仫佬族节日  仫佬族有哪些民俗节日仫佬族节日  仫佬族有哪些民俗节日

仫佬族节日 仫佬族有哪些民俗节日

仫佬族节日全集,关于仫佬族节日

仫佬族过去信仰许多神,所以一年中几乎每个月都有许多节日。仫佬族非常重视传统节日,每个节日都有一些活动,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仫佬族文化的多样性。如果你想更多地了解仫佬族的传统节日,他们是如何度过假期的?然后继续往下看。边肖为每个人精心挑选了最完整的仫佬族节日。

八月节

八月节也被称为欢迎谷节。仡佬族民间节日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举行,持续两天。仡佬族非常重视这个节日。那时,穿着节日服装的男人、女人和孩子将去翟忠空场。老部落指派了几个壮汉带领戴着红花的大公牛进入体育场,然后背诵祈祷丰收的讲话。朗诵结束后,音乐家演奏“八仙”,人们点燃火枪或鞭炮,然后宰杀牲畜。牛的心在家庭中平均分配,每个家庭的父母把它们献给祖先,以显示整个家庭的团结。然后,他们杀鸡杀鸭,煮牛肉。

老族长还会带领所有的人,举着一只猪、一只公鸡和一只大鸭子作为三个祭品,并在菩萨树前举行祭祀仪式。祭祀结束后,人们会吃晚餐,年轻的男女会在月光下唱歌跳舞,尽情享受。第二天,一家人去田里收集一些新鲜的谷物、瓜果,准备家庭晚餐。在家庭宴会之后,妇女们带着她们的孩子,送一些新的礼物给她们的亲戚以示祝贺。男人们互相拜访,喝酒聊天。年轻的男人和女人仍然跳舞和娱乐。节日过后,秋收开始了。

树木崇拜节

拜树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龙林地区的一个仡佬族节日。时间是农历正月十四和八月十五。这里的仡佬族把青岗树视为他们的祖先树。据说当他们第一次从贵州安顺搬来时,受到了当地人的热烈欢迎,并经常给予他们支持。因为我们不能把我们祖先的灵魂放在一起,我们必须在绿色的酒吧树上开一个洞,把我们祖父和祖母的灵魂放在树洞里。从那以后,龙林地区的仡佬族就把青帮树当作一棵倔强的树来崇拜。

根据另一个传说,当仡佬族人第一次去龙林开荒时,由于害怕有毒的昆虫和野兽,他们晚上在绿色的酒吧树上过夜,后来把它当作祖先的树来崇拜。每年都会有三个家庭捐赠或合伙饲养一头崇拜树木的黄牛。因为当地的仡佬族人居住在分散的地方,在节日前几天,人们准备交流信息,然后他们会集中在树所在的莫吉村。敬树时杀牛,并邀请附近寨子里的各族人民共进晚餐。只吃牛奶和其他餐桌,不要吃其他地方的肉。树崇拜仪式由大家族主持,在仪式中,公鸡的脖子被折断,翅膀被扯下,鸡爪和牛心被一起献祭。族谱应该有鸡头、鸡翅和鸡腿,祖母谱应该有鸡头、鸡翅和鸡腿。所有的供品都用红纸包着,分别送到树洞里,用纸钱封好。牧师向树祈祷,烘烤并鸣放大炮,然后在他自己的家庭中平均分配牛的心,以显示他一起工作并分享快乐和悲伤。

食虫节

食虫节是仡佬族的一个传统民间节日,每年农历六月初二举行。根据当地的民间传说,仡佬族遭遇了严重的虫灾和歉收,因此三只肥猪获得了除虫奖励。公鸡、鸭子和道士都没能除去昆虫。六月的第二天,一个叫贾的女人带着她的孩子回到了她母亲的家。因为她很穷,没有钱买礼物,所以她在地里抓了一些虫子作为礼物。当她到达她母亲家时,她煮了它们,并邀请每个人都来吃。每个人都觉得味道很好,所以她竞争抓昆虫和炒菜。那时,害虫大大减少,食物意外收获。人们用三只肥猪奖励了贾娘,贾娘杀了猪作为回报给了村民。贾娘死后,人们在田里建了一座庙,叫做“食虫庙”,于是形成了食虫节。

