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民有几个儿子唐太宗李世民有几个儿子

唐太宗李世民有几个儿子

  唐太宗李世民到底有几个儿子

  李世民有十四位儿子,分别是太子李承乾、濮王李泰、高宗李治;吴王李恪、蜀王李愔;庶人李祐;越王李贞、江王李嚣;纪王李慎;赵王李福;曹王李明;蒋王李恽;楚王李宽、代王李简。

  李承乾、李泰和李治是长孙皇后所生,唐太宗十分宠爱他们。在在十四位儿子中,三个儿子自杀、三个儿子被杀,三个儿子早夭,一个被关禁闭,两个被贬为庶人。虽然李治成为了皇太子,他登基之后,统治权被武后所把握,实则无权。

  李承乾生于619年,在李承乾八岁的时候,李世民立他为太子。李承乾小时候十分乖巧可爱,聪明好学,深得李世民的宠爱。随后,李承乾仪仗父亲的宠爱,经常不听师父的教训,脾气暴躁,甚至派遣杀手去杀害老师,弟弟李泰得知李承乾的罪行,一度想要夺取他的太子之位。李承乾知道李泰觊觎太子之位,和他立下深仇。642年,李承乾和汉王等人勾结试图抢夺皇位,实行了逼宫计划,结果以失败告终。但是,李世民并没有追究李承乾的罪责,以他有脚疾为他开脱,并且打算立李承乾的儿子李象为皇太子。在李世民的保全下,李承乾被流放到黔州,两年之后,李承乾病逝。

  李泰和李佑等兄弟为了展开皇位,发动政变,皆以失败而告终。随后,李世民决定将他们贬为庶人。

  李恪是李世民的第三个儿子,李承乾被废后,他成为了呼声最高的继承人。长孙无忌一心想拥立皇九子李治为皇太子,便以[房遗爱谋反案]为由,杀害了李恪,并且将他四个未成年的儿子流放。皇六子李愔因[房遗爱谋反案]受到牵连,被贬为庶人,在流放中去世。

  在长孙无忌等朝中大臣的建议下,唐太宗立李治为储君。李治继承皇位后,在唐太宗开创的贞观之治基础上,开创了永徽之治,并且拓展了唐代时期最大疆土版图。

  唐朝李世民活了多少岁

  李世民于公元598年出生,卒于公元649年,享年五十二岁。李世民在青年时期就跟随父亲李渊从军,曾经率领军队到雁门关营救隋炀帝。后来,父亲李渊带兵起义,李世民帮助父亲打天下,唐朝建立之后,李渊封他为尚书令等职。

  后来,晋升为秦王,李世民是一名出色的军事家,先后讨伐了刘武周、王世充等军阀,为建立唐朝统治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历史上,与李世民相关的大事件之一就是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听从手下谋士的意见,在玄武门杀掉了太子李建成,弟弟李元吉。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一并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儿子一网打尽。后来,唐高祖李渊立李世民为太子,将来继承皇位。玄武门之变爆发不久之后,唐高祖就禅位给李世民,李世民登基成为唐朝的第二位皇帝。在他的治理下,唐朝的经济、文化、军事、政治等方面逐步走向开明。

  李世民晚年后,为了身体康健,也像其他的帝王一样,四处找寻长生不老之术,寻求丹药。

  根据《贞观政要》一书中记载,唐太宗因为消化不良,此后对药石有了很大的依赖性。随后,唐太宗决定从国外引进药石服用,朝中大臣们为了迎合唐太宗的喜好,向他推荐了印度的一名术士。公元649年,为唐太宗炼制的丹药已经完成,崔敦礼捧着丹药前去给病重的唐太宗服用。依照术士的要求,唐太宗服用了三个月的丹药。随后,唐太宗身感不适,病情较之前更为严重,因服用大量的丹药导致中毒暴疾。两个月之后,唐太宗去世,终年五十二岁。

  李世民的杨妃是什么身份

  杨妃是隋炀帝的女儿,后来嫁给了李世民成为杨妃,是唐太宗四妃之一。史书对杨妃的记载很少,只知道杨妃是隋炀帝的女儿,她的出生年月和生母等内容都没有相关记载。

  隋朝灭亡后,杨妃从隋朝公主沦落成了亡国之女,随后被宇文化及掳走,几经辗转回到了长安。根据相关史料推测,杨妃差不多于公元619年嫁给了秦王李世民。后来有人推测,杨妃嫁给秦王李世民是一场政治联姻,又有人说俩人从小就相识,杨妃嫁给李世民是情理之中。杨妃和李世民是表亲关系,俩人在婚姻上的结合可以稳固政治基础。

  至于杨妃当初是以何种身份,以及出于何种目的嫁给李世民,我们无从得知。从现存的史料推测出,杨妃嫁入秦王李世民时,她已经是一位亡国之女,不可能因为公主身份嫁给李世民。有史学家认为,隋朝灭亡之后,杨妃被宇文化及抓走,随后辗转到了长安,此时她的身份是一位俘虏。很有可能就是,她被赏赐给有功之臣,杨侑被李渊拥护皇帝后,封李世民为秦王。所以,杨妃很有可能是杨侑赏赐给李世民的。

