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和魏征的故事 李世民为什么要推倒魏征墓碑唐太宗和魏征的故事 李世民为什么要推倒魏征墓碑

唐太宗和魏征的故事 李世民为什么要推倒魏征墓碑

唐太宗和魏征的故事 李世民为什么要推倒魏征墓碑?

唐太宗和魏征的故事

(一)

玄武门之变后,有人向秦王李世民告发,东宫有个官员,名叫魏征,曾经参加过李密和窦建德的起义军,李密和窦建德失败之后,魏征到了长安,在太子建成手下干过事,还曾经劝说建成杀害秦王。

秦王听了,立刻派人把魏征找来。

魏征见了秦王,秦王板起脸问他说: 你为什么在我们兄弟中挑拨离间?

左右的大臣听秦王这样发问,以为是要算魏征的老账,都替魏征捏了一把汗。但是魏征却神态自若,不慌不忙地回答说: 可惜那时候太子没听我的话。要不然,也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了。

秦王听了,觉得魏征说话直爽,很有胆识,不但没责怪魏征,反而和颜悦色地说: 这已经是过去的事,就不用再提了。

(二)

有一次,唐太宗问魏征说: 历史上的人君,为什么有的人明智,有的人昏庸?

魏征说: 多听听各方面的意见,就明智;只听单方面的话,就昏庸(文言是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 他还举了历史上尧、舜和秦二世、梁武帝、隋炀帝等例子,说: 治理天下的人君如果能够采纳下面的意见,那末下情就能上达,他的亲信要想蒙蔽也蒙蔽不了。

唐太宗连连点头说: 你说得多好啊!

又有一天,唐太宗读完隋炀帝的文集,跟左右大臣说: 我看隋炀帝这个人,学问渊博,也懂得尧、舜好,桀、纣不好,为什么干出事来这么荒唐?

魏征接口说: 一个皇帝光靠聪明渊博不行,还应该虚心倾听臣子的意见。隋炀帝自以为才高,骄傲自信,说的是尧舜的话,干的是桀纣的事,到后来糊里糊涂,就自取灭亡了。

(三)

一天,唐太宗得到一只雄健俊逸的鹞子,他让鹞子在自己的手臂上跳来跳去,赏玩得高兴时,魏征进来了。太宗怕魏征提意见,回避不及,赶紧把鹞子藏到怀里。这一切早被魏征看到,他禀报公事时故意喋喋不休,拖延时间。太宗不敢拿出鹞子,结果鹞子被憋死在怀里。

(四)

有一次,魏征在上朝的时候,跟唐太宗争得面红耳赤。唐太宗实在听不下去,想要发作,又怕在大臣面前丢了自己接受意见的好名声,只好勉强忍住。退朝以后,他憋了一肚子气回到内宫,见了他的妻子长孙皇后,气冲冲地说: 总有一天,我要杀死这个乡巴佬!

长孙皇后很少见太宗发那么大的火,问他说: 不知道陛下想杀哪一个?

唐太宗说: 还不是那个魏征!他总是当着大家的面侮辱我,叫我实在忍受不了!

长孙皇后听了,一声不吭,回到自己的内室,换了一套朝见的礼服,向太宗下拜。

唐太宗惊奇地问道: 你这是干什么?

长孙皇后说: 我听说英明的天子才有正直的大臣,现在魏征这样正直,正说明陛下的英明,我怎么能不向陛下祝贺呢!

这一番话就像一盆清凉的水,把太宗满腔怒火浇熄了。

公元643年,直言敢谏的魏征病死了。唐太宗很难过,他流着眼泪说: 一个人用铜作镜子,可以照见衣帽是不是穿戴得端正;用历史作镜子,可以看到国家兴亡的原因;用人作镜子,可以发现自己做得对不对。魏征一死,我就少了一面好镜子了。

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

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魏征没,朕亡一镜矣!

这堪称对魏征人生价值的最佳注释。

李世民为何要推倒魏征墓碑?

