陪伴侍奉在兴庆宫内。兴庆宫南面的长庆楼,下临大道。过往的百姓,看到太上皇在楼上时,总要参拜欢呼“万岁”。李隆基也常在楼下设宴招待这些臣民。有一次,遇到四川来京奏事的官员,就由玉真公主和仙嫒作主接待,赏赐酒饭。在受到太上皇接待的人当中,有羽林大将军郭英义。这件事引起了性情多疑的肃宗的敏感。特别是乾元二年(759),官军在相州(今河南安阳)吃了一个大败仗,叛军重占了洛阳,形势不容乐观。于是,李隆基的这些举动,使得肃宗心疑他与外人交往,将有所图。宦官李辅国也乘机进言道:“南内(兴庆宫)可能有别的图谋。陈玄礼和高力士会利用太上皇的威望,不利于陛下。”接着,李辅国又鼓动禁军将士叩头号哭,清将太上皇安置到西内(太极宫)。肃宗心中忧虑而伤感,沉默无言。
李辅国以肃宗的名义,于上元元年(760)7月18日,将兴庆宫中的300匹御马撤得只剩下10匹。李隆基也无可奈何,对高力士说:“吾儿被李辅国所迷惑,不能尽孝至终了。明早你与我一起到北内(大明宫)去。”
高力士次日一早,陪着李隆基来到大明宫。肃宗派人传话:“近几天患疹病,不能亲起拜迎。请太上皇在这里吃早饭。”饭毕,肃宗又传话:“请太上皇先回兴庆宫。”
李隆基士一行出了大明宫,没走多远,身后传来急促的马蹄声。回头一看,只见李辅国带着几百名铁甲骑兵,手持白刃,冲过来将他们四面围住。李辅国大声喊道:“皇上觉得兴庆宫地势低下狭窄,让我迎太上皇迁到西内去。”说着上前来抓李隆基的座马。事态突然,差点跌下马来。高力士急忙喝道:“李辅国不得无礼!”
李辅国对高力士骂道:“你这老家伙还不知趣,给我闪开!”说着手起刀落,砍了高力士身边的一个随从。而高力士毕竟是经历过大场面的人物,他奋不顾身冲上前去,抓住李隆基的马缰绳,大声争执道:“李辅国,你怎么可以如此惊吓太上皇!不管有什么变化,也不能不讲朝廷礼仪。你赶快下马,高力士对李隆基说。”李辅国本是出身低贱的飞龙小儿,在老皇帝和老上司面前,还未曾敢有半点张狂,只好下马行礼。
高力士又转身对骑士们说道:“太上皇让我向大家问好!”骑士们一齐收起刀剑,下马拜伏,高呼“万岁”。接着,高力士又叫李辅国和他一起为太上皇牵马,来到太极宫。
李辅国走后,李隆基老泪纵横,对高力士说:“今日要是没有你,我就成了刀下鬼啊!”直到天快黑时,才有十几名老宫女带着李隆基的日用起居衣物,其他的随从一见,都哭了。
李隆基当晚,就在甘露殿安歇。他睡不着,叹息了几声,对高力士唠叨:“兴庆宫是我做藩王时住的地方,我几次让皇儿去住,他仁义孝顺,不肯接受。今天虽说是被李辅国逼着离开了,也正合我的本意。力士,你吩咐管膳食的,从明天起,不要再做肉食荤菜,斟酌做些清素饭菜就行。”
高力士第二天起来后,让宫女们打扫殿庭,清除杂草,收拾清洁之后,陪着李隆基谈论佛教与道教的经义,免得他感到太寂寞。高力士想法子找些杂七杂八的话题,希望他能够高兴,不想迁居不愉快的事情。
