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诗经·氓》中看周代女性的生存状态从《诗经·氓》中看周代女性的生存状态

从《诗经·氓》中看周代女性的生存状态


关键词:女性 地位 观念

《诗经 氓》是《诗经》中一首较长并具有代表性的弃妇诗,也是一首能表现出周代女性生存状态的抒情性叙事诗。诗中描写了一个贤淑温顺的女子从开始恋爱,结婚成家,最后被丈夫抛弃的故事。在这个过程中人物生存状态也一直栩栩如生地展现着、不断地改变着。女主人是一个温顺贤良的女孩子,恋爱、结婚,婚后勤俭辛劳,丈夫却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最后迫使其她离开家庭,并独自一个承受着兄弟亲友嘲笑,却也只能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这一系列的生活演变都体现着那个时代对女性公正的影子。她是一个任劳任怨,勤劳持家,有思想,性格独立的女子,能够思考自己的处境和未来,不一味忍耐,但是这样一个有着奉献精神和自由意识的女子,被丈夫,家庭,亲人,社会连续打击,不但得不到任何理解,还要为别人犯下的错误承受痛苦,可见从周代开始,女性的生存地位就已经在一种很卑微的位置上了,那样的环境,女性的生存状态是不容乐观的。
根据《礼记正义》 男女无媒不交,无币不相见 [1]的记载情况来看,虽然男女还不能自由地交往相见,但是由于周代还没有建立完整的封建制度,年轻人在恋爱婚姻上还有一定的自由,所以,故事中的男女主角一开始是自由恋爱的。但是婚姻却不能自己作主,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就说明了正常的聘婚,必须遵从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可见,周代的女性虽然有一定的恋爱自由,但是婚嫁大事,还是没办法去掌控自己的命运,最后还是要听命于父母。
虽然从 总角之宴,言笑宴宴 这一句可以得知女主人公嫁的是自己的意中人,并且与他从小相识,两小无猜,按理说这样的人应该知道珍惜和尊重她,但却恰恰相反,正因为这样一个两小无猜的男人,才有了她悲惨的人生命运。嫁给一个两小无猜的人女性尚且如此下场,其它情况下女性的遭遇可想而知。之所以会这样,不仅仅是男主人公人品问题,更是有社会大环境对女性的压迫和损害。例如,从女子口中说出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的这句话可以知道,进行占卜的是男方,而不是女方。在那个时候,占卜是一项很严肃重大的事情,这件事情由男方来做,并且站在男方的立场上去断定占卜的结果 体无咎言 ,这从另一侧面佐证了先秦时期妇女地位的低下,女方没有主动权,地位很被动。只能是男性对其挑选,而女性是没有这个权利的。
另外婚制上的多妻特权也体现了男性对女性的压迫,这也是直接造成女主人公悲剧的祸首。当这位温顺善良的女子嫁为人妻后,恶梦般的日子就到来了,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说明了她嫁过去以后的处境和遭遇。开始的时候物质生活不富裕,她勤劳持家,吃苦耐劳,等到后来条件好了,男方则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这些行为,除了与男主人公本人的人格品德的有关,也是周代的社会制度和当时条件下人们的思想观念有关。
在当时背景下,像女主人公这样的女性不在少数,她们具有贞节意识,维护和尊重自已的感情,追求幸福的婚姻和家庭的稳定,其实,这些女性的根本目的不是 从一而终 ,她们渴望的是获得天长地久的爱情。[2]但是这种追求在当时来讲是不切实际的,因为, 西周春秋时的男子,主要是贵族男子,公开地合法地过着多妻制或者叫作一妻多妾制的婚姻生活 [2-3]女性处于男性的从属地位,在人格上不独立,可见从这个时候开始,女子就处于一种卑微、附属的生存状态,用她们脆弱的肩膀承受着所有的委屈与不公正。这样的生存状态延续了几千年,直至变成一种传统,成为了一种集体无意识,对压迫女性的封建思想的逐渐形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上面提到的多妻制特权和一妻多妾制是贵族所特有的,但是在民间一夫一妻制观念却是深入人心的。《氓》中女主人公不堪忍受氓的 二三其德 ,经过一系列悲伤的思索决定离开她的家庭,请休回娘家,遭遇 兄弟不知,其笑矣 的恶果。也说明当时的一夫一妻制观念在女主人公的心目中是根深蒂固的,否则,她不会 亦已焉哉 , 请休 回娘家,由此可见,男女主人公是生活在民间广阔的一夫一妻制的环境中,因男方的多次移情别恋,才使得他们的婚姻走到了尽头。[4]因此,民间的这种一夫一妻制观念在当时并不牢靠,男性在经济条件充许的情况下,不忠于妻子也被认为是正常的。这就造成了女性又一可悲的生活状态。
更为可悲的是,女主人公在遭受到不公平待遇以后,居然会遇到 兄弟不知,其笑矣 这样的情形。对于一个弱女子的悲惨遭遇,亲人的不知同情,还要耻笑,让一个备受伤害的心灵再雪上加霜,可见当时的生活环境对女性来说是多么恶劣。她的亲人为什么会 其笑矣 ?如果这样的事女主公的亲人尚且觉得是可耻笑,那么可想而知社会上人们的态度又如何。可想而知女主人公在被侮辱被损害后却又众叛亲离的心路历程会怎样。女主人公的遭遇,决不会仅仅只是个人遭遇而已,透过其社会背景,年代,社会特点可知,那个年代的女性,有很多人就像女主人公形容的桑树叶一样,曾经美好,又迅速凋凌。纯真的爱情已经与家长制和传统势力的约束形成了一种带有悲剧性的冲突。而像女主人公这样的人,是一个类型,她代表了千千万万同时代,相同生活环境的女性。正因为她代表了一个时代的一类人群,才会创造了这千百年来流传不衰的不屈服命运、敢于抗争,而最终仍然摆脱不了不幸婚姻的弃妇形象。同时,这也让我们看到了那个时代女性的生活状态和所受到的诸多不平等待遇。
总之,《氓》诗虽短,全篇仅有240个字,但它向我们透露出许多周代女性的生存状态和在婚姻中的不平等地位值得人们深思。

参考文献
[1] 礼记正义[M].十三经注疏[Z].中华书局, 1982.
[2]陈筱芳,中国古代婚姻研究与《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3]徐扬杰.中国家族制度史[M] 人民出版社,1992.p.90.
[4]夏曼《诗经 氓》与周代先民婚俗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