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那些直不起腰的王室东周那些直不起腰的王室

东周那些直不起腰的王室

周定王在位二十一年,期间正是楚庄王称霸的时候,庄王带 兵去讨伐陆浑地区的戎族,路过洛邑向王孙姬满询问传国重宝九鼎的重量,隐含意义就是想取而代之,姬满以理服人说服了庄王,楚国军队才回国去了。这说明当时 的诸侯已经不仅是不服从周王朝的管理,而且已经有了取而代之的欲望。

公元前572年,定王去世,儿子姬夷继位,就是周简王。
周简王在位十四年,于公元前572年去世,儿子姬泄心继位,就是周灵王。
周灵王在位二十七年,于公元前545年去世。儿子姬贵继位,就是周景王。
周景王在位期间,正是晋国在晋悼公的主宰下再度称霸的时候。景王所立的太子姬圣过早地去世,景王就想立自己喜欢的姬朝做储君,但事还没定下来周景王就在公元前521年去世了。
周悼王姬猛是周景王的庶长子,在弟弟姬匄和姬朝哥俩为争王位打得不可开交的时候,百官百姓乘机扶立姬猛做了国君。姬朝不服,带领他的党徒们攻杀了姬猛。因为姬猛在位时间不到一年就被杀了,所以后人称他为周悼王。但最终晋国支持姬匄打败了姬朝夺了君位,他就是周敬王。
周敬王于公元前519年取得君位,但王位始终坐得不稳,因为姬朝虽然出逃在外仍在图谋王位。在敬王执政第十六年的时候,姬朝和他的亲信再次作乱,吓得敬王逃晋国去了,后来晋定公率军打败了姬朝又把姬匄送回了京都复位。
姬朝这次战败,带着追随者卷带着周王室的史册跑楚国去了。
就因为这件事,当时任周王室图书馆兼档案馆馆长的老子还被问责丢了官。
复了王位的姬匄前后在位四十二年去世,儿子姬仁继位,就是周元王。
周元王于公无前476年继位,启用新王年号的公元前475年就是战国时期的开始。他于公元前469年去世,在位八年,儿子姬介继位,就是周定王。
周定王在位二十八年,于公元前441年去世,长子姬去疾即位,就是周哀王。
周哀王姬去疾在天子宝座上坐了三个月就被弟弟姬叔攻杀,姬叔夺了君位,就是周思王。
周思王做天子仅五个月,又被小弟弟姬嵬带领支持者攻杀,姬嵬自立为王,也就是周考王。
周哀王、思王、考王是亲兄弟,都是周定王的儿子。这几位为了个徒有虚名的王位互不相让互相残杀。看来在利益面前,亲情是苍白无力的。
周考王也许是怕自己的弟弟再效仿他与他争位,居然做了件莫名其妙的事,就是把周王室的王畿之地割出来一块封给了弟弟,叫这个地方为成周(今河南省洛阳市东郊白马寺东)。
人们只好根据地理方位,把成周地方称做西周,西周的首任君主称做桓公,用他来接续周公黑肩被杀以后便空缺了的周公的官职。虽然是公,不是王,仍从属于周天子的大周朝。但人们习惯上就对战国时代又搞出了的这个成周叫西周,王城叫东周。
周平王把大西周变成了大东周,周考王又把大东周分出了事实上的小东周,小西周,事是越搞越乱,这个周天子做得是越来越难。
后来西周桓公去世后,儿子威公承位;威公去世后,儿子惠公承位。惠公又搞了个花样,学他的祖宗,把他的小儿子封在了巩地(今河南省巩义市东北老城)来奉承周王,又被称为东周惠公。
周考王在位十五年,于公元前426年去世,儿子姬午继位,就是周威烈王。
周威烈王在历史上常被提到的有两件事。
一件是在公元前403年,洛邑天降大雨,有雷电自天而下电击了周朝王权象征的九只大鼎,使大鼎摇动。这在当时绝对被认为是不祥之兆。搞得天下议论,诸侯猜疑,天子灰心。
第二件事与第一件事有关,发生在同一年。这个时候韩、赵、魏已瓜分了晋国,但没得到周天子的册封和认可,有点名不正言不顺。听说雷电摇动了九鼎,三家一 商量,这是上天降兆要改朝换代了,赶紧借机正名分。就联合起来各派使者,先给威烈王送了不少的贡礼,然后一通好话吹捧,威烈王正式册封韩、赵、魏为诸侯, 取得了瓜分主子的合法地位。
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402年,威烈王去世,他在位二十四年,把衰微的周王室交给了儿子姬骄,他就是周安王。
周安王在位二十六年,于公元前376年去世,儿子姬喜继位,就是周烈王。
周烈王在位八年,于公元前369年去世,弟弟姬扁继位,就是周显王。
周显王在位期间,秦国已经称霸诸侯,连周天子都要看秦的脸色行事,甚至在公元前344年,秦孝公在周的腹心地带会见诸侯,周天子还要不断地去巴结秦君。