李世民是一代明君,他把自己的喜怒爱憎全部隐藏起来,只为了一个目标:成为千秋万代被敬仰的一代明君。他的所有动作,不管是故作姿态,还是阴谋阳谋,都是围绕这个中心目标来进行的,包括他对魏征的态度。魏征死前受到的厚爱,历史上已经说了太多。

从人性的角度看,李世民有时候也很烦魏征,但他每次都忍耐下来,还不断给魏征高官厚禄重赏。这表明,李世民知道魏征提出的建议都是正确的,他认为魏征最大的价值就在于他对自己的批评。 致君尧舜上 ,这是他对魏征的定位。魏征死后,李世民刚开始态度并没有改变。后来改变态度,史书上说主要是两件事,第一个是魏征推荐的杜正伦和侯君集后来都出事了,李世民以为魏征结党。第二个是魏征把自己给李世民写的很多谏书交给史官,试图让这些事流传于史书。

我认为,第二件事才真正触了李世民的忌讳。魏征做这种事,表明了他给李世民提建议的目的不再单纯。如果仅仅为了国泰民安,提完建议我改正,我们需要的是结果而不是提建议的过程。现在你把过程放进史书,想干什么?当然我们从后人的角度来看,魏征是没有私心的,他或许是想原原本本地呈现历史,或许是想让后来的皇帝记住如何不犯同样的错误,又或许是想让后人更清晰地知道李世民如何具有知错就改的好品质。

但作为皇帝的李世民,他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普通人不一样。魏征有没有私心,不重要。李世民有没有恩将仇报,不重要。重要的是,魏征此举将给后代大臣留下什么样的榜样?嘿,魏征天天批评皇帝老子,把对方耍的团团转,自己还名留青史。会不会有那种心术不正的人,也向后代君主打着 致君尧舜上 的旗号,拿道德大棒来压皇帝?在封建社会,皇帝采纳谏书,主动权应该在皇帝那里,而不在大臣或舆论那里,否则皇权迟早要受到威胁。

李世民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他对魏征的一系列惩罚,实际上在给那些蠢蠢欲动的后来者示威:你们想要提意见?很好。为国家而提意见,我和我的子孙们都会乐意听从。若是为了投机,拿道德大棒来压皇帝,为自己博取清介的名声,那对不起,魏征就是你的榜样!魏征个人的命运,和他与李世民的恩怨,其实在李世民的决策中只占很小的一部分。最后说两点。

第一,魏征做了李世民震慑后世大臣的替罪羊,李世民心里清楚的很,所以他迟早要替魏征平反。终于在第一次征讨高句丽后,李世民就坡下驴,给魏征平反了。如果真的有私人恩怨,李世民玩这套先批判再平反的把戏,不是打自己的脸吗?

第二,不要说李世民的未雨绸缪没有道理。历史上给皇帝提意见的人多了,有多少人成为魏征?在皇权政治的逻辑下,有的是投机分子,表面上仁义道德口号比谁都漂亮,翻开私底下,不过都是在争权夺利而已。明朝的言官就是最好的例子,仅看奏章文字,你会以为明朝言官个个都是魏征。但实际上呢?

李世民与魏征两人真实的关系

那么,这对令人赞叹传诵的 圣君良臣 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关系呢?是那种两肋插刀的彼此莫逆肝胆相照的关系吗?说出来将会令人大跌眼镜。

魏征一向犯颜直谏,撞了南墙也不回,从不退让,使得唐太宗有时对他也有敬畏之心。有时候,唐太宗听得不是滋味,沉下了脸,魏征还是照样说下去,叫唐太宗下不了台阶。但太宗还要忍下去。

魏征虽说勇于直谏,但也一直不忘了给李世民戴高帽子: 是陛下圣明叫臣直言,臣所以才敢直言。如果陛下不接受臣的直言,臣怎么敢敢犯龙鳞、触忌讳呢?

贞观元年(627),魏征升任尚书左丞,有人奏告他私自提拔亲戚作官。唐太宗立即派人调查此事。经调查子虚乌有,但唐太宗仍派人转告魏征, 今后要远避嫌疑,不要再惹出这样的麻烦。 给魏征敲了敲警钟。魏征确是不服,他奏说: 我听说君臣之间,相互协助,义同一体。如果不讲秉公办事,只讲远避嫌疑,那么国家兴亡,或未可知。