那时,村里的已婚女孩必须准时赶回她们母亲的家参加吃虫节,在路上捕捉各种害虫,并把它们带回她们母亲的家作为做菜的原料。每个家庭都用捕获的害虫制作油炸蝗虫、腌制蚱蜢、油炸蝴蝶和蛹、蚜虫和泥鳅等。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父母说,“吃吧!把它嚼碎,像没有孩子一样吃掉!”然后一家人一起用筷子吃饭。吃完后,男人、女人和孩子聚集在村里的食虫庙前,唱歌跳舞。然后人们排好队,敲锣打鼓,穿过田野,边走边抓害虫,并插上用鸡血染过的小白旗向害虫示范。

春舍

春社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仫佬族的一个传统民间节日。它每年二月举行。到那时,每个家庭都会做粽子。粽子有很多种,大小不一。甚至有五六磅的粽子。今年,新婚夫妇的男方家庭会做一两个大粽子送给女方家庭,女方家庭也会送同样的糙米粽子给男方家庭,以便彼此相处。

春节也是广西壮族自治区融水苗族自治县瑶族姚宏的一个传统民间节日。每年2月28日和29日举行。在节日期间,姚宏人应该在村子旁边的山上找一个平坦开阔的地方煮粥。根据性别和年龄,他们被分成几组,老年妇女和已婚妇女可以呆在家里。寨子里的一些年轻男女有互相拜访的习俗。卧社节也是芦笙在窑寨被封存的日子。从此以后,秋收时禁止吹芦笙。

吃新的节日

仡佬族各支系在吃新年节方面有所不同。仡佬族在农历七月的第一个龙昌日和闰年八月的第一个蛇日吃新节。这个节日持续三天,主要活动是祭祖。传说仡佬族首先开荒割草,挖谷种田,这是盘古王教的,由盘古王倡导吃新东西。

因此,后人庆祝新春佳节,怀念盘古王的仁慈,同时纪念金角龙王的供水和沙达的捕鼠。这个节日的第一天叫做采谷,从“田娘”(即第一个开放的田野)开始,从男人和女人在每个田野后抚摸山谷开始。人们也可以去他们周围其他民族的田野,而其他民族不会责怪他们。此外,我们应该收集一些据说被老鼠吃掉的小米、毛茸茸的稗子和草籽。准备祭品时产生的碎米和谷壳不能喂给鸡和猪,甚至连淘米水也可以在节日后喂给动物。在祭拜祖先之前,你不能品尝祭品。闻它们是不礼貌的。首先杀鸡,邀请天地、祖先和四山,然后杀牛。每个家庭应该从牛的每一部分得到一份肉。最后一天的祭祖仪式与往常不同:不是桌子、凳子、筷子和勺子、杯子和碗,而是一个大簸箕放在地上,食物放在锅上,盘子用马勺舀起。据说你没有筷子,所以你没有忘记你的祖先。

仡佬族

仡佬族的年可以分为大年和小年。元旦和汉族的春节一样,但节日的时间因地而异。有些在冬季的第17天或虎日举行,有些在第12个月的第27天举行。那些在冬天过了休假日的人认为,17日是祖先开始开垦荒地和草地的日子,虎年是盘古王成功开垦土地的日子。而那些过十二月的人认为过去只有元旦,但因为老王派兵打仗,离元旦只有三天了。为了让人们有一个团聚的一年,他们把假期提前了三天,这是符合习俗的,被称为休假日。就仡佬族对大小年的重视程度而言,小年远远好于大年。