高力士在几日后,患上疟疾,搬到不远的功臣阁去养息。有天傍晚,门外传来人声,高力士隔门一问,才知是宦官啖庭瑶,声称是皇帝传唤力士。高力士忙问:“你见过太上皇了吗?”啖庭瑶回答说:“刚见过了。”
高力士不敢怠慢,跟着啖庭瑶来到宫门外,等了一会,一名宦官拿出一卷文书递给他。高力士一看,上面写的是应该免职的文字,不等他看完,文书就被要了回去。高力士心中早就有所预料,就求那个宦官传话给肃宗说:“臣早就罪该万死了,只因皇恩浩荡,才活到今天。不过文书上所列罪状,我实在不知道。臣只有一个心愿,就是能亲自向太上皇告别,然后受刑,死而无怨。”
肃宗在第二天,颁下诏书,严词斥责高力士:“私通逆党,暗助凶徒,怀无君无父之心,应处杀头之刑。姑念其长期在宫中侍奉,效有勤劳,且免死罪,削去官爵,流放巫州。”
俭朴忠厚的禁军老将陈玄礼与此同时被迫退休回家。原来在兴庆宫侍奉太上皇的宦官王承恩被流放播州(今贵州遵义),魏悦被流放溱州(今四川綦江),如仙嫒被流放归州(今湖北秭归),玉真公主被令重返道观。可怜垂暮老弱的李隆基身边,连一个相伴的旧臣也没有留下。随后,肃宗另派了百余名老弱宫女,担任太极宫的洒扫杂役;让两个妹妹(太上皇的女儿)万安公主和咸宜公主,负责照料饮食住行。
李隆基被迁居西内,实际上是被软禁起来。高力士等人被贬逐之后,李隆基的精神也垮了下来,他的心情抑郁,自然积成疾病。在太极宫住了一年又八个月后,李隆基于宝应元年(762)4月5日,病逝于神龙殿,享寿78岁。过了十三天后,4月18日,长期染病的肃宗皇帝也追随其父之后驾崩,享年52岁。两天之后,新皇帝代宗即位。
自上元元年(760)7月28日高力士被除名流放。从京城长安到巫州(今湖南黔阳境内),行程3100里,一路涉水渡河,爬山越岭。上元二年(761)10月。黔中道巫州。南国的秋色,草木苍郁葱茏,生机盎然。在州城外的一道山坡下,走着几位信步踏游之人。其中一位年迈的老者,步履沉缓,面含沉思。他就是太上皇(李隆基)李隆基在位时的宦官首领高力士。
走在前面的一个随从叫道:“高公,您看,对面像是来了几骑人马。”
高力士举目望去,确有几骑人马踏起尘土奔驰过来。说话间,来人已到跟前,为首一人大声喊道:“请问高公在此?”
来人原是去年2月贬官流放夷州(属黔中道,今贵州凤冈)的第五琦(字禹)。他两年前官居宰相,因为得罪了当朝皇帝(肃宗)的亲信宦官李辅国,被贬流到这荒凉边远之地的。
第五琦勒马下鞍,一边施礼,一边问安:“高公,这一年来身体可还康宁?”
高士力还礼答道:“垂垂老暮,一日不如一日啊。”
两人相见,同是天涯沦落客,不由得引起心中万千感慨,遂与从者来到城边酒店,且饮且聊,消解愁肠。几杯水酒下肚,高力士对同座众人说道:“小人当道,贤良受谗。以第五公宰相之高位,尚且不能幸免此难,其余官职低下者,就更不必说了。”
第五琦关切地探问道:“高公,近来有京城方面传来的消息吗?”
高力士长叹道:“这巫州之地,蛮荒僻远,交通阻塞,京城消息传递到此,少说也得两月时日。老朽日夜翘首盼望,度日如年!”