唐太宗并不是真心喜欢和相信魏征。他对魏征的许多谏言,表面上虽然接受了并且也这样做了,但一些时候并非发自心底。这是李世民作为政治家的一种政治姿态,他只是为了自己的皇权利益而不得不任用魏征,又不得不忍受魏征诸多一针见血不讲情面的进谏。他以对魏征的宽容来树立自己的政治形象。尽管他见解都是正确的,但是主子就是主子,臣子就是臣子,忘记了自己的身份,挑战天子的威严,这是李世民积怨旷久而导致魏征死后受辱的深层原因。

太宗对魏征的容忍是有限度的,在忍无可忍的情形下,几次忿忿地说出 早晚有一天要将魏征杀头 、 我恨不得杀了这个乡巴佬 等话来,多次有过置魏征于死地的想法和杀机。《资治通鉴》有这方面的记载。如果不是魏征死在了侯君集案之前,结局还真是无法预料。

这一点从对魏征任用的官职以及从贞观十年后就冷落魏征证明了这一点。最后不得不将魏征赶走编史去了,远离了朝堂,落得了耳根清净,眼不见不烦。

贞观十年(636),魏征奉命去主持编写《隋书》、《周书》、《梁书》、《陕书》、《齐书》(时称五代史)等,历时七年才完稿。其中魏征撰写了《隋书》的序论、《梁书》、《陈书》和《齐书》的总论。同年六月,魏徵因患眼疾,请求解除侍中之职。唐太宗将其任为特进这一散职,但仍让其主管门下省事务,其俸禄、赏赐等一切待遇都与侍中完全相同。

令人瞠目结舌的后话

唐太宗之所以怨恨魏征,是因为魏征曾给太宗出了一个两难的选题:魏征请求太宗要让他作良臣而不要作忠臣。太宗询问二者的区别,魏征答道: 使自己身获美名,使君主成为明君,子孙相继,福禄无疆,是为良臣;使自己身受杀戮,使君主沦为暴君,家国并丧,空有其名,是为忠臣。以此而言,二者相去甚远。

这就是说:如果魏征因直谏而杀了他,魏征就做了忠臣,但君主就成了暴君;如果魏征因直谏身获美名,成为良臣,则君主成为明君。魏征这一逻辑很可怕,他将自己置于不败之地,使唐太宗处于守势,太宗只有成全他的直谏,君臣二人才能双赢。这使太宗骑虎难下欲罢不能,只能打掉牙咽进在肚子里,接受魏征的进谏。

其实,唐太宗不会不明白魏征玩的这个智力游戏,或许正因为魏征自为得意的作法,才使得唐太宗从心底深处加深了对他的忿恨。

魏征死后唐太宗亲自撰写碑文,并在碑石上书丹,这绝对是千古难得一见的礼遇。可是,后话让人瞠目结舌真不敢相信:太宗竟然亲自下令 推倒碑石,磨灭碑文 ,摔碎了自己的 镜子 。至于下旨解除衡山公主许配给魏征长子魏叔玉的婚约更不在话下,让魏公子的驸马梦成为泡影。

据新唐书记载,魏征在生前越位荐相犯了李世民的大忌,魏征曾向唐太宗极力推荐杜正伦和侯君集,说二人均有宰相之材。因魏征的推荐,杜正伦被提拔为兵部员外郎,后又改任太子左庶子,侯君集也官至检校吏部尚书。两人都因牵连到太子李承乾密谋反事件,一个被流放,一个下狱被杀。魏征难辞荐人失当之责。这是魏征死后受辱的根本原因。因魏征生前举荐的人参与了太子承乾谋逆,唐太宗便怀疑魏征有营私结党的勾当。后来又有人奏报,魏征写给皇帝的奏折都留有副本,交给了史官褚遂良以求录之国史,魏征一心想要留名青史,不管唐太宗会怎么想。唐太宗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很不是滋味。他认为魏征故意博取清正的名声,开始后悔给魏征的一些至高赏赐,便下旨解除婚约把衡山公主许配给魏征长子魏叔玉。这还不解气,下令对已入黄土的魏征进行 推倒碑石 磨灭碑文 的侮辱,推倒亲自为魏征书写的墓碑,亲自下手摔了自己的 镜子 ,相当于给他 鞭尸 的惩罚。

传诵千古的一段君臣佳话,竟上演了这样一幕最终的结局,实在是令人瞠目结舌大跌眼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