仡佬族人年轻时崇拜的所有东西,据说都是他们刚从天而降时吃的,如青杠、金茅草、山药、龙牙肉、糯米、糯米粉等。猪牙肉应该从头到尾按顺序切成四块,不可以向后切或横切。它应该配有四个绿色条纹。山药也应该切成四块,用四个米草核或花椰菜穿过。人们还想用巴巴捏一个祖先形象和八对圆枇杷,代表传说中的仡佬族的各个支系。这些蛋糕是不允许吃的,其他蛋糕是“允许吃,不允许带”给客人的。

晚上,人们举行仪式向他们的祖先提供大米。贡品包括山药、炸猪牙和九块方形猪肉。还捏了九组米,插上三叶金色的茅草,判断来年的收成是好是坏,而草会枯萎是好的,否则就是坏的。献完贡品后,关上门吹灯,用马勺把山药和炸猪肉包好,然后给曾祖父起名字来享用。每次你喊一声,把马匙里的食物撒在地上。传说古人不穿裤子,但是他们很不好意思带着灯来吃饭。在节日期间,孩子们必须玩各种各样的游戏,如擦亮秋天,滚龙和秋天,斗鸡棒等。年轻的男人和女人必须上山唱歌和寻找爱人。

元宵节

除了舞龙灯、跳灯和打狮子,贵州省吴川县的仡佬族人还拍了五张照片,追逐老鼠,焚烧蝗虫,放飞跳蚤,还制作了摇钱树。“五关”,即点燃平时堆积的干竹丝,放在屋外。一个人从家里出来,一遍又一遍地喊:“拿五张通行证,拿五张通行证,前面拿五张通行证,后面拿五张通行证!前几年,有一些米结,今年,米开始电缆;往年,小麦是好的,今年,小麦是大的;前些年,包谷就像一个鸡蛋壳。这一年,包谷就像一只水牛角;前些年,豆子是用手去皮的。今年,豆子被机器穿梭运送……”“追老鼠”是一个孩子的游戏:用绳子绑一只破草鞋,一个人跑,后面追的人喊:“杀老鼠!”每次我去一所房子,我都用锤子敲柱子,问:“朱哥哥!”有人应该说“嘿!”再问一次,“老鼠会漏网吗?”公众回答:“漏窝!”“一年内大量泄漏?”“365个巢穴!”主人一家拿出节日食物分发给孩子们,作为赶走老鼠的感谢。

黄昏时的“烧蝗虫”:一个家庭成员拿着锄头来到房子后面的地里,用杂草生火,然后喊道:“烧蝗虫,挖死昆虫!”然后把土挖出来,扔进火里,喊着说:“烧了蝗虫,五谷就熟了;挖死昆虫,幼苗茂盛。”回来时扔掉锄头,否则地虫会复活。“摇钱树”是选择一根有许多枝叶的金竹,悬挂熏香,扎蜡烛,天黑时把它种在院子里。然后,大人教孩子喊:“当门种上一只摇钱树时,它后面有一个聚宝盆,一年摇365天,早上掉金子,晚上掉银子……”“爆跳蚤”是在半夜进行的,把女贞放在门外的火里。蟑螂已经灭绝了,风景很美!“仡佬族也有采金、采银、采水、播种、送新年到元宵节等活动。

牺牲雷王

祭祀王磊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仫佬族的一个民间宗教节日,每年五月初举行。当地的仫佬族认为雷王是掌管雨水的神,他有翅膀、鼓眼和巨斧。由于降雨量严重影响了当地的农业,仫佬族村落一般都有王磊寺庙,一旦长时间不下雨,就会举行祈雨仪式。根据当地民间传说,农历五月初五是雷王的生日。在这一天,全村人都要打五色旗,宰杀牲畜作为祭品,集体祭祀雷王。其他村庄在农历六月一日、七月十三日和十二月二十四日向王磊献祭,以祈求好天气和好收成。