  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成功铲除了太子李建成和李元吉等党羽。唐高祖立李世民为皇太子,不久之后,唐高祖禅位于李世民。李世民登基后将杨氏封为[杨妃]。杨妃为李世民育有两子,分别是李恪和李愔,李恪被封为吴王,李愔被封为蜀王。

  李世民主张什么

  李世民登基后,改国号为[贞观]。唐太宗在位期间,颁布了针对唐朝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措施,提高了唐朝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

  从谏如流是唐太宗的主张之一。他亲眼见证隋朝的灭亡时因为朝廷的腐败,为了汲取经验,唐太宗一直虚怀若谷,励精图治,积极听取朝中大臣们的意见。以大臣魏征为例,根据书籍记载,魏征一共谏言200多次,在朝廷之上敢于直说太宗的过失和错误。唐太宗对魏征又爱又恨,爱的是魏征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多次谏言以提醒自己政事上的过失;恨的是,魏征在朝廷之上揭露自己的不足,让唐太宗屡次陷入尴尬之地。正是由于有魏征、马周、褚遂良等正直大臣谏言,唐朝才会显露繁华之貌。

  大臣要廉洁奉公,是李世民的又一主张。唐太宗认为,只有政治清明,官员廉洁,社会才会发展,国家才能繁荣。他曾经写下百字箴言,旨在告诫大臣为官之道,也以此提示自己要做一位励精图治的明君。唐太宗李世民十分重视人才的选拔和任用,并且倡导朝廷政治的清明。唐太宗曾经派遣房玄龄和李靖等朝中重臣考核各地官员的业绩,在全国范围内巡察,整顿风评。

  轻徭薄赋是唐太宗在经济上的一个主张。因为隋末战争的缘故,唐朝人口不到三百户,为了兴旺人丁,唐太宗决定实行休养生息政策。除此之外,唐太宗重视农业的发展,并且减少了农民的赋税,让百姓能安定生产生活。唐太宗的这一举措,得到了百姓的支持,调动了百姓们的生产积极性。

  如何评价李世民书法

  唐朝时期,是中国文化发展史的巅峰,诗歌和书法都在当时达到了极盛状态。后来人们说到唐代书法发展进程时,不得不提的一位人物就是唐太宗李世民了,因为他酷爱书法,身体力行地推动了书法在全社会的发展。

  因为具有表率作用,唐朝时期文学氛围十分浓厚。

  后人在评价李世民的时候,认为他不仅是一位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文学家,还是一位书法家,在书法方面有自己的成就,而他的墨宝仍然流传于世间。

  李世民在书法上,特别推崇王羲之,而他本人最擅长的是隶书和草书。根据相关史料记载,李世民花费了很多钱财搜购王羲之的作品,除此之外,他还亲自为王羲之写传记。只要一有闲暇时间,王羲之都会临摹王羲之的作品,以至于后来达到了以假乱真的状态。李世民征战南北的时候,只要有时间,就会把简板当成画纸,在上面书写作品,已经达到痴狂地步。在他得到王羲之《兰亭序》的真迹之后,让弘文馆的学士们临摹《兰亭序》作品,并且分发给朝中的大臣,让他们共同鉴赏书法大家王羲之的作品。唐太宗去世后,中书令褚遂上书奏明高宗,唐太宗生前十分喜爱《兰亭序》,太宗既然去世了,这本《兰亭序》不应该留在世上。最后,高宗决定《兰亭序》陪葬于昭陵。

  李世民在世时,设立了弘文馆,并且开创了书学。只要书法艺术造诣高,就可以进入仕途,这一举措大大提高了书法在社会的地位,推动了书法的发展。

  李世民的帝号是什么

  李世民的帝号是唐太宗,他于公元626年9月登基,公元649年7月去世,共在帝位二十四年。后人评价李世民时,认为他是一位贤明的君主,司马光曾说:[太宗文武之才,高出前古。盖三代以还,中国之盛未之有也。]唐太宗之所以受到这么高的评价,与他的政治生平和业绩作为是分不开的。

  李世民登基后,改国号为贞观,期间治理国家的政策,被称为[贞观之治]。唐太宗在唐高祖的基础之上,进一步任用贤能,安定国内外环境,促进唐朝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多方面发展。通过唐太宗励精图治,唐朝逐步走向繁荣,后人在评价唐太宗李世民的作为时,认为贞观之治奠定了唐朝社会中期的繁荣。

  因为隋末战争的缘故,唐朝人口不到三百户,为了兴旺人丁,唐太宗决定实行休养生息政策。除此之外,他亲眼见证隋朝的灭亡时因为朝廷的腐败,为了汲取经验,唐太宗一直虚怀若谷,励精图治,积极听取朝中大臣们的意见。经过一系列的稳定措施,社会各方面逐步呈现回升趋势。

  唐太宗重视农业的发展,并且减少了农民的赋税,让百姓能安定生产生活。对于商业,唐太宗为商业发展提供了很多便利的条件。在政策的鼓动之下,各地商品经济逐渐萌芽和发展,推动了唐朝经济发展。除此之外,唐太宗积极和其他国家展开友好外交政策,使国内外保持密切频繁的联系。促进了唐朝和印度、吐蕃国家的经济、文化、政治的交流。

  唐太宗重视教育的发展,他在唐朝首都设立弘文馆,欢迎各地学子来此交流。唐太宗酷爱书法和诗歌,在他的推动下,唐朝文化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