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初年的政治形势西周初年的政治形势

西周初年的政治形势


[关键词]西周 政治形势 国家政权 周公
周初政治形势复杂,周王朝外有与殷商遗民尖锐的族邦矛盾冲突,内有统治集团争权夺利的激烈斗争,国家政权危在旦夕。此时此刻。社稷安危才是最紧迫、最主要的问题。
武王伐纣后,殷商虽亡,但殷遗民实力仍然很强大。《史记周本纪》记载: 帝纣闻武王来,亦发兵七十万人距武王。武王使师尚父与百夫致师,以大卒驰帝纣师。纣师虽众,皆无战之心,心欲武王亟入。纣师皆倒兵以战,以开武王。武王驰之,纣兵皆崩畔纣。 在商王朝即将灭亡之时,商纣王依然能发兵七十万。而周武王所帅兵力只有 戎车三百乘,虎责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 以及 诸侯兵会者车四千乘 ,以一乘兵车三十人计算,周武王所能调动的军队不足二十万人。当然,司马迁所记载之人数并非大确数,但足以证明商朝武装力量的强大。在牧野之战中,纣王之师的倒戈,使得商朝有生力量得以大量保存, 名民三百六十夫,不显亦不宾灭 即殷人三百六十氏族的实力没有受到损伤,这就为日后殷遗民的叛乱埋下了隐患。又《左传》定公四年载: 昔武王克商,成王定之,选建明德,以藩屏周。故周公相王室,以尹天下,于周为睦。分鲁公以大路、大旃,夏后氏之璜,封父之繁弱,殷民六族,条氏、徐氏、萧氏、索氏、长勺氏、尾勺氏 分康叔以大路、少帛、旃旌、大吕、殷民七族,陶氏、施氏、繁氏、翁氏、樊氏、饥氏、终葵氏 即使是在周公东征之后,周公封建诸侯时,殷遗民仍有13族之多。由此可想而知,在周公东征之前,殷遗民对周王朝统治的威胁非同一般。
此外,商王朝作为贵族国家联盟的宗主国雄居东方长达五百年之久,因血缘、联姻以及生存利益而结成稳固联盟的盟国必不在少数。 《书传》曰:武王杀纣,继子禄父。及管、蔡流言,奄君、薄姑谓禄父曰: 武王已死,成王幼,周公见疑矣。此百世之时也,请举事。 然后禄父及商奄畔 又《逸周书作雒》记载:周公东征时 凡所征熊盈族十有七国,俘维七邑 据此可知,在禄父利用周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发动叛乱的过程中,从一开始出谋划策,到后来参与叛乱,不但每个阶段都有商的盟邦参与,而且数量还不少。周初大叛乱给西周王朝统治所造成的冲击由此可窥见一斑。
除了外部威胁以外,朝中内部危机也不能低估。武王在克商之后不久因病去世,成王继位。因成王年少,由周公代成王摄政当国。 商周之际,周族尚处在氏族社会的末期。氏族首领的职位,依照旧传统兄弟比儿子更有优先继承权。 加之,周初政治局势严峻,由政治斗争经验丰富的周公执掌政权,似乎本应是一件合情合理的事。然而, 周人自古公直父起即已实行 父死子继 为主线的习惯继承制度。正常情况下父子相承,遇到变故则兄弟依次相及。 周公摄政没有按照传统的继承法则行事,引起了两大问题的产生。第一,没有父子相继,引成王疑。这里所说的成王疑周公并不仅仅只是成王一个人。而是指以成王为中心的利益集团对周公的怀疑,比如以成王母亲娘家为代表的外戚集团。西周末年,幽王废申媚及申媚所生太子宜臼,申侯怒,联络犬戎,灭幽王于骊山之下,西周灭亡。想必周公代成王摄政也一定会引起对外戚集团的怀疑并对政权的稳定造成冲击。第二,没有按兄弟排行依次相及,引起管叔不满。依据兄终弟及的惯例,管叔比周公更有资格摄政,因此管叔反对周公不遗余力。比这更糟糕的是,周公可以不按兄弟排行而摄政,这意味着其他兄弟也有资格摄政。所以管叔以及别有用心的 群弟 们结成反周公同盟,以流言中伤周公,藉助与西周有深仇雪恨的武庚反对周公。一般说来,在贵族国家联盟当中,与宗主国联系最为紧密的方国就是与宗主国有血缘关系以及有姻亲关系的方国。周公摄政导致了与宗主国关系最为紧密的方国的离心离德。
综上所述,周初在内忧外患的政治形势下,新建立的王朝随时都有崩溃的危险。如何维护国家的稳定是西周建立初期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作者简介:
扈晓冰,(1986.11-),男,汉族,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09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历史文献与上古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