牺牲社会

祭祀社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仫佬族的一个民间宗教节日,每年举行两次。二月社会日的祭品是春季祈祷,八月社会日的祭品是秋季报纸。仫佬族认为王蛇是他们的守护神,所以在村口的路边有王蛇寺庙,或者他们用石头搭建一个平台作为社会祭坛。在社交日,全村的人都聚集在社交祭坛前,杀猪杀鸡,给社交国王供血,请他享用,然后供应猪头、猪尾、猪内脏和一只鸡。祭祀由村里的老人轮流主持,法师没有必要背诵经文。活动结束后,肉被分发给村民,他们把肉带到祖先面前献祭,然后全家人一起吃。春季祈祷的目的是祈求好的一年,而秋季祈祷的目的是感谢社会国王的功绩,并提出他对来年的祝愿。有些地方还有活动要向丁报告,就是说,当年出生的男孩子应该聚在一起祭奠社稷,以告诉社稷还有几个人要他祝福。

树木节

树祭节是贵州省六枝特区仡佬族的传统节日。时间是每年农历三月的第一个龙场日。传说仡佬族第一次从天堂来到人间时,住在大树上。其他人说祖先穿过树木,所以他们牺牲树木。这一天被定为龙日,以纪念金角的老龙。说祖先从天上下来的第一个晚上,是金角老龙让住在一棵树上。祭祀树木时,应该选择一种叫羽绒鸡的树,因为这种树的皮很像龙林。可选——有大树悬挂在顾腾。祭祀是由一位老人主持,由几个村庄共同推举一位德高望重的人。当时,主人在一把红色的雨伞下宰杀了一只红色的公鸡和一只母鸡,用鲜血浸透了这棵大树,虔诚地向金角的老龙献上祭品,还对这棵大树说了一些感谢的话。每个家庭也用红公鸡的血浇树一周。然后我们一起吃饭。当地高姓仡佬族在祭祀时必须完成所有的祭祀,回家前要漱口洗手;否则,他们认为金龙没有收到。

牺牲土地所有者

土地祭祀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仫佬族的一个民间宗教节日。日期因地而异,大多数在农历一月初举行。地主,也叫地主,是仫佬族村的守护神。传说村民的安全和牲畜不受野兽侵害。在仫佬族村庄,有当地的寺庙。土柱寺是一个半人多高的棚子,有一个小石台供烧香。届时,全村人将共同准备酒肉的集体祭祀。此外,刀、斧、剑、链和其他工具应该用纸或木头制成,放在地主面前。这意味着给土地所有者一件新武器来增强他抵御野兽的能力。

去牛年

牛节也被称为牛王节和牛祭节。仡佬族民间节日在每年的农历十月一日举行。仡佬族人认为这一天是牛的生日。在节日期间,人们要杀鸡、备酒来祭拜牛王菩萨,并祈求它保佑牛健康无病。为了让牛过上好的生活,这一天不允许牛工作,应该给它们喂好饲料。贵州遵义、仁怀和镇宁的仡佬族人也需要做两个大糯米糕,挂在牛角上,然后把牛牵到水边,或者做一盆水给牛看,然后把糯米糕脱下来喂牛。在一些地方,也在牛身上放鞭炮庆祝。在节日里,人们还必须煮一些好酒,一起吃饭。

建立春节

春节是贵州省遵义市吴川县仡佬族的节日。它在每年农历的春节开始时举行。人们被禁止在节日期间洗衣服,认为洗衣服会污染泉水。在这一天,将举行泉水采集活动。在节日的前一天晚上准备好抓水工具和鞭炮。未婚男女在家享用泉水。如果家里有几个已婚男女,诚实、能干和机智的人将是第一批。如果没有未婚男女,去别人家借一个,在节日的第一个晚上呆在家里。小鸡第一次啼叫并开始行动。动作要轻,不要出声,否则会扰乱泉水。用勺子轻轻地舀水,正常年份用12碗,闰年用13碗。

