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拉族谚语中表露的民俗事项撒拉族谚语中表露的民俗事项

撒拉族谚语中表露的民俗事项

撒拉族谚语不仅是撒拉族民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撒拉族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渗透于撒拉族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充分体现和展示了撒拉族的民族性格和文化气质,极大地丰富了撒拉族的语言和口头文学。它在传授生产生活经验、引导人们的生活行为、鼓舞士气、培养高尚道德和情感枯竭等方面发挥了并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每一句谚语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丰富的民俗。它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的民间口头文学,经常被用于人们的说笑。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类:

(1)当前政治。在《阶级社会》第31卷,韩建业,代表剥削阶级:撒拉族民间文学中的民俗就像当地的酋长、酋长、地主、官僚和衙门。他们利用他们的权力残酷地压迫和剥削被压迫的阶级。老百姓和剥削阶级总是对立的。他们非常讨厌腐败的官员。因此,他们创造了许多批评和揭露政府的谚语,以表达他们对统治阶级的不满和抗议。例如:“如果10号下雨,晴天就会变干。十村穷,一个有钱人能泄”;“无论你走到哪里,这只锅都有四只耳朵”。"麻雀落地时需要食物,狐狸进屋时需要偷鸡",等等。第一句谚语表达了劳动人民对地主财富的仇恨和愤怒。第二句谚语说,从公众的角度来看,“世界上的乌鸦一般都是黑色的”,政府中没有好人。第三个谚语描述了这样一种情况:政府的旧财富进入家庭,不是为了要钱买食物,而是在没有食物的情况下抢劫食物,在没有钱的情况下杀死食物,使人们陷入绝望的困境。

(2)事物的范畴。"谚语和谚语典型地表达了所有劳动人民的生活经历和社会历史经历."(高尔基)每一句谚语都以惊人的准确性讲述了事物非常复杂的本质,这很有哲理性。“河里到处都是优秀的水手,悬崖上到处都是优秀的猎人”。这表明,尽管猎人强壮且擅长射箭,但他们经常出没于山脊和悬崖。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他们长期的狩猎经验和粗心大意,他们将不可避免地在悬崖上摔死或被野生动物咬并吃掉(意外)。基于这种理解,萨拉人经常提醒那些认为自己是对的、做事粗心的人。

(3)栽培。这种谚语总结了许多学习和与人打交道的经验。其中包括那些教人谦虚刻苦学习的人,那些教人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人,以及那些鼓励人们有抱负、不断追求自我完善的人。虽然这些谚语很短,但事实是深刻的。例如,“挖得越深,知识就越清晰,知识就学得越深”;“树大,枝叶多,人多,智慧广”;“傲慢让人生气,苛求让人生气”;“不要忘记痛苦的日子,不要擦干皮肤”(不要忘记去掉伤疤后的痛苦) ;“骑牛找兔子”(难以捉摸)等。

(4)社会阶层。撒拉族社会在一定程度上仍然是一种统治。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中,他们非常尊重和忠诚,最忌讳的是两面派、甜言蜜语、面对面和背靠背。谚语说:“听的时候听声音,和别人交朋友”。“人前讲,人后讲”;“树比直树更有用,人比直人有更多的朋友”;“在一个人面前,还有许多其他人;在一个人的背后,还有许多其他人。”这些谚语反映了撒拉族人在交往过程中的爱与恨的鲜明立场,深刻表达了他们交往的价值取向。

(5)生产和生活类别。撒拉族主要是农业人口。农业生产在他们的物质生活中占主导地位。因此,农业谚语在生产谚语中占绝大多数,包括节气内容、天气观测经验和知识、作物生长规律内容、农业劳动和耕作技术,以及商业和手工业内容。生活谚语体现了对劳动的赞美和赞美,反映了劳动人民的世界观、健康的生活态度、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体验。例如:“东虹日,西虹雨”;“雨下得早,天起得晚”;“当水箱出汗时,会有雨,当蚂蚁移动时,会有水波”;“春雨,瓮中之油”(雨云,谷丰) ;“立秋摘花椒,白露打核桃”。这些谚语是撒拉族人调节人与自然关系的经验的总结。今天,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谚语仍然有一定的科学道理,仍然指导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6)家庭和婚姻。家庭是撒拉族社会的基本单位之一。谚语包括婚礼、葬礼、饮食、服装、住房、交通、亲属、朋友、迎宾、子女教育等诸多方面,反映了撒拉族人在家庭和婚姻中的传统观念和民俗。例如,“如果家庭和谐,一切都会成功”(如果家庭与一切和谐),它强调家庭和谐的重要性。“袖子里的火在袖子里熄灭”;“头破在帽子里,胳膊破在袖子里”,这表明在传统观念中,家庭的利益高于一切,“不能在公共场合撒脏布”。家庭中发生的不光彩的事情应该向外界隐瞒,这与内部是不同的。“已婚女儿泼出去的水”反映了旧社会父母对女儿婚姻的态度——不再问问题。由此可见,撒拉族民间文学从多方面反映了丰富多彩的撒拉族民俗和社会生活,为我们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希望更多的人来研究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