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顺宗李诵,是一位史书称为“贤哉”的人。
贤在哪儿?主要贤在他那26年的皇太子生涯里。因为他当皇帝才8个月,想贤也贤不到哪儿去。
当皇太子时,他又贤在哪儿?主要就贤在会装孙子。
太子不好当,这是公论。
太子是储君,将来是要当皇帝治理天下的,所以要学习并具备治理天下的能力。
但是,你如果还在当皇太子时就表现得过于有主见,锋芒毕露,那你爹肯定会收拾你:小子,老子还在咧,啥时轮到你乍翅了?这么急着说了算,是不是盼着我死咧?
在这种状态下被搞掉的皇太子比较多,唐朝就有唐高宗李治的皇太子李弘、李贤,清朝还有康熙皇帝的皇太子胤礽。
那好,那我就老实点,啥事儿不学习,啥事不表态,这总行了吧?这也不行!你老爹又来收拾你了:小子,啥本事不学,啥本事没有,将来我死了,看你可咋办?
在这种状态下被搞掉的皇太子也不少,唐朝就有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太子李承乾。
所以,自从公元779年被立为皇太子之后,李诵就一直在以上的纠结心态中,努力地装孙子。
史书记载,在他当皇太子的26年时间里,只就唯一一件政事,发表过自己的不同意见。
这就是反对裴延龄、韦渠牟二人当宰相。
裴延龄,是一个以苛刻猜忌、欺上瞒下而闻名朝野的人。有一件事可以证明他的为人:他死之后,人们竟然互相祝贺,以从此可以摆脱他的迫害为幸。
韦渠牟,史书对其的评价是“形神佻躁,无士君子器,志向不根道德”,可见也不是个好人。
换句话说,李诵仅有的一次发表政见,是对的。
这一次的政见之外,李诵其余的时间,都在读书,读佛教经典。他也写字,写得一手好字,尤其擅长隶书。
他的书法甚至好到了这个地步:每逢他父亲唐德宗做诗赐予大臣和方镇节度使时,一定是命他来书写。
建中四年(公元783年),遭遇“泾原兵变”时,他在随唐德宗出逃奉天时,亲自执剑登城,抵抗叛军的围攻,最终取得了奉天保卫战的胜利。
他就是这样装孙子,这样小心谨慎,这样忠心为国,仍然险些被废。
事情源于他的一个妃子的娘,也就是他的丈母娘之一,给他惹了麻烦。这位丈母娘来头也不小,是他曾祖父唐肃宗李亨的女儿郜国公主。这位郜国公主和驸马萧升所生的女儿,嫁给了李诵作妃子。
建议大家别算这其中的近亲关系,谁是谁姑舅姨啥啥的。要知道,近亲结婚甚至乱伦,在李唐皇室,就不算个事儿。
影响李诵皇太子之位的问题,出在郜国公主身上。她在驸马萧升死后,有些寂寞,于是就找了些情夫,比如彭州司马李万、太子詹事李昪、蜀州别驾萧鼎等等。其实,这在李唐皇室,也不算个事儿。
算个事儿的是,郜国公主被人举报:她不仅淫乱,还经常行厌胜巫蛊之术。要知道,在封建迷信思想十分盛行的当时,行用厌胜巫蛊之术,不啻是犯上作乱。
唐德宗闻之大怒,不仅重处了郜国公主及其情夫们,还把郜国公主的女儿、李诵的妃子萧氏,也抓去杀了。这还不够,他又把李诵叫去,狠狠训了一通,并起了换太子的心。
真是“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说起来也是比窦娥还冤,郜国公主自己瞎搞,关我李诵什么事?