到了公元前325年秦侯自称为王,以后诸侯陆续称王,诸侯们和周天子由君臣变成了 兄弟 ,周天子也只能听之任之,无能为力。这时的周王室与诸侯之间已经由领导被领导关系变成了平行关系。
周显王在位四十八年,于公元前321年去世,儿子姬定继位,就是周慎靓王。
周慎靓王在位六年,于公元前315年去世,儿子姬延继位,就是周赧王。
周赧王是亡国之君,大周王朝在他的 统治 下走到了尽头。
周赧王时王室已经国力微弱,他自身的性格又性情懦弱,虽然占据着天子之位,但徒有虚名,已经不能发号施令。
就在这种情况下,韩国和赵国进攻王室,夺占了周地的中间部分,把周在地理上一分为二,赧王只好以洛邑的王城为西周,以巩附成周为东周,用东周公和西周公分治东西周。这一回的小东周小西周,就已经不仅是政治意义的,而且也包含了地理意义。
但可悲可叹的是周王不仅丧失了对诸侯的控制权,赧王以后又丧失了对东、西周公的控制权。东周公和西周公各自为政,周王赧就把自己从东周迁到西周,依附西周君生存。实际上这时在周王室自己的畿地上,也是东、西周君自己说了算,周天子已经成了货真价实的牌位。
维持到公元前256年,秦国出兵攻打韩国和赵国,连战连胜。赧王觉得秦的下一步目标就是周,就想组织力量伐秦。让西周公组织备战。费了好大的劲才组织了五六千人,却没有军费。
有人给赧王出主意:向富户借,打嬴了就有钱了再还债。
这纯粹是脑袋里进水了,以周的那点力量想和强秦较量,连以卵击石都够不上。
周赧王也知道这一点,只是想强出一口气,就邀各诸侯国共同伐秦,可是韩国正在和秦军交战不可能出兵,赵国刚在长平之战中伤了元气自顾不暇,齐国就认准了 只要和秦国交好秦就不会打 哥们 ,坚持不出兵。只有燕将乐间和楚将景阳带兵前来,都是被秦打怕了患上 恐秦症 的主。所以人虽然来了却是观望不前,只看 不战。
秦王探得消息各国各怀心腹事,心里更有数了。一方面发兵增援伐韩的张唐攻下了阳城(今河南省登封市东南告城镇附近),一方面派 将军嬴樛(jiū)率十万大军出函谷关和周王所谓的大军对恃,不到三个月,燕、楚的军队一看其他国家的军队也不来,自己又不是对手,领兵撤回去了。
秦昭襄王得知楚、燕的军队撤走了,干脆下令给嬴樛和张唐,合兵一处伐西周。
这回赧王可惨了,事惹了,秦军来了,诸侯的兵跑了,仗没打,债欠下了,向百姓借的军费还不上, 债权人 闹事围了王宫。喧叫的声音传到宫内让赧王无法入睡就躲到了高台上,后人就给这个高台取了个名字叫 避债台 。
周赧王面对强大的秦军实在是没办法了,连周武王灭纣的牧野大战也没有了,要人没人,要钱没钱,就想向三晋跑。西周公劝他说:当年太史儋曾经预言:周、秦 五百年后要合而为一,现在大势所趋,三晋也马上会变为秦的土地,那时再投降是再次受辱,不如现在降了,免了征战,秦王也会给出路。赧王无计可施,只好率领 臣工子侄,献上地图户籍到嬴樛营中投降,西周的三十六所城邑、三万人口都属了秦。
秦昭襄王在接受了周赧王的投降之后看他可怜,把梁城(今河南省汝州市西南)封给了赧王,但已不是周天子,名号变成了周公,政治地位相当于秦的附庸,赧王的朝臣变成了家臣,原来的东周公贬爵为东周君。
赧王本来年龄就大了,国家社稷在自己手里丢了,一着急一上火,再急于从秦都咸阳向封地梁城赶路,连气带累加羞,一病不起,于公元前256年病死在梁城。
秦昭襄王接到报告,下令革除了周的国名,让嬴樛在洛阳征集民工拆了周的宗庙,把周的祭器和九鼎搬送到咸阳。周王朝从此名存实亡。
这时秦昭襄王和继任的孝文王相继去世,吕不韦 投资包装 的庄襄王继位。东周君得知秦国连着死了两个君主,就派说客去说服残存的各国 合纵 伐秦,这下 把秦相吕不韦惹火了,亲自率领十万大军伐东周,擒了东周君,兼并了东周七个城邑的土地,从此周彻底绝了祭祀。一代辉煌的王朝,也免不了最终灰飞烟灭!
这一年是公元前249年。
周王朝是在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朝代之一,自周武王灭商立国,终结于东周君被擒,经历了三十七任君王,治世八百七十三年,最终被秦所替代。
世界不存在永恒,周王朝也是如此,兴衰更替,新旧革命,这就是历史的必然规律,任何人,任何团体都抗拒不了这个规律。顺历史潮流者昌,逆历史潮流者亡,想用强加的观念维持不变的特权是谁也做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