舀完之后,他喊道:“抓住泉水!”同时燃放鞭炮。谁先放鞭炮,谁就得到“第一盆水”,这说明他的孩子很勤奋。当提着水回家时,边走边喊“泉水到我家来!到我家来!”到家后,立即烧火并煨水。当全家人起床时,每个人都会在泉水中喝一杯香茶,然后一杯蜂蜜和米茶,然后在泉水中煮饺子。人们认为饮用泉水在一年内将是安全和健康的。

牛生日

农历四月初八是牛的生日。每个家庭都打扫牛棚,把奶牛洗干净,喂好它们。在这一天,他们不用奶牛,但给他们一个假期和休息。在这一天,他们还宰杀鸡鸭,准备酒和肉来祭拜"牛棚之神",用枫叶汁蒸黑糯米来祭拜祖先。黑糯米应该在人们吃之前被牛吃掉。把枫叶放在门口驱走蚊子和苍蝇。

6月2日

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的6月2日是仫佬族的祭祀节日。以种植稻田为主的仫佬族每年六月二日举行这个节日,以种植早期土地为主的仫佬族称这个节日为“博公祭”,每年六月六日举行。这个时候是水稻长得长,玉米发芽的季节。这个节日是为了祈祷幼苗得到保护。祭祀活动在沱岭社坛附近的大树下、雕像前的土制平台上或村庄前进行。在一些干旱地区,石头被当作田野角落里的人物。

首先,祭祀用的猪应该被带到祭坛或寺庙进行宰杀,这样神才能享用血食。然后切下头、脚和尾巴,连同内脏一起煮。(还有一只煮熟的鸡)作为祭品,在上帝面前展示,烧香烧酒作为祭品。祭祀结束后,每个家庭将有一人在祭坛前参加会议餐。最后,猪肉被分配到各个家庭。主持各种公共祈祷活动的两位负责人和两位代表依次被每个家庭拘留。第一年,他将成为一名副手,熟悉仪式流程,第二年,他将成为一名全职员工。第一人任期一年,不得连任。

春耕节

仫佬族春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罗城仫佬族的一个民间节日。每年农历春节的第一天举行,持续两天。从前,人们去县城东郊的春牛亭观看由县城祖父主持的“开土迎春”仪式。首先,该县的祖父举行香火和崇拜神,土地和公民。然后他脱下鞋子和裤子,走到稻田里,一手拿着耕牛犁,一手拿着鞭子,对每个人喊道:"春天来了,农夫到田里去了。"。然后,给牛三鞭。当第一次鞭打时,它说“好天气”,当第二次鞭打时,它说“好运和人民的安全”,当第三次鞭打时,它说“世界是和平的”。然后在稻田里犁三次犁,“洞头”(村长)然后把稻子撒到地里,显示春耕的开始。第二天,每个家庭在春天开始的时候举行开土仪式,每个村庄的冬季负责人给每个家庭分发一些水稻种子。每个家庭都把这些稻种、酒和肉作为祭品献给他们的祖先,然后把牛牵到他们自己的地里去犁地,把稻种撒到地里。冬头挨家挨户检查耕作情况。

春节

春节期间,广西壮族自治区罗城地区的仫佬族由于受到佛教的影响,第一天不吃肉。人们认为年初禁食肉,全年停止禁食是可以的。在这一天,每个家庭都需要糯米粉来包饺子。在农历新年的第二天,我吃除夕留下的酒和肉。15日是元旦,这是杀鸡、煮肉和蒸糯米的日子。从第一天到第十五天,人们不从事劳动。青年男女应该集中精力在歌唱厅唱歌,白天唱“快乐的冬天”(情歌,也叫风歌),晚上唱“快乐的古代”(古歌和故事歌)。在15号晚上,人们会从别人的花园里摘一些绿叶,这被称为“偷绿”,并认为这样做将使一年变得干净和安全。如果没有食物,就拔掉一些草,大多数仫佬族地区都不乐意互致新年问候和款待。在一些地方,“采茶”剧团被邀请表演。在一些地方,祖先在第一天、第七天和第十五天被献祭。