“烟熏眼落膜,瘴染面朱虞。老身已是来日苦短,看来真的是要客死于此了。”
第五琦说了许多宽解抚慰的话,观天色不早,这才与高力士相揖而别。
秋去冬来,冬尽春至。山野田间,滋长出一片片嫩绿色彩。一天,高力士偶尔在园中看到长有许多荠菜。当地居民,尚不知晓这野生植物可以食用。他让随从采来做成粥汤。许久不吃荠菜,其味格外新鲜,高力士乘兴赋诗一首:
两京秤斤卖,
五溪无人采。
夷夏虽有殊,
气味终不改。
诗中文字虽是吟咏荠菜,实则是他的心中慨叹。不论是在京城还是在巫州,他效忠大唐和太上皇(李隆基)李隆基的赤诚之心永不变。
年近八旬的高力士,身衰力弱,老态龙钟。以待罪之身,心怀忧愁,登山远望,临水闲步,消磨时日。远离京城,就远离权利争斗,早已是无职无权之人,何必再为国事忧劳。可高力士,身处静地心中却未安然。回首往事,高力士晚年贬流后处在悲惨苦难的生活之中。高力士身边从者不过10人,所带衣物粮食只够数月用度。历经两月之久,于9月30日才到达巫山。
高力士在巫州首尾三年时间中,忧惧度日,强打精神,期盼着赦令下达。早在官军收复长安之后,李辅国就已蒙蔽肃宗,专权胡为。凡是被李辅国一伙整治的人,先抄没其家财,不判死刑就被流放。五六年间,先后被流放到黔中道各州的人,上至郡王,下至州县官吏,多达两千余人。等到代宗即位后大赦放还的人,只剩下十分之二三了。古人有言道:一朝天子~朝臣。不信任并排斥前期旧官,是新老皇帝权力交替之际的一种普遍现象。高力士等人就是其中的牺牲者。在巫州期间,与其他被流放的人同病相怜,来往颇多。时过境迁,高力士将亲身经历过的事情,讲给大家。曾经在史馆供职的柳芳,将高力士所谈,编写成《问高力士》。太原人郭浞获赦后,在代宗朝任过大理寺直和户部员外郎,他将高力士叙述的旧事,撰成《高力士外传》一书,流传后世民间。
肃宗在宝应元年(762)3月28日,颁下一道诏令:所有贬官流放的一律放还。肃宗还在驾崩的前两天,又因改年号(宝应)再次大赦天下。到了6月,皇帝的诏令传到巫州,高力士,惊喜之后,立即起程北归。7月,当他行至朗州(今湖南常德市,距京城2000里)境内时,才得知二圣(李隆基、肃宗)已经相继驾崩。
在流放期间高力士一个重要精神支柱,是有朝一日赦归京城,与他一生忠心侍奉的太上皇李隆基相见。满怀希望和喜悦的高力士,得知李隆基仙逝而去,难以承受的迎头打击。他面向京城,号天哭地,几次哭得气绝昏倒在地。
高力士的唯一心愿,就是早日回归京城,在李隆基的灵前哭祭亡魂。高力士抱病赶路,日夜兼程。他的垂暮之身和哽咽感伤的精神,难以再支持下去了。高力士一行于8月18日宿于朗州开元寺西院,他感觉大限已到,便强打精神对同路的郭浞等人说道:“我今年79岁,已算是长寿了;显达时官至开府仪同三司,也算是贵极人臣了。既显贵又长寿,死去还有什么可遗憾的!唯一的抱憾就是不能亲临二圣灵前号哭祭拜。现在,我要成为这荒远僻地的野鬼游魂,孤独无依,不知要飘泊到何时……”高力士说着老泪长流,呼出了胸中最后一缕气息而病亡。
高力士病死的消息,由当地官府奏报到京城。高力士的灵柩于9月从朗州起运。11月,到达襄州(今湖北襄阳)时,代宗特下的诏书传至:念高力士是先朝的耆宿忠臣,今恢复其生前官职爵位,并追赠扬州大都督;灵柩运回京城,陪葬于李隆基陵墓;朝廷供给支付丧事等费用。
长达七年多的安史之乱终于平定之后。唐代宗在广德元年(763)3月,为他的爷爷李隆基举行了安葬仪式。李隆基的泰陵在同州奉先县东北20里的金粟山(今陕西蒲城境内),冷清的墓地旁,陪葬着毕生忠诚的“老奴”高力士。
代宗又在大历十二年(777)5月,又命为高力士镌立墓碑,全碑高约4米多,宽约1.4米,碑文共1600余字。碑上铭文最后写道:“惟公之葬,泰陵之下,存殁义同,忠贞无舍,书词刊世,永示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