可唐德宗不和李诵说理,皇太子的继任人选,他都想好了:他自己早死的弟弟李邈之子,舒王李谊。
就是这么奇怪,皇太子不让亲儿子当,他居然打算让侄儿子来当。
好在,废立太子是件大事,唐德宗决定找人来商量商量。更好在,他找来商量的这个人,是个脑子清楚的明白人。甚至可以说,这是一个唐朝脑子最清楚的明白人之一。
唐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元老,幼有神童之誉,长有经国之才,官至宰相,爵封邺侯,人称神仙中人,德宗多次邀请方才出山帮忙的李泌。
这样一位重量级人物,坚决反对废太子。他详细分析了唐太宗对废立太子的谨慎和唐肃宗因性急冤杀建宁王的悔恨,劝唐德宗以前事为戒,万万不可操之过急。
唐德宗最终被打动了,决定不再废立太子了。
而经此一役,李诵的孙子装得更厉害了。
此后李诵的亲身实践证明,不是孙子强装孙子,非常地影响身体健康。
压抑的太子生活,心理上的极度抑郁,使他在贞元二十年(公元804年)九月突然中风,失去了语言功能和部分肢体行动功能。而此时,唐德宗也病了。
皇帝和皇太子同时病重,一下子把唐帝国的国运,放在了风雨飘摇之中。
李诵的病非常严重:他没有能参加贞元二十一年(公元805年)的隆重而且宏大的元日朝会。而在唐德宗病重之际,诸王、大臣都到其病榻前奉侍汤药,惟独李诵也因为自己卧病在床,难以前来侍疾。
直到唐德宗去世,这对父子俩也没有能再见上一面。
不过,唐德宗的去世,意味着李诵作为皇太子的日子结束了,不用再装孙子了。
悲催帝我们不熟,但和他相关的,有我们三个老熟人
不用再装孙子的李诵,虽然身残,但是志不残。在贞元二十一年(公元805年)正月二十六日,刚刚上任当皇帝的他,搞了一个史上闻名的“永贞革新”。
前面一直在说李诵在装孙子,其实没有冤枉他。他一直在暗中准备自己的政治班底,而且,他还有着自己系统的治国理论。
他的这个政治班底,再加上他的治国理论,就是“永贞革新”。
直白一点说,“永贞革新”就是唐代皇帝向自己的家奴——即掌权的大小宦官们,夺回财权、兵权的一次努力而已。但是,这个“永贞革新”在164天之后,就失败了。
前面已经说过,唐顺宗李诵自己的皇帝都只当了8个月,所以他主持的“永贞革新”,自然也只搞了几个月。
唐顺宗李诵是皇帝,革新失败了没事,但可害苦了跟着他革新的那帮兄弟们。具体说来,就是“二王八司马”。“二王”指王叔文、王伾,“八司马”则指韦执谊、韩泰、陈谏﹑柳宗元﹑刘禹锡﹑韩晔﹑凌准﹑程异。
我们的老熟人,文章诗词都上过课本的柳宗元﹑刘禹锡就在其中。
这二位文豪级人物,从此就被李诵害得一生都处于流放之中。刘禹锡被流放23年,柳宗元也被流放15年。
还好,诗人不幸文章幸。没有柳宗元的流放,何来《永州八记》《捕蛇者说》?没有刘禹锡的流放,何来《陋室铭》《竹枝词》《乌衣巷》?
我们还有一位老熟人,也和悲催帝李诵相关,谁呢?韩愈。
说来也怪,唐朝所有皇帝的实录,迄今为止只有一位皇帝的实录留传了下来。居然就是这位只当了8个月皇帝、政治上并无建树的唐顺宗的《顺宗实录》。
而这个《顺宗实录》,就是韩愈在当史官时写的。所谓实录,是指按年月日记录某一个皇帝统治时期的大事,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灾祥等等。
“永贞革新”失败后,唐顺宗李诵于贞元二十一年(公元805年)八月,在专权大宦官俱文珍的逼迫下退位,传位给皇太子李纯,自称太上皇。唐宪宗元和元年(公元806年)正月十九日,唐顺宗李诵去世,年仅46岁。
自李诵死后,关于他是被杀死的传说就不绝于书。其实,他政治改革失败,被逼失去皇权,身不能动,口不能言,其内心的绝望可想而知。自己的命运悲催到了这个地步,别人再来杀不杀的,已不重要了。
和悲催帝一样悲催的唐朝皇太子,还真不老少
其实,比起唐朝的其他皇太子来,李诵的命运还不是最悲催的。他好歹等来了当上皇帝的这一天。
比李诵命运更悲催的唐朝皇太子还有:
李建成:唐高祖李渊嫡长子,唐朝第一个皇太子。在当了8年皇太子之后,被弟弟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中杀死,享年38岁;
李承乾:唐太宗李世民嫡长子。在当了17年皇太子之后,因谋反被废,两年后于郁闷中去世,享年26岁;
李弘:唐高宗李治第五子、武则天长子。在当了19年皇太子之后,因不明原因暴毙,怀疑为其亲生母亲武则天所毒杀,享年24岁;
李贤:唐高宗李治第五子、武则天次子。在当了5年皇太子之后,被贬为庶人,后被其亲生母亲武则天逼迫自杀,享年32岁;
李瑛:唐玄宗李隆基第二子。在当了23年皇太子之后,被贬为庶人,后赐死,享年32岁。
在这几个皇太子中,李瑛的悲催程度最高。
李瑛属于李诵的曾祖父辈儿。他熬了23年,却没能当上皇帝,比起李诵好歹登上皇位过了8个月的瘾,其命运之悲催程度,又略胜一筹了。
与本文相关的文章
阅读 (59)
1 历史上年纪最小的皇帝和女帝,即位时一个刚满百天,另一个仅满月阅读 (116)
2 北齐初代皇帝高洋阅读 (131)
3 世人皆知杨广亡隋 却不知杨广孙子死前说了1句话 成为千古名言阅读 (172)
4 隋朝末代皇帝皇泰主杨侗阅读 (214)
5 一文带您了解古今印度历史阅读 (343)
6 二战后期日本的玉碎计划(日本的一亿玉碎计划是什么)阅读 (332)
7 二战日本无条件投降的真实目的是什么意思(是什么原因让日本无条件投降的)阅读 (390)
8 二战德国为什么不打日本(二战德国能打败日本吗)阅读 (343)
9 日本战败天皇为什么没惩罚(二战日本天皇为什么不受惩罚)阅读 (367)
10 甲午海战北洋舰队参战军舰(甲午中日海战日本舰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