端午节

在农历五月初五,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仫佬族将邀请老师,穿上红色的制服,两个人将携带一艘纸船去田野。龚师傅不断念经,巡逻捕虫,为的生长和丰收祈祷。

祖先节

祭祖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仫佬族的一个传统民间节日,每年农历七月七日举行,十四日结束。在农历七月的第七天,举行了一个仪式来迎接祖先。每个家庭都会杀鸡、杀鸭、烧香、烧纸来迎接祖先灵魂的回归。在那之后,在每天三餐之前,我们应该带食物去祭拜我们的祖先,然后全家才能吃到最后一天。与此同时,已婚女儿必须回家表达敬意。在第14天,每个家庭都准备了一个有鸡、鸭、鱼、猪肉和粽子的宴会,先祭拜祖先的牌位,然后尽情饮酒。包好香灰和纸灰,扔进河里,意思是送他们的祖先下船。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这个节日就不再繁荣了。

三月三日

3月3日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仫佬族的一个民间宗教节日,每年3月3日举行。根据传说,三月的第三天是王婆的生日,他也被称为处女和花婆,掌管人类的生育。如果一个不生育的人想要一个孩子,他会在三月的第三天去王婆庙做礼拜。寺庙里有三个木雕像,一个是手里拿着笔的法官,另一个是抱着婴儿的母亲,还有一个是正在哺乳婴儿的母亲。献祭是集体举行的。杀猪时,要牺牲猪头、猪尾、猪脚和猪的内脏。每个人都烧香烧纸,献祭,为的是祝福祖母和有一个快乐的儿子。如果一个孩子生病了,他也应该打电话给婆婆,祈求婆婆保佑孩子早日康复。

樊沂街

“米”的意思是向仫佬族人民献祭。每三年或五年一次,在冬天开始后选择一个好的日子,并把它作为一个具有相同姓氏的单位,以此来寻求祖先的祝福并获得丰收。在节日期间,每个家庭都会宰杀鸡和鸭,屠宰猪,同时包装棕色种子。供奉祭品时,用彩色的线把饱满、耳朵最长的糯米绑起来,挂在唱经的地方的墙上。主屋的大桌子上摆满了用芋头和红薯制成的水牛和牛,它们被插入有猪牙的角中,并被制成带有芳香根和麻绳的牛尾。

桌上有一盘五色汤圆,饭盘周围有甜酒、芝麻、大豆、花生、胡椒、沙姜、八角等12种香料,外加猪心、蹄、肝、鸡、猪、鱼、蛋等12种祭品,色彩斑斓,寓意五谷丰收,六畜兴旺。其中一位被邀请的老师,穿着红色袈裟和凉鞋,擅长请求上帝采取行动;另一个穿着便衣,专门唱经文,邀请了36个神,每次他唱一个,他都要改变歌词。每当老师唱一句话,周围的长辈都会发出“哦-呼”的依恋。活动从前一天早上开始,直到第二天黎明才结束。祭祀结束后,稻穗和“耕牛”被分发到每个家庭。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尹达村的银姓仫佬族是这个节日中规模最大的。

斜坡步行节

步行坡节,又称来世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罗城县的一个仫佬族节日。在过去,没有固定的日期,通常在春节或秋季之后的淡季举行。后来,农历八月十五日被定为走坡日。走在山坡上,也就是去山上和耿玩,现在人们在市场上有节日。当节日到来时,年轻人三三两两地手拉手。找到二重唱后,他们去风景优美的草坪、斜坡、山脚或大石头的边缘,以及购物中心的一侧唱二重唱。唱歌时,通常有两个人,一个主唱和一个伴唱。仫佬族民歌有多种唱法,在斜坡上行走时只唱四句六句。斜坡的规模和数量因地而异。罗城县花园洞是该地区最著名的斜坡之一。宜山县、柳城县和河池县的仫佬族称这个节日为“来世节”,表明节日活动的主角是年